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俗语“举头三尺有神明”,其实它的下半句更经典,可惜十人九不知

俗语“举头三尺有神明”,其实它的下半句更经典,可惜十人九不知
2022年08月28日 13:12 新浪网 作者 无风却起念V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人为了让我们过得更好,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了不少的经验杂谈,并以俗语和谚语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举头三尺有神明”便是其中之一。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道理?

  

  “举头三尺有神明”指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神明的存在,他们会看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倘若我们做了坏事,就会被立马发现,并受到惩罚。显然的,神明的说法在各国各地都是有的,比如印度泰国等地佛教徒信任佛祖,欧洲的基督教国家信任上帝,而中国大部分人则信奉玉皇大帝、如来佛祖等等。正是因为有了信奉,才有了敬畏之心,所以这句话对人们的行为才有一定的约束力。

  

  对于神明一说,其实是比较虚无缥缈的,至少以我们现在的能力,是无法确定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如此强大的人物的。不过,这句话背后的寓意却是令人同意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在“举头三尺有神明”的后面,其实还有一句话,那就是“不畏人知畏己知”。而这句话的产生,与清朝时期的官员叶存仁有着莫大的关系。

  

  叶存仁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不可多得的清廉官员,曾在河南任巡抚,他一生都为百姓操劳,不仅政绩突出,而且两袖清风,官声极佳。不过几年,他就接到提拔的任令。当叶存仁准备辞官离任的时候,下属得知后,都想给叶存仁送礼物,既为礼数,也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但叶存仁从不收礼物,怎样才能让他收下呢?

  

  到了叶存仁离任那天,下属来到江边为他送行。大家只叙离情,并没有人送礼。等到叶存仁准备出发,却被船夫告知,船出了故障,需要抢修,请他再等几个时辰。他只好去茶楼,一边与下属叙旧,一边等待出发。直到夜色深重,叶存仁才等来可以触发的消息。到了叶存仁离任那天,下属们都来到江边为他送行,只叙离别情谊,没有人送礼,到准备出发的时候,船夫却告诉他船出了故障,需要抢修,请他再稍微等等。他只好留了下来与下属叙旧,直到夜深时刻,才被告知船已修好。

  

  叶存仁回到船中,发现房中多了几个箱子和一封下属给他的信。他拆开信,见信上写道:“大人造福一方,吾等无以为报,略备薄礼,以表谢意。”叶存仁立刻明白了下属的用心——故意让船主推迟开船时间,以便天黑后悄然将礼物送上船,打消自己的后顾之忧。可是叶存仁却婉拒了,立刻将礼物送了回去,并写下了一首诗给下属:明月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后来,人们将叶存仁的言语中的最后一句和“举头三尺有神明”联系了起来,并得到“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这样的一句俗语。而整句话连起来之后,寓意非常清楚,告诫人们一定不要做亏心事,否则可能会获得报应,而自己的内心也会感到不安,从而影响日常生活。

  

  孔子也曾经说过“君子,慎独”,也就是说,我们要谨慎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各种道德规范,如此一来,才能够成为人人称赞的君子。人生在世,谁都不希望过着战战兢兢的日子,而做到这一点的基本要求也很简单,那就是凡事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参考资料:《叶存仁为官诗》、《清史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神明 俗语 下属 叶存仁 船夫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国防部长:我们对待“台独”武装就像瓮中捉鳖,不足挂齿
  • 02 女排世联赛中国0-3不敌意大利 澳门站2胜2负收官
  • 03 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六号月背着陆影像
  • 04 朝国防省:朝方将暂停向韩方投放垃圾
  • 05 欧冠-克罗斯助攻维尼修斯破门 皇马2-0夺第15冠

图片新闻

高三生喊楼助威 高三生喊楼助威
北京上空现晚霞 北京上空现晚霞
三峡水库腾库迎汛 三峡水库腾库迎汛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视频新闻
把菠萝切出花儿 把菠萝切出花儿
女子携带子弹进站乘车被抓 女子携带子弹进站乘车被抓
小孩姐泪流满脸仍敬业表演 小孩姐泪流满脸仍敬业表演
普京与小女孩互比望远镜 普京与小女孩互比望远镜

新媒体实验室

  •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