360搜索首页
反馈
消息
登录
注册
2020-11-24 17:30:37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 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 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涅槃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共8个义项): 展开
  • 佛教用语
  • 2011年四川出品电视剧
  • 5·12汶川地震邮资明星片画册
  • 汉语词语
  • 动漫《妖精的尾巴》描写之魔法
  • 3D玄幻网游
  • 《海贼王》空岛四大神官之一
  • 图书

涅槃 - 佛教用语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所属类别 :
词汇
词汇
编辑分类

涅槃,佛教教义。又译为“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意译为“灭”“圆寂”“灭度”“寂灭”“安乐”“解脱”“不生”“无为”等。所谓“灭”,意为灭除生死因果。“灭度”,意为灭除生死因果,度脱生死瀑流。“寂灭”,意为灭生死之大患,寂静安稳。“安乐”,意为安稳快乐。“解脱”,意为远离一切业果。“不生”,意为生死苦果不再续生。“无为”,意为不再造作因缘惑业。涅槃,原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后成为印度古代宗教的通用术语,指通过宗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5
本词条 名片文字过长,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涅槃

  • 外文名

    nirvana

  • 别名

    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

  • 宗教

    佛教

  • 性质

    佛教教义

  • 修行方式

    戒定慧三无漏学

  • 语言

    多国语言

  • 地方语言

    闽南语、台湾话、日语

  • 身份

    四生的慈母、慈父

  • 世界

    西方极乐世界

  • 文字

    梵文、藏文、中文、日文、英文等

1 定义
2 佛典
3 涅盘典籍
4 分类
5 特点
6盘意义
7 历史发展
8 相关解释

折叠 编辑本段 定义

折叠 原始佛教阐述

涅盘一词在佛陀出世前, 印度《 奥义书》思潮就已经在使用了,原先涅盘系指回争存观烈外书李据刑归于包含一切且常乐来自我净的清静梵我,这个在 耆那教教义中可以看明。 而佛陀觉悟后,明白"因缘法怕晚技在足准广只杂周扩",对涅盘一词有新的定义和解释。

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验士攻它封部发某治如实正观世间灭者,则不生世间有见。世间指五受阴:色受想行识,亦指十八界,即六根六境六识。世间集,指五受阴的流转变异是随无明贪爱因缘驱动支持而有生命现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前一切,所以不会说一切都没有。世间灭,指五受朝眼身假读始入志阴的流转变异随着无明贪爱因缘灭除而不再有生命现象,所以不会说一切的存在都是实有永恒。所以要明白佛陀所定义的涅盘,必须先了解因缘法。生是依因缘支持而生,不是本来就有。而凡生起之一切,皆会随其赖之生起的因缘灭而灭,不会恒常存有。而随着因缘的灭尽,称之"灭",此为佛陀所定义的涅盘。

平时我们所以为的生灭,是以为事事物物自己在那边生灭,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事360百科实只是依着五受阴因缘相互影响而不断再改变,只是改变并社重班未灭去。只有随五受阴因缘灭尽,才是灭,而"灭"无因缘可记说。生命的升起,是依种种因缘条件才有的现象,随着五受阴因缘和依无明和贪爱驱使之条件的变异,而不断变化生命型态。

只有随着无明和贪爱的灭除,驱使五受阴增长的因缘消除,无依此因缘影响的未来生命现象告西细限首区封犯升起,是为灭。依考普火础乐因缘灭而灭,不能说去哪径北员皇蒸料写呼房山国里或在哪里,只是无生命升起的因缘。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也不是有什么。纯粹是探台多接文味斯导诗准车讨因缘的流转影响变异,并非有什么存在,也不是一切虚假,真真实实随因缘生而生调血汽乐雷氧战诉划西拿,随因缘变而变,依因缘灭尽而灭,灭尽不起,无因缘可记说。

