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数说河南卫视文化节目如何频繁“出圈”

数说河南卫视文化节目如何频繁“出圈”
2021年07月08日 16:14 新浪网 作者 微热点研究院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从“唐宫夜宴”到“纸扇书生”再到舞蹈“洛神水赋”,《2021年河南春晚》和《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等节目频繁“出圈”,令全国观众眼前一亮。由节目衍生出的“唐宫小姐姐”“水中洛神”“唐小妹”等形象也广泛传播。这些饱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节目与形象,令观众感受到了灿烂的黄河文明以及河南独有的文化魅力,而这些节目的“出圈”路径更让业界及观众看到了希望。

  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火遍全网 水下舞蹈“洛神水赋”成高光片段

  1. 河南卫视端午节目备受关注 相关话题持续“霸榜”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这是一千八百年前,曹植所写的名篇《洛神赋》中的句子。近日,这段文字被频繁用在描述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爆红节目“洛神水赋”上,“曹公诚不欺我”为舆论所感叹。

  

  舞者于水中化身“洛神”登场,或拂袖起舞,或拨裙回转,或刚劲有力,或娉婷袅娜,水随舞动,衣袂翩跹,让曹植的《洛神赋》变得活色生香。除了水下舞蹈外,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还推出了展示盛唐风采的“丽人行”、将祭祀舞蹈与杂技融合的“龙舟祭”、一曲琵琶诉思念的“兰陵王入阵曲”、将傀儡戏与舞蹈相融合的“唐印”等节目。人物典故、神话传说等通过高度艺术化的呈现在荧屏之上,为观众打造了一场独一无二的“视听盛宴”。

  

  精彩的视觉效果和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极大地契合了当下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美好想象,让这场晚会被频频讨论。统计显示,6月12日至18日,“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洛神水赋”等话题词先后登陆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热搜榜单,全网相关话题总数超过150个。其中,微博话题榜为39个,稳居网民热议平台C位,其次是微博热搜榜和实时上升热点榜。#如何评价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 #河南卫视水下飞天洛神舞# #端午五彩洛神惊艳演绎水下飞天#等话题持续“霸榜”,#如何评价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话题微博在榜时长达6701分钟。

  

  2. 全网信息量达到90.8万条 主流媒体加入“安利”阵容

  根据微热点大数据研究院统计,6月12日至18日,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的全网信息量达到90.8万条。从信息走势图来看,相关信息变化上升而后下降,6月12日,节目播出后即引发众多网民及媒体的互动转发,促使当日相关信息量达到16.7万;节目播出后的第二日,相关信息达到统计时段内的信息峰值47.2万。

  

  在传播渠道方面,@河南卫视 、@大象融媒 、@前线娱乐 、@大象新闻等媒体对节目的宣传和推广起到积极作用,随着@财经网 、@新华社 、@人民日报 、@新华网 等媒体纷纷加入“安利”阵容,全网形成一股新的文化传播热潮。据微热点大数据研究院统计,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在传播过程中,中小新闻媒体、重点新闻媒体、省级新闻媒体、央级新闻媒体、地市新闻媒体等新闻媒体共发布了9411条信息进行了广泛报道。

  

  3. 河南卫视成核心热词 带动河南相关信息传播

  “河南卫视”成为“端午奇妙游”的核心词汇,“琵琶”“舞蹈”“洛神”“节目”“演奏”等词汇可以看出网民对相关节目的讨论热情,“惊艳”“开挂”“燃了”“精彩”等词汇体现了网民对这场独特“视听盛宴”的喜爱与赞扬。“震撼”“绝美”“波澜壮阔”“神奇”“古色古香”“再现”等也表达了网民对节目创新性表现形式的感叹。“国风”“民族”“传统”“历史”“中国”“文化”等词汇可以看出网民对弘扬传统文化的肯定与支持。此外,“端午奇妙游”也带动了“河南”历史文化、旅游等相关信息的传播。

  

  从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的传播地域看,除河南的网民外,北京、广东等地的关注度较高,相关信息量分别为19.0万和10.7万,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网民也较为关注,可见,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节目实现了跨地域传播。

  

  河南卫视好戏连台 文化自信引领文艺节目“破圈”

  1. 发掘地域文化宝藏 创造魅力标志性内容

  《端午奇妙游》先后融入了赛龙舟、吃粽子、缅怀屈原等端午传统习俗,传达了“驱毒辟邪、追思先哲、爱国为民”的节日文化内涵,丰富创新的节目形态和耳目一新的表达方式,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也加深了对文化大省河南的认知。《端午奇妙游》之前,《2020年河南卫视春晚》的“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的“芙蓉池”、《清明奇妙游》的“折扇书生”等节目也都为观众带来深深的震撼。不少网民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自信被唤醒,纷纷化身文化传播的“自来水”。#河南卫视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话题互动下,部分网民将河南称为“宝藏省份”。

