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女性视角“追踪”写实故事|专访《迷雾追踪》导演余庆

女性视角“追踪”写实故事|专访《迷雾追踪》导演余庆
2021年01月05日 23:06 新浪网 作者 骨朵网络影视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文│ 77

  24集,两个大案,每12集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不同点辐射到大众所关心的社会话题的不同面。这是《迷雾追踪》的核心。

  作为2020年底优酷“悬疑剧场”上映的最后一部悬疑剧,《迷雾追踪》无疑有着非常“硬核”的开篇:网约车司机绑架女乘客。在这起案件中,蒋勤勤饰演的女警林雨虹虽然紧急问询租车软件客服,得到了嫌疑司机的信息和住址,但最终没能阻止女乘客遭到虐杀,就连嫌疑司机也被杀害。一时间舆论哗然。

  这当中的细节,和我们所经历的社会现实形成了某种对照,微博上#迷雾追踪好敢拍#这一话题,阅读量达到1.2亿,可见引起的反响不小。

  选择网约车题材作为开篇,《迷雾追踪》的编剧兼导演余庆有自己的考量:“网约车的案子有它的时代性,可能别的凶杀案很多影视作品都拍过了,而网约车一方面是大家都熟知的一个事情,另一方面来讲,它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独有的案子。”

  不只是网约车案件,《迷雾追踪》中的社会话题可谓贯穿全剧:选秀黑幕案、儿童绑架案、盗车案……桩桩件件,直击社会生活中或巨大、或隐秘的痛点。而这些正是余庆想要通过《迷雾追踪》传递出的内容。

  《迷雾追踪》其实就是一个社会观察剧,它对社会有观察,观众能通过这个剧感受到我提出的一些问题。”在他看来,影视创作本身是提问题的一方,《迷雾追踪》的“好敢拍”并不旨在一味责怪什么,而是通过提问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关注。

  我觉得提出问题是影视创作者需要有的责任。”当被问到“《迷雾追踪》中是否涵盖导演社会责任”,余庆这样回答。

  基调写实,不复刻同类剧

  现在正播出的这版《迷雾追踪》,其实不是余庆写的初始版本。

  初始的《迷雾追踪》是个偏文艺些的故事,故事同样发生在一个县城里:警察找到了一条死后被截下来的人腿,他们通过繁杂的调查后发现,这条腿的主人其实并不是他们正在查的那件凶杀案的被害者的。

  它的核心跟现在这版《迷雾追踪》很相似,只不过那是一个更慢、更悠长的故事。而现在的这个故事对观众来说相对友好一些,它的整体节奏更快,反转等悬疑剧的各方面因素也更多。

  做出这样的调整倒不是为了迎合观众的调性,余庆只是突然觉得,这个故事哪怕变得更大众化,也不会影响他所有的创意和想法。因此,当他重新面对这个故事的时候,他想把它做得更精彩一点。

  自己写剧本自己拍是余庆的习惯,写作本身就是他身处影视行业的一个很大动力。《迷雾追踪》总共24集,包含两季两案,第一季最开始的版本到最后的版本,余庆断断续续地写了两三年,但真正集中在写的时间,也就三个月左右。第二季用时更短,一个多月就完成了。

  身为一个悬疑影迷,这两案都是余庆想了很久的故事,构思的时间首先足够长。加上之前他也有过一些同类创作,扎根这一领域已有一段时间,经验也够,因而《迷雾追踪》的整体创作过程还是比较顺的。

  余庆在进行剧本创作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明确要怎么拍了,他的剧本作者性和文学性都很强,自己执导,影像风格和文字风格也更能融合。“所以对我来讲,拍自己的剧本其实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当然,如果遇到特别合适、特别好的编剧的内容,他也很愿意跟他们合作。

  余庆对《迷雾追踪》的定义是“社会观察剧”,基调是写实。在他看来,这种写实类的悬疑故事,大量的素材应该都来自于社会生活,所以网约车、选秀等话题自然会成为他的创作素材。而且,他也不想重复大量悬疑剧里都会表现的东西,“尽量还是要找一些属于我们的时代、属于我们的社会的一些新的内容。”

