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戴安澜贴身侍卫欧阳全:戴安澜死时,我离他只有十几米

戴安澜贴身侍卫欧阳全:戴安澜死时,我离他只有十几米
2018年01月05日 10:30 小清新2311作者:小清新2311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戴安澜死时,我离他只有十几米”

  75年前,在缅北丛林的雨季里,数千衣衫褴褛的中国军人在当地华侨的带领下,扔掉了所有的重型武器,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崇山峻岭之中,开始了最后的突围。

  绝境中的他们只有一个目标。

  那就是回家。

  “师长太可怜了,只要冲过公路,他就可以跟我们回来。但是一言难尽啊”。90多岁的老人说到这里仍是泣不成声。

  身材魁梧的他是戴安澜将军的贴身卫士,将军战死后,“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了”的他,就此解甲归田。

  其后的日子平淡而又繁琐。“就跟抽烟一样,不抽又想,抽多了又没味”。

  说到这里,90多岁的老人熟练的点上了一支烟。

  戴安澜贴身侍卫欧阳全:戴安澜死时,我离他只有十几米

  口述人:欧阳全,祖籍湖南耒阳。1920年11月9日生人。

  原中国远征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的贴身卫士。参与昆仑关血战。1942年随军入缅作战,守同古,战棠吉。历经九死一生回到国内。因突围时师长在通过细摩公路时胸腹中弹,在缅甸茅邦村去世,归国后,主动脱离部队。

  现与儿子住在长沙市福元北路盛世路。

  “598团的一个班长,用手榴弹干掉了负隅顽抗的几个日军,被军部连升三级”

  我跟别人不一样,我是自已跑去当兵的。

  我出生的地方是耒阳,在湖南南部的一个小县城。母亲是一个家庭主妇,在家操持家务,父亲在耒阳城里替人打长工。他们都是文盲。

  不过我父亲在当地还是有点牛皮的,当时耒阳城里的几个大酒楼,得月楼,全兴楼,都请我父亲去做过。

  我是家里的长子,我下面还有二个弟弟。

  这在当时那个年代,家庭的负担还是很重的。

  1937年,我17岁。

  当时也没什么事情好做,我又没有读太多书,做生意家里又没有什么本钱,别人见我高高大大身强力壮的,就介绍我去当兵。

  我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在贺姓同乡的介绍下,我们就去了河南洛阳。因为驻守河南的195师(河南保安团)师长梁凯(黄埔一期学员)是耒阳同乡。当时有很多耒阳人都去投靠他。

  1938年正月初二,我从浏阳门入的长沙,住在楚南客栈。然后从长沙取道武昌,再从武昌坐火车去到洛阳。

  因为没有文化,所以被分配到特务连当兵,梁凯对同乡还是肯关照的。有文化的基本都留在了团部。这一点我不怪他。

  入伍不久,日军的主力就不断南下,在河南商丘一个叫内黄集的地方,我们的部队与日军打了一次遭遇战,我们很多是新兵,武器又不行,一下部队就被日军击溃了。

  然后就是撤退。我跟随部队从武汉,经咸宁,过阳新,瑞昌,在金鸡岭又与日军交上了火。

  当时的日军飞机厉害的很,可以在长江江面上随便飞。

  那个年头,我们中国军队真的没打好,没打出一点名堂。就是不停地撤退。

  金鸡岭失败后,又从湖北崇阳,通山,南下湖南,到达岳阳的城陵矶。在岳阳地区,又在新墙河跟日本人打了一阵子,也没打出什么名堂。

  新墙河之后,我从汨罗,到了湘阴。又从湘阴的黄沙街,辗转到了长沙。

  当时的长沙,房子都被烧光了,一片废墟,一间像样的房子都没有,跟我第一次来长沙时比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唯一比第一次好的是看了一下话剧。话剧的名字我不记得了,就是日本鬼子来搞破坏,中国人就把日本人杀了。

