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明日大寒,有啥风俗与谚语,你知道吗?一起来瞧瞧吧!

明日大寒,有啥风俗与谚语,你知道吗?一起来瞧瞧吧!
2018年01月19日 16:57 营养师雪姐姐作者:营养师雪姐姐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月20日11时9分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

  大寒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也是冬天结束、春季到来的转折点。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是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气,又赶上年关将至,浓郁的“年味”开始弥漫,人们开始忙年。

  那么,大寒有啥习俗与谚语,你知道吗?一起来瞧瞧吧!

  明日大寒,有啥风俗与谚语,你知道吗?一起来瞧瞧吧!

  大寒习俗一:尾牙祭

  所谓"尾牙"是中国对土地公的"牙"的称谓。

  土地给予了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中国古人有对土地的信封,将白土地公称作"牙",将二月二称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十六都要拜土地公,而腊月十六就是最后一个"牙",因此也叫"尾牙"。

  传统的尾牙这天,商人要设宴款待宾客,感谢他们一年来对自己生意上的照顾,同时也向街坊邻居表达和善之意。

  在尾牙祭上,白斩鸡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斩鸡头也是必要的环节。在中国古代传统中,鸡头朝向谁,老板就要解雇谁,因此,老板多会让鸡头朝向自己,让员工都能够放心的过年。

  时至今日,尾牙祭已经慢慢的退出了大寒养生习俗,但中国福建沿海、台湾等一些地方仍保留着尾牙祭的传统。

  明日大寒,有啥风俗与谚语,你知道吗?一起来瞧瞧吧!

  大寒习俗二:祭灶、糖粘灶王嘴

  旧时,每家每户灶台上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每个家庭中监察人们平时善恶的神,人们称之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视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每年岁末,灶王爷都要回到天宫中向玉皇大帝报奏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的手上。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

  人们“送灶”时,会在灶王爷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袜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爷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开,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在岁末卖年画的小摊上,也卖灶王爷的图像,以便在“接灶”仪式中张贴。图像中的灶神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美少年,因此我国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以示男女授受不亲。如今,农村很多地区仍然沿袭了这一习俗。

  明日大寒,有啥风俗与谚语,你知道吗?一起来瞧瞧吧!

  大寒习俗三:买芝麻秸

  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争相购买芝麻秸,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

  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求得新年好口彩。

  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明日大寒,有啥风俗与谚语,你知道吗?一起来瞧瞧吧!

  大寒习俗四:喝鸡汤

  在江苏一带民间有“一九一只鸡”的传统食俗。

  虽然大寒节气已是农历四九,但南京人依然要喝鸡汤。

  做鸡必须用老付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构祀、黑木耳等同炖。鸡汤美味滋补很适宜在寒冬时享用。

  明日大寒,有啥风俗与谚语,你知道吗?一起来瞧瞧吧!

  大寒习俗五:蒸腊米

  天津人会在腊月最寒冷之时,蒸腊米。

  所谓蒸腊米,就是在大寒时节,家家户户会拿出一些上等好米洗净蒸透,之后铺摊在芦席上,等冷透后晒干,装进干净的瓷缸内储存,即使放上几十年也不会坏。

  明日大寒,有啥风俗与谚语,你知道吗?一起来瞧瞧吧!

  关于大寒节气的谚语、俗语,你知道多少?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大寒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推,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

  明日大寒,有啥风俗与谚语,你知道吗?一起来瞧瞧吧!

  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在大寒时节,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这样来年的农作物就不会遭到虫灾,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明日大寒,有啥风俗与谚语,你知道吗?一起来瞧瞧吧!

  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

  从民间流传的说法来看,大寒宜冷不宜暖。大寒暖,则对农业生产不利,这方面的谚语有很多,谚语表明:大寒节气天气暖湿,预示阳历2月至4月的低温阴雨严重,会对春耕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明日大寒,有啥风俗与谚语,你知道吗?一起来瞧瞧吧!

  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

  大寒当天的天气曾经是农业的重要指标。只要这一天吹起北风,并且天气变得寒冷,就表示来年会丰收,相反,如果这一天吹南风而且天气暖和,则代表来年作物会歉收;如果遇到当天下雨,来年的天气就可能会不太正常,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

  明日大寒,有啥风俗与谚语,你知道吗?一起来瞧瞧吧!

  顺应天时补阳气,大寒食补暖人心

  熟记“一字决”

  一只鸡:御寒补身

  鸡肉性微温,偏向于性平,身体比较健康,既不体虚又没有燥火的人,冬季可以多吃鸡肉

  明日大寒,有啥风俗与谚语,你知道吗?一起来瞧瞧吧!

  一杯姜茶:祛寒

  姜味辛辣,可以在体内产生热气,去除冬季的寒气,所以受冻的人呢,可以常喝姜汤来祛寒,预防感冒等常见疾病!

  明日大寒,有啥风俗与谚语,你知道吗?一起来瞧瞧吧!

  一碗栗子粥:补肾

  经常喝梨子粥调理,不仅补肾,而且滋养脾胃,缓解肉食带来的负担!