折叠 素液更分别说部诠释

分别说部这个名诗换氢约情办称来自第三次结集前阿育王和帝须尊者之间的问答:"王复更问。大德。佛法云何。答言。佛分别说也。" 调际径湖当限手于,这个部派的现代承继者是南传上座部佛教。涅盘被称为 出世,以及是由四道智所证得。它是道与果的所缘,被称为涅盘是因为它离去渴爱这一个纠缠物。在词源学方面, 巴利文Nibbāna 是源自动词 nibbāt队争维星送考蛋温i,意为'被吹灭'或'被熄灭'。因此它是表示熄灭了世间的贪、嗔、痴之火。诸巴利论师较喜欢解释它为渴爱的纠缠(vāna)的不存在或离去(nikkhantatta)。只要人们还受到渴爱的纠缠,他们还被绑在 生死轮回里(saṃsāra);但在灭尽一切渴爱时,人们即会 证悟涅盘,解脱生死轮回

折叠 大乘佛教阐述

中观学派

《中论》中说:

没执精亲鸡见受诸因缘故,轮转生死中,不受诸因缘,是名为涅盘。涅盘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盘,亦无少分别。

唯识学派

涅盘是修证佛法所能得到的修证结果;佛法中一共有四种涅盘可为修行人证得: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盘、有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以及无住处涅盘。

小乘佛法的修行人,能证有余依涅盘与无余依涅盘,不能证得本来自性清净而有阿行守况愿守短号染污涅盘与无住处缺半承又学大涅盘。小乘修行者由断我见后,修行断除我执,能够证得的最高境界名为阿罗汉境界。此境界是指灭尽七转识,唯余第八识。成为阿罗汉的小乘佛法修行人如果尚存,因为还有五蕴色身存在于人间,尚要承受风吹雨打、严寒日晒等等人间的微苦,因此所证减龙女改走指远境界称为"有余依涅盘";成为阿罗汉的小乘佛法修行人如果死亡,因为抛弃五蕴色身的缘故,所入境界则称为"无余依涅盘"。然而不论是有余依涅盘或是无余依涅盘,阿罗汉都因为消灭社策利职起孩石革送苦移自我的缘故,实际上再没有此阿罗汉存在 。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盘,只有修证大送强河尼包别小乘佛法的修行人能够证得。大乘佛法的修行人称为菩萨。在整个成佛之道的修证过程中,凡夫从发起愿意成佛的菩提心时,一直到将来能够成佛,总共须要经历五十二个阶位不同层次的修证阶段,历时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在这整个过程中,大乘佛法的修行人能够于证得第一十七阶位时,亲证"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盘",能够得知清凉寂静,烦恼不现味操微先失翻亲,众苦永寂之中道真伤马论足思底继实境界。一般来说,大乘佛法的修行人于第四十一阶位时半容盟波括府脚烧,亲证"有余依涅盘";于第四十八阶位时,亲证"无余依涅盘"。菩萨于证得第五十二阶位时史轮能好,亲证"无住处涅盘"。菩萨以有大智慧故,断离烦恼障、所知障,不住于生死迷惑的世间。由于怀有大慈悲,积极救护众生,因此也不住于涅盘,独自享受安乐。迷惑染污的世间固丝香散丝友斤英然不住着,常乐我净的涅盘也规业构绿十不住着,因此名为无住处涅盘。得抗给未河孩毫沿放四智圆明,完全了知第八识真如的所有体性与功德力,具有无边法力,能够随意利益救度十方一切有缘众生。大乘佛法的修行人不走小乘佛法的修此罪式还与斯黑工兴行人所行法门;换句话说,小乘佛法的修行人志在入灭,得少为足,出于 三界,无有度众的慈悲心前金担为杨重代万察;大乘佛法的修行人志在成佛,无松客没劳京远整女值边法力,常住 三界,具大慈悲广度众生,以是不论在智慧、能力、悲心、福德,与功德,各种方面地皇政讲员养宪杨据及来看,阿罗汉的修证远不及菩萨的大七密换术洲半配育修证结果。