  比如凶杀案,凶杀案对于余庆而言就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死人对我也没有吸引力。”他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真正想要展现的部分,是那些层层递进、缓缓铺开的案件细节。譬如剧中林雨虹和赵伟等人大量的走访调查,就很符合现实生活中警察推进案情的节奏。

  有很多经典的悬疑剧最好看的就是走访、谈话。比如大卫·芬奇拍的《心理神探》,包括我们一直在说的《侦探》,其实大量的内容都是在谈话和走访,尤其《心理神探》几乎就是一个对话剧。”

  所以在《迷雾追踪》中,观众跟随警察的视角去查案,这个过程里所展露出来的那些片段,又或者是最终整个罪案世界呈现在他们眼前的那一刻,才是余庆创作的重心所在。

  女性视角,人物关系“有趣”

  除了故事不同,终版《迷雾追踪》和初版的差别还在于人物:初版的主人公是一个单身中年男警察,他更简单一些,和案件的关联也更少,就是一个纯粹的社会观察者。

  而终版《迷雾追踪》的主人公变成了离异女警察林雨虹,有个看上去跟自己并不亲近的儿子。剧集开篇,她急匆匆地走进律师办公室,脸上还带着在案发现场沾上的血。

  之所以把男性警察改为林雨虹这样一个角色,还是基于“通过警察去看世界”的主题。“女性有她的特殊性,她有她的敏感,包括多愁善感的一面。”另外,以这种干练的女刑警为主角的影视作品现在本就少见,余庆还是想把角色塑造得跟其他人不一样一点。

  饰演林雨虹的是蒋勤勤,她的上一部作品还是2017年播出的《九州·海上牧云记》。选择蒋勤勤的原因还是在于新鲜感,包括她能带给观众一些惊喜,因为她还没有演过警察。“如果她演过警察,相反她可能就未必是最合适的人选了。”余庆表示,“正好她没有演过警察这一点,会很吸引我。”

  而剧中的男主角、林雨虹的搭档赵伟则由近期崭露头角的周游饰演。林雨虹和赵伟两人,时而她冲动、他冷静,时而她冷静、他冲动,性格意外互补。剧中,“野马”周游时常嘬着一杯奶茶,刻板印象里“循规守序”的女性反而在家买醉。这样两个角色,默契且反差十足,在不少观众心中产生了化学反应。

  余庆在拍摄时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反应,他眼里的林雨虹和赵伟是达到了知己状态的搭档,他们的内心和价值观都会逐渐走向趋同。

  这样一对人物关系,无论是否有感情线,首先一定是有趣的,这也是余庆构建人物关系的关键。“任何一种人物关系其实都可以做得有趣,小孩和小孩可以做得有趣,中年人和中年人可以做得有趣,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都能做得有趣,主要还是需要这两个人都有意思。”当两个人都有意思的时候,他们在一起的化学反应自然就会很有意思。

  在《迷雾追踪》的故事当中,林雨虹是主视角,而赵伟是在过程中需要被创造出来的一个人物,也可以看作是剧集层层递进、缓缓铺开的“细节”之一。

  除了搭档关系,余庆对林雨虹的母子关系也有刻画。虽然她的儿子看上去跟她并不亲近,也没有对这个“工作为天”的母亲露出过一个笑脸,但在看到母亲心情不佳时,他还是会脆生生地问上一句“你没事吧”,看似冷漠下的温情格外打动人心。

  这种人物互动的设置源自地域性,因为故事的发生地在西南一座小城,所以余庆用的是西南地区人的表达方式在表达情感。“在西南,你几乎看不到父母和小孩挽着手、搭着肩这样的情况,他们可能没有彼此看两眼或者抱一下这种表达,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因此,剧中林雨虹和儿子对彼此的情感,更多是内心的情感,含而不露。

