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究竟讲了什么?讲的是周公的治国理政之道,反映的是周公的思想,体现了周公的生平功绩

梓归文化
讲周易及周易相关基础知识,聊中国传统文化  来自山东省

上节内容我们讲了周公的生平功绩,以及读《周易》需准备的四部典籍。本章内容我们聊聊《周易》究竟讲了什么?上节内容我们讲过著作/著书是艺术创作的一种,著作反映的是作者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观察探索,通过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想进行的思考见解,反映的是作者的思想。故《周易》反映的是周公的思想,《周易》六十四卦爻辞反映的是周公对周朝制度、周朝万世基业长治久安的思考及制度安排,反映的是周公的治国理政思想。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的主要内容,周公一生的主要功绩为:1、确立“天命观”和“以德配天”为核心的新的神权理论;2、完善“宗法制”、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建立“分封制”,实行“等级制”;3、营建“成周”洛邑,实行“两京制”(首都和陪都制度)的重大国家及军事战略布局,加强了周王对诸侯国、对天下的掌控;4、制礼作乐,是周礼的集大成者。

周公的思想下节内容我会详细讲述,这里简单概述一下主要是:天命观、明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刑、有孝有德、力农无逸等。

我在以前的的文章中讲过《周易》成书时没有现今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没有卦和卦之间的“变卦”、“错综复杂卦”关系,没有爻和爻之间“乘、承、比、应”关系,故在解《周易》的本义和原义时,我们用的是“天、地、人”三才观。

“初爻、二爻”在下为“地”,“初爻”是“卦”显现前的孕育、萌芽阶段;“二爻”是“卦”大成阶段,世道/天下已进入卦象。

“三爻、四爻”居中为“人”,“三爻”是小人(平民)在“卦象”世道中的行为处事;“四爻”是诸侯(贵族)在“卦象”世道中的行为处事。

“五爻、上爻”在上为“天”,“五爻”是天子(周王)在“卦象”世道中的行为处事;“上爻”是上天对“卦象”的影响,“卦象”的终极状态或物极必反时的状态。

通过以上这些内容,我们来看看《周易》究竟讲了什么?为什么我会认为《周易》讲的是周公的功绩,讲的是周公的治国理政思想。

先来讲一下,我认为现今理解非常错误的一个爻辞:这一爻辞体现西周时期的“宗法制”

第六卦,讼卦: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帛书: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省。

关于这一爻辞的现今译注主要有两种:

1、诉讼失败,返回住处便逃走,躲到一个三百人的小村庄,没有灾祸。

2、诉讼失败,返回城邑,发现他城邑的奴隶跑了三百人,没有灾祸。

我之所以不认可这两种译注,主要是因为不合情理。即使是现今,如果官司失败后,不管是卷款潜逃或欠债逃亡,还是官司失败回家发现又被盗失财,都不可能无眚(没有灾祸),更何况在古代;西周时期,周公作为周礼的制定者,更不可能容忍、容许这种事情。

那这一爻辞的本义、原义是怎样的呢?我一直强调我们在读《周易》时要辅以《尚书》、《周礼》、《诗经》、《甲骨文字典》。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这一爻辞准确的译注为:诉讼失败,返回住处后便逃亡,与他同村邑的几百户人没有过失、没有罪责。(三百户虚指,言其户多)

要准确的了解译注此爻我们需要了解古时的:宗法制、连坐制,“讼、眚”两字的本义。

首先:在古代、封建时期连坐制宗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连坐制即一人、一家犯罪,邻居连坐;使邻居之间形成一种战战兢兢互相监视的关系。连坐制起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由西周时期的“相受相及”制度发展而来,“相受相及”源自周公制定的“周礼”。

《周礼·地官·乡师/比长》:“族师各掌其族之戒令政事……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伍,十人为联;四闾为族,八闾为联;使之相保相爱,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以役国事,以相葬埋……比长,各掌其比之治。五家相受相和亲,有辠奇邪,则相及。

“相受相及”讲的是:相互托付,相互担保;有喜庆、赏赐、刑罚的事,相互共受共享;相互和睦亲善;有犯罪或造谣惑众的,就连带受惩罚。西周时期的“相受相及”制度是“连坐”制度的雏形