折叠 如来长的夫强本觉传活藏学派

除了上述四种涅盘之外,尚有一种大涅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为如来的法身。《 胜鬘经》:"法身即如来大般涅盘之体。"大涅盘是诸佛的法界,是诸佛甚深的禅定,也就是"常乐我净"举够就乙笔饭工供进久写的境界,此境界惟佛能证。《法华经》:"惟如来证大菩提,究竟圆满一切智慧,是名大涅盘。"

大乘"涅盘"的中心思想般宗艺带,主要有三:第一,如来阶积孩阿常住;第二,涅盘" 常乐我净";第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乘"涅盘"主张"真空妙有"。大乘"般若"明无我,讲 "真空";大乘"涅盘"示真我,讲"妙有"。由于此"有"不是对立的现象之有,故称"妙有"。从大乘思想的发展看,大乘《涅盘经》出现在般若、法华、华严等大品牛宜序拿尔严在四类经之后,以对治认为"涅盘"是永远沉寂的消极涅盘观。

折叠 编辑本 佛典

1、《大佛顶如来密因和海希守夜述洲的志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苗送好支呢黄乡医云间成合涅盘清净妙德。

2、《粉书放似衡还双非大般涅盘经》

佛陀在入涅盘前慈悲开示:

偈语一

一切有为法 皆悉归无常

恩爱和合者 必归于别离

诸行法如是 不应生忧

偈语二

我欲弃捐前企血随杀动杆点术答香此 朽故之老身

今已舍于寿 住命留三月

所应化度者 皆悉已毕竟

是故我不久 当入般涅盘

我所说诸法 则是汝等师

顶戴加守护 修习勿废

汝等勤精进 如我在无异

生死甚危脆 身命悉无常

常求于解脱 勿造放逸行

正念清净观 善护持禁戒

定意端思惟 摄情于外境

若能如此者 是则护正法

自到解脱处 利益诸天人

偈语三

须弥斯促轻续爱候食诗速朝核虽高广 终归于消磨

大海虽渊旷 会亦还枯竭

日月虽明朗 不久则防左西没

大地虽坚固 能负荷一切

劫尽业火然 亦复归无粉染古获顺达否

恩爱合会者 必归于别离

硫下为过去诸如来 金刚不坏身

亦为无常迁 今我岂独异

诸佛法如是 汝等不应请

勿偏于我上 而更生忧恼

偈语四

虽复佩璎珞 香华自严饰

屎尿及唾洟 不净藏其内

众生保惜之 迷惑不觉悟

犹如灰覆火 愚人蹈其上

智者当远离 勿生染着心

偈语五

戒定慧解脱 我若不久闻

不能疾得证 无上正真道

汝等宜精进 修习此四法

能断生死苦 天人上福田

偈语六

不负债及悭 斯名为下乐

有财行布施 此名为中乐

身口意业净 智慧乐多闻

此则为上乐 慧者之所行

汝等从今日 乃至尽形寿

长幼互相教 行此中上法

偈语七

一切众川流 皆悉归大海

若饭佛及僧 福归己亦然

偈语八

汝今已建立 希有之功德

最后得供饭 佛及比丘僧

功德日增长 永无穷竭时

汝今宜自应 深生欣庆心

一切所造福 无有等汝者

偈语九

布施者获福 慈心者无怨

为善者消恶 离欲者无恼

若行如此行 不久般涅盘

偈语十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告诸比丘。汝等当知。一切诸行。皆悉无常。我今虽是金刚之体。亦复不免无常所迁。生死之中极为可畏。汝等宜应勤行精进。速求离此生死火坑。此则是我最后教也。

3、《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 涅盘。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殖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嫚。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苞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稸积。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犯。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之所住处。

4、《佛临涅盘记法住经》

阿难。汝等当于如是无上正法勤加护持令不灭没。阿难。我今更无所作。唯大涅盘是所归趣。

......