  明日大寒,有啥风俗与谚语,你知道吗?一起来瞧瞧吧!

  一口羊肉:补气滋阴

  羊肉,补气滋阴,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心胃!

  明日大寒,有啥风俗与谚语,你知道吗?一起来瞧瞧吧!

  一笼山药:健脾胃

  山药性甘平,五毒,有补脾益肾之功效,补而不滞,不热不燥,男女老幼皆宜!

  明日大寒,有啥风俗与谚语,你知道吗?一起来瞧瞧吧!

  冬季养生,做好养肾工作,保健康少生病!

  《黄帝内经》载:“肾脏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既藏先天之精,亦藏后天之精,具有藏精和主管生长发育与生殖的功能,与自然界冬季相应。

  冬季自然界阳气内藏,天寒地冻,万物闭藏,最利于人体阳气与肾精的闭藏。

  同时冬季户外寒冷,人们少动而多食,人体吸收功能强盛、合成代谢旺盛,可以很好地涵养阳气、培补精气。

  因此,冬季养生,要做好养肾工作。

  明日大寒,有啥风俗与谚语,你知道吗?一起来瞧瞧吧!

  1、饮食,调养肾脏

  饮食调养对养肾防寒非常重要。

  冬天,宜选食羊肉等温肾壮阳、产热量高的食物,对虚寒者尤其有益。

  可进食具有补肾益肾功能的食品,如核桃、板栗、桂圆等。

  黑色食品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能入肾强肾。

  若将上述食品放入粥中煮食,既可祛寒,又可补养。

  由于每人的体质不同、年龄有别,在食补中也有宜有忌,应灵活掌握。

  如肾阳亏虚者,在饮食中以温补肾阳为宜,可选食羊肉、驴肉等具有温补肾阳作用的食物;

  对于肾之阴精渐衰的中老年人,冬天可配食枸杞、山药、木耳等护阴之品。

  冬令饮食不可过咸,因咸味入肾,会致肾水更寒,有扰心阳。

  另切忌寒凉食品,以免雪上加霜,伤阳气。

  明日大寒,有啥风俗与谚语,你知道吗?一起来瞧瞧吧!

  2、茶疗,以护肾排毒

  冬季要注意补充水分,要多喝水,而很多人不爱喝没滋味的白开水,那么,茶水就是非常好的选择。

  并且,冬季喝热茶,也有助身体排毒,加点护肾的小植物蒲公英玉米须茶一起,对于肾脏排毒更佳!

  用玉米须1g,蒲公英根0.4g,玉竹0.3g,玫瑰花0.3g,碾碎后做成蒲公英玉米须茶包,每日一包,热水冲泡代茶饮,可有效去火消炎、助肾排毒,预防肾炎、肾结石!

  玉米须,在中药里又称“龙须”,性平,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玉米须在民间应用很多,主要用于治疗秘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肾病综合症、高血压、糖尿病、黄疸、水肿等。

  有资料表明,蒲公英提取物对试验性急、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有抑制作用,蒲公英提取物对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亢进、渗出水肿、纤维组织增生等有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体内抗炎活性。

  玉竹是一味养阴生津的良药。《大明本草》里面记载:玉竹“除烦闷,止消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腰脚疼痛”。玫瑰花做中和调节之用。

  明日大寒,有啥风俗与谚语,你知道吗?一起来瞧瞧吧!

  3、日常养肾三法

  即冷面、温齿、热足。

  冷面,即用20℃左右的冷水洗脸。

  可提神醒脑,使大脑兴奋,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温齿,即用35℃左右的温水刷牙和漱口。

  中医认为,齿为肾之余。保护好牙齿就是保护好肾。

  热足,即临睡前用41~45℃的热水洗脚泡脚。

  常言道“寒从脚下起”,指双足供血不足,热量较少,保温力差。

  所以,每晚应坚持用热水泡脚,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防病能力。

  明日大寒,有啥风俗与谚语,你知道吗?一起来瞧瞧吧!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谚语 习俗 灶王爷 尾牙 蒲公英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CBD的午餐打工人吃不起上热搜 20元连起步价都够不上:你支持中餐还是西餐
  • 02 泽连斯基的菲律宾之行:得与失
  • 03 嫦娥六号在月背挖出一个“中”字,还发了张“自拍”
  • 04 中国组团月背“挖土”,尴尬了谁?
  • 05 近50℃高温侵袭南亚!中国今年也有“超热夏天”吗?

图片新闻

加沙儿童艰难取水 加沙儿童艰难取水
冰岛火山多次喷发 冰岛火山多次喷发
七彩丹霞奇险灵秀 七彩丹霞奇险灵秀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视频新闻
嫦娥六号月背挖宝 嫦娥六号月背挖宝
海军多舰艇实战化训练 海军多舰艇实战化训练
俄新防长首穿军装参会 俄新防长首穿军装参会
董宇辉为高考学子提4点建议 董宇辉为高考学子提4点建议

新媒体实验室

  •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