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小城生活网,我们专注于分享生活日常的小常识.
关于我们
首页 > 民俗文化 > 内容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1-12-24 06:51 来源:知乎 编辑:刘梦辉144541440058 阅读次数:
字号:
网友提问: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优质回答:

“格物致知”的出现及影响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文本《大学》,我国古代的大学是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为基础,讲究读书,做人的道理,成就完善人格、道德君子的终极目标。

后世儒家提倡真正的道德不单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注重的是知行并重的学问。

朱熹把《大学》定型为“三纲八目”, “三纲”亦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发扬本来具有的光明的道德心,在亲近人民的过程中推广光明的道德心,最终实现以至善的道德实践为目的的三大原则。

“八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

个人道德的实践应以道德心为基础,要把道德拓展开来,就必须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如果说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是“治国、平天下”,那么“格物致知”就是起点,成为圣人的起点,也是理学的起点。

“格物”和“致知”是两项最基础的实践工夫,是道德修养层层递进的根本,我们以宋明儒学中的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来分别解释一下“格物致知”。

程朱学派的代表人物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指的是“即物穷理”,意思是宇宙万物都有道德价值之理,道德的实践,必须要对事物加以穷究,并与人充分讨论,从而把握道德价值和道德实践的意义和道理。

程朱理学注重的是世上所有的普通人必须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做学问,看重道德的认知,是一个向外学习的过程。

陆王学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则认为,“格物”指的是“正行为”,“致知”就是“致良知”。实践道德的基础在于每个人所具备的良知和最根本的道德心,认为最重要的是承认良知的存在,并把良知在现实中通过道德心充分的表现出来,王阳明看重的却是道德的实践,讲求当下就有的道德体验,是一个向内反思的过程。

这两种观点虽有所不同,但实质却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我们把这两种观点综合为:实践道德的目标,一方面向外学习,一方面又要向内反思,将外在学到的知识,通过内在的反思来理解和消化,“求学与做人,贵在齐头并进,更贵能融通合一”。

理学发展及王阳明的贡献

《大学》一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成书远在先秦时代,东汉郑玄为之作注,唐代韩愈在《原道》引用其中的“修身齐家”的言论,来论证儒家对现实伦理的重视程度以后,将《大学》视为儒家的基础,才引起了儒学者的广泛关注。

进入宋代以后,为了封建制度建设的需要和“道统”意识的强化,以朱熹为代表的程朱学派便把《大学》从《礼记》里抽出来,独立成篇。并把它和《论语》《孟子》《中庸》合编成《四书》,更将《大学》视为“初学者入德之门”, 随产生了庞大的“理学”的思想体系。

明代王阳明生活在明中叶时期,一方面是程朱理学的一统天下,另一方面思想领域又出现了一些活跃的思潮,这些活跃因素催生了王阳明的思想,让他依据“格物”、“致知”建立起自己的“致良知”哲学体系,成为自他以后思想界的主流。

朱熹认为《大学》原文欠缺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觉得原文有佚失,故写成《格物致知补传》来补充。“即物穷理以致知”,穷究一切事物之理,来促进道德实践的认知,体现事物的道德价值之理。从义理上来说,他把《大学》内容补充的更完整,更系统。

朱熹的“格物”是通过阅读经典、增长见闻,来唤醒内心固有的天理。“物”在心外,“格物”有一个从外向内发展的渐进式的步骤。

王阳明则把“格物”视为身心上的功夫,“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认为“格物”是由内而外的实际认知。

王阳明在“格物”上前后也出现了两种观点,他的思想发展的中期阶段认为“心即理”,“格物”就是意根而深入的心之“理”,到了他的晚期思想阶段,“格物”就建立在“致良知”基础之上了。

“格物”经过王阳明的先后改造,从“天理”到“良知”反映了王阳明在认知层面上的深化。“致良知”也是王阳明“心学”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

END.

作者:五猫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

其他网友观点

这一问题是一个伪命题,格物致知是儒家学说古已有之的思想,并非王守仁提出,也不是王学思想的核心。

“格物致知”四字出自《礼记·大学》,内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东汉时期的大儒郑玄认为格即来,物指事,他的解释影响了后续很长时间内人们对这一词的理解。而我们今天多采用的是南宋时朱熹的说法,认为这指的是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感悟,达到通达的境界,这一解释伴随着朱熹思想的官方化而逐渐被明清时期的人们接受,成为那一时期的主流思想。

到了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曾对这一词做出过与朱熹不同的解释。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其创始的阳明心学在有明一朝影响巨大,其影响甚至传播到了东亚、东南亚地区,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王守仁创立的“心学”思想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是王守仁受到道家思想影响后发展出来的儒家学说,他继承了陆九渊“心即是理”的思想,提出端正自己的心境,达到自己心里认知的良知即是一种格物致知的方式,批判程朱理学那种流于表面、与时事无补的格物方法,提高了致良知的地位,号召人们摒弃教条化的学习,使儒家的伦理道德落到实处,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思想的核心。

而王守仁自己,也的确是在个人生活中践行着自己的理念。作为一名士大夫,王守仁除了在学术上有很大建树之外,还于军事、政治领域表露出过人的才能,他曾平定江西的民变,镇压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被视作“立德”“立言”“立功”的典范,为世代敬仰。

其他网友观点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因为《大学》文中并没有作出任何解释,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从汉代开始,关于它们的解释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说法)的解释和王阳明的解释。

要想知道他们两人的“格物致知”有什么不同,各是什么意思,请听有书君细细给你道来。

虽然南宋人朱熹是儒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代大儒学家,但他对“格物致知”的观点之所以在后世作为主流,其主要原因是从明太祖开始,明朝独尊朱熹学说为当时的唯一官方思想,成为科考中唯一的理论。

朱熹认为:天下万物,要格物致知,并非穷尽天下每一个事物,而是积习既久之后会有“知”的获取。因此,格物致知在朱熹眼中,就是即物而穷理,格物是致知的前提!