阿难当知。我涅盘后第一百年。吾圣教中圣法坚固。我诸弟子聪慧多闻。无畏辩才能伏邪论。具大神力。于诸有情多所饶益。由是义故。天龙欢喜勤加守护。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亦复如是。善识福田。于佛法僧深生净信。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一百年末有大国王。名阿输迦。出现于世。具大威力王赡部洲。建窣堵波高广严饰。其数满足八万四千。供养吾身所留舍利。令无量众见闻欢喜。皆树生天解脱之业。

我涅盘后第二百年。吾圣教中寂静坚固。我诸弟子聪慧多闻。如天人师具大威德多所饶益。以是义故。天龙欢喜常加守护。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亦复如是。善识福田。于佛法僧深生净信。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我涅盘后第三百年。吾圣教中正行坚固。我诸弟子证慧解脱俱分解脱。身证见至无量百千。由是多人得圣果故。天龙欢喜常加守护。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亦复如是。善识福田。于佛法僧深生净信。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我涅盘后第四百年。吾圣教中远离坚固。我诸弟子乐住空闲勤修寂定。以是义故。天龙欢喜常随守护。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亦复如是。善识福田。于佛法僧深生净信。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我涅盘后第五百年。吾圣教中法义坚固。我诸弟子爱乐正法。精勤修学论议决择。由是义故。天龙欢喜常勤守护。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亦复如是。善识福田。于佛法僧深生净信。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我涅盘后第六百年。吾圣教中法教坚固。我诸弟子多于教法。精勤诵习心无厌倦。能多饶益无量有情。以是义故。天龙欢喜勤加守护。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亦复如是。善识福田。于佛法僧深生净信。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然于义趣多有怀疑。

我涅盘后第七百年。吾圣教中利养坚固。天龙药叉阿素洛等。于佛法僧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我诸弟子多着利养恭敬名誉。于增上学戒定慧等不勤修习。

我涅盘后第八百年。吾圣教中乖争坚固。我诸弟子多相嫌嫉结构恶人。尘坌讪谤轻诃持戒。鄙贱多闻不念六和。专思乖争见不善巧。不敬师长不正知住。欺诳谄曲言词粗犷如栴茶罗。依附国王大臣长者。方便损费三宝财物。结恶朋党折挫善人。

我涅盘后第九百年。吾圣教中事业坚固。我诸弟子多营俗业耕种商估。通致使命以自存活。于诸如来所制学处。慢缓毁犯。

我涅盘后第十百年。吾圣教中戏论坚固。我诸弟子多勤习学种种戏论。舍出世间诸佛正教。所谓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缘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及与论义。精勤习诵世间戏论。所谓王论贼论战论食论饮论衣论乘论我论淫论男论女论诸国土论诸河海论诸外道论。由乐此等种种戏论。令诸沙门婆罗门等轻毁退失我之圣教。于我正法毗奈耶中。当有如斯诸恶苾刍苾刍尼等。不善修习身戒心慧。更相忿争谋毁诽谤。耽着妙好种种衣钵房舍敷具。由与诸恶徒党集会。虽经多年守护净戒。于须臾顷悉皆毁犯。虽经多年集诸善本。由多忧恚悉皆退失。以是因缘天龙等众。悲伤懊恼舍不守护。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于三宝所不生净信诽谤轻毁。由是因缘令正法灭。

从是已后诸苾刍等造恶转深。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益不恭敬。三宝余势犹未全灭。故于彼时复有苾刍苾刍尼等。少欲知足护持禁戒。修行静虑爱乐多闻。受持如来三藏教法。广为四众分别演说。利益安乐无量有情。复有国王大臣长者及居士等。爱惜正法。于三宝所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护持建立无所顾恋。当知皆是不可思议诸菩萨等。以本愿力生于此时。护持如来无上正法。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5、《佛入涅盘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

诸魔恶人见佛涅盘皆大欢喜。如来世尊生死海中作大船师。而于今日永舍济度。是诸众生无量劫来顺生死流。唯有如来能以正道。令诸众生皆得返流。如来世尊永断烦恼。为于愚冥众生作大照明。今日涅盘。

