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住庙前、不住庙后,宁住庙左、不住庙右”,这又是说的什么意思呢?

这里的庙是庙宇,而不是寺庙,因为寺庙大多建设在山上,讲究高山清风,宁静自然,给人心灵上的开悟,人是不可能在山上建房居住的,那里只适合清修,而庙宇则不同,庙宇多是村人建在村外或地头,农民期望风调雨顺或者家族兴旺或者学有所成,建造庙宇供奉神明,初一十五香客不断,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这句俗语都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时候,对于建房的取舍,也不会有人喜欢居住在庙宇门前,但是真要居住的话,庙宇前门与后门作选择,肯定选择前门居住,这是因为虽然庙宇前门人声鼎沸,休息不好,但是自己居住庙宇前门也算是一位看门人,这也是积德行善,福荫后人的事业,倘若居住后门,那可是折寿的事,试想香客焚香叩拜,住在后门哪能享受的起,莫不是折寿,所以“宁住庙前、不住庙后”。

那要是在庙宇左面与右面选择的话,哪个更适宜呢?庙宇一般都是做北朝南,左面是东方,右边就是西方,而左青龙右白虎,青龙是吉祥神兽,白虎是凶煞恶兽,且庙宇高大,可以遮住房屋,东面居住阳光明亮,屋内干爽,但西面阴暗,光照不足引起屋内潮湿,居住其中对身体有害,长期阴暗压抑也会导致运势流失,家败人丁亡,所以“宁住庙左、不住庙右”。

综上,农村俗语“宁住庙前、不住庙后,宁住庙左、不住庙右”,是老一辈人基于身体健康的考虑,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更适宜人类居住的坏境,以前庙宇鼎盛,居住附近司空见惯,这句俗语也是当时的历史见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