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发生在伊拉克的真实战争故事,每一声枪响都是这个国家在哭泣

发生在伊拉克的真实战争故事,每一声枪响都是这个国家在哭泣
2021年02月02日 22:18 新浪网 作者 迷影生活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全球最卖座影片《复仇者联盟》的导演大位,多才多艺的罗素兄弟(安东尼·罗素和乔·罗素),显然已经触及自我实现的人生高潮。

  

  为何一部表现丰富、个性十足的美剧《废柴联盟》,最终让好莱坞慧眼识珠,捧出了最成功的导演组合?

  不仅因为当今的好莱坞,急缺像罗素兄弟这样能编、能导、善调度、强煽情的复合体式电影人才,而是这两位仁兄让超级英雄回归到有血有肉的人。

  

  毕竟在此之前,一杆子成绩卓著的好莱坞商业片大导演,要么把超级英雄当成是某种极具象征色彩的符号人物,要么干脆将超级英雄拍成了英勇无敌、永不犯错的真神。

  过分的脸谱化、程式化、猎奇化,已经让超级英雄电影之路越走越偏、越走越窄,而为走入歧路的超级英雄电影拨乱反正的人,正是罗素兄弟。

  

  如果,把“漫威电影宇宙”重新划分的话,2009年上映的《钢铁侠》,将娱乐性与视觉艺术恰到好处的加入到超级英雄电影之中,并将这个成功公式套用在之后的漫威电影中。

  

  那么,被很多漫威电影迷认为“比较闷”、“不好看”的《美国队长3》,则将这种纯粹的娱乐化、视觉化,与宏大叙事背景下各色超级英雄之间的所思所想、观点和立场,清晰明了的摆在了观众面前。

  

  在极富逻辑性的故事基础之上,成功的人物塑造与大场面的精确调度,让罗素兄弟最终脱颖而出,成为漫威电影宇宙中最重要也是最卖座的《复仇者联盟》系列的执导者。

  

  随着《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力压《阿凡达》登上全球票房排行榜的头名,罗素兄弟在好莱坞商业导演中的地位,也跟着急速拉升了。

  就连小罗伯特·唐尼和克里斯·埃文斯都知道,如果一门心思的只盯着片酬和票房,就一辈子都走不出超级英雄角色的巨大阴影。

  

  这一点,聪明如罗素兄弟也心知肚明。

  远的不提,今年的那部《惊天营救》,就是由罗素兄弟投资、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出演的好莱坞式商业动作片。

  

  虽说故事和人设老套了点,但长达十分钟的一镜到底动作戏依然很抓人眼球,用“套路中有点惊艳”来形容并不为过。

  至少,罗素兄弟和锤王本尊,还是有些突破自我、尝试新东西的意愿的。

  不过,今天要说的这部《血战摩苏尔》,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在这部依然由罗素兄弟参与制作的影片,确实给人一种不同以往的感觉。

  全部出镜演员都选中东裔、自始至终只说阿拉伯语,纪实风格的镜头运用、废墟瓦砾中的短兵相接、紧凑激烈的战斗场景,从观感上来说,《血战摩苏尔》更像是一部真伪难辨的战争纪录片。

  

  这当然要归功于本片的导演兼编剧马修·迈克尔·卡纳汉。

  虽说《血战摩苏尔》是马修的导演处女作,但这位好莱坞电影人在编剧领域很有建树。

  

  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僵尸世界大战》、马克·沃尔伯格领衔的《深海浩劫》、杰米·福克斯主演的《染血王国》,编剧都由他来担当。

  特别值得一提的,“黑豹”查德维克·博斯曼主演的《21座桥》,以及豆瓣评分8.5分的《黑水》,剧本也都是出自他手。

  

  虽说,好编剧不一定能成好导演,艾伦·索金的《茉莉的牌局》便是明证,但具有丰富、多类型影片的编剧经验,依然让观众对马修的《血战摩苏尔》充满期待。

  

  据说,《血战摩苏尔》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纽约客》杂志的一篇纪实文章,文章向生活在和平时代的美国人,描述了被战争与分裂摧残了数十年的伊拉克,一群为了保护家人、拯救家乡,向ISIS极端分子复仇的尼尼微省特警队员们。

