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隆冬去滑冰:满族习俗的冰上运动——走白冰,原来是走百病

数九隆冬去滑冰:满族习俗的冰上运动——走白冰,原来是走百病
2020年12月24日 13:20 新浪网 作者 古城少年旧天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雪后的避暑山庄如意湖冰面

  1.

  母亲在的时候,每年正月初一,吃完饺子,挨家拜完年后,都会让我们去冰上走一圈儿,说:大年初一走走冰,一年到头不腿疼。

  事实上,走冰去病,是满族的一个习俗。

  辽宁《风城县志》记载:走白冰是满族的一种风俗,每年正月十六,月上东山之后,近河边者,妇孺驰行冰上,名曰走百病(百病与白冰谐音),还有歌谣:

  轱辘轱辘冰,腰腿都不疼,

  一走去百病,是个老寿星。

  冰滑易摔,在冰上走路,比在陆地上走路更锻炼腰和腿部的肌肉,对健康绝对有益。

  

  2.

  满族历史上生活在东北,一年有好几个月是在冰天雪地中,因而对于冰雪运动更是独有情钟。

  据《满洲老档秘录》记载:明朝熹宗三年(1623)正月初二,努尔哈赤在太子河的天然冰场上,举行速度滑冰和冰球表演赛,参赛者不但有满族贵族、官员,还有满蒙王妃和官员的家属,比赛结束,一等奖赏银二十两,二等奖赏银十两。比赛结束,在冰上开国宴表示庆祝。

  

  《冰嬉图》局部

  满人滑冰,不但是游戏,还根据东北的地理环境,把滑冰广泛的运用到军事上,努尔哈赤本身就是一个滑冰高手,他在统一各部的战争中,组织了一支善于滑冰的高机动性部队。历史上,努尔哈赤麾下那支以滑冰闻名的费古烈部队就曾在墨尔根城遭到蒙古的巴尔虎特部落围攻时,完成过“天降神兵”的经典战役。

  清兵入关后,也将“冰嬉”的习俗也带进了关内,滑冰早期也成为军事训练的内容。每年,当湖面冰冻十分坚实时,清朝皇帝就要在北京的北海或中南海来校阅八旗清军滑冰。

  

  电视剧《甄嬛传》里的滑冰

  3.

  宋志英等人编著的《北方民族传统体育集锦》记载:

  清政府为了加强对军队滑冰的军事训练,在八旗组织形式的基础上,每旗又组建了一个“健锐营”。据清“健锐营”编旗志载,健锐精壮,多抽自八旗熟于技术者,按其所学编制入伍... ...其中设四营为一翼,设翼长,每两营设一管带,营有营总。一个营管辖五队,队设队长。每队管辖五堆,堆设堆长,每

  堆编制为25人,共计5000人。

  这5000人为清代特有的滑冰队。每年校阅期(冬四个月)冰鞋处要从健锐八营中抽调精于滑冰技术者1600名(每营200人)组成技勇冰鞋营,直属“冰鞋处”领导,组织集中训练,接受帝后的校阅。

  

  表演开始了:

  为了满足帝后、番属的观赏需要,在滑冰表演中又融入了“射彩球”、“转龙射球”、“冰上蹴鞠”、“冰上掷球”等武术、杂技、技艺。使冰嬉难度和技术水平达到当时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程度。其中“摆山子”、“一马十三式”两种技艺类似现代的大型团体操。表演时,左右两队共100名冰鞋,在事先画好的只能容下一人的纹线之间,按照“万子锦”,“葫芦锦”等名目繁多的花纹组成的图形,整齐划一的表演,有“燕子戏水”、“凤凰展翅”、“洞宾背剑”、“青龙回头”、“白虎摆尾”等24种高难动作。

  而且100名冰鞋同时表演,无一人摔倒和纷乱之状,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4.