比如说你现在吃一盘鱼,在朱熹理论里,要知道鱼的道理,你就盯着它,长时间盯着它,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要是不能明白道理,那就去查书查资料,吃不吃鱼已经无所谓了。

明朝王阳明在早期也是相信朱熹理学的,他在娶妻回乡途中,得到理学家娄谅的指点。王阳明从小就想做圣人,娄谅告诉他:“人在面对自己所不知的物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实践或书本知识)来把它搞明白。搞明白一切道理后,你就是圣人了。”

他回去之后,做过一件荒唐的事。朱熹理学要“格物”,他就邀请一位学友跟他一起“格竹子”。怎么格呢?他们走到一棵挺拔的竹子面前,长时间盯着它。

一天、两天、三天后,那位学友受不了了,出现了幻觉,头昏眼花,他回去了,让王阳明一个人在那里“格竹子”。等到第六天,王阳明不仅出现幻觉,还出现了幻听,仿佛听见竹子在嘲笑他没用,“这么明显的道理你都格不懂。”王阳明直接晕倒在那里。

后来,王阳明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在贵州龙场醒悟。接着就创建了阳明心学。阳明心学也提出了“格物致知”。他的心学最根本的思想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心即理,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事上练。

朱熹的“格物致知”里的“格”有探究的意思,物就是万物。王阳明的“格物致知”里的“格”是正的意思,物就是事,是意之所在。还是以前面的那盘鱼来说吧,王阳明才不会管这鱼是怎么烧出来的呢,他会说,“鱼啊,你现在已被人烧好送到我面前来了,那我就吃你。”这是天经地义,是天理。“致”是停止、实现的意思,“知”则是良知。通过在事 上正念头而实现良知。

比如说敬孝道。朱熹认为,孝顺父母,你必须要探究学习孝顺父母的各种知识,最后得出一套理论,再开始孝顺父母。而王阳明则认为,只要在孝顺父母这件事上端正好态度,良知就会指引你去如何孝顺父母,这些行为是不必向外学习的,天生就会的。

王阳明告诫他的弟子:做人一定要心理合一,即知行合一,在心上好好用功,使“心即理”成为一种生活状态。比如说孝顺,你必须有孝顺行动,只嘴上说肯定不是孝顺。

为什么是“致良知”呢?良知就是判断力。致良知,就是听从内心的声音。

王阳明的心学,并不反对人们去做官。他认为关键看这件事主动来找你的,还是你自己去求的。这件事主动来找你,你就可以去做官。

他的“四句教”应该是对心学最好的解析 。“四句教”全文: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其人也如他的心学,从不先从坏处想别人。他认为人之初都是赤子之心,只是后来被自己的各种欲望蒙蔽了心,所以我们要克服自己的私欲,向内求,致良知,一切凭良心做事。他推行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是实践得出理论,实践只是验证理论。

哎呀,有书君自己也绕晕了。总之,王阳明的格物致知里,“格物”就是正心,向内求;致知就是致良知。他的存天理去人欲,是通过致良知来得到的。

在王阳明晚年的时候,他用致良知来包罗统摄一切概念和学说,诸如格物、知行合一统统可以用致良知来解释。他的“四句教”应该是他思想的光辉闪耀。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今日头条

芙蓉石产地
1
芙蓉石产地
  • 2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 3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读《论语》没用,读《老子》就是
  • 4 哪首唐诗最能体现一个人落魄时的心境?
  • 5 为什么有的男生写的网络小说总是“胸怀天下,济世
  • 6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

每日精选

  • 东陵石和玉的区别
    东陵石和玉的区别
    2020-07-04
  • 和田玉密度2.95是什么料
    和田玉密度2.95是什么料
    2020-07-04
  • 羊脂白玉的保养
    羊脂白玉的保养
    2020-07-04
  • 东陵石的危害
    东陵石的危害
    2020-07-04

猜你喜欢

玉髓能养活吗
  • 民俗文化十二生肖中,有
  • 十三路末班车谁是鬼?
  • 对于孟晚舟案,加拿大人
  • 因为疫情,今年会提前放
  • 为什么常说孔雀东南飞而

精彩图片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读《论语》没用,读《老子》就是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读《论语》没用,读《老子》就是

哪首唐诗最能体现一个人落魄时的心境?

哪首唐诗最能体现一个人落魄时的心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

聚圣源属兔男孩子起名大全一般起名根据火影忍者羁绊6.1重金属外壳她们创业的那些事儿军民大生产起名算命网蒙古起名网西安事变电视剧车务公司起名字聊斋艳潭给新公司起名字的方法站长资讯出人头地的意思柯基起什么名字好工程机械企业起名大全渝字起名饭店战地4中国崛起生肖鼠的人起名字smartdeblur红楼梦十二金钗攻略软件公司起名大全集中梁振伦风声六爷流氓软件卸载辣文合集2起名女孩诗经今天发生地震最新消息搜索公司起名孝义新闻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