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打了孩子又后悔?父母别让爱变成伤害

打了孩子又后悔?父母别让爱变成伤害
2018年03月16日 21:16 妈咪爱云儿作者:妈咪爱云儿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原创] 河马妈妈

  世间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哪有不爱的道理?

  那,打孩子也是爱孩子吗?“当然了,黄荆棍下出孝子,即使打那也是出自爱,也是为孩子好”,小时候我的父辈总是这样告诉我。可是,当我自己成为妈妈之后我想说:打不是爱,而是伤害。

  为什么这样说?下面我将从“孩子的感受、打孩子是否有用、父母为什么打孩子、孩子从中学到什么”这四个维度来说明为什么打是对孩子的伤害。

  打了孩子又后悔?父母别让爱变成伤害

  

打,孩子的感受是什么?

  老话说,“打是亲,骂是爱”。果真如此吗?我想邀请你闭上眼睛、回到小时候,与我一起回想小时候被父母责打的场景,然后停留在被打的场景中10秒睁开眼睛,你的感受会是什么呢?你感受到爱了吗?时至今日,我仍然会有些害怕、沮丧、甚至气愤。

  “我打自家的娃,关你啥事儿?”,也许有人会这样说。很多父母之所以认为打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是被我们的父母打大的。

  但,假设别人打你的孩子,你会做什么呢?肯定会第一个冲上去保护孩子,避免他受到伤害。而父母是否想过,作为孩子最亲密的人、口口声声说着最爱孩子的人,却可以说打就打,孩子的内心会不会对父母失去信任,感到家并不安全,会不会比被别人打受到的伤害更深呢?

  人类从一出生起,就没有停止过追寻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一个人被打的孩子,他无法感受到被尊重,因为他并没被平等地对待;他无法确定环境是否安全,被打让孩子感到害怕;他会认为自己很差劲,他的存在并不重要。持续加深这样的感受,孩子很有可能出现低自尊、焦虑、攻击性强等心理状态。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心理学已研究的事实。

  打孩子,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反而是是不安全和不重要。爱孩子,父母要考虑怎样做才能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你的爱。

  

打,有用吗?

  打,有用吗?有用,看上去立竿见影呢。孩子哭闹,打一顿就不敢再哭了;孩子贪玩不回家,打一顿他就屁颠颠地跟我回去了;孩子不做认真写作业,打一顿就边哭边写了。太有用了!就像前几日我看到的一位网友评论写的:打一顿最省事。可是,长期呢?

  打了孩子,孩子从此就乖乖听话了吗?孩子再犯,是不是一次比一次打得狠呢?青春期的孩子,你确定打得过吗?你还敢打吗?

  显然,打孩子也非一劳永逸,并不能达到让孩子做正确的事的目的,反而可能让孩子自暴自弃、争夺权力、产生报复。如果长期如此,可以预见:亲子关系将陷入僵局,甚至无法挽回。最近热播的纪录片《镜子》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片中的孩子厌恶父母的责打、他们渴求挣脱父母的控制、他们连“爸妈”都不愿叫出口……

  打孩子是省事,但它却是一件短期看似有效、长期危害深重之事。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的辍学、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可以说都与父母的责打、恶劣的亲子关系密切相关。教育孩子,父母要从长计议,用心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每一步都在算账,权衡利弊、计算长期的损益。教育本不是一件省心的事儿,当然不能以短期见效、省心省事为原则。

  打了孩子又后悔?父母别让爱变成伤害

  

父母为什么要打孩子?

  父母打孩子的原因很多,例如:孩子不听话、成绩差、没礼貌……,总之是为孩子好,打孩子看似是想让孩子做“父母认为正确”的事。可是,父母认为正确的事一定是正确的吗?孩子一定是错的吗?通过“打”教会孩子做正确的事了吗?

