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繁切换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移动端
气象预警

暂无 气象台发布

暂无 更新

  • 相对湿度:
  • 风向风速:
  • AQI:
  • PM2.5:
工作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要闻 >>  工作动态

科技创新探索“互联网+”为农服务 发展智慧气象——专访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气象局局长吴振强

发布日期:2016-02-01 10:07:00    字体: [大] [中] [小]

    绿水青山的高要,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地区,古为百越之地,因地形有居高扼要之势而得名。2014年被列为中央财政“农业气象服务”试点县。作为一个以粮食和蔬菜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高要气象局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立了以镇、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为主的纵向为农服务机制,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横向为农服务业务体系。2015年11月,高要被中国气象局认定为标准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县。本期基层局长谈气象栏目请到高要区气象局局长吴振强,一起来听一听高要应用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为农服务背后的故事。

 

 

  嘉宾: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气象局局长 吴振强 

  记者:中国气象报记者王若嘉 杨群娜 

  摄影:中国气象报记者黄彬 

  记者:您好,欢迎您来中国气象网做客。高要是农业大县,请您介绍一下高要区基本情况以及农业现状。 

   

    吴振强:高要位于广东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5℃,年雨量1633.3毫米,气候资源丰富,利于作物生长。由于纬度和地理位置的原因,高要常受到台风、暴雨、雷雨大风、冰雹、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侵袭。 

  高要是一个以粮食和蔬菜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2015年7月高要撤市设区,目前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特色作物为肉桂,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肉桂之乡,也是广东省蔬菜产业龙头市。水产养殖以罗非鱼为主,被称为罗非鱼之乡、罗氏沼虾之乡。经过多年发展,高要逐渐形成一棵菜、一袋米、一支桂、一条鱼、一只虾、一罐油的“六个一”名牌产业及主导产品。目前,高要北部山区以林业和南药种植为主,西部南部丘陵地带以禽畜养殖为主,中部东部以蔬菜和水产养殖为主。 

  记者:高要作为中央财政“农业气象服务”试点县,在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气象为农服务方面都做了哪些重点工作? 

  吴振强:2014年高要被列为中央财政“农业气象服务”试点县。围绕本地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需求,高要区气象局以试点县为契机,在上级气象部门指导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应对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把“三农”服务专项工作作为创新气象服务的重要推力。 

 

 

  高要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 

  完善农业气象服务方案及区划建设。针对高要区气象农业灾害特点,我们编制了农业气候区划图及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制定了气象为农服务方案和相关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为科学应对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特色作物水稻、肉桂为例,先后开展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完善其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划分其适宜种植区、次适宜种植区和不适宜种植区;逐步完善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指明作物的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低风险区。为合理开发利用当地气候资源,趋利避害,降低农业灾害风险,调整农业结构提供科学支撑。 

 

 

  高要区气象综合气象业务平台。 

  做好气象灾害治理及应急建设。2013年高要市编委会发文成立高要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按照“报得早、审得快、发得出、传得畅、收得到、用得好”的要求,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建立了“五区六岗”业务平台,形成一体化、智能化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指挥发布支撑体系,高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实现预警信息发布有机构、有平台、有手段,有力提升高要灾害治理能力。配合地方政府先后出台《高要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高要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高要市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实施细则》、《高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高要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性文件。 

 

 

  高要区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决策平台。 

  开发突发事件决策指挥平台,接入防灾减灾相关部门信息,为指挥决策提供依据。面对农业气象灾害时,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农业气象灾害评估等,提示防范、评估灾害的可能影响,提出防御措施,指导农民有效防灾减灾。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多渠道一键式靶向发布。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2014-2015年高要区气象局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保障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服务农村农业农民的气象信息传输主渠道,打通气象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2014年农村应急信息广播系统建设纳入政府十项民生实事,建成了覆盖到自然村的624套农村气象应急大喇叭;2015年,区政府在全区352个行政村(居委会)和60所中小学校安装412套气象应急信息电子显示屏。 

  完善基层气象服务网建设。由高要区委组织部牵头,各镇确立一名分管气象工作的镇领导,建成17个镇级气象服务站、352个行政村气象服务站,由17名气象协理员、1002名气象信息员组成的气象信息传播队伍。有效将农业气象服务向乡村延伸,实现农业气象服务信息网覆盖率达90%以上。 

 

 

  高要区气象为农服务业务平台。 

  开发“智慧型”气象为农服务业务平台。2015年开发完成高要气象为农服务业务平台,建立农作物、用户、地理信息、农气资料、模型公式等数据库,可查看农作物的指标信息、生育期信息、病虫害信息及农作物在当前生育期的一些实时数据。实现与常规气象业务系统对接,采集自动气象站数据库要素,并通过云计算自动生成服务产品,实现信息产品一键发布。探索建立了12379国突专用客服平台,与为农服务业务平台对接,当用户电话咨询,系统会根据数据库资料显示来电用户基本信息和可能需求,结合用户当地实时天气,主动推送、解答用户的问题,通过人工、自动语音、短信、传真、E-mail等方式应答有关咨询,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滚动跟踪服务,现场不能解决的问题还可以转接“专家联盟”给予答疑。 

 

  高要公共气象服务系统。 

  开发“大数据”公共气象服务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实时监控、资料分析、产品制作与发布、资料查询统计等功能,能自动生成服务产品并实现向预计受影响区域精确的靶向一键发布。 

  除此以外,高要气象部门还开发建立了基于手机微信平台的为农服务App,主动向订阅用户推送为农服务产品和气象科普知识;在区政府网站建立了农业气象服务网页开展为农服务等等。初步搭建起具有观测在线自动、平台云大共享、预报滚动精准、服务互动友好、管理规矩简洁等智慧气象表征的气象为农服务框架。 

 

 

  农业气象服务网页嵌入政府网站。 

  记者:为农服务工作如何融入当地发展,建立长效服务机制? 