其次:《周礼·地官·》中多次讲到“狱、讼”,经学大师郑玄注解“争罪曰狱,争财曰讼。”,讼是与人争财,争财非罪故无狱,故同村之人没有过失,不会受到牵连,不会负有连带责任。

再次:我们看一下“眚”的本义:通过《甲骨文字典》“眚”的甲骨文写法,其本义:眼睛生翳( yì)长膜。也就是说是眼睛有毛病看不清事物,后来引申为过错、灾祸。如果我们用“眚”的本义来看爻辞的话,“无眚”就是眼睛没有毛病,进一步将就是“”可以理解为“监视”,“无眚”就是“监视”没有失职,或不属于监视受罚范围。“相受相及”、“连坐制”是邻里互相监视的关系。

最后:通过《尚书》和“用九”的断语来理解此爻。周公在《尚书》的多篇文章中讲到要“明德慎刑”,要罚首恶,从犯不罚;能从轻罚时便不从重;能不罚时便不罚。

《尚书·周书·多士中“予亦念天,即于殷大戾,肆不正。”周公宣布对发对叛乱(三监之乱)的殷商遗民不再治罪,不过周公先讲说发动叛乱的殷民是有罪的,但考虑到上天已经降罚于殷商(1.殷商国家灭亡;2.三监之乱的首犯武庚被杀),便不再治罪,为了表示宽大。

《尚书·周书·康诰中周公主要谈“慎罚”,认为“罚”是维护统治不可缺少的手段,但行罚时一定要慎重,并且对“慎罚”作出了具体的指示,通篇几乎全是,例如:“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丕蔽要囚。”等等。

综上: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才可以准确的理解“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的本义和原义。“用九”要求通过对不同的事情进行判断,进而做出调整,一句话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爻讲的是“”,讼非罪故无需受罚进而“连坐”,故爻辞讲说诉讼失败之人逃亡,这不是其邻里失察(察:相互监视),故“无眚”。(在《尚书》中“眚”和“省”互通,故帛书中写作“省”;省:察也)

我们在来看下面一爻,体现的“天命观”

第十四卦,大有卦: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有”的本义是拥有、富有;在《左传》中“有”也有“丰收”之义,《左传》中“有年”为丰收之年,“大有年”为大丰收之年。

我们知道上爻是“天”位,“大有”是大富有、大拥有。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这一爻辞的译注为:来自上天的佑助,吉利,没有什么不利的。

此爻对于富有天下、拥有天下之人即周王、周天子来讲,周王得天下是来自天命,来自上天的命令、允许,《尚书·周书》中几乎都是论述“天命”与“统治天下”之间的关系,故在此不再作赘述。(天命与诸侯之间的关系也等于与周王)

对于平常百姓来讲,周朝已经进入农业社会,中国古代农业都是靠天吃饭,故丰收与否都来自“天”、“天命”,故大有卦九二爻: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讲说大丰收之年,用大车来装载。也对应儒家讲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

综上: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知道大有卦:上九爻的爻辞正是西周时期“天命观”的体现

我们在来看下面一爻,体现的“宗法制”和“嫡长子继承制”

第七卦,师卦: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在我们理解此爻义之前我们先需要知道“君、国、家”这三个字在西周时期的含义。

”现在都将此解释为“国君、国王”,但这是不准确的,在西周时期“”并没有明确的此义,西周时期“”是一种尊称,一般用在贵族、掌权之人之前,表示尊敬。在《尚书·周书》中有三篇文章君奭君陈君牙,讲的是人名为奭、陈、牙三人,“君”是对这三人的尊称。在《尚书·周书·无逸》“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中“君子”指的是贵族、统治阶层、为官之人德统称、尊称;“”尊称;“”对人的称呼,具体含义我在《蒙卦》第二爻中有详细阐释。

“国、家”在《尚书》中的论述为“诸侯有国、大夫有家”,“国、家”指的是“封地”。《尚书》中说人分五等“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民”。天子富有天下,诸侯封国屏藩,大夫封城承家,只有这三类人才可以拥有封地采邑,只有这三类人是贵族、统治阶层。此爻中的“小人”便是第五等人“”。

“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就是只有嫡长子有继承权,这样就在法律上免除了支庶兄弟争夺王位,起到稳定和巩固统治阶级秩序的作用。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爻辞中的“”讲的就是嫡长子。

