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门戟、手戟与方天画戟:三国时代最流行的的兵器,是如何没落的?

门戟、手戟与方天画戟:三国时代最流行的的兵器,是如何没落的?
2020年12月18日 08:23 新浪网 作者 钥球健康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吕布的兵器是什么?

  看到这个问题,或许大多数读者都会想到那柄威风凛凛的方天画戟。

  

  随着《三国演义》的爆火,吕布还成为了方天画戟的“代言人”。小说《水浒传》中,便有一好汉名叫吕方,因他善用方天画戟,所以人送外号“小温侯”。

  可在正史记载中,吕布的兵器并非是方天画戟。虽说辕门射戟真实存在,但这里的“戟”,并不是小说中的“方天画戟”,而是一种同名的古老兵器。

  一、门戟的“前世今生”

  按《三国志·吕布传》记载:

“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明日复欢会,然后各罢。”

  这是辕门射戟的经过,可以看见,这里提到的戟,原是在门外的。而这种一般放置在营帐大门口的戟,就叫做“门戟”。

  

  令人意外的是,门戟虽然是一种兵器,但大多都是用来装饰的。汉代仪仗队中最流行的,便是这种门戟。当时的不少贵族,都喜欢在陈列兵器的架子上插上这种套上“鞘”的戟,以示威仪之意。

  按《后汉书·舆服志》记载:“公以下至二千石,骑吏四人;千石以下至三百石县长二人,皆带剑持棨戟为前列。”

  朝中有一定地位的官员出行,一定是要以门戟彰显自己的排场。往往是门戟数量越多,便代表地位越高、分量越重。

  一些功勋卓著的贵族,通常会得到皇帝的赏赐,而门戟就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礼物。皇帝为了以示恩宠,都会将门戟赐给大臣们,而后者也自然以此为荣。

  

  说到这,有些人很奇怪:为何门戟这种肃杀的兵器,能成为仪仗队中的重要表现工具呢?

  对此,有个叫李尤的人,曾在《戟铭》中解释说:

“鼓戟之设,以戒非常。秉持操持,邪暴是防。”

  可以看到,戟最初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显摆威风,它还有警戒邪祟的作用。

  后来,随着门戟的发展,它成为皇帝御赐之物,这也让它的作用变得更加广泛。因为是皇帝亲赐,所以在有些时候,它还能被视作“斧钺”,以示拥有着有执掌生杀之大权。

  

  汉代的假节钺,其权力是高于假节的。其原因便是“钺”代表了皇权,相当于后世的“尚方宝剑”,有临时应变之作用。而在一些场合下,皇帝亲赐的门戟也有了这个作用,这就说明门戟已经是区分等级的象征了。

  由此可见,吕布在辕门外设立门戟,也是有彰显自身身份的意图。不管这门戟是不是天子赐给的,但它的确展现出了吕布的“小心思”:

  边地武人趁势崛起,心中难免洋洋自得,欲向中原贵族看齐。

  殊不知,却是东施效颦,惹人发笑。

  

  言归正传,门戟到了后世,依旧有很浓厚的象征意识。例如隋朝时已经明确,三品以上的大员,门前都是列戟的。此外,唐代诗人陈子良的“高门罗虎戟,绮阁丽雕甍”,更是唐代森严门阀的象征。

  到了宋代,门戟依然存在,但已经成为了一种装饰之物。

  按《宋史·舆服志》记载:

“门戟,木为之而无刃,门设架而列之,谓之戟。天子宫殿门左右各十二,应天数也。宗庙门亦如之。国学、文宣王庙、武成王庙亦赐焉,惟武成王庙左右各八。臣下则诸州公门设焉,私门则府第恩赐者许之。”

  有趣的是,此时的门戟已经完全脱离了兵器的概念,改成了木制之物。甚至,还会有专人在上面作画与喷漆。联想到宋代美轮美奂的漆器,便知此时的门戟有多美丽了。难怪,当时人们都把显贵之家称作“画戟门”。

