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卖粮时,将近4000斤的小麦,称重后只有3480斤,你遇到过吗

农民卖粮时,将近4000斤的小麦,称重后只有3480斤,你遇到过吗
2019年08月30日 23:59 农民的小帮手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今天,在小帮手高产交流群里,大家谈到了粮贩的问题,引起了不少朋友的讨论,起因是一位群友问了玉米价格为什么时高时低,有朋友回答要看港口企业价格、粮贩收购价格、自己玉米的质量、水分等等多种因素,而粮贩的收购价格,以及粮贩的利润大小,不少朋友说了自己的看法,具体聊天记录如下:

从上述聊天记录中可以看出,关于粮贩挣多挣少的问题,有不同的观点,一部分人认为粮贩挣的多,要不然没人去干,如果要价过高,粮贩没利润,也不会收购;另一部分人认为近些年来,粮贩的利润有限,虽然利润还不错,但已经没有大利润,不少小粮贩已经不做了。

随后,大家说到了卖粮时,一些小收粮点或者是下乡收购的粮贩,为了提高自己的利润,用的一些“破烂招数”,其中一位朋友说,他们当地去年有用地磅遥控器的,最后被抓了,也有使用半路放水、放沙子等等,搞得人心惶惶。

现在老百姓卖粮,都是去两家或者更多家收粮点过地磅,虽然也会存在误差,但几率已经很小,也有采取找熟人掏钱过地磅的措施,可谓是为了卖粮不被坑,想尽了各种办法。

关于一些收粮点采取“不正规”手段,危害农民利益的事情,相信不少朋友都听过,甚至也有不少农户亲身经历过,今年小帮手家一位邻居,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7月份的时候,拉了一车小麦去卖,在家已经大概称好了重量,大概3900-4000斤左右,去的收粮点是隔壁县私人的收粮点,听说价格比我们县指定的收粮点,一斤贵了0.03元,到达之后,价格的确是这样的,不过称重时,最终只有3480斤,差了大概500斤左右,最终又拉回来,去的正规收粮点销售,赔了油费又赔了时间和精力。

因此,小帮手个人建议大家,卖粮的时候,可以找个地磅,自己心里有个大概的重量,如果称重时差不多,那谁家的价格高,就卖给谁,如果称重相差较大,即使给高价格,也要仔细算算这个账,毕竟,种地不易。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在卖粮时有没有遇到过“奇怪”的事情?

  • 8月7日立秋,今年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或是炎热一年,农谚咋说?

  • 8月7日立秋,今年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或是炎热一年,农谚咋说?

  • “及时雨”过后,玉米该如何管理?农户:仅仅淋湿了地皮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