  

滑冰在民间的形式就多种多样了,战争逝去,人们更喜爱和平。

  清人的这首《冰嬉》就纯粹是冰上表演了:

  朔风卷地河水冻,新冰一片如砥平。

  何人冒寒作冰嬉,炼铁贯韦当行滕。

  铁若剑脊冰若镜,以履踏铁摩镜行,

  其直如矢矢逊疾,剑脊镜面刮有声。

  左足未往右足进,指前踵后相送迎;

  有时故意作攲侧,凌虚取势斜燕轻;

  飘然而行陡然止,操纵自我随纵横。

  

  滑冰运动不但为国家重视,普通百姓也非常喜爱,富察富敦在《燕京岁时记》里记载的“溜冰鞋”与现在的滑冰鞋几乎没有区别了:

  冰鞋以铁为之,中有单条缚于鞋上,身起则行,不能暂止。技之巧者,如蜻蜓点水,紫燕穿波,殊可观也。

  滑冰需要场地,但不是非得有河湖才能滑冰,上个世纪八十八年代的时候,老羊去保定上大学,那年冬天有点冷,学校就在学校北院儿的球场用水泼出一个冰场来。

  初学滑冰有点难,毕竟不如走陆地。《北京竹枝词》中,有一首描写初学滑冰摔倒的诗:

  往来冰上走如风,鞋底钢条制造工,

  跌倒人前成一笑,头南脚北手西东。

  都是娱乐,

  本来就是娱乐。

  

4.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掌握滑冰的技巧,不会滑冰的人也有娱乐项目——冰床。

  北京闲人多,尤其是八旗子弟们,总是能玩出花样来,富察富敦记载北京的《冰床》,是给不会滑冰的人准备的:

  冬至以后,水泽腹坚,则十刹海、护城河、二闸等处皆有冰床。一人拖之,其行甚速。长约五尺,宽约三尺,以木为之,脚有铁条,可坐三四人。雪晴日暖之际,如行玉壶中,亦快事也。至立春以后,则不可乘,乘则甚危,有陷入冰窟者,而拖者逃矣。近日王公大臣之有恩命者,亦准于西苑门内乘坐拖床,床甚华美,上有宀(缺字)如车篷,可避风雪。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些闲人也在冰上快活,估计都是无风的天气。

  《倚晴阁杂抄》:明时积水潭,常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蓝酒具,铺氍毹其上,轰饮冰凌中以为乐。诚豪侠之快事也。

  

  潘家口水库的冰下下网捕鱼

  5.

  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欢喜有人忧。

  人生就是这样,永远没法整齐划一。

  冰车也好、冰床也罢,还有冰爬犁,是达官贵族的娱乐,也都是劳动人民的生产工具

  《红楼梦》第五六回:“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撑船,拉冰牀,一应粗重活计,都是他们的差使。”

  孙犁 《白洋淀纪事·嘱咐》:“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水生 坐上去,抱着孩子,用大衣给她包好脚。女人站在床子后尾,撑起了竿。女人是撑冰床的好手。”

  有人在冰床上喝酒娱乐,就有人在冰上拉冰床,粗活计,也得有人干!

  早几年还有用狗拉爬犁、羊拉爬犁,经常有把狗和羊累死的不人道的消息传出,这就有些过分了。

  老羊小的时候,每年放寒假的时候,每天都要早早的拉着爬犁出去,很晚才拉着爬犁回来,爬犁上装满柴禾。那个时候还没有人不让老百姓用柴火烧炕,也没有大气污染这件事。

  哪知道老百姓烧炕这件事这么重要,把大气都污染了呢?

  陶渊明也该罚款了,他的《归园田居其一》里就有烧柴污染空气的事: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我用大拇指想,也想不出烧柴草能带来什么污染呢?!

  

  白洋淀里的雁翎队

  6.

  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生活和运动方式,只要人家觉得合适就好。

  何必强求划一的干涉呢?

  冬季有冰雪,不会滑冰,出去走走,也好!

  

  开发区居然之家附近的冰上娱乐场

  验车到华燕 快捷又方便

  地址:承德市开发区东西营(鸡冠山地质博物馆对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滑冰 冰床 满族 白冰 爬犁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