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青年”雷锋悄悄写日记,还写小说和诗歌|回眸百年 致敬青春

“文艺青年”雷锋悄悄写日记,还写小说和诗歌|回眸百年 致敬青春
2021年06月05日 07:57 新浪网 作者 青年文摘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们特别开设“回眸百年 致敬青春”专栏。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风华正茂。愿青年读者从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汲取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贡献出磅礴的青春力量。

  雷锋曾是怀揣作家梦的文学青年

  作者:吴志菲

  曾经风靡全国的《雷锋日记》是雷锋自1957年开始写的日记合集。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这些文字,表达了这个参与到共和国建设高潮中的年轻人的满腔激情。

  雷锋日记手稿

  除了写日记,雷锋还创作了一些诗歌和小说,希望通过文字寄托自己的人生思考。

  雷锋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我学会开拖拉机了》:

  “……今天,真有很大的收获,过得真有意义。下班以后,脑子里一个转又一个转地想着。吃饭的时候,还好像坐在拖拉机上似的,不停地摇晃着;拿起筷子,像握住拖拉机的操纵杆一样,随手拽动。两只脚像踏在‘刹车’和‘油门’上,自然地踏动着。我在想,今天这样幸福,不是党的培养,又是哪里来的呢……”

  当时,他驾驶着拖拉机在团山湖肥沃的土地上驰骋,几个月之内,就和同事们纵横在六七里的团山湖湿地,围垦出一个新的国营农场。雷锋用颇有文学色彩的笔调,生动地描述了自己学会开拖拉机后的兴奋心情。

  雷锋这篇文章的写作和发表,得益于当年望城县治沩工程指挥部《治沩工地报》的编辑熊春祜。

  1958年3月10日,熊春祜写了一篇文章记录雷锋学会开拖拉机的情景:

  “只见他把右脚往下一踩,拖拉机便突突响了,接着把踏离合器的左脚慢慢抬起,车轮向前滚动,五铧犁后面出现五道弯弯的泥浪。他像第一次驾驭脱缰的野马,心有点慌,机身忽左忽右,后面的泥浪歪歪曲曲,小雷额上冒出豆大的汗珠……”

  雷锋读了这篇文章,看到熊春祜把自己初次驾驶拖拉机描写得如此生动,非常喜欢。于是,他也想试着记录并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就向熊春祜虚心地请教如何写文章,并连夜赶写出来。在熊春祜的修改和帮助下,文章被送到县级的报纸《望城报》。6天后,《我学会开拖拉机了》在《望城报》上发表出来。

  1958年3月16日雷锋在《望城报》上发表文章。雷锋,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参军入伍后,他将名字改为“雷峰”,意为“攀登高峰”;后来,又改成了冲锋的“锋”,意味着“冲锋在前”

  《我学会开拖拉机了》的发表,似乎激发了雷锋的创作梦。在治沩工地期间,爱看英雄题材小说的雷锋在和《治沩工地报》的编辑彭正元一起散步时,认真地谈起自己的“作家梦”,他希望自己也能把“改天换地”的现实生活,用文艺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

  不久,雷锋又受到高玉宝写《半夜鸡叫》的启发,也想写一部自己的家史。他甚至进行了初步构思,计划分10章,约10万字,并断断续续地写出了两章。熊春祜是少数看过这些初稿的人。

  雷锋还创作过一篇短篇小说《茵茵》,但和《一个孤儿》一样也没有最终完成。另外,还有一篇没有标题没有结尾的小说,小说的开头很有韵味:

  “三月间,一个晴朗的日子,姑娘们你伴我、我叫她,成群结队地奔上山岗,到处寻找各种野菜,她们是多么快乐啊!……”

  雷锋不仅写小说,还写诗歌。他曾经写过新体抒情诗《南来的燕子啊》,诗中他借用与一只燕子的虚拟交流,生动地再现了他为之奋斗的团山湖所发生的可喜变化。

  向上滑动阅读

  南来的燕子啊

  作者:雷锋

  南来的燕子啊!

  新来的候鸟,

  从北方飞到了南方,

  轻盈地掠过团山湖的上空,

  闪着惊异的眼光。

  我听清了呢喃的燕语,

  像在问:“为什么荒芜的团山湖,

  今年改变了模样?”

  南来的燕子啊!

  让我告诉你吧:

  团山湖这片未开垦的处女地,

  是由于党的巨大的力量,

  才围垦成一个新的农场;

  是他们——农场的工人们,

  用勤劳的双手,

  给团山湖换上了新装。

  南来的燕子啊!

  也许母燕曾向你说过旧时的惨像。

  往日的团山湖——

  湖草丛生,满目荒凉,

  洪水一到,一片汪洋,

  十年前有人三次收款,三饱私囊,

  围垦团山湖只是一个梦想。

  如今的团山湖啊——

  良田万顷,满垄金黄,

  微风吹过一片稻香。

  新修的长堤像铁壁铜墙,

  洪水已再不能称凶逞狂。

  红旗插在社会主义的农场,

  到处是谷满仓、鱼满舱,

  祖国又添了一个“鱼米之乡”。

  南来的燕子啊!

  你可不用惊呆。

  不是晴天里响起了春雷,

  而是拖拉机在隆隆地开;

  不是沟渠里的水能倒流,

  而是抽水机在把积水排。

  为什么草坪上格外喧腾?

  那是饲养员在牧马放牛!

  南来的燕子啊!

  你是这样轻快地飞翔,

  许是欣赏这美丽的景象:

  蜿蜓的八曲河像一条白银管,

  灌溉这片肥沃的土地,

  团山湖与乌山对峙,

  是天生成的一幅屏障。

  这景象是诗情也是画意,

  活跃在这诗画般怀抱里的工人,

  更是些生龙活虎般的健将。

  有的是双手拿惯了锄头,

  有的是才放下笔杆才放下枪。

  他们豪迈地这样说:

  这是一所新的国营农场,

  也是一所露天工厂,

  还是一个培养红透专深人才的学堂。

  ……

  南来的燕子啊!

  你不用再寻旧时代的屋梁,

  无论你飞到哪里,

  再也找不着你从前住过的地方。

  去年这里是荒凉的地方,

  今年变成了高大的厂房,

  欢迎你到新的农场宿舍来拜访。

  但得请你告诉我,

  你可知道你所飞过的地方,

  ……

  新建了多少这样的农场?

  (作于1958年8月1日)

  1959年底,不满20岁的雷锋写下《我决心应召》一文,表达了参军报国的夙愿,后来被当时的《辽阳日报》刊用。

  参军入伍以后的雷锋,给大家的印象可能更多的是钻研驾驶技术、研读《毛泽东选集》、宣讲苦难家史、雨夜中帮大嫂背孩子……然而,工作再忙、时间再紧,也都没有影响雷锋的创作热情,而且,他的作品随着其阅历的增加而更有厚度。

  雷锋曾如此写下什么是美:

  “什么是时代的美?战士那褪了色的、补了补丁的黄军装是最美的,工人那一身油渍斑斑的蓝工装是最美的,农民那一双粗壮的、满是厚茧的手是最美的。劳动人民那被烈日晒得黝黑的脸是最美的,粗犷雄壮的劳动号子是最美的声音,为社会主义建设孜孜不倦地工作的人的灵魂是最美的。这一切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美。如果谁认为这并不美,那他就不懂得我们的时代。”

  这就是雷锋笔下的美。

  本文刊于《青年文摘·彩版》2021年第10期。文章来源:摘自《文史博览》2021年第3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诗歌 雷锋日记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