  

  在和平时代呆得太久,看腻了以一敌百的美式英雄、视觉刺激的爆炸场景,再看这部朴实无华的《血战摩苏尔》,一种沉甸甸的压抑感,很自然的涌上心头。

  

  影片的焦点人物有两个,一个是特警队头目贾西姆少校,他既是孤军深入的小分队的指挥者和精神支柱,也是本片另一个主人公、21岁小伙托比的引路人。

  在废墟遍地的摩苏尔,ISIS似乎大势已去,然而,黎明时分才是最黑暗的时刻。

  刚当了两月警察托比随叔叔在一场抓捕极端分子的行动中,被对方的同伙伏击,贾西姆的队伍救了他们,少校看中了托比,因为他的叔叔刚刚死在极端分子手里。

  

  毫无战斗经验的托比,被连拉带拽的进入特警队,然而,他们的行踪被此前获救的警察同伴告密了,汽车炸弹炸死了一名特警队员,托比自认难辞其咎。

  

  途中,他们遇到了两个抬着死去父亲的孩子,小孩子被贾西姆救走,大孩子不想离开家人,这就是战乱中无家可归者的现实处境。

  

  战乱中的伊拉克,吸引了大批外国势力渗入。再次出发的特警队,遇到了国外雇佣兵,他们的俘虏中,就有出卖特警队的那个警察。

  

  正当贾西姆与雇佣军为俘虏争执,列举这片可怜的土地被不用的国家和组织利用、抛弃时,托比砍死了这个前同事。

  

  他终于意识到,外国人来了又走,没人在乎这片土地的人民死活,只有伊拉克人才能救伊拉克。

  

  军队即将出动剿灭ISIS残部,贾西姆他们是违抗命令执行复仇行动,他们无意中发现了极端分子的聚集地,但一路拼杀后,队友死的死、伤的伤,贾西姆也触发炸弹身亡。

  

  没了主心骨,剩下的特警队员不知所措,托比认为该继续前行,作为土生土长的摩苏尔人,他们必须要用自己的双手解放家园。

  

  一个老队员带领人们回到家,不知丈夫生死的妻儿仍在,但家里的男主人却换成了极端分子。

  

  战乱中的诸多心酸与无奈,不过如此。

  

  《血战摩苏尔》中,真实体现在时时处处,扒掉敌人的衣服弹药、误打误炸队友、被假装投降的敌人暗算。

  生死之间,人类的狡猾与贪婪被无限放大,在水深火热中断臂求生,不过是处于恶劣环境下的他们,很日常的操作。

  然而,充满猎奇感的观众,似乎总觉得这部片子怪怪的。

  

  哪怕,电影的基调是压抑、灰暗、绝望的,但依然藏不住好莱坞战争动作片的逻辑内核与经典套路。

  只不过,这部影片的观众视角,从满口屎尿屁的美国大兵,换成了说着伊拉克方言的特警,而锅盖头口中常念叨的保卫民主,换成了男主催人泪下的夺回家园。本质上,与英美幕后操控的叙利亚“白头盔”那一套很类似。

  说到底,《血战摩苏尔》不过是美国人眼中的战争,是西方价值观和刻板偏见的某种延伸。

  毕竟,地狱般的战场,没有奇迹和救赎,只有毁灭和死亡;毕竟,仍然深陷废墟中的伊拉克,始作俑者是三十年前的灯塔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超级英雄 罗素 血战摩苏尔 贾西姆 托比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新加坡坠亡女留学生父亲回应“家暴”:用痒痒棍打过手心,并未施暴
  • 02 习近平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 03 20岁女留学生新加坡坠亡 好友称其多次遭父亲家暴
  • 04 江西都昌公安:13岁女孩将一2岁女童从17楼楼道窗台推下,造成女童坠楼死亡
  • 05 马来西亚直升机相撞事故原因公布:其中一架未按预定计划飞行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
牧民卸羊下车奇招 牧民卸羊下车奇招
美军机坠毁飞行员受伤 美军机坠毁飞行员受伤
卡卡现身“村超”引尖叫 卡卡现身“村超”引尖叫
小熊玩偶鼻子装有摄像头 小熊玩偶鼻子装有摄像头

新媒体实验室

  •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