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古代没有“剖腹产”,万一遇到难产怎么办?

古代没有“剖腹产”,万一遇到难产怎么办?
2018年11月22日 16:49 新浪网 作者 水煮百年网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古代没有“剖腹产”,万一遇到难产怎么办?

  “娘子,坚持住,接生婆马上就来了,接生婆、接生婆......”这是每个男人本能的反应,古时候自己媳妇生产的时候,男性是不能进入产房的,只能在外面着急等待,最大的用处就是不停的烧热水让送进去,今天就给大家说一下,古时候是怎么生产的。

  1. 接生婆

  为什么说接生婆呢?因为古时候生产是没有女医生的,只有一些生过孩子的老人来充当接生婆,大户人家都是在快生之前,把接生婆接到家里面等待,没钱的只能是自己的婆婆或者邻居生过孩子的,这就古时候的医疗条件。

  2. 不停的烧热水

  为什么要不停的烧热水呢?因为那时候没有什么催产的药,生产只能靠自己,接生婆会用热水给产妇擦身子,这样有助于宫口开,有利于生产,热水也可以起到消毒,保暖的效果,毕竟生孩子的时候会流血,身子体温就会下降,这个时候热水可以给产妇保温。

  古代没有“剖腹产”,万一遇到难产怎么办?

  3. 生孩子过程

  从开宫口开始到孩子出生,是一个很难熬的时间段,也是产妇生命最危险的时候,古时候生产都是靠自己的,那时候是没有人会给你检查胎位的,运气好了就是头部入盆,运气不好了就是横位,头部入盆顺生是很容易的,横位那就是危险的就是难产,这个危害两个人的生命。

  要说妇女产子是大事,谁都不会反对,甚至有说是过鬼门关,是女人都要过这一关的,除非你绝育。可说到古人破腹产,不翻书还真说不出多少道道来。

  古书上说华陀是外科手术大师,有过破腹的记载,要给曹操破脑袋之前被杀掉了。华陀还有用麻药的记录,如果一切都是真实的,那三国的外科手术也可以说比较成熟了。

  古代没有“剖腹产”,万一遇到难产怎么办?

  再到后来,那记载就不多了。晚明有西洋传教士利玛窦据说把国外先进的外科手术传了进来,但缺少佐证。清朝康熙,乾隆的时候,有大量传教士进入皇宫,大量西方先进思想被带进来了,但也没见记载皇宫里有用西洋手术生孩子,难产破腹而生的。

  但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已经出现剖腹产。《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记载:“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可见,春秋战国时,古代就有了剖腹产手术。

  据推测,古代最早的剖腹产手术,应该是在已经死亡的孕妇身上进行的。在确认大人已经死亡,所以想想办法,留孩子一命。

  可要说正经的手术,那个时候没有。当然了,那时候是不具备现代完善的医学条件,也没有什么麻醉手段,直到东汉末年,华佗发明最早的麻药“麻沸散”,这也才能进行手术,不然谁能忍得住啊?

  不过,就算可以进行手术,但是其他的问题,例如大出血、消毒、缝合等等,还是随时能要了产妇的命。那时候要是难产了,要是找到经验丰富的接生婆还可能保一命,要是找不到的话,基本都是要么孩子生出来大人没了,要么一尸两命。

  从古代就流传一个歇后语:接生婆带称钩——要了孩子的命。遇到难产,想保大人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钩子抓着胎儿的头用力拉出来!要是保孩子,那就是切开肚子抱出来了,当然,这样大人估计也就活不了了。

  古代是一个重男轻女的社会,女子地位卑微,倘若遇到二者保其一的情况,大部分家庭都选择保小孩,舍大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接生婆 剖腹产 热水 手术 产妇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男子在酒中下8粒头孢杀害情妇:很怕她把我的家拆散
  • 02 杜特尔特爱女,亮出“铁拳头”!
  • 03 美方要求中方保持克制,不要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中方:任何外部势力无权说三道四!
  • 04 候补中央委员李石松,任上落马!
  • 05 海南万宁再通报“游客称潜水被弃海中”事件

图片新闻

美国加州野火蔓延 美国加州野火蔓延
苏州“水上游” 苏州“水上游”
深中通道穿云破海 深中通道穿云破海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视频新闻
市民暴雨地库逃生瞬间 市民暴雨地库逃生瞬间
女博士带娃赴毕业典礼 女博士带娃赴毕业典礼
一学校全班过一本线 一学校全班过一本线
查分瞬间代入感太强了 查分瞬间代入感太强了

新媒体实验室

  •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