  故事多样,不止于悬疑类

  就像《迷雾追踪》不只是悬疑剧一样,如果单用“悬疑影迷”形容余庆,其实也不十分贴切。余庆觉得自己是个非常全面的影迷,各种类型都很喜欢,悬疑只是其中一种。

  在他看来,大部分的故事都是悬疑故事,包括爱情故事也是悬疑故事。“而一开始做纯粹的悬疑,是觉得比较能上手。其实我们还创作了很多东西,包括一些很文艺的片子,我们也会做。”

  余庆是个有很强强迫症的人,他和蒋勤勤都是。对于作品来说,即使很多小的问题观众看不出来,他们也会较真。也正是本身是影迷的缘故,余庆看了大量的影视作品,因而对自己有一个最基础的标准,他也有通过这部剧的反馈,吸取一些创作上的经验。比如有观众会觉得剧的画面太暗,这种美剧、英剧的暗调风格,影迷型的观众也许会习惯,但并不适配国内所有观众的喜好。

  如果《迷雾追踪》能有第三季的话,余庆还是会用“用警察的眼睛去看世界”这个方式。它的每一季都像一部文学作品,“是那种掏心窝的创作方式,”所以也需要观众耐住性子去看。

  目前一些观众的感受还没有达到他想要达到的效果,“比如有观众会觉得你太暗了,那你就一颗星吧。比如林雨虹在第一集里给嫌疑人打了一通电话,作为一个警察,她最重要的事情是预防犯罪,那个时候打电话是有可能预防犯罪的。因为我们之前也有看社会新闻,有人被诈骗了,一个警察打电话威慑诈骗犯,然后那个人就把钱送回来了。”

  作为在悬疑领域“精耕”过一段时间的创作者,在余庆眼里,国内有无穷无尽的好故事等待开拓,这些都是创作者可以去吸取的养分。包括他在《迷雾追踪》里写的很多细节,都是很少有人会去写的。“比如顾俊明,一个被怀疑、但又不是凶手的逃犯,这种角色可能在别的作品里面很少会去呈现,但是我会用局部的方式去呈现这样一个人物的故事。”所以回归到他创作的初衷:还是要在社会生活里面找到好故事

  余庆现在正在拍摄的是一部悬疑罪案题材——《逆光者》,讲的是一个卧底和缉毒警的故事,由彭冠英和张雨剑主演,他们两个搭在一起,同样“很有意思”。虽然在不少原著粉的眼中,两位演员的角色属性有些颠倒,但余庆似乎擅于搭建这样出乎意料的人物关系,就像《迷雾追踪》中的蒋勤勤和周游一样。

  我觉得演员和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是特别重要的,这个其实还是要我们对演员有判断。冠英和雨剑都是经验非常丰富的演员,他们都有一双很有故事的眼睛,这是我选演员的一个很重要的点。”

  除了《逆光者》,在余庆计划中的还有一部战争电影和一部科幻剧,他这几年写的剧本类型多样,包括一些比较温情的故事,现在只是暂时在做悬疑题材而已。当然,他也有自己不擅长的类型,比如喜剧。

  “我觉得我自己是一个偏严肃的人,我写东西也会偏严肃,所以我会成熟地面对自己不擅长的东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追踪 迷雾追踪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G7晚宴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的眼神,感觉能杀死马克龙
  • 02 开出俄乌停火谈判的条件后,普京手中还剩几张牌?
  • 03 吴英杰被查:长期在西藏工作,曾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
  • 04 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香港站:中国3比2逆转战胜土耳其
  • 05 丑恶!美军这场针对中国的行动曝光了

图片新闻

印度多地发生火灾 印度多地发生火灾
动物界“奶爸” 动物界“奶爸”
晚霞与彩虹相遇 晚霞与彩虹相遇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视频新闻
凯特王妃公开露面 凯特王妃公开露面
加沙难民自称像行尸走肉 加沙难民自称像行尸走肉
地铁被诬偷拍案男子将带货 地铁被诬偷拍案男子将带货
邻居讲述“天才少女”姜萍 邻居讲述“天才少女”姜萍

新媒体实验室

  •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