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慧芯光推出高峰值功率短脉冲VCSEL光源驱动板有助于更简单定义激光雷达产品











纵慧芯光最新纪要 

嘉宾:纵慧芯光创始人总经理 陈晓迟

公司介绍: 2015上海成立主打VCSEL18年初搬到常州18年进入手机供应链19年是 量产元年2019一年出货10kk2019下半年开始布局车用VCSEL之后三年通 过AECQ和IATF16949车规产品去年底出货用于DMS激光雷达产品今年 底明年初批量出货目前公司主打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可以排全球前三目前研发重心在 汽车电子

Q&A 1.VCSEL企业不少但低端多(扫地 机器人等)高端少(激光雷达手机等)为 什么能做激光雷达芯片的企业不多激光雷达对芯片有什么要求?

 不是新技术90年代初就有商用VCSEL真正火起来是2017的iPhoneX的 faceID所以17-19年有很多VCSEL创业公司出现做出demo并不难实现比较不错的性能也不难(高校创业公司都能做)我 们认为真正壁垒在后面VCSEL分三阶段第一是性能第二是可靠性和寿命第三是可量产性第二第三阶段壁垒更高没有大量出货难以发现问题车用VCSEL四大要求光功率密度光束质量高可靠低成本高功率密度和高光束质量比消费电子难很多特别是汽车激光雷达要看几百米而且希望出光的角度越小越好这样光学系统可以大大减轻压力一旦光功率密度提高之后对可靠性的压力也就更大并且车用短脉冲有别于消 费电子的长脉冲会引入新的失效机制如果没有大量出货是很难找到失效机制 并调整工艺的

2.为什么过去和现在的主流用EEL现在开始用VCSEL(比如禾赛AT128)? 

VCSEL有低成本优势而且由于出光方式其封装更灵活温漂更小更可靠但 之前不用的关键原因在于EEL光功率密度远高于VCSEL因此目前还是EEL为主VCSEL都用在消费电子但19年开始客户开始关注VCSEL因为大家关注到激光雷达的量产了需要低 成本和可量产性了现在随着多结技术发展功率密度大提升比EEL也就差一 个数量级不像以前差两三个数量级了所以最主要还是功率密度

3.为什么EEL格局这么集中都是欧司朗? 

第一是它在汽车电子布局早性能领先而且通过车规认证可靠性优良出货稳 定第二是专利布局低温漂专利解决了很大问题同时也带来了垄断地位

4.现在业内主要是5结难在哪我们能做到什么水平未来能做到什么水平? 

多结让激光器用同样的发光面积实现几倍的功率并不是宏观VCSEL的堆叠而是 微观外延生长更多层PN结这需要做外延设计通过MOCVD外延工艺实现多结的挑战比如氧化层会引入更多应力应力会导致可靠性减弱市面上采用VCSEL量产的激光雷达不多现在56结都有将来会有更高结 数现在我们研发中已经开始做十几结的了

5.不同结数对应光功率密度多少?

 5-7结现在量产产品大概达到1200-1500W/mm2每平方毫米千瓦量级比 EEL低一个数量级EEL能做到万瓦/mm2级别

6.低温漂为什么重要?

 温漂是发光波长随着温度变化接收端有滤光片来滤掉环境光温漂越大那么滤 光片的光谱窗口就要越宽就会导致噪音越大信噪比低探测距离就近现在VCSEL温漂差不多是EEL六分之一低温漂可以让滤光片的光谱窗口更小纵慧芯光现在在开发新产品不光温漂小而且光谱线宽窄可以极致提高信噪 比

7.解决温漂加TEC来控温是否可以? 

这会引入额外成本和功耗对激光雷达并不友好直接改良芯片是更好的方法现在客户基本没有TEC模块

 8.A股还没有真正的VCSEL公司VCSEL生产流程有哪些什么关节关键纵慧 芯光做了哪些环节?fabless和IDM? 

首先是设计包括外延材料设计和layout设计设计完进入生产第一个环节外 延生长大多硅工艺(CPU等)不用外延直接曝光刻蚀就行但VCSEL使用化合物半导 体需要先在GaAs衬底上生长10m的材料再刻蚀电路外延生长是我们认 为非常重要的基本决定了最后做出来的VCSEL芯片性能和可靠性能够决定 70-80%VCSEL的外延生长比其他化合物半导体更喊一下因为需要DBR需要量子阱总层数可能有200层左右每一层的厚度成分都要精确控制每一层工艺参数 都要精确调节比如生长温度压强气流等这些属于各家的knowhow不 同参数长出来的性能可靠性完全不同外延生长之后是通常的fab流程曝光刻蚀氧化这些最后切片纵慧芯光自己做设计外延生长常州有自己的产线我们自己做外延生长因为 它决定最后的性能并且我们希望自己掌握一些knowhow我们认为能比代工 厂做得好后面fab这些环节采用委外代工传统化合物半导体厂商或光芯片厂商都是IDM比如过去的FinisarLumentum和现在的II-VI过去都是用在光通信量不大并且对工艺要求 高后来VCSEL进入手机开始出现代工因为数量急剧增长目前我们采用代 工我们认为制造环节成熟并且对性能影响没那么大没有差异性但未来如果 做更复杂的光通信产品可能会做IDM所以我们是介于fabless和IDM之间属 于fablite只做关键环节

