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环保意识,共建生态文明

提高环保意识,共建生态文明
2021年12月16日 17:41 新浪网 作者 重媒互联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中央领导人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近年来,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这也要求我们要积极提高环保意识,努力践行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是需要共同努力。虽然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当前仍有部分人只看见短期的经济利益而不顾及长远的发展,在生产生活中对环境保护法规和倡议不理会、不接受、不执行。但社会发展依靠的终究不是短期的经济增长,而是长期的积累,一味固执己见、唯利是图只会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终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更影响了地方产业发展。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全国各地开展工作以来,发现了一大批严重违反生态环境法规、对地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污染的典型案例。案例中,各地政府、企业相关负责人对各项生态环保规定置若罔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不顾党纪国法,最终落得相关企业停产整顿、相关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甚至刑事处罚的下场。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政府、企业、群众多方面共同努力,广泛贯彻执行生态文明理念、共同维护生态原则底线、长期坚持绿色发展才能真正推动生态文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产生的代价是短期的,带来的价值是长期的,保护好生态环境将持续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历史上部分欧洲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其间出现了一系列恶性环境污染事件。例如1952年12月5日至12月8日,整个伦敦被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浓雾笼罩,飞机无法飞行,汽车行驶困难,人体吸入之后更是短时间内就会感觉头晕恶心,继而呼吸困难乃至窒息死亡。伦敦市各大医院人满为患,短短四天里就有超过四千人死亡,更有无数人患上了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癌症等疾病。事后查明这起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伦敦市区数量众多的工厂、燃煤发电站以及大量的汽车排放出的废气由于冬季缺乏流动而积聚在城市上空,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极度危险的光化学烟雾。这样的生态灾难不仅给当时的欧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更是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带来了难以修复的伤害。由此可见,我们应该积极吸取教训,坚决反对以环境污染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错误模式,大力推动绿色、健康、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建成生态文明社会。(苏健晖)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环境 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