  

  有人这样形容河南: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河南省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华夏文化传承的创新示范区,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13个,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河南卫视文化类节目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河南卫视节目围绕华夏文明、黄河文化、出彩河南等地方特色,创新艺术的表现形式,重塑传统文化魅力,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可视、可闻、可感。新京报等媒体指出,“唐宫夜宴”和“端午奇妙游”的“出圈”,其实也是河南的“出圈”。“这两档节目,可以视为河南人重视传统文化挖掘,并借此不断刷新河南形象、增加河南魅力的标志性内容”。

  

  2. 创新节目样态与传播形式 引发年轻一代的家国情怀

  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在内容上把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国潮和现代创新科技(5G、AR、AI)融合起来,充分运用了动漫、游戏、音乐等深受当代年轻人感兴趣的元素。在节目样态上用漫画、特效等形式代替主持人串场,创新了节目的样态。在《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的“唐宫夜宴”中,充分运用了5G+AR技术,融合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将歌舞放进博物馆场景,制造出一种博物馆奇妙夜的视觉效果。网民在微博平台为“唐宫夜宴”点赞投票,“唐宫夜宴”成为微博新春春晚最受欢迎的歌舞类节目。《元宵奇妙夜》也延续春晚“传统文化+现代科技”手法,再度收获好评。

  

  河南卫视以“传统文化+现代科技”为根基撬动了隐藏在年轻一代骨血里最深刻的家国情怀。一些网民在视频网站的弹幕上留言称“自己的DNA在涌动”,有网民发表“万国趋河洛”和“文化自信”的评论,有网民表示节目“文化底蕴深厚”,还有网民表示“河南卫视杀疯了”。

  3. “小屏”宣发模式引流 积蓄节目传播势能

  此前“出圈”的《2021河南卫视春晚》在短视频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之后的《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等,“小屏”都成为河南卫视重要的传播及宣发途径。在《端午奇妙游》播出之前,节目的类型、内容、拍摄方案尚不明了的时候,河南卫视通过散点式的宣发,将《端午奇妙游》提前告知了粉丝,更早调动了粉丝的积极性。通过微博话题#唐小妹征名#、#唐小妹演员招募#、#全民当编剧#等话题活动的运营策划,积蓄了节目的传播势能。

  

  节目在新媒体平台比河南卫视提前1小时播出,让“大屏”和“小屏”实现联动,“小屏”为“大屏”的宣发进行助力。为了满足年轻观众的消费需求,制作方也将节目剪辑成了许多短视频,并发布了幕后花絮,在网络传播方面精准地触达了年轻受众。最后,受众也自发成为传播者,通过话题讨论、制作表情包、剪辑节目素材等方式投入到二次创作与传播中,掀起了参与式传播的热潮。

  

  4. 解锁节目台前幕后 “用心”讲好文化故事

  据《端午奇妙游》节目“洛神水赋”的编导郭吉勇介绍,工作人员在水下泡了26个小时,历经三次拍摄,才拍出了这个有“1600多年历史的水下飞天”。“洛神水赋”水下演员何灏浩也发文称“拍摄了上百个水下舞蹈的视频练习在水下的稳定性动作衔接的流畅性,眼睛在水中睁开的适应性还有憋气的时长……”晚会总导演陈雷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唐宫夜宴》由2020年郑州歌舞剧院在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中的参赛作品《唐俑》改编而来,整体上风格诙谐幽默,又不失文化底蕴。节目中,为了体现丰腴的唐俑形象,演员们身上穿着塞海绵的连体衣,嘴里含着棉花,而演员眼角两道月牙型的妆容也完全再现了风靡于唐代的女性面部潮流“斜红”。网民表示,从“唐宫夜宴”到“水下洛神”,看似“突如其来”的爆红,这背后离不开创作团队的“用心”与“热忱”, 真诚对待每一个细节才能创作出如此高质量的节目。

  

  

  5. 塑造系列晚会IP 发掘“唐宫世界”的无限可能

  在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中,以四位“唐小妹”的视角设计了4条平行且交错的故事线,并采取“网综+网剧”的形式串联起7个节目。事实上,对唐小妹的形象IP布局,从春晚开始就拉开了序幕。“唐宫夜宴”出圈之后,地方媒体和河南博物院官方用话题进行互动,引发持续的关注,河南省博物院联合微博美学发起话题#唐宫夜宴手绘大赛#,邀请插画师对唐宫夜宴、唐朝少女进行创作,原创人数近千人,阅读量达5832万,除此之外,节目的仿妆教程、舞蹈模仿、唐小妹打卡等UGC创作内容也焕发着这个节目的新活力,让“唐宫夜宴”唐朝少女已经逐渐有了IP的雏形。