  我总结了一下,父母打孩子背后的真正原因有三点:

  

  1. 打,是拿孩子没办法。

      “信不信我打你”,这句话常听到吧?它所透露的信息其实是:我有特权、我比你威武、我担心失去控制。当找不到办法教育孩子时就用“打”这把尚方宝剑来威协孩子,这其实是拿孩子没辙的怯懦表现。

  2.   打,不是源于期望,而是命令。

      这个很好理解:期望不是强制执行的,只有命令是强制执行的。父母期望孩子成绩好而打他,那不叫期望,那叫父母命令他成绩好。没有人希望被命令、没有人希望自己的人生被别人控制,因为有选择的人生才是自己的人生。

  3.   打,是父母情绪的渲泄。

      民间存有“阴天打孩子”的说法,这个阴天我把它理解为父母心情的阴天。在夫妻出现争执、工作遇到烦心事、与别家孩子攀比虚荣心作遂时,父母以打孩子来调节情绪失衡、拿孩子撒火。于是孩子“看天吃饭”,成为家庭中无辜的受害者。

      同时,这样的做法还会让孩子感到迷惑:孩子同样的行为,在父母情绪好时被接受、情绪不好时就得因为这些行为挨打。比如:孩子先玩后做作业、吃了饭不收碗、撒娇求父母陪他玩等;孩子不明白父母的底线是什么,不确定这些行为到底是可以还是不可以。

  父母并不是真理的缔造者。孩子真的错了吗?错到一定要通过伤害他的身体来表明你的正确?父母不妨在打孩子之前先问自己这两个问题。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达到孩子懂得明辩事非作出正确的事的目的,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绝非通过“打”的途径能够达到。

  打了孩子又后悔?父母别让爱变成伤害

  

打,让孩子从中学会了什么?

  孩子是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着周围的一切。父母打孩子,孩子从中学到的会是什么呢?

  孩子是善于学习和模仿的,而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用打的方式解决问题,孩子当然也学到了用打解决问题。

  通过与女儿幼儿园老师的沟通也证实了这一点:在家里被责打的孩子,在幼儿园里与小朋友相处时显得更加容易暴躁、发怒,并常通过攻击性行为来解决与其它孩子的冲突,他们不知道如何与别人和睦相处。

  当然,也有例外:有些被打的孩子不会打别人,却出现自我伤害行为;还有些孩子,因为害怕而常常说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我想这大概不是父母们想看到的吧?“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先成为那样的人。

  综上所述,我想父母们已经对文章标题中的提问自有结论了吧?打孩子,孩子感受到的是不安全和不重要;打孩子,实是一件短期看似有效、长期危害深重之事;打孩子,并不仅仅是孩子的错;打孩子,孩子将学到以暴制暴。

  在那些个物质匮乏与知识双重匮乏、信息闭塞的年代,黄金棍下有可能会产出孝子,但面对如今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新时代,打出的更可能将是逆子。打孩子带给孩子的是心理上无尽的伤害,毫无益处可言。

  正如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先生所说: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长是不是好家长。随着时代的改变,父母的教育方式势必顺应,父母的改变才是教育的根源。

  而你,愿意改变吗?

孩子 父母 命令 阴天 镜子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也门胡塞武装称再度袭击美“艾森豪威尔”号航母
  • 02 欧冠-克罗斯助攻维尼修斯破门 皇马2-0夺第15冠
  • 03 国防部长:我们对待“台独”武装就像瓮中捉鳖,不足挂齿
  • 04 嫦娥六号着陆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 将按计划开展月背采样工作
  • 05 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六号月背着陆影像

图片新闻

高三生喊楼助威 高三生喊楼助威
北京上空现晚霞 北京上空现晚霞
三峡水库腾库迎汛 三峡水库腾库迎汛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视频新闻
把菠萝切出花儿 把菠萝切出花儿
女子携带子弹进站乘车被抓 女子携带子弹进站乘车被抓
小孩姐泪流满脸仍敬业表演 小孩姐泪流满脸仍敬业表演
普京与小女孩互比望远镜 普京与小女孩互比望远镜

新媒体实验室

  •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