  

  二、手戟——真·杀敌之器

  戟的分类有很多,但最出名的,还是门戟和手戟。当然,与侧重于威仪的门戟相比,手戟才是真正承担“戟”家族凶残之名的真·杀敌之器。

  按《释名·释兵》:“手戟,手所持摘之戟也。”这里提到的手戟,就是一种短柄的“卜”字型铁戟,虽然短小,但胜在杀伤力惊人和携带方便。从外形上,它像是先秦时期的常用兵器“戈”。

  手戟的长度,是非常短的,不足两尺。按照现在的标准,也就四十多厘米。众所周知,与人交战之时,自然是以长柄兵器为主,人未到,兵先至,给敌人以雷霆打击。

  

  但奇怪的是,两汉三国时期最受欢迎的兵器,恰恰就是手戟。在进行战斗时,人们或把它藏于袖中,或悬挂在腰上,要放置在背囊中,与敌进行近距离厮杀。所以说,手戟往往出现在近身、肉搏之战上。

  当然了,喜欢使用手戟的,还有很多名士清流。两汉三国时期,或是因为门戟的象征内涵,导致当时的不少人,都酷爱使用手戟。

  尤其是三国时代,手戟一度成为最趁手、最流行的兵器。通读《三国志》一书,便能发现其中端倪:在一些重要人物的特殊经历中,手戟的出现率往往是很频繁的,可谓出镜率最高的兵器。

  

  那习惯使用手戟的人,都有谁呢?按裴松之注《三国志》,笔者整理出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以此做一辨析。

  首先要说的,自然就是曹操。在演义中,曹操曾孤军刺董,而在历史上,这件事也是由原型的。按《三国志·武帝纪》注引《异同杂语》:“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

  年轻时候的曹操,有点像“混不吝”,而且胆大包天,自己就跑去刺杀宦官集团的头目张让。在被发现之后,曹操也不慌乱,熟练将手戟舞的飞起,竟然从容退去。当然那,也恰恰是因为手戟短小轻便,曹操才能随时携带在身上。

  

  后来,曹操得了一位壮士,专门为他拿着手戟,他就是被称为“古之恶来”的典韦。在正史记载的数次战斗中,典韦手持双戟,每次战斗起来犹如疯魔,让世人为之震撼。

  将手戟运用在格斗中的,还有吕布。这位真正意义上的“武林高手”,也是经常携带手戟。在三国时代为数不多的几次单挑中,吕布便凭借手戟将郭汜重伤。只可惜,吕布虽然神勇,但依旧不敌凉州军,最终仓皇逃窜。

  既然说到吕布,还要谈起一场由手戟引发的“血案”。

  

  按《三国志·吕布传》记载:“然(董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

  可以说,正是因为董卓这次的无礼行为,才让吕布彻底倒向了王允。

  一方面,吕布暗地里与董卓的侍妾有染,担心事情败露;另一方面,因为并州集团和凉州集团之间的利益不均,吕布对董卓也不再感激。

  恰好此时,董卓用手戟来投掷吕布,这让后者十分惊怒。因为在当时的人眼里,手戟是大杀器,董卓动用此物,吕布自然认为前者动了杀心。如此一来,他才下定决心,与司徒王允联合。

  

  此外,这件事还能看出手戟的另一个作用,那就是投掷。在当时,自诩臂力过人者,都善使手戟,一是它使用灵活、携带方便;二就是它的投掷作用,能精准追击到敌人。

  相比董卓的“年老体弱”,二十出头的孙策,在投掷手戟时,便有如神助了。按《三国志·孙策传》记载:江东豪族严白虎的弟弟严舆,便是孙策用手戟隔着老远给“插”死的。可见孙策之神勇,史书所言不虚。

  后来有一天,孙策碰上了个“对家”,后者同样带有手戟,孙策与之大战,两人双双扯掉对方的兵刃,然后肉搏相争。一战过后,两人不打不相识,孙策还成功收服了这个“对头”。没错,这里说的就是“小霸王酣战太史慈”。

  

  除了太史慈、孙策、董太师之外,刘备也随身携带着手戟。按《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记载:长坂坡大战以后,有人说赵云已经反叛,刘备大怒,将手戟扔向那说话之人,口称“子龙绝不会弃我而去!”

