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途殊归”:以地缘战略的视角解读美苏对抗的根源

地缘分析君
一战二战冷战,忆往昔峥嵘岁月;地缘经济社会,谈古今热点话题。  来自天津市
为什么你们美国人一直等到现在才开始在巴尔干和东欧反对我们?你们早在三年前就该这样做了。现在你们这样做

为什么你们美国人一直等到现在才开始在巴尔干和东欧反对我们?你们早在三年前就该这样做了。现在你们这样做太晚了,你们的抱怨将只会引起苏联的疑虑。

——苏联外交官,马克西姆·利维诺夫,1945年6月

“冷战”是一件深刻改变二十世纪全球政治格局的大事,各界对其的研究也早已汗牛充栋。不过,现有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分析论述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差异性上。诚然,从政府结构、意识形态到军队、百姓生活等方方面面,美国和苏联之间都存在着天壤之别。但是仔细回顾美苏从二战中的战时同盟到二战结束后的两强争霸的历程,可以发现,美苏两国都是以“地缘政治”的视角思考国家安全、选择国家战略的。大有“同途殊归”之意。本文即是以此入手,为大家梳理和分析美苏两国从同盟走向对抗的“心路历程”。

美国扩张的文化象征——牛仔

我们首先来回顾美苏(俄)两国在二十世纪之前的战略走向。美国国家战略的“心路历程”可以追溯到1796年华盛顿总统的告别演说。在演说中,华盛顿总统告诫美国政界,不要冒险参与到欧洲的纷争之中。这一警示犹如座右铭一般深深烙印在美国人的脑海中,这次演讲也被认为是著名的“孤立主义”思想的直接来源。但是,通过回顾美国此后百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孤立主义”仅仅适用于美国与欧洲的关系,而在此后美国对西半球和太平洋的扩张上丝毫不起作用。与“孤立主义”相辅相成的是1823年由詹姆斯·门罗总统发表的著名的《门罗宣言》。《门罗宣言》宣称不允许欧洲国家在西半球扩张殖民地,美国将承担起保卫西半球的责任。通过这种方式,使美国的国家利益巧妙地与当时最强的海上强国大英帝国的利益达成一致,实际上借助英国海军和英国对欧洲大陆均势格局的维持来间接地保卫西半球。正是在这样的有利环境下,美国得以腾出手来向北美大陆西部直至太平洋进发,实现美国人认为的“天定命运”。

二十世纪之前的俄国战略走向与美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俄国从15世纪反抗蒙古统治开始,从偏安于欧洲东北部的边缘小国踏上了漫长的扩张之路。截至十九世纪,俄国已经形成了东达太平洋、西抵中欧、南到黑海岸边的庞大帝国。但是与美国的“一帆风顺”不同,随着俄国的扩大,其扩张之路很快便遭遇了周边强国的制约:在西边先后遇到了瑞典、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国、在地中海方向受到英法两国的制约、十九世纪末在东边开始感受到新兴强国日本的压力、从波斯到印度,俄国与大英帝国始终处于对抗状态。如果说美国在扩张的过程中成功的完成了“海陆双元帝国”的构建的话,那么俄国的扩张却以被强国包围的结局收尾。

俄国的扩张时间表

上述结论构成了美苏两国“同途殊归”的现实基础。在明确这个结论的基础上,我们接下来继续分析进入二十世纪后两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做出的选择。

如上文所属,美国的扩张有赖于东西两大洋的天然保护和与英国达成的心照不宣的合作。但是,随着各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上述两个有利条件逐渐失去作用:远洋船舶和飞机的出现使得横跨大洋不再困难;铁路的发展促使陆权的崛起和海权的式微。后者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权力格局。这里我们有必要解释一下:在铁路得到广泛利用之前,海上运输在整合地区资源和力量部署上相对陆路运输享有巨大优势,这也是从西班牙、荷兰到法国、英国等海上强国崛起的根源。但是随着十九世纪铁路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内燃机革命,陆路运输的效率开始赶超海上运输。这也就导致了陆权相对海权的崛起。在此期间,陆权的代表俄国、德国等国的实力大增。

铁路深刻地改变了地缘格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本的“孤立主义”开始失去意义。以美国地缘政治学大师斯皮克曼教授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战略家开始思考美国的出路,帮助美国实现战略转型。依据斯皮克曼教授的理论,伴随着欧亚大陆上陆权国家的崛起,欧亚大陆的资源依托铁路的建设向这些陆权大国汇集,这是传统海上强国,如英国,所无法对抗的;与此同时,美国虽然是西半球最强大的国家,但是西半球的整体资源是无法与欧亚大陆相比的。也就是说,一旦欧亚大陆上出现一个主导强国,那么即使美国倾全美洲之力也是无法与之对抗的。因此,美国必须走出“孤立主义”的思想惯性,做好干涉欧亚大陆的准备。这就是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特别是在二战中出兵欧亚两端的理论基础。

陆权崛起的时代背景同样深刻的影响了苏联的战略选择。与美国的“远观”不同,苏联对欧亚大陆地缘格局变化的理解是更加深刻的“近瞧”。在欧亚大陆西边,同为陆权帝国的德国快速崛起,其国力很快便超过了法国赶上了英国;在东边,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的洗礼,也搭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快车,实现在东亚的快速扩张。对苏联来说,同时在其东西两端出现了两个具有扩张倾向的陆上帝国:一个占据了欧亚大陆西端的工业精华区,另一个逐渐控制了欧亚大陆东段的资源集中区,这是被夹在中间的苏联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因此,在1941年之前,苏联的战略选择是与德日两国达成“互不侵犯”,利用德国与英法的矛盾和日本与英美的矛盾转嫁压力。迫使德日两国调转矛头。也正是由于对德国和日本快速崛起为陆权大国的共同担忧,促使美苏两国在二战中结成了战时大同盟。

斯皮克曼理论示意图

二战的结束再次深刻改变了欧亚大陆的地缘格局。战争的灾难性破坏使得世界权力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和苏联。欧亚大陆的地缘格局发生了改变,但是支撑地缘格局改变的理论基础却依旧适用:同样作为铁路和内燃机革命获益者的陆权大国苏联取代德国和日本成为欧亚大陆的主导性强国。因此,在美国和英国看来,在地缘政治理论的意义上,苏联与德国是相似的,都是有可能整合欧亚大陆资源与英美对抗的陆上强权。同样的,站在苏联的立场上,美国也同样是堵在苏联扩张路线上的制约者(美国可以被视为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上同时存在的两个大国),在理论上等同于德国和日本。美苏对抗的种子早已埋下。

综上所述,我们梳理和分析了美国与苏联(俄国)的扩张历程及其在面对欧亚大陆地缘格局剧变时所做出的战略选择。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美苏两国最终所走的路线不同,但是二者面对的地缘格局以及支撑这一现实背景的地缘政治理论是相同的。虽然冷战早已结束,但是大国之间的博弈却不会消失。因此,分析冷战的根源对今天的发展同样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聚圣源央视频app下载安装让生活充满阳光葡萄英语怎么读姓姜的女孩起什么名字好阴阳师荒起诉签名小型纸箱厂起啥名字收件箱工商户起名五行起名大全免费取名帅气男网名汉阳动物园涩谷三郎素质拓展总结一不小心和醋精结婚了男孩起名2013悲喜交集男宝宝起名字与我同眠下载名典起名免费测名网黎诺懿沧漓传单机小游戏大全阮筠庭在线公司起名系统银河英雄传说7广东话翻译结婚大字怎么起名字免费周易起名软件免费起名广字辈名字男孩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