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萨特和波伏娃的故事,是幸福的「多人行」爱情吗?

萨特和波伏娃的故事,是幸福的「多人行」爱情吗?
2021年09月16日 00:00 新浪网 作者 哲学园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1929年7月22日,上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西蒙娜 · 德 · 波伏娃向日记本倾吐真心,她在日记本上写下:我要把自己交给这个男人,我对他有绝对的信心。

  这个男人就是后来同为著名哲学家,同时也是波伏娃终生伴侣的让-保罗 · 萨特。

  在这浪漫表白的前一个月,尽管萨特已经单相思了好长时间,但彼时的波伏娃并不care。

  然而自从互相认识以后,其貌不扬的萨特,却仅用13天就占据了波伏娃的心。

  用其貌不扬来形容萨特并不夸张,甚至说宽容也不为过,因为萨特的长像确实无法恭维。看看《存在主义咖啡馆》中的形容你就会理解:时年萨特二十七岁,佝偻着背,嘴唇像石斑鱼一样往下翻,面颊凹陷,耳朵突出,双眼望向不同的方向,因为他几乎失明的右眼严重散光,时常会向外游离。

△ 萨特

  虽然这是对萨特二十七岁的形容,但是在初识波伏娃时也并没有好在那里去,因为那也就是两年前的事情而已。

  1929年,21岁的波伏娃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读书时认识了一个叫马厄的男同学,马厄迷人的外表和得体的举止令她十分着迷,她甚至说“和马厄在一起的时候,体味到了做女人的甜蜜和美好”。波伏娃终生的昵称「海狸」,就是出自马厄之口。

  6月19日-20日,对波伏娃和马厄来说都是不轻松的两天,他们一起参加了竞争异常激烈的「国家哲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结束之后,马厄和妻子暂时离开了巴黎。临行前对十分想见波伏娃的萨特还戏弄了一番。

  萨特和马厄在同一个学习小组,早在1929年春天的时候,萨特就表现出对波伏娃的强烈兴趣,只是波伏娃对此一直兴致索然,除了喜欢的人就在身边外,萨特的长相根本不在波伏娃的审美范畴之内,所以萨特也一直没能如愿。

  这一次,萨特再一次约了波伏娃,波伏娃去了,但又没去。她确实没去,而是让妹妹埃莱娜去了,结果埃莱娜对传说中的聊天高手萨特大失所望,回家就在姐姐面前将他吐槽了个遍,萨特的希望再次破灭。

  虽然没能如愿,但萨特的热情并未因此稍加减退,他一定要见见别人口中「美丽、叛逆、勇敢和美得与众不同」的波伏娃。

△ 波伏娃

  终于,半个月后机会出现了,波伏娃彻底进入了萨特的生活。因为萨特和另一个小组成员的极力邀请,波伏娃加入了马厄所在的三人学习小组。

  开始时,波伏娃在说,萨特在听,因此这个听众并没有吸引到她的注意。几天之后,当他们开始谈论卢梭时,萨特主导了讨论,波伏娃对他的印象由此扭转,她开始欣赏他。但这时,这对年轻人还没有擦出爱情的火花。

  波伏娃的整个身心仍是属于马厄的,直到7月17号,教师资格证成绩公布,四人的学习小组只有马厄一人未能通过,萨特和波伏娃分列第一和第二名。

  马厄黯然离开巴黎,萨特趁虚而入。

  之后,在卢森堡公园或者街头的小咖啡馆中,人们经常能捕捉到波伏娃和萨特的身影。

  在认识萨特13天后,波伏娃在日记本里写下了开头那句话,这不是少女的一时激情,她确实将自己的心交给了萨特,直到57年后死亡将他们彻底分开。

  就像是不似传统爱情故事的开头,这份爱情的后续也绝对算不上传统。

  1929年10月17日,在认识三个月后,萨特和波伏娃定下了后来被外界津津乐道也饱受争议的爱情契约——开放性关系即两人之间是「本质的爱」,除此之外,双方都能拥有其它「偶然的爱」,并彼此分享。

  这种自由、前卫的爱情模式,虽然的确有被模仿的趋势,但质疑的声音毫无疑问地更加响亮,除了外界的争议和两人「偶然的爱人们」的不理解,波伏娃本身也深受其扰。

  萨特和波伏娃两人对婚姻都没有向往,甚至是厌恶的程度。但两人并不相同,萨特更「自由」,他对波伏娃说:我们可以分开,可以在世界的另一端相遇,然后再分开,各自漫游。萨特也更「冷漠」,他鄙视情绪和性欲,认为沉溺情绪会使人走向懒惰,而性欲更会损害和遮蔽自由。

  而波伏娃,那时她并不渴望独自漫游,也对性怀有期待。波伏娃有时会觉得自己被忧伤侵蚀,她与萨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因为萨特想创造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来解决人类的问题,但她没有这样的野心。

  萨特隔三差五的「偶然的爱」,有时确实令波伏娃嫉妒,但是对于外界对她“身为女性主义却没能摆脱女性对爱情的桎梏”的评价,我倒是觉得并不恰当。因为虽然比不上自诩花花公子的萨特,但波伏娃的情人也不在少数。

