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李白最长的一首诗,仅凭两句流传千古,热度千年不减,你一定听过

李白最长的一首诗,仅凭两句流传千古,热度千年不减,你一定听过
2022年11月17日 01:11 新浪网 作者 解忧文史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李白存诗共九百余首,其中篇幅最长的一首是《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全诗共166句凡830字。诗题里写得很清楚,李白是“经乱离后”流浪夜郎时,赠送给江夏韦太守所写的一首诗。若想了解这首诗,首先必须明确“乱离”的含义。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受聘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但不到一年的时间,李璘就因与中央唐肃宗发生冲突而被消灭,李白也随即入狱。幸亏有郭子仪的担保,李白才未受极刑,转而改为发配夜郎,这就是“乱离”二字的背景故事。

  

  这一年,李白已经是58岁白发苍苍的老者,距离去世不到三年,却仍戴罪流离,可谓凄惨。在向夜郎赶路途经湖北江夏时,李白受到了旧友韦良宰的厚遇,这首诗便是此时写下的。《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篇幅太长,小解就不全部贴出了,只说其中最为著名流传最广的一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原诗中这一句是李白赞颂韦良宰文章水准的,意思是其文就像那刚刚出水的芙蓉一般,自然纯美,质朴明媚,毫无雕琢痕迹,非常清新。不过后世在引用这一句时,却更多地应用在美女身上,极尽美女的天生丽质,不需胭脂粉饰,就如出水芙蓉般清丽。

  

  或许这两种形容方向大家都很清楚,但大家一定不知道,其实这句诗是李白拍韦太守的马屁所用的,这种马屁不是朋友之间的相互吹捧,而是李白的一种政治需求。我们大致分析一下二人的角色转变:李白由名满长安的御前歌手沦为了一位阶下囚,而韦良宰则由先前的小小知县荣升为一方诸侯。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两个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李白投入有反叛倾向的永王幕府,而韦良宰则坚决地拥护了唐肃宗的领导。所以说,这首诗并非完全是老友叙旧之作,还是李白表明政治态度的证明,他努力向韦良宰解释:老哥,我是清白的!

  

  可是韦良宰只是一方太守,李白这么着急地向他解释是为了什么呢?两大原因。其一,消除老朋友的误会,二人相识已久,不能让对方认为自己入了歧途,引致偏见;其二,韦良宰在平叛中立下功劳,正值事业上升期,在朝廷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倘若他能替李白美言几句,或许就如当初郭子仪的效果一样,夜郎也不必去了。为此,李白不仅向韦良宰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清白,还解释了加入永王幕府的原因,曰:“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李白说自己是被永王胁迫入伙的,还说永王赠送的五百黄金都被自己给扔了,完全是无辜的被动的。

  

  但据小解了解,李白当初好像是自愿参加的。为了脱身,不可一世的李白竟不惜失去自我,真是令人唏嘘。这首诗中还写有“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之句,表明李白仍希望朝廷能够重用自己,这也是李白拍韦良宰马屁的原因之一。综上所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硬生生拍出的一个大马屁,而且是非常成功,一下子火了千年,相信大家都听过见过此句,却殊不知其背后竟有一个如此高能的故事。今天的唐诗就讲到这里,不知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李白 夜郎 太守 马屁 幕府
来自于:天津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人民日报:国足痛失提前出线机会 平局难以接受
  • 02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愿早日建成中吉乌铁路这条惠及三国和三国人民的战略通道
  • 03 世预赛-费南多失点拜合拉木破门 国足1-1泰国
  • 04 韩乔生:泰国已经有亚洲霸主日本队的影子了
  • 05 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元首视频祝贺中吉乌铁路项目三国政府间协定签署

图片新闻

橘色夕阳照耀码头 橘色夕阳照耀码头
雪山环绕茶卡盐湖 雪山环绕茶卡盐湖
杭州西湖晚霞绚丽 杭州西湖晚霞绚丽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视频新闻
美丽绶带鸟现身 美丽绶带鸟现身
被浪漫银河硬控一分钟 被浪漫银河硬控一分钟
英语听力变祝福为考生加油 英语听力变祝福为考生加油
“星际客机”飞船发射升空 “星际客机”飞船发射升空

新媒体实验室

  •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