  说到这,便能看出手戟在当时的一种地位了。可以说,三国时代最流行、最趁手的兵器,就是手戟。而演义中的方天画戟,便是脱胎于此。毕竟,三国时代第一猛将,自然要用第一兵器。

  三、小结

  言归正传,我们再来看看手戟的象征意义。从曹操、刘备、孙策、吕布等人的表现来看,手戟即便不是他们主要使用的兵器,但也是随身携带的。这其中,固然是因为手戟短小的“身材”,但更多的,恐怕是它的身份彰显。

  

  曹、刘、孙、吕、太史慈等人,都有一个特点,要么出身寒门,要么家族名声不显。乱世的出现,给了他们“一遇风云便化龙”的机会。因此他们在做事时,难免向着贵族靠近。

  刘备少年时,不喜读书,反而“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好结交游侠”,这说明他渴望世家子弟的生活;曹操、孙策在年轻时,同样“飞鹰走狗,游荡无度”,至于吕布“轻狡翻覆”的做法,更是边地武将乍贵之后忘乎所以的表现。

  而联想到“门戟”在当时的威仪之用,这些人在选择兵器时,很容易有一种“虚荣”心理。在他们看来:贵族世家用的“戟”,自个同样是可以用的。

  

  原来,门戟是有威仪之象征的;而这些三国时代的枭雄,也将手戟纳入了这个范围内,反而导致麾下众人纷纷效仿。于是,魏晋年间的手戟,也逐渐成为了贵族专用的兵器,成为了一种“潮流”。

  当时的朝廷也下令:按照武将的等级,赐予他们斧钺、手戟等兵器。这其中,只有达到了将军之职的,才有这个机会。可见此时的手戟,已经不是一般士兵便能使用的了。

  如张协《手戟铭》中记载:“锬锬雄戟,淬金炼钢。名配越戟,用遇干将。严锋劲枝,摛锷耀芒。”可见此时的手戟,已经脱离了兵器的范畴,精美的工艺加上高级的材料,反而让它成为了一件值得收藏和传世的珍品。

  

  可惜的是,一旦手戟成为一种身份、等级上的象征,那它必然只会在小圈子中流行。魏晋以后,手戟虽然还是贵族的象征,但它已经逐渐没落,不再大规模流行在民间。

  到了唐宋时期,出现了更有杀伤力的兵器。因此,手戟的作用逐渐减弱,虽然在史料中偶有出现,但已经不再是主流兵器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手戟 兵器 吕布 方天 孙策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小学教室紫外线消毒灯亮起2个小时,致50余名学生眼睛、面部受伤
  • 02 被黄仁勋点出“致命伤”,台当局还装听不见
  • 03 管姚:陆克文警告美国勿卷入台海战事 拜登听得进去吗?
  • 04 局地可达40℃以上!我国多地发布高温预警信号
  • 05 哈马斯谴责以军袭击难民营 称已确认美国参与其中

图片新闻

张桂梅校长送考 张桂梅校长送考
情系端午 情系端午
“海上粮仓”如画 “海上粮仓”如画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视频新闻
又是一年高考季 又是一年高考季
俄士兵高空扫射乌军无人艇 俄士兵高空扫射乌军无人艇
巡逻路战士滑倒仍紧握国旗 巡逻路战士滑倒仍紧握国旗
71岁老人第1次参加高考 71岁老人第1次参加高考

新媒体实验室

  •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