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不信,中国的货币总量马上超过美国+欧洲?

你信不信,中国的货币总量马上超过美国+欧洲?
2017年12月21日 18:05 路财主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尽管说,我们每天都在使用金钱,但是,这个社会上99.99%的人,对于货币和银行体系并不理解。

 美国汽车工业创始人亨利-福特就曾经说过一句话:

 幸好,这个国家的民众对于银行和货币体系一窍不通,否则,如果他们搞懂了的话,明天早晨之前我们就会爆发一场革命(It is well enough that people of the nation do not understand our banking and monetary system, for if they did, I believe there would be a revolution before tomorrow morning)!

 为了简化,我这里把“钱”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真正由中央银行印刷出来的钱,通常被称为“基础货币”;

 第二个层次,是当代商业银行所衍生出来的钱,这个钱大部分可以说是信贷,通常也被称为“广义货币”。

 为什么要做这个区分?

 举个栗子,央行印出来的钱只有1万元,由商业银行放贷到社会上,但大家拿到钱并不会放在自己家里,绝大部分还是要存回到商业银行,银行呢,只用保留一点点(比方说10%)应对大家取款就行,剩下的90%又可以贷款出去……

 就这样周而复始,最终大家的钱加起来,实际上是10万元——其中只有1万元是真正的央行印出来的“钱”,另外的9万元,可以说都是由贷款所衍生出来的,所以也被称为“信贷”或“信用”。

 应对存款人取钱的那个10%,就被称为“存款准备金率”。

 就第一层次货币来说,因为央行印钞几乎不需要耗费成本,所以,央行印了多少钱,其实就是它对民众负债了多少,你想观察一个央行印了多少钱,就可以查看其资产负债的规模。

 好了,以全球最大的4个经济体——美、欧、中、日为例,我们来看看最近20年来第一层次的“货币”是怎么变化的?具体见下图(图中单位统一折算为“10亿美元”,时间截止到2017年12月20日,为保障图片清晰,请横屏查看)。

 以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为例,看人民币20年来印钞规模变迁:

 1999年底,资产负债表规模是3.4万亿元

 2017年底,是35万亿元。

 算下来,狭义的人民币总量20年时间扩张了10倍。

 不过,虽然说第一层次的货币很重要,但对社会物价来说,更重要的却是第二个层次的货币——

 因为,躺在民众账户里的“广义货币”才是大家觉得自己所拥有的钱,才是他们冲到市场上去购买商品、服务或者金融资产的钱的总量(正如一个超市卖东西,其出售商品金额会将现金付款和信用卡刷卡一起计算)。

 好了,这里我也把全球最大的4个经济体美、欧、中、日20年来的广义货币量给大家列出来,具体见下图(图中单位统一折算为“10亿美元”,时间截止到2017年12月20日,为保障图片清晰,请横屏查看)。

 同样用人民币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作为例子:

 1999年底,这个数字是12万亿元

 2017年底,这个数字是167万亿元。

 算下来,广义的人民币数量20年扩张了14倍。

 你要是仔细再多看一眼——哎哟,不得了!

 原来,人民币广义货币供应量折算成美元高达25.28万亿,这几乎等于美国的13.8万亿+欧洲的12.97万亿的总和……

 没错,我们中国就是这么牛!

 想想看,中国的整体经济规模既没有美国大,也没有欧元区大,经济体内却滥发了这么多信贷,为什么中国的股票、大城市房产以及各种大宗商品,都要比美帝、欧帝贵许多,这下你立马就明白了吧?

 有人说,这么看来,未来通货膨胀一定很严重咯?

 长期看(10年以上),当然是这样;

 但中短期之内(10年以内),可不一定哦!

 大家所关心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指物价上涨,这不仅要考虑“货币”和“信贷”的增加,还要考虑一段时期内真实的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是否增加。

 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整体物价=所有(货币+信贷)/所有(商品+服务+金融资产)

 接下来,我们暂时不考虑金融资产(这个比较复杂,有空再谈),只考虑被纳入政府统计的“商品+服务”的总量。

 一个经济体一年内“商品+服务”的总量,就是GDP

 换句话说,未来中国到底会不会爆发大通胀,关键是要看广义货币增长和名义GDP增长谁跑得更快。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的理论,货币超发会在12-24个月之后形成真实的通胀。

 嗯,对政府来说,印钞跑得更快显然更容易一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M2增长率长期保持着15%以上的速度,远远超过GDP增长速度,这造成我们过去36年,不得不承受绵延不绝的通货膨胀……

 下图为中国1980年以来的广义货币量(通常称为M2)与经济增长率的对比图。

 不过,要注意哦,2012年新一任领导人上台以来,中国M2增长开始一路走低;特别是2017年5月以来,M2增长率40年来第一次出现低于10%的情况,并随后持续创下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低(见下图)。

 正是从2012年开始,中国的M2增长率开始与GDP增长率贴近,未来3-5年,如果中国的货币+信贷增长率能够做到与经济增长率基本相当的话,爆发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即便是,我们的货币+信贷总量马上就能赶上美国+欧洲。

  • 黄金,到底能涨到多高?

  • 假装很爱市场

  • 黄金:加速赶顶!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