  看完话剧后就去黄兴路,蔡锷路,八角亭去转了转,都是难民,也没多大的意思了,特别是中山路都没有房子了。

  部队在长沙休整的时候,我就跑回耒阳的老家去看父母。

  在家里只呆了一个多月,就碰上第五军在湖南招兵。

  我听说第五军是精锐部队,待遇也好过其它的军队,我就找了同乡,让他帮忙介绍一下,那个时候同乡之间还是很讲感情的,他就介绍我去了200师,师长是戴安澜。

  由于有关系加上我身材高大,我就被留在师部,做了戴安澜将军的贴身卫士。

  1938年年底,我们从广西全州开拔,去向南宁,参加昆仑关会战。

  昆仑关战役打响后,第五军是攻击主力,我们师是后备队。

  到后面战况恶化的时候,才把我们师调上去打,那我们部队比其它的部队就打得猛的多,在友军的配合下,我们个个奋勇当先,争先杀敌。

  这一战打得好,虽然时间久了点,但是打得好,打死了很多日本人,我们也没有一个被俘的。

  在41高地,598团的一个班长,用手榴弹干掉了负隅顽抗的几个日军,被军部连升了三级。

  当然我也很开心,我也从下士被升到了上士,大家都叫我欧班长。

  戴安澜贴身侍卫欧阳全:戴安澜死时,我离他只有十几米

  “放开壮志青云外,换得源头活水来”

  我们师长戴安澜,治军极严,在军队里威望很高。

  他是安徽无为人。我听其他的卫士说,师长从小就很聪明,特别爱读书。行军打仗也是书不离手。

  他身边总共有五名贴身卫士各司其职。

  我的任务主要是帮师长整理并押送行李和书籍。

  其余四名贴身卫士有:湖南辰溪的易国英,河南漯河的谢泳年,信阳的樊临泉,加上安徽的侍从副官孔德宏。

  这些人的名字我记得非常清楚。特别是易国英,他跟我都是湖南人,另外就是戴安澜任团长时,易国英就一直跟随他,在卫士中资历最老。

  师长用的手枪是白郎宁,据说是一个高官送给他的。他倒是不很在意,就那样挂在衣架上。

  他爱看书,也爱写毛笔字,而且每天只要有空就会写,我没读什么书,我当然不知道他写些什么。就在边上帮他磨墨。

  我抽烟就是师长带的,他特别爱抽烟,抽的是那种烟丝,就是555的那种,不过他不买烟,都是别人送,有时也会分一点给我们抽。

  他的书房里有一幅对联,是他亲自写的,他还一字一字的教我认,我到现在都还记得这幅对联:放开壮志青云外,换得源头活水来。

  昆仑关战役中,师长的背部负了伤,被送到柳州治疗。

  当时送礼的人好多,张发奎,白崇禧都来了。

  后来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就专门搞了一间茅草屋来放慰问品,里面有广西老百姓送的腊菜,也有重庆送过来的一些进口的英国牛奶。

  有一次张发奎还跟我开玩笑,问:“戴安澜会给你们吃吗”。

  我大声回答:“给,东西吃不完”。张发奎和师长就哈哈大笑。

  戴安澜贴身侍卫欧阳全:戴安澜死时,我离他只有十几米

  “师长死后就用柴火就地火化,用一块干净的防雨布包裹骨灰,用一个新的医药箱装好”