  

  随着《清明奇妙游》开始,晚会继续以唐朝少女“唐小妹”为线索,她们穿梭在不同场景,陆续打卡了隋唐洛阳城、清明上河园、郑州大剧院、登封观星台等最真实文化地标,被观众赞叹为“梦幻联动”。线上的狂欢也顺势转移到线下,#唐宫夜宴手绘大赛#涌现的诸多优秀艺术作品,被开发成具有地域特色和传统美学的周边产品。凭借节目的走红,河南也掀起了“博物热”。河南博物院推出了国内首套唐宫夜宴仕女乐队主题的盲盒,销量可观。河南博物院还用盲盒的方式设计了“考古盲盒”的活动,附赠考古所用的“洛阳铲”,“盲盒”考古颇受追捧。河南博物院在2021年的清明、五一、端午三个传统节日的热度均高于2020年。从屏幕前的二次元,到生活中的三次元,年轻群体对传统之美也加深了认识。

  

  

  

  河南卫视相关晚会的传播也为河南旅游带来了不小的热度。“文化”成为河南旅游的核心词汇,“晚会”“河南春晚”“唐宫夜宴”“博物馆”“出圈”“晚会”等成为河南旅游关键词。在《2021年河南卫视》播出之后,@郑州发布 、@河南文化和旅游厅 等微博,@河南博物院 、@洛阳博物馆 等博物馆微博,以及@奇人匠心 、@河南考古 、@大河文博 、等历史博主,联合打造#这里是河南#的微博矩阵,借势热点推介中原文化,展现城市魅力。

  

  据相关媒体报道,春节过后,郑州、洛阳、开封等地吸引了一大批游客穿起汉服,打卡城市地标。据相关数据统计,以文化旅游产品出圈的河南郑州首次入围今年携程“黄金周热门前十目的地”。从春节到端午,河南卫视对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表达手段,节日“奇妙夜”和“奇妙游”对河南形象的提升、文化吸引力的集聚以及旅游品牌的打造,都有很大作用。

  

  传统文化回流 滋养受众审美情趣

  近年来,从央视到地方台,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层出不穷,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伊始,《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都受到观众的关注与好评。这些节目不仅在内容上满足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渴望,在展现形式上也更注重年轻群体的喜好,更注重画面展现和对美感的把控。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泛娱乐化的视频消费热潮中,宣扬主旋律和传统文化的文化节目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流”。当越来越多的文化类综艺不断强势出圈,观众审美也不断被其传播的内容所影响和滋养。文化节目拥有了大批年轻受众群体,这种“清流”也正逐步演变为潮流。

  指标说明

  行业信息数据来源 :以中文互联网大数据及新浪微博的官方授权数据为基础,7*24小时不间断采集新闻、报刊、政务、微博、公众号、博客、论坛、视频、网站、客户端等全网11大信息来源,每天采集超过1.4亿+条数据。

  网络传播热度指数 :是指在从新闻媒体、微博、微信、客户端、网站、论坛等互联网平台采集海量信息的基础上,提取指定事件、人物、品牌、地域等相关信息,并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标准化计算后,得出的能反映其在网络上受关注度的指数。网络传播热度指数中的信息不区分正负面信息,只反映指定事件、人物、品牌、地域等的网络受关注高低。

  关键词云:利用自然语义分析法,对该事件中提及的关键词进行分词聚合,呈现出被提及频次最多的关键词;字号越大词组被提及频次越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端午奇妙游 河南卫视 元宵奇妙夜 唐宫 节目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也门胡塞武装称再度袭击美“艾森豪威尔”号航母
  • 02 欧冠-克罗斯助攻维尼修斯破门 皇马2-0夺第15冠
  • 03 国防部长:我们对待“台独”武装就像瓮中捉鳖,不足挂齿
  • 04 嫦娥六号着陆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 将按计划开展月背采样工作
  • 05 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六号月背着陆影像

图片新闻

高三生喊楼助威 高三生喊楼助威
北京上空现晚霞 北京上空现晚霞
三峡水库腾库迎汛 三峡水库腾库迎汛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视频新闻
把菠萝切出花儿 把菠萝切出花儿
女子携带子弹进站乘车被抓 女子携带子弹进站乘车被抓
小孩姐泪流满脸仍敬业表演 小孩姐泪流满脸仍敬业表演
普京与小女孩互比望远镜 普京与小女孩互比望远镜

新媒体实验室

  •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