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楼市迎来“大变局”,土地市场降温明显,我国房价将高位解体?

楼市迎来“大变局”,土地市场降温明显,我国房价将高位解体?
2021年10月28日 09:47 新浪网 作者 山药蛋视频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为什么房价会涨到如今的高位?归根结底就是以下4个原因

  第一,楼市供需关系失衡。1998年商品房正式进入市场,数以亿计的住房需求集中释放,拉动了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

  第二,金融政策利好。金融机构对开发商的支持,直接抬高了土地价格,针对需求端,个人住房贷款拉升了楼市购买力,使得房价不断高涨进而脱离了原始的购买能力;

  

  第三,投资客和经营者恶意炒作。过去开发商恶意捂盘惜售,炒房客大面积囤房,营造供不应求的销售氛围,同时利用社会舆论,煽动恐慌情绪,售楼处的抢房潮推高了房价;

  第四,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度高。土地财政是地方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为了给地方发展筹措更多的资金。土地起拍价居高不下,配合我国招挂的土地出让方式,导致地价在公开拍卖中进一步被抬升。开发商想要有盈利空间,只能抬高价格售卖。

  

  不可否认,房价上涨初期拉动了消费,带动了相关行业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腾飞,但是物极必反,快速膨胀的房价透支了刚需的消费力,挤压了结婚率和生育率,降低了百姓生活幸福感,高房价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正面效应逐渐转负,甚至威胁到了国家长期利益。

  为了降低房地产的负面影响,2018年国家开始全面调控楼市,过去调控主要是通过限购、限售、限贷、限价抑制房产交易量,房子的价格被摁死,甚至有了下行趋势。但是开发商的拿地成本却在日益攀升,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只能通过节省支出降低经营风险,那么多数房企会在房屋质量上做文章,这也是最近几年房屋质量频发的关键原因。

  

  以往调控的实践证明,单方面打压房企不可行,所以从今年年初开始,调控风向深入土地市场。

  今年部分楼市热点城市,首次开始实施“集中供地”新政,地方政府单次大量供应土地,对房企资金持有度要求高,会间接降低房企拿地积极性,进而降低土地溢价和最终成交价,但是第一轮供地结束后,土地热度反而继续攀升。土地和房价是面粉和面包的关系,原材料的价格攀升,与其相关联的房价很难下跌。

  预期的目标未实现,随后,自然资源部细化了集中供地新政,限定土地溢价上限15%;不得通过调高底价等方式抬升实际地价。如今第二轮供地已经接近尾声,土拍市场整体遇冷的趋势明显。

  

  从土地溢价率方面看,首轮供地中,重庆整体溢价率高达43%。但9月24日,重庆第二轮集中供地的平均溢价率仅为0.02%。而广州、青岛、长春平均溢价率仅0.8%、0.46%、0.4%。

  从土地流拍方面看,沈阳流拍和中止交易率为58.7%,长春、福州、重庆、天津流拍率均超过30%,广州流拍率52.1%,杭州竞品质地块因报名房企不足全部流拍。

  

  资金紧张是房企拿地积极性下降最直接的原因。今年三线四档的融资新规和限制房地产贷款的新规上线;多个知名房企暴雷浇灭了市场交易热情;政府又史无前例地加强了对预售资金的监管,进一步加剧了房地产行业的下行预期,因此房企在拿地时更加谨慎。

  土地市场降温后,房企开发成本降低,确保企业盈利的同时,既能提高房屋品质,也会增大房价下行空间,这意味着,我国高房价将被彻底瓦解。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土地市场 房价 楼市 供地 土地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世界500强,央企巨头一把手周强落马!年薪超74万元,任职近8年
  • 02 离任9年后,曾任深圳市委常委的王毅被查!
  • 03 鼓励放弃、退出农村宅基地,多地出台相关政策
  • 04 俄罗斯达吉斯坦恐袭事件已致9死25伤
  • 05 义乌,又爆单了!

图片新闻

俄罗斯海事防务展 俄罗斯海事防务展
美国旧金山云海 美国旧金山云海
盛夏湖城入画来 盛夏湖城入画来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视频新闻
俄遭恐袭多人死亡 俄遭恐袭多人死亡
以称加沙激战阶段即将结束 以称加沙激战阶段即将结束
梁实第28次高考总分446分 梁实第28次高考总分446分
外籍乘客偷拍军民合用机场 外籍乘客偷拍军民合用机场

新媒体实验室

  •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