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忙忙碌碌的人,不经意间的有为,一卷书认识中国—《碌碌有为》分享

读懂忙忙碌碌的人,不经意间的有为,一卷书认识中国—《碌碌有为》分享
2022年10月30日 14:58 什么值得买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作者:朝廷半日闲

感兴趣《碌碌有为》这本书本质原因是,因为作者王迪教授的代表作《袍哥》,《袍哥》在让川西的乡村文化上有着很高的美誉度。作者作为历史学博士的身份,不难发现使其对于四川的历史文化发展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更具还原性的一手资料,促成对川西背景大作频出。

与其说《碌碌有为》用上下卷去诠释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不如说,这是一本有益于对读者于对中国历史文化萌生探知欲望的一套指引。

正如作者所言,这套《碌碌有为》聚焦在微历史,实则是将书的重点放在了民众对于社会文化生活的视角。一个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法,从一个个普通人和家庭的故事,逐步延伸至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展现民众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甚至法律都事无巨细的全景呈现一个细节的中国。

上卷聚焦与中国人日常生活与文化,而下卷讲述家族、群体和法律。这套书籍最大的特色个人认为,无疑是一个宏观的角度切入,而用细微的事件去呈现,不难发现作者主线仍然是以四川地区的文化纽带,通过文献和历史的记载的方方面面展开叙述。章节的分类与人们关切的信息&事物息息相关,阅读积极性大为提升,阅读起来不用像历史文献一样去深究,去思考,仅仅作为茶余饭后的翻阅或者闲暇时好友聊天历史开胃小菜就很不错。

个人认为,书籍尤其是社科类的书籍属性,一般有两种。第一种为启蒙,第二种作为研究。用当下的话说,这是一类引流,另一类专研。《碌碌有为》无疑就是前者,我们不能期望与依靠两卷书和泛泛而谈,便可将细节通通掌握。它的作用无异于对喜爱阅读的人一个启蒙,抑或是让读者萌生深入下去的开篇。

《碌碌有为》描述风格,类似于文学讲座,生动的语言以及与历史相关的诗词歌赋在延伸出与历史事件和相对应的文人诗词,将特定段的历史变得非常的丰富,阅读的难度和门槛也大大的降低。

“上卷”对于民俗的介绍,可以解答当下还存在着的民俗背后蕴含的文化,例如殡葬仪式里的摔盆,其究竟是为何。作者用文献中的内容诠释生活中的现象,用文学作品里的段落去还原枯燥的历史文献。这样描述方法,让读者轻松阅读。

“下卷”趋向于制度的内容,其中对于江湖与庙堂的介绍,在一定程度上解读了明清时期农民起义政权的存在缘由,有利于对清王朝衰败更全面地了解;13章节“晋升之路”对于科举制度剖析,透过文字发现科举制度确立的历史背景以及在特定历史时期科举制存在的意义、由此而产生的产业。

不了解过去,就不了解今天。不了解中国,也就很难了解世界。历史如同一部播放着的电影所有的全景中景,甚至是特写,都是为了让事件更为的鲜活和真实。

  • 婴儿为什么不能吃盐?

  • 这三本书深入心灵,看了会上瘾!

  • 布鲁可奥特曼潮玩积木:一场震撼的生日礼物之旅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