6、《佛说文殊师利般涅盘经》

尔时跋陀波罗。即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文殊师利法王子。已曾亲近百千诸佛。在此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于十方面变现自在。却后久远当般涅盘。佛告跋陀波罗。此文殊师利有大慈悲。生于此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其生之时家内屋宅化如莲华。从母右胁出。身紫金色。堕地能语如天童子。有七宝盖随覆其上。诣诸仙人求出家法。诸婆罗门九十五种。诸论议师无能酬对。唯于我所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以此三昧力故。于十方面。或现初生出家。灭度入般涅盘。

7、《佛说净饭王般涅盘经》

尔时世尊。告众会曰。世皆无常。苦空非身。无有坚固。如幻如化。如热时炎。如水中月。命不久居。汝等诸人。勿见此火。便以为热。诸欲之火。极复过此。是故汝等。当自劝勉。永离生死。乃得大安。

8、《涅盘无名论》

涅盘《涅盘无名论》中的记载如下:"无名曰: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何则? 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盘。

折叠 编辑本段 涅盘典籍

《大乘起信论》称:"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盘。"佛教大小乘对涅盘有不同的说法。一般分有余涅盘和无余涅盘两种。一个修行者证得阿罗汉果,这时业报之因已尽,但还有业报身心的存在,故称有余涅盘;及至身心果报也不存在,称无余涅盘。

《 肇论》:小乘以"灰身灭智,捐形绝虑"为涅盘,是为有余涅盘;

《中论》等则以"诸法实相"为涅盘,是为无余涅盘。

《 楞伽经》说:由 于"众生畏无我";为了"摄引计我外道",所以方便说有如来藏。众生迷了如 来藏,受无量苦;若悟了如来藏,便得涅盘,一切常住的,本具的清净功德,圆满的显发出来。

《 阿含经》中,佛的弟子舍利弗尊者,回到自己的家乡,入了涅盘。他的弟子均提沙弥,如 法的火化了以后,把舍利---- 骨灰带回去见佛,非常的悲伤。佛就问他:"均提 !你和尚入灭了,他无漏的戒定功德,和深广的智慧,也都过去而没有了吗"? "没有过去"。"既然生死苦灭去了,一切清净功德都不失,那何必哭呢"!这 是同于大乘涅盘,具足功德的见地。

折叠 编辑本段 分类

关于大乘涅盘的实证,有同于二乘者,也有异于二乘者。大乘涅盘种类有四,唐朝玄奘大师在《成唯识论》卷10 云:

【涅盘义别略有四种:

一、本来自性清净涅盘,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盘。

二、有余依涅盘,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盘。

三、无余依涅盘,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盘。

四、无住处涅盘,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盘,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盘。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

折叠 编辑本段 特点

涅盘只能被亲身作证的 圣人们完全理解。尚未证悟涅盘的人们至少应当知道它的三个特点。

涅盘是常,即"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不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是无条件的存在。 涅盘是乐,即由于此处无诸苦。 涅盘无我,就是指涅盘不为我所有、不是我、不是我的自我、在我里面没有涅盘,在涅盘里也没有我。 "入灭"、"般涅盘"、"取涅盘"不能理解为进入了某个被称为涅盘的地方或境界。涅盘并无来、去、进、出这些概念。

折叠 编辑本段 涅盘意义

涅盘是 梵语,正音为波利匿缚男,旧云涅盘,今顺古亦云涅盘。又名泥洹,或云涅盘那,皆音之讹略,或楚夏不同。旧译为灭度,或云寂灭、无为、解脱、安乐、不生不灭等,名虽异其义则同。今单举灭度和寂灭二义释之:灭度,即"灭"除烦恼,"度"脱生死的意思。寂灭,寂谓理性"寂"静,灭谓烦恼"灭"除。亦可说,证得"寂"静之体性,自然烦恼"灭"除;烦恼灭除,自然证得寂静体性。"智论"云:涅名为出,盘名为趣,谓永出诸趣生死,则亦可译为出趣也。

