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新冠康复后迎来“奇妙”一年 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从武汉开始重新出发

  2020-12-31 16:42:18
分享到:

■对话人物

莫华伦,1958年10月出生于北京,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第一个登上伦敦歌剧院舞台的华人。

6岁时随父母迁居香港,后移居美国,1987年,从美国夏威夷大学音乐系、曼哈顿音乐学院毕业后签约德国柏林歌剧院任首席男高音,开启了他在欧美歌剧舞台长达十年的征程。

曾在《弄臣》《茶花女》《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等大型歌剧中担任主角,1997年前后将事业中心转向亚洲。

2011年,莫华伦与戴玉强、魏松组成“中国三大男高音”,由此成为中国大众熟知的男高音歌唱家。

■对话背景

对武汉,莫华伦相当熟悉,他几乎每年都会来武汉演出,2019年甚至来过两次。

昨晚,时隔八年之后,莫华伦与戴玉强、魏松一起,再次以“中国三大男高音”组合的身份在武汉亮相,演出前接受楚天都市报记者专访时他说,自己康复了,武汉也“重生”了,这种情感是不一样的,“我希望能跟所有武汉人一起,在音乐声中走向更好的2021。”除了一起出发,他对武汉有着充分的信任感,他给记者看自己与一位意大利导演的聊天记录,“他让我注意安全,我回复,‘Very safe here now’(这里很安全)。”

这一年的经历很奇妙

更珍惜演出的每一刻

记者:我记得4月14日那天突然爆出了你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新闻,当时非常轰动,多明戈此前也被确诊。

莫华伦:1月24日我参加完央视春晚直播,第二天就飞回了香港,然后2月份去美国演出,3月份还去了意大利。意大利疫情暴发之后我去了纽约,那时候纽约没人戴口罩的,当然我也没戴,结果在纽约什么也干不成,3月中旬百老汇关闭了所有的歌剧院,我买了的票全退了,没东西看了,我就想着“走吧”,从纽约飞法兰克福转机到泰国,下飞机后体温偏高,再一测,阳性!那天是3月17日,我永远记得这一天,我就进医院了。

记者:最担心的是什么?

莫华伦:最担心肺出问题,肺要出问题了我还唱什么歌!所以进医院先检查肺,说没问题我才安心。在曼谷整整住院三周,经过一周治疗我就没有症状了,然后等着转阴。那个时候我就感受到了武汉的温暖,朋友给我找了一位广州支援武汉的医生,跟我连线,对我的治疗跟当时武汉的病人是一样的。

记者:也就是你从泰国到香港其实已经好了?

莫华伦:转阴之后我就飞回香港了,在机场又做了一次测试再回家,结果第二天卫生局打来电话,“对不起,你的结果是阳性。”4月14日我就又进了医院,进医院的时候是签了保密协议的,结果没想到消息还是出来了。

记者:就像你说因为这一次的经历,跟武汉的情感“更紧密”了,这个经历对于你的艺术感受会有影响吗?

莫华伦:一定会的,这一年我大概做了40多次核酸检测,身体康复之后7月份我恢复了演出,来回香港、内地、澳门之间光隔离就是好多趟,这些经历非常“奇妙”,我觉得自己更珍惜舞台,更珍惜每一首歌的处理了。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唱歌剧的、做演出的几乎都失业了,我的人生也第一次经历了半年多没演出的时光,我会更珍惜“每一刻”。

从西洋回归中国

拿什么护照都是中国人

记者:你们三位以“中国三大男高音”的组合方式来武汉上一次还是八年前,观众非常喜欢你们在一起的效果,刚才我看彩排就觉得很有戏。

莫华伦:到明年,我们以这个组合的形式在一起演出就足足十年了。老魏是我们中的老大哥,他比较稳重;戴玉强有点“人来疯”,特逗;我就介于两人之间。

记者:你的经历跟他们以及国内大多数男高音不一样,他们成长于本土,但你是从西洋歌剧的路子上选择了回归,这种经历造就了一个怎样的莫华伦?

莫华伦:如果你这个问题20年前问我,我肯定跟现在的回答完全不一样。20年前我的职业生涯还是以欧美为主,纯唱西洋歌剧,我从美国到德国,德国人问我从哪儿来?我说,“New York。”他摇头说,“我问你出生在哪里?”你会发现虽然你在美国生活了很久,就你的脸一看,仍然还是中国人。

这个事情对我影响很大,就其实“拿什么护照都没关系”,我出生的地方、我幼年成长的地方决定了我是中国人。所以在柏林歌剧院唱了7年之后我自己结束了合同,那时候香港还没回归,我就回香港了。

艺术生涯的后二十几年,我学习了很多中国艺术歌曲,现在我觉得我也唱得挺好的,而且发现自己回来是没错的——整个广东大湾区现在有十几家歌剧院。

新一代享受了便捷

想圆梦必须“认准”

记者:如果你现在再带学生,会怎么要求?

莫华伦:可能在很多学声乐的孩子们那里,他们也觉得先要学好西洋歌曲,因为学好了才可能出国,毕竟是歌剧行当。但我一直要求他们除了声音技巧,也一定要把自己家的文化学好,中国人必须知道自己的文化——就像我个人在国外开音乐会,都会一半唱意大利世界名曲一半唱中国艺术歌曲,老外很容易接受的。

孩子们想出国,我鼓励,到外面就是见世面、感受人家的文化,如果能再加上自己国家的文化背景,你就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音乐家。

记者:其实你年轻的时候挺勇敢的,学着会计专业到大三突然要改唱歌,看到现在这么多学习声乐的孩子们,你会有什么感触?

莫华伦:这一代人肯定竞争更加激烈,但同时他们获得信息的办法比我们那个时候可要容易太多了,想要个什么谱子什么资料,互联网、手机都有了,这在我们那个年代是不可能的事儿,我们得上图书馆查,或者去商店订谱子。

相形之下现在就是“得来太容易了”,太容易就不太会懂得珍惜,很多人没有我们当时那么刻苦,专注力可能也不够。我觉得如果要认准一件事,就得非常“想要”,一定要不断争取,才能圆梦。

(来源:楚天都市报 记者 张聪 通讯员 纪文君 孙妮 摄影 萧颢 责任编辑 黄斌)

责任编辑 黄斌
分享到:

推荐阅读

便民服务

社会保障 交通出行
公积金 公安服务
职业资格 医疗健康
市场监管 法律服务

定制服务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长江云TV(湖北IP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