综上: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这一爻辞的译注为:嫡长子(大君) 有天命,可以封疆建国、封城承家,平民(小人)不可以。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知道师卦:上六爻的爻辞正是西周时期“天命观”“嫡长子继承制”的体现,同时也是等级制的体现。

我们在来看下面几爻,分别体现周公的治政思想。

分封制:屯卦: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五爻是天位,天子位。此爻是告诫天子,当国家在弱小、谋求发展壮大时期,扩大统治面积、土地范围、人口等,积聚一切财力、实力求发展“小贞吉”(季历、周文王时期不断对外征伐,扩展国土和势力控制范围);但当国家强大、壮大时应当广施恩泽、泽惠天下,也就是说要封建亲戚、诸侯屏藩,与人共享,讲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军事战略布局,营建成周:同人卦:初九:同人于门,无咎。六二:同人于宗,吝。现今一般将“门”解释为国门、王门“宗”解释为宗族、宗亲,这是非常错误的,我在上节文章中讲过 “成周”和“宗周”之间的关系,“成周”是“宗周”的门户,用以保护“宗周”不被侵犯,并可以在“成周”及时平乱,故爻辞中“门”成周“宗”宗周同人卦中的内容多与军事、兵法有关,例如: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伏戎于莽:此为《孙子兵法·行军篇》“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

升其高陵,三岁不兴。乘其墉,弗克攻:此为《孙子兵法·军郑篇》“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乘:凭借、依仗乘风破浪,乘虚而入等)

等级制、周礼的亲亲尊尊:主要体现在需卦: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我们知道周礼的最终目的是要求所有人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不得逾越自己的等级地位。平民(小人)平时务农,战时当兵,一年四季不得闲,故有爻辞“需于泥,致寇至”平民闲适,就像陷在泥里,会“致寇至”;诸侯在封地代周天子治政治民,需关注农业耕作、农业生产、体察民情,恰如《尚书·周书·无逸》“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所讲,如此可能“出自穴”(血:通“洫”【xù】,沟渎的意思。“洫”本义:古井田制,成与成之间的水道;田间的水沟,用于农业灌溉。),没有危险,永保其国;周天子最重要的是祭祀之职,天子两件事“社稷、宗庙”,故有“需于酒食,贞吉。”,“酒食”讲的就是祭祀。

需卦:九三:需于泥,致寇至。也是西周时的兵制,兵民合一制度。

屯卦的“乘马班如”,现今解释为:乘(chéng)马班如,这是错误的,其实应该为乘(shèng)马班如,讲的是西周时期的“乘(shèng)马”制度,此制度延续至春秋战国时期,直至骑兵兴起,战车淘汰后,此制度才终结废弃。

大壮卦:丧羊于易;旅卦:丧牛于易。现今解释“易”:1.有易国,2.边疆。其实这两种解释也是错误的,“易”就是我们现今熟知的解释:变易、变化、变迁。我们通看大壮卦全卦,“”并非我们现今解释的“强壮”或“伤”义,“”通“撞”,“大壮”指的是大冲撞、大冲突。用“”代指“”/“”,丧羊于易就是说为了避免冲突/冲撞而进行改变、变迁(历史故事有:一、孟津之战,也是《尚书·周书》中的《泰誓》一篇;二、西周周太王古公亶父为避免西戎侵袭逼迫,进行迁徙,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最终建国为“周”)。丧牛于易的“”代指财务、财富。

总之:《周易》是关于占卜的书,但也反映了当时西周时期的社会现状和生活风貌;因此我们在理解卦爻辞时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社会生活。《周易》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蕴含着周公、周朝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因此我们在读《周易》卦爻时如果结合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和历史事实,才可以真正的理解《周易》卦爻辞的本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聚圣源节日网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2021银河英雄传说7孩子起小什么名字免费鲨鱼肉好吃吗村支部书记述职报告过敏吃什么药代运营公司起名起名字的忌讳慕容小飞工作室勇者斗恶龙怪兽篇225万日元测公司名称起名女性起名曹起名男童姓薛男孩起什么名字好听龙年女宝宝生辰八字起名猪宝宝起名适合使用什么字郑氏起名字好听超时空犯罪集团物流公司名称起名大全自助烧烤店互联网公司排名起名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老师白妇少洁高义小说全文党建工作责任制公司起名在那个地方查小女孩起名姓张守候阳光演员表五行中缺金起名的字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