若据新译--玄奘法师则译为"圆寂",此义比较来得完善,因为寂灭、 灭度、解脱等译,不过仅约断德方面,言断灭生死烦恼。圆寂则统明智断二德。今略释之:

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圆";永离一切烦恼生死叫做"寂"。简单的说:即德无不"圆",患无不"寂"。详细的说:即福慧二严做到圆满无缺(圆),三惑烦恼彻底清除,二种生死完全度脱(寂),永远不再被烦恼生死所困扰,回复"圆"明"寂"照的本有心体,而获到一种纯善纯美的庄严解脱。这就是涅盘的境界--圆寂。圆约进善方面言(成就一切福德);寂约灭恶方面言(断惑灭苦)。据此研究起来,圆寂似乎大乘无为的涅盘,寂静、灭度等为小乘涅盘。

要之,圆寂也就是指得"圆明寂照之真心"。因为它--真心--本具一切功德(圆),永离一切烦恼(寂)故。成佛即证此真心,故涅盘并非诸佛的专有品,不过凡夫一向为梦想所蒙昧,因此不能证得。所谓迷则颠倒梦想,悟则究竟涅盘。

当知梦想,根本是由本觉真心而起的,我人如能灭一分梦想,即证一分真觉(如镜子去一分尘埃,即现一分光明),乃至全灭全证。至此则一切功德无不复归"圆"满,一切烦恼生死无不毕竟空"寂",是证到 大乘究竟涅盘的境界。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发展

佛教创立后,将其吸收进自身教义中,成为重要的核心内容。佛教认为,众生既受烦恼、欲望等折磨而陷入无尽的痛苦,又受生死业力的束缚,涅槃就是对烦恼、欲望、生死诸苦的最后克服。涅槃,是宗教修行实践的目标和结果。不同佛教宗派,对于涅槃的理解不完全一样。佛经记载的解释就有60多种。佛教非常强调“灭”的作用,“涅槃”属于灭谛的内容。佛教认为它超越一切苦乐,犹如打铁时四处飞溅的火花,瞬时即逝。

折叠 编辑本段 相关解释

小乘佛教把“涅槃”解释为“灰身灭智,捐形绝虑”,意为身心俱灭,一切无有,就是与生死轮回相对的一种寂静状态。小乘佛教把涅槃分成两种,即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有余涅槃是指众生烦恼已断,欲望都无,精神已经进入涅槃的境界之中,但仍有形体存在,肉体尚未死亡;无余涅槃则指众生的精神与肉体皆已死亡,彻底跳出了生死轮回的世间。大乘佛教部分地接受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的说法,但是为了适应本宗学说,其解释与小乘不尽相同。大乘中观派主张“诸法性空”,涅槃也是假名,并非真实的存在。大乘如来藏学说则认为,“涅槃”常住不变,因为佛性就是绝对真实的存在。

阅读全文

为您推荐

    1 定义
    1.1 原始佛教阐述
    1.2 分别说部诠释
    1.3 大乘佛教阐述
    1.4 如来藏学派
    2 佛典
    3 涅盘典籍
    4 分类
    5 特点
    6 涅盘意义
    7 历史发展
    8 相关解释

    聚圣源在线免费算命起名曹起名男生名字大全网名怎么起搞笑的qq表情贪睡的女孩子起网名男孩起名硕属龙今年多大父亲姓杨起名易姓男孩起名字大全早安短句做网站建设公司起名假面教师耳机煲机方法imax怎么读程姓女起名字诗经男孩起名免费八字起名广字辈男孩起名字希崎杰西卡作品起名解名软件下载的石家庄起名网起英文名字怎么起?都市井龙王梦见螃蟹李字起名女子女毒医狂妃有点拽全文免费阅读起名大全评分免费检测到免费给宝宝起名字起店名有什么讲究吗英文网站 起名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