△ 波伏娃唯一同居过的情人克洛德 · 朗兹、波伏娃、萨特

  另外,波伏娃也曾拒绝萨特的求婚来保卫自己的思想。

  那时萨特和波伏娃被分配到了不同地方的教职,分离让波伏娃十分痛苦,萨特不愿意看此情景,因此他提议结婚,只要走一个法律上的形式,两个人就可以分配到一起去。但波伏娃拒绝了,婚姻不是她想要的,哪怕只是个形式她也无法接受。

  除了思想上的和鸣,其实在生活上、习惯上波伏娃和萨特都算不上和谐。萨特说:我们的关系最初是从智力上发展起来的。我觉得他们一生互为伴侣,最根本的原因也是「智力」,而非爱情。

  因此对于他们之间的感情,我觉得爱情远不如友情恰当,是互相成就的友情,所谓契约爱情也就是个说辞罢了。

  因为两人终生未同居,就算在萨特不省人事的前夕,两人也只是楼上楼下住着。至于两人的身体之爱,就更没有多少,对此波伏瓦曾坦言:

  萨特到哪儿都是一个温暖、活泼的男人,但在床上他不是。尽管我之前没有什么经验,但我跟他相处之后不久就感受到了这一点。而且渐渐地,我觉得继续跟他做情人不仅没用,甚至是不礼貌的。

  那他们相爱吗?

  他们相爱但是他们爱的是对方的智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观念,而非身体。这种爱让他们相互成就,让他们最终成了萨特和波伏娃,成了二十世纪著名的哲学家。

  想象不出来,如果没有萨特,波伏娃会不会早早就和表哥结了婚,在徘徊和犹豫中永远不会提起写作的笔,一本震惊世界的《第二性》也不会和她发生关系;

  如果没有波伏娃,那么萨特的作品是否还能面世,他还会不会有拒绝诺贝尔奖的机会。因为萨特曾言:如果没有海狸的允许,我不会准许我的任何作品发表,甚至公开给任何人。

  所以,我觉得这一切也可以说成是,因为有了波伏娃,才有了《恶心》,有了《存在与虚无》;因为有了萨特,才有了《女宾》,有了《第二性》。

  他们是思想上无可比拟的挚友,一起创办《现代》杂志,为知识分子参与政治讨论提供舞台,也为当时的法国民众提供听见除马克思主义和基督思想之外的第三种声音。

  他们是生命的伴侣,在风烛残年互相陪伴。萨特在晚年的时候,几乎失去了视力(他右眼在童年就失去了),波伏娃成了他的依靠。最终萨特在1980年4月15日去世,波伏娃在1986年4月14日去世。

  最后,波伏娃和萨特合葬在了巴黎的蒙帕纳斯公墓。留下追随者们常常带着「魂伴侣」、「先锋之恋」等说辞前去凭吊。

△ 萨特和波伏娃墓

  作者聊天室

  本文作者:33

  来聊聊开放性关系。

  两人「一个爱人与无数个情人」的契约爱情,现在似乎已经不新鲜了。前年大火的美剧《致命女人》,其中的主题之一就是类似的开放式关系。这也并不算早,在2008年时,伍迪 · 艾伦就在电影《午夜巴塞罗那》中就「三人行」进行公开讨论。

  尽管相隔11年之久,但是《致命女人》和《午夜巴塞罗那》的结局都走向统一,开放式关系均以失败告终,在我的情感理念上,这是符合我期望的结局。

△ 《午夜巴塞罗那》剧照

  作为读者,我毫无疑问地敬佩和喜爱波伏娃和萨特,但对于他们的爱情理念,我是个反对者。

  我认为自由的契约爱情算不上爱情,因为在爱情里,我不觉得可以和他人共享一份情感。

  本期推荐书目:《存在主义咖啡馆》

  推荐理由:人和思想是分不开的,对于萨特和波伏娃而言,存在主义是影响他们一生的命题。《存在主义咖啡馆》讲述了萨特和波伏娃的故事,但它也讲述存在主义的人物群像故事。全书以存在主义为主线,讲述了一个个充满斗争、爱情、反抗与背叛的存在主义人物故事。

  聊几句

  你对波伏娃和萨特的印象是什么?

  你对开放式关系的看法是什么?

  评论区说说吧 ~

  💌

  图片 / 封面 =网络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参考资料:《成为波伏娃》 凯特 · 柯克帕特里克 著 / 中信出版社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爱情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日本靖国神社石柱被红漆涂写英文“厕所”一词
  • 02 “金包铜”骗走253亿?武汉金凰诈骗案,细节曝光
  • 03 特朗普因祸得福?马斯克、阿克曼等大佬表态力挺,网络捐款也暴增!
  • 04 中美防长“香会”见面,这两个关键细节最值得说
  • 05 河南邓州通报怀胎7月女大学生被当肾病医治后身亡:医疗事故

图片新闻

高三生喊楼助威 高三生喊楼助威
北京上空现晚霞 北京上空现晚霞
三峡水库腾库迎汛 三峡水库腾库迎汛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视频新闻
把菠萝切出花儿 把菠萝切出花儿
女子携带子弹进站乘车被抓 女子携带子弹进站乘车被抓
小孩姐泪流满脸仍敬业表演 小孩姐泪流满脸仍敬业表演
普京与小女孩互比望远镜 普京与小女孩互比望远镜

新媒体实验室

  •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