  吴振强:建立政府主导的气象为农服务组织协调机制。2014年成立了以副市长为组长,气象、农业、水利、林业、国土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与成员单位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并和三大移动运营商开通应急信息发布“绿色通道”。 

  气象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发展规划和考核。气象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对镇街的科学发展观考核,气象局每年制定镇级气象工作实施细则发到各镇并报区委组织部备案,年终进行考核。2015年,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纳入高要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同时也被纳入肇庆市“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库。目前,地方政府将气象为农服务建设、维持经费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 

  两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融入高要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高要气象局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立以镇、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为主的纵向为农服务机制,是开展为农服务工作、农业气象服务发挥效益的重要途径。 

 

 

  举办各镇气象分管领导、气象协理员、信息员培训班。 

  记者:面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要区气象部门在直通式气象服务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有没有实例? 

  吴振强:针对种植养殖大户,高要气象部门以需求为导向,紧抓关键农时、重要农产品,精细化气象保障服务。在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冬种等关键农时和转折性、灾害性天气来临前,根据农业生产需求及时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涉农企业、镇政府及村委会提供滚动专题气象服务。并派出气象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查,指导农民抓住有利天气开展农业生产工作,保障重要农业生产活动顺利进行。针对不同农产品的重要农事结点,精细化农用天气预报等产品,指导农民科学安排农事活动。 

 

 

  气象为农服务人员深入田间与种植户分析晚稻长势。 

  建立示范基地,开展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研究及农业特色产品种养基地建设与研究。目前已完成莲塘镇波西村水稻、乐城镇肉桂和白土水产养殖等三个示范基地建设。气象部门通过在基地安装专业的监测设备,采集作物与气象条件相关的数据进行研究,制定本地的气象服务指标,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技支撑。 

 

 

  高要区气象服务对象信息库。 

  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据库。以罗非鱼养殖服务为例,气象部门通过收集罗非鱼养殖大户信息,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涉农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建立完善重点服务对象信息库。并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服务对象建立“直通式”联系,明确服务产品发送方式、渠道和流程等,强化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质量。 

  以需求为导向,提高服务产品的针对性。针对罗非鱼农业经营主体,气象部门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其实际需求,并联合农业、水产部门发布制作更具有针对性、有参考价值的服务产品。 

  

  加强对直通式服务对象的培训, 做好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推广。近年来,高要气象部门先后举办了“高要市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班”、“罗非鱼健康养殖交流会”,并联合省渔业中心、高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举办“罗非鱼病害防治培训班”等多项培训活动,培训受众近千人。 

 

 

  罗非鱼健康养殖交流会。 

  罗非鱼是引进热带的鱼类,耐寒能力差,强冷空气成为罗非鱼养殖业的主要气象灾害。2015年11月25日前后有一次强冷空气过程,我们提前一周通过大喇叭、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发布“罗非鱼低温气象服务专报”,提醒养殖户要做好防寒措施,并给出防范建议。养殖户收到信息后提前做好了中、小鱼盖膜的保暖措施,有效避免了强冷空气侵袭带来的损失。涉农企业高要振业水产有限公司李总经理就曾对气象服务人员说,幸亏及时收到我们的信息,让他们提前对罗非鱼采取了防寒措施,保守估计比没做防寒措施的,单本公司养殖场就减少损失约35万元;白诸镇上孔村养殖大户冼启明曾说了一句简单的话,有区气象局及时主动保驾护航,他们养殖户对养鱼致富更加充满信心!道出了气象为农服务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证明我们做对了。 

  经过水稻基地的试验研究,推广适用性技术,现在每亩水稻节省肥料20公斤,农药总用量减少30%-35%,实现了提高氮肥利用率和成穗率,达到减轻病虫、减少农药用量、高产、稳产的目的,充分发挥水稻种植基地以点带面的作用。 

  我们的工作也得到地方各级领导的好评,高要区委书记施东红这样中肯评价,气象局以气象现代化建设为抓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这两年开展的气象为农服务做得很好、很实际、很贴近群众需求。 

  近两年多来,作为中央财政“农业气象服务”试点县,通过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应用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扎实推进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做好为农服务不仅要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情调查,了解农户需求,急农民所急,而且要积极探索创新技术手段、拓展服务内容,通过发展智慧气象有放矢精细化各项气象服务。我们也面临着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监测站点稀疏、专业探测网尚不健全、各部门联动仍要磨合、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仍有待提高等问题。高要的为农服务起步晚,基础弱,两年来,在中国局和广东省局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标准化建设,2015年11月,高要被中国气象局认定为标准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县。 

相关附件:

聚圣源双胞胎姐妹起个名字雯雅婷4去码截图叶南弦沈蔓歌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十二星座性格icu医生是散打冠军崔慧妍周易卦象起名好不好半暹降梦到买鞋燕窝公司起名生辰八字公司起名要点一字起名男名字2018宝宝起名大全男孩王庆2018狗年宝宝起名的荀 起名诚基中心业主论坛精密制造公司起名伊朗时间顽皮姐弟用家起名字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童男童女起名2019年立秋几点几分河南卫视在线直播高清双龙会插曲属牛起名禁忌非开挖公司起名doom3下载墨尔本发生帮派骚乱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