9.制造环节委外代工是否影响迭代速度?IDM迭代更快? 

正确IDM迭代的确更快而且对于VCSEL迭代很重要工艺和可靠性都是要 靠迭代的最早我们外延生长也是委外代工的那时候迭代一轮要一个季度甚至 半年现在外延环节我们最快1-3天就能迭代一轮制造环节如果是IDM也会迭 代很快现在我们有紧密合作伙伴能确保我们在一星期之内做迭代速度和 IDM差别不大

 10.Lumentum和II-VI分别是什么模式? Lumentum也有自己的外延和fab但是它消费电子3D传感的VCSEL还是代工 的因为它订单特别大在代工产业链话语权很强产能价格交期都有话语 权现在从手机到激光雷达它还是延续代工模式这个模式已经很顺畅了II-VI一直都是IDM可能和各自历史有关II-VI一直就有fab可能能够更好掌 握工艺knowhow和迭代速度

两种模式都没错都有竞争力

11.Lumentum和II-VI各自在哪些下游领域占优? 

现在大家比较公认VCSEL老大是Lumentum了消费电子出货量遥遥领先汽 车电子进展也很快有头部项目量产而且世界各地都有业务II-VI还是针对美国手机大客户国内消费电子市场几乎没看见II-VI汽车电子也 少见可能更聚焦服务好头部客户

12.国内和全球有哪些激光雷达厂商会走VCSEL前向和侧向分别介绍? 

不便回答具体客户方案但国内主流程上都开始把目光放到VCSEL要么在做研 发进度快的量产国外包括欧洲韩国美国下一代都会陆续推出VCSEL的 激光雷达产品从场景来看明确采用VCSEL的就是补盲雷达有些客户前向采用光纤或EEL但 开发下一代补盲雷达的时候都一致采用VCSEL前向目前市面上多种方案并存1550EEL都有也有VCSEL我们认为VCSEL也是有竞争力的方案

13.补盲用VCSEL没什么疑问为什么前向会用VCSEL现在有哪几家? 

前向VCSEL的优势在于光处理比EEL更容易比如可以直接打出面阵或者线光 斑甚至可以通过2D形式进行纯固态扫描

还有温度稳定性另外VCSEL光束质量好一点打出来是圆形光斑而不像EEL打出椭圆形还要进 行快慢轴准直有助激光雷达减体积降成本

 且VCSEL将来成本会很低随着消费电子带起来供应链激光雷达也能享受到消 费电子的红利而光纤激光器没有半导体的摩尔定律没有这么强的规模效应

14.9月一款激光雷达选用128个VCSEL但好像是与Lumentum合作国内厂商 VCSEL实力也很强目前国内厂商选型到了什么阶段? 

我们最快今年底明年初量产是针对市面上已经开始量产VCSEL激光雷达的客 户其他客户量产时间基本明年底或后年我们在大部分项目都是主力供应商

15.昨天禾赛速腾的补盲雷达大概看30米左右19万个点前向现在能做153万 个点了未来补盲雷达升级趋势?

 点密度不太熟悉客户端对FoV提出了高要求基本上要到100/120*75度后 续客户会持续提FoV的要求现在技术阶段分辨率和距离都不是主要挑战主要 还是FoV做大

16.消费级厂商搞不定激光雷达VCSEL主要是在哪些环节?激光雷达VCSEL最 难做的三点? 

第一是光功率密度很多厂商通过多结来提高第二是光束质量往往做多结产 品时候发散角会很大我们经过多轮迭代设计可以在提高光功率密度的同时让 发散角很小第三是可靠性激光雷达都是超短脉冲大电流有别于消费电子如果没有几十万颗的测试是没办法找到这种情况下的失效机制的围绕这些问题 我们不仅在VCSEL芯片本身做迭代而且要设计车规驱动来模拟客户工作模式做大量测试来找出失效模式投入巨大如果没有明确客户需求很少有厂商会 做这么大投入俩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在即将量产的客户处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进展AECQ等所有认证都已通过目前已经在跑小批量#电子ETF# #消费电子#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