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佛教:“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应怎么理解,如何改变不好的命运

佛教:“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应怎么理解,如何改变不好的命运
2019年11月19日 14:34 新浪网 作者 娱乐小叮咚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佛教:“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应怎么理解,如何改变不好的命运。

  佛教:“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应怎么理解,如何改变不好的命运

  佛家有句著名的话就是“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畏因”,菩萨深知因果循环规律,所以从源头上来约束自己,也就是从自己的起心动念都要看好,莫种恶因。对智慧高明的人,“因”一启动就知道结果了,因里头就含有果,普通人要到结果出来了才知道。所以菩萨怕因,不轻易种因。所以菩萨在因上下功夫,行六度万行。六度:布施到彼岸、持戒到彼岸、忍辱到彼岸、精进到彼岸、禅定到彼岸、智慧到彼岸。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嗔恨、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

  这六度一是布施,也就是要把自身拥有的或者知道的施予给别人。除了财物和肉身的施舍,还包括对佛法的传扬和信心的给予,只有布施才能除去贪嗔。二是持戒,包括防止一切恶行,修集一切善行,饶益有情,只有持戒才能除去恶业。三是忍辱,也就是出于有情众生的缘故,不把任何对自己或者教义的侮辱放在心上,要坦然面对苦难,始终都不放弃救度众生的志愿,只有忍辱才能除去嗔恚。四是精进,也就是要勤奋修行,毫不懈怠,只有精进才能除去懈怠。五是禅定,也就是心无杂念,不要被世俗迷惑颠倒,只有禅定才能除去散乱。六是般若,也就是了解空性的智慧,只有般若才能破除无明和愚痴。万行就是“修行的行门多”,万行是指对六度的实践。

  佛教:“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应怎么理解,如何改变不好的命运

  另外,菩萨在因地里,还要广修利益众生之事。广积福德和智慧,因为佛是两足尊,智慧和福德圆满。菩萨的修行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漫长时间,此中第一大阿僧祇大劫,是以修信心为主,满十信阶位,修到现证空性。第二大阿僧祇大劫,已转凡成圣,为地前菩萨,修到七地清净无相的境界。第三大阿僧祇大劫,进入八地菩萨三不退的境界,也就是“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无相无得,无证无悟,成无生法忍,尽断三界惑已,才能位居补处。就是才能做一生补处菩萨,才能成佛。

  佛教:“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应怎么理解,如何改变不好的命运

  “凡夫畏果”,凡夫只怕恶果,不知恶果起缘于恶因,平常任意胡为,以图一时快乐,不知乐是苦因。其实人生大多苦多于乐,只是有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在五欲六尘中,乐此不疲。其实就是说,我们凡夫只看到事情的结果,对结果产生恐惧,但并不了解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才是最可怕的。要谈命运首先要了解佛教的因果律,佛教认为世间一切现象的发生与消灭都要受因果律的支配,有因必有果,这是佛教的根本道理之一。佛教讲‘三世因果’,所谓‘三世’是指时间上的过去世、现在与未来世。但是有些人因为不相信因果,所以只看到了今生的一切遭遇。所以有些人认为人的命是天注定,以至于有些人变得消极,悲观厌世。

  其实因果是通三世的,《三世因果经》上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就是我们要知道前世和过去世做了什么因,看看今生过得怎样和一切遭遇就知道了。要知道来世怎么样,看看今生是怎么做的就知道了。所以今生富贵贫穷,不是无缘无故的,和前世和过去世所做有很大的关系。前世和过去世修财布施,今生就会富贵,贫穷也是同样的道理。

  佛教:“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应怎么理解,如何改变不好的命运

  这就是讲的“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万事万物无时无刻都在变化,没有常住不变的。就是这个世界也是四大“地水火风”组成的,一样有“成住坏空”的过程。就是我们这个色身也是四大因缘假和的身体,四大不调就会生病,四大解脱人就会死去。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要像菩萨学习,从因上下功夫。就是种善因结善果,就如《了凡四训》里的袁了凡先生,本来一位孔先生算他短命,只能活到53岁,而且命中无子。但是听了云谷禅师的忠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佛家讲因果,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所以袁了凡开始每天都做善事,广积阴德。不仅当了官,而且子孙满堂,活到73岁寿终正寝,多活20年。

  佛教:“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应怎么理解,如何改变不好的命运

  小沙弥救蚂蚁的故事: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师父,一天在禅定中知道自己疼爱的徒弟只剩几天的寿命,心想:“这么乖巧的孩子怎么只剩下七天的寿命呢?真是太不幸了”。天一亮,师父压抑着悲伤,将小沙弥叫到跟前说:“好孩子!你有好久不曾回家看望父母了,你收拾行李回去和父母聚一聚吧”,小沙弥高高兴的拜别了师父回家乡去了。过了七天小沙弥平平安安地回来了,阿罗汉大为惊讶,说:“你做了什么事吗?”小沙弥说“回家的途中,我经过一个池塘,看到一团蚂蚁被困在水中,我捡了一片叶子,把它们救上了岸”。师父听了之后,马上再进入禅定之中观看徒弟的命运,小沙弥不仅没有短命的下场,反而有百岁的寿命。正是小沙弥的一念慈悲善举,改不了自己的命运。

  佛教:“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应怎么理解,如何改变不好的命运

  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广做善事就可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样要解脱生死六道轮回之苦,靠自力修行一生成就不太现实。但是具足信愿念佛,就可带业往生西方净土,一生成佛。菩萨成佛都离不开因果,在因地上菩萨行六度万行,在果上成佛。就连念佛成佛,也不离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所以,“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应怎么理解,菩萨敬畏因果,所以从因上下功夫,就是从源头上下功夫。而凡夫往往只看重结果,也就是果。所以要像菩萨学习,从因上努力。如何改变不好的命运,就是广做善事,广积阴德。不仅可以改变不好的命运,还可福泽子孙。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是种大福田。另外,印光大师说多念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念佛多简单可以说张口就来,不花一分钱就能积累福德,何乐而不为。

  佛教:“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应怎么理解,如何改变不好的命运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方法: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弥陀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菩萨 小沙弥 佛教 因果 禅定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日本靖国神社石柱被红漆涂写英文“厕所”一词
  • 02 江西上栗县一汽修店发生爆炸事故 已致3死25伤
  • 03 中美防长“香会”见面,这两个关键细节最值得说
  • 04 美国防部官员称未发现“艾森豪威尔”号航母遭袭
  • 05 巡视组进驻后,韩国强任上被查!长期在唐山工作,一个多月前曾露面

图片新闻

高三生喊楼助威 高三生喊楼助威
北京上空现晚霞 北京上空现晚霞
三峡水库腾库迎汛 三峡水库腾库迎汛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视频新闻
把菠萝切出花儿 把菠萝切出花儿
女子携带子弹进站乘车被抓 女子携带子弹进站乘车被抓
小孩姐泪流满脸仍敬业表演 小孩姐泪流满脸仍敬业表演
普京与小女孩互比望远镜 普京与小女孩互比望远镜

新媒体实验室

  •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