  1940年,由于在昆仑关一战中,我们的伤亡也很严重,全军奉命回湖南的祁阳,湘潭等地,进行人员整补。

  1941年12月,上级又要我们移师贵州安顺一线驻防,最后是在保山过的春节。

  1942年初春,春节过后没多久,我们就接到命令要入缅甸作战。我们师作为先头部队,率先出发。

  当时的滇缅公路,是中国本土连接外国的唯一公路,出去的都是空车,回来的都拖满了物资,路上有宪兵打红旗,只要是空车宪兵就他们停车让我们上,就这样部队到达了腊戍。

  那时日军已占领了仰光,为了掩护英军撤退,军长杜聿明让我们师火速抢占同古。

  我们一到同古就抢修了工事,一开始日军很骄狂,但交火之后才发现,我们师不好对付,就叫来了大部队。

  我们师一直坚守在同古,连师长都写了遗书。

  后面打巷战都打了三四天。总共我们师在同古守了十天,后来接到总部命令,我们师从同古的东面成功撤退。

  从同古撤出后,战局已经不行了。

  上面又要我们师去棠吉增援,攻占棠吉后不久,日本人就占了腊戍, 这时我们才知道我们师已经被切断了退路。

  但我们都不害怕,因为我们都特别相信我们的师长。我们师长接到的最后一道命令是:就地突围。

  当时正是缅甸的雨季,树林里非常潮湿,藤蔓缠绕,蚊子又多,地形又不了解,连军用地图都没有,经常辨不清方向。

  在华侨的指引下,费尽周折才走出森林,一路上很多伤兵自杀,非战斗性减员很大。

  我亲眼看见,有一次有一百贰拾多名伤兵,走不动了,怕拖累战友,商量后,自愿靠在一起不走了,让人用机枪把他们扫死了。

  在南渡河,师长亲自指挥。冒着危险,在夜色中,用竹排强行强渡。

  来到细摩公路后,白天怕被日军发现,等到晚上,冒雨开始穿越。

  当时598团是先行团,600团控制二翼,当直属部队冲过公路时,日军的枪响了,子弹从师长的左背部射入,从左腹部穿出,是开花弹,前面的伤口大些。

  大家用担架抬着师长继续突围,不敢走大路,专走小路。

  师长的伤口由于没有药,很快就发炎了。

  几天后,在缅北的一座小山坡上,那天晚上下着大雨,在一所破旧的寺庙里,师长与世长辞。

  师长死时,我就在离他十几米的地方站着,师长死后,就用柴火就地火化,用一块干净的防雨布包裹骨灰,然后用一个新的医药箱装好。

  戴安澜贴身侍卫欧阳全:戴安澜死时,我离他只有十几米

  回到云南后,我就特别想家了,在缅甸的时候,我没事就会想母亲给我做的布鞋。

  加上师长死了,也没什么意思了,大家看见我们都不讲礼了。

  师长死后,有很多人都觉得我们卫士们没尽到责任,就连师长夫人都有怪罪的意思,易国英对夫人说:“对不起,师长没能回来”,夫人就回了一句:“那你们怎么回来了”。

  其实主要的原因是晚上太黑看不见,又下着大雨,600团也没有搜索彻底。

  采集人:李桦

  征稿公告

  老兵口述

  抗战亲历故事

  听父辈讲述抗战岁月

  志愿者手记

  抗战历史研究

  ......

  (一经采用,送上精美礼品)

  期待你的来稿:ljian@szlongyue.org

  戴安澜贴身侍卫欧阳全:戴安澜死时,我离他只有十几米

  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以“抚慰战争创伤,倡导人性关怀”为使命,源起于2008年“老兵回家”公益行动,2011年在深圳市民政局注册成立。基金会致力于为战争背景下的个体士兵提供人性关怀,关怀服务抗战老兵。

  戳“阅读原文”向抗战老兵致敬!

戴安澜 师长 耒阳 几米 卫士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警惕!乌克兰战场的“萨拉热窝时刻”正在逼近
  • 02 葛来仪的“卖惨”,在刻意回避什么?
  • 03 云南师宗一副县长被指出轨:本人否认,县委书记称正进一步核实
  • 04 杜特尔特爱女,亮出“铁拳头”!
  • 05 高规格大会召开,释放重磅信号!

图片新闻

美国加州野火蔓延 美国加州野火蔓延
苏州“水上游” 苏州“水上游”
深中通道穿云破海 深中通道穿云破海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视频新闻
市民暴雨地库逃生瞬间 市民暴雨地库逃生瞬间
女博士带娃赴毕业典礼 女博士带娃赴毕业典礼
一学校全班过一本线 一学校全班过一本线
查分瞬间代入感太强了 查分瞬间代入感太强了

新媒体实验室

  •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