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农民形象的刻画创造了油画本土化经典

来源:新快报     2022年07月31日        版次:A11    作者:梁志钦

     ■《螺号响了》 邵增虎 油画 1972年 广东美术馆藏

     ■《山里的阳光》 黄文波 油画 1991年 广东美术馆藏

     ■《回家》 李节平 油画 2019年 广东美术馆藏

     ■《牛·农民·土地》 杨尧 油画 1981年 广东美术馆藏

     ■《我爱万泉河》 梁照堂、李醒韬 油画 1972年 广东美术馆藏

     ■《歌舞到田间》 张宗俊 1958年

     ■《乡土》 郭绍纲 油画 1981 广东美术馆藏

  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油画、粉画和版画是中国画之外,在新中国美术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画种,尤其被誉为“油老大”的油画,1949年之后,创作出了无数的经典作品,其中在乡村题材上就成绩斐然,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认为,主题性的油画创作,在刻画农民形象与描写农民日常生活之中,创造了油画本土化的经典,这些油画主题既展现了共和国不同历史时期农村政策变迁为农民命运及生活带来的巨大改观,也揭示了不同时代的农民内心世界与精神风貌。

  逆光取景的《我爱万泉河》

  独树一帜,一度风靡

  在“乡土人间——1949年以来乡村题材美术作品研究展”上展出的《螺号响了》,是画家邵增虎的成名作,这幅作品创作于1971年,在1972年入选了全国美展,而创作于1972年的《我爱万泉河》,则是画家梁照堂和李醒韬共同创作的力作。《我爱万泉河》以海南第三大河万泉河为场景,描绘知青下乡时的场面,在当时一片“红光亮”美术中关注生活、关注人性,给特定年代的中国美术留下一抹亮色。这幅作品大胆借鉴印象派代表莫奈的画风,逆光取景,呈现朦胧和抒情意境,在当年独树一帜,一度风靡。

  这幅作品多次让不少观众叹为观止,“俯视、逆光、冷色调”,这是绘画创作的三大难度,但却同时出现在了这幅作品上。这幅作品甚至比当时苏联“外光派”特卡乔夫兄弟的一幅有关河边题材的逆光手法的作品还要早几年。《我爱万泉河》曾被发表在当时苏联的一本杂志上,到底谁受了谁影响,似乎也不能定夺。

  当然,在梁照堂看来,他是十分欣赏特卡乔夫兄弟的“外光派”的,因为他们的作品跟印象派不同,没有后者的准装饰或矫饰性强烈,外光派还是比较忠实自然,色彩灿烂沉着。

  《牛·农民·土地》

  昭示着农村蕴藏的巨大潜能

  在邵增虎的成名作完成的十年后,郭绍纲创作的《乡土》也在这次展览中展出,实际上,他关注乡村的作品还有不少,那前后的时间里,还有《雨后山村》和《山区工地》,后者曾入选“广东省油画会第三次展”。

  差不多同期,油画家杨尧也关注起乡土来,他的《牛·农民·土地》正是创作于1981年,他选择了农村最具代表性的三种素材,形象地道出了他们相依为命的关系。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副教授赖荣幸表示,如果说《牛·农民·土地》还保留着较浓厚的学院派写实主义风格的话,杨尧的《赤土》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开始,这幅作品于1984年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在贫瘠的红土地上,两棵幼松破土而出,近乎平面的红土地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它与绿色的两棵幼松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使画面显得单纯、简练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事实上,《赤土》已经不仅仅是赤土,而是画家对赤土以及与赤土相关人们的关注,同时,破土而出的幼苗也传达出了画家对新时期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隐喻。

  2000年之后,杨尧重画了十年前的作品《黄昏》,此后又断断续续重画了《收割后的田野》《守望》《喂》《牛·农民·土地》等作品,赖荣幸认为,“这些重画的作品与原来的作品在题材上是一致的,但在艺术手法和内涵上已经有了新的变化,以《农民》(原题《牛·农民·土地》)为例,充满力量的农民的背部,几乎占满整个画面的强壮的水牛,黑油油的土地,这一切都向世人昭示着中国农村蕴藏着的巨大潜能,作品从单纯的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变成了即将爆发能量的力量象征。”

  杨尧在这次展览上,回忆了自己创作《牛·农民·土地》的取材技艺,“很多人一谈起劳动就很苦,但我们当时在农村的劳动过程,并不是这样的感觉。”

  尚辉认为:“主题性的油画创作,在刻画农民形象与描写农民日常生活之中,创造了油画本土化的经典,这些油画主题既展现了共和国不同历史时期农村政策变迁为农民命运及生活带来的巨大改观,也揭示了不同时代的农民内心世界与精神风貌。”

  虽然黄文波影响更大,创作更早的描绘农村生活的《春雨》并没有在这次展览中展出,但他的另一幅创作于1991年的作品《山里的阳光》同样备受瞩目,此后,还有王永的《打工潮》、李节平的《回家》和陈渐的《回家过年》均反映了参与城市建设的农民在新时代的身影。

  乡村生活与民俗风景

  成为版画探索的动力与内涵

  在这次展览上,还有版画和粉画的不少经典名作,例如符罗飞的粉画《圣狮大队(样板田)》,张宗俊的版画《歌舞到田间》,其中,《歌舞到田间》以金黄色为主调,反映了当时按劳动者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乐观主义精神,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

  尚辉认为,新兴版画的战斗性,在共和国美术史的发展中形成了抒情性,而这些情感的抒发大多来自对乡村题材的描写,具有现代农业文明特点的乡村生活与民俗风景,已成为版画进行油套、水印、铜版及石版等艺术语言探索的动力与内涵。

scroll
 
 
  • 羊城晚报
  • 羊城区域
  • 新快报
    • (A01) 新闻导读
    • (A02) 重点
    • (A03) 民生
    • (A04) 天下
    • (A05) 天下
    • (A06) 娱乐
    • (A07) 体育
    • (A08) 收藏周刊
    • (A09) 收藏周刊
    • (A10) 收藏周刊
    • (A11) 收藏周刊
    • (A12) 收藏周刊
    • (A13) 收藏周刊
    • (A14) 收藏周刊
    • (A15) 收藏周刊
    • (A16) 收藏周刊
  • 广东建设报
  • 民营经济报
  • 可乐生活
  • 艺术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