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您好,今天小花就为大家解答关于民事再审的法律规定,再审的法律规定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民事诉讼法》第1

您好,今天小花就为大家解答关于民事再审的法律规定,再审的法律规定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民事诉讼法》第182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04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申请再审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应在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

3、     相关法规: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

4、  法院对已经审理终结的案件,依照再审程序对案件的再行审理,其目的是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确属错误的判决或裁定。

5、再审的特点是:  提起再审的主体必须是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或本院院长  2、提起再审的客体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或第二审案件的判决或裁定  3、提起再审的时间是判决或裁定生效以后,没有截止时间限制   再审是一项重要的诉讼程序制度,也是各国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6、纵观各国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对再审制度的规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规定审判监督程序,即法定的机关和公职人员,基于法律赋予的审判监督权,对有错误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提起再行审理。

7、因为审判监督程序是以审判监督权为基础的,因此,一般对提起的期限不作强制性规定,对提起再审的条件和理由等也只作原则性规定。

8、   另一类是基于当事人诉权的再审,即当事人不服已经生效的裁判,向再审法院提起再审之诉,再审法院对案件再行审理。

9、各国一般对再审的条件和理由、再审的范围以及提起再审的期限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