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 教学
  • 科研
  • 学术
  • 讲座
  • 交流
  • 党群
  • 院系
  • 校园
  • 服务
  • 医卫
  • 人物
  • 学者
  • 学生
  • 校史
  • 校友
  • 就业
西电要闻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陕西省高校人才考核专家组来校检查指导工作
时间:2017-03-24 15:44:47来源:人事处/人才办点击: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姜莉莉)3月23日上午,在陕西省委高教工委的统一部署下,2016年度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专家一组莅临西电,就人才工作进行专项检查。考核专题汇报会和考核座谈会在北校区办公楼第三会议室召开。校长郑晓静院士、校长助理高新波出席会议。党政办、组织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教务处、人事处/人才办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专项检查会议,人才代表等30余人参加检查与座谈会议。

专家组组长、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何国强教授代表考核组,就考核的背景、要求、程序等进行说明。指出为了深入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进一步推进科教兴陕、人才强省战略实施,进一步调动全省高校做好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陕西省自2016年起将实行年度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考核包括人才工作指导思想、条件保障和人才工作成效三部分,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查阅材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针对学校人才工作是否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否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是否贯彻“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等要求,并对学校在人才工作机构设置、政策制度创新、工作投入、舆论宣传、人才服务、工作成效等进行考核。

郑晓静代表学校对考核组表示欢迎。她指出,省高教工委开展的考核工作在检查督促学校人才工作持续深入优化的同时,也为在陕高校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借鉴的机会。她表示,学校历来重视人才工作,视人才为第一资源已在思想上、行动上成为全校上下的共识。2016年在学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人才总量不断增加,人才整体质量明显提高,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效能逐渐提高,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较学校“建设电子信息领域一流大学”的期盼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仍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郑晓静强调,西部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的人才建设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尤为重要。但“由于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差距比较大,西部高校在引进人才方面数量和质量上受到了诸多困扰,在国家各类人才计划、人才项目的平等竞争中处于劣势,人才队伍稳定和引育已成为西部高校创建一流的最关键掣肘。”各省在“双一流”建设投入方面的巨大差距,进一步加速了中西部高校人才稳定和引育工作的难度,同时也对国家高等教育整体布局提出了新挑战。

郑晓静指出,人才的成长成才需一定的物质保障,但更重要的是营建安心学习、静心思考、潜心研究的环境和氛围,在科学研究和成长成才的路上,最忌浮躁、功利、浅尝辄止。她认为对人才的重视体现在诸多方面,对人才成长的期盼、对人才的放手信任、营建宽松宁静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环境都是对人才的重视。她希望西部高校尤其是在陕高校积极发声呼吁,切实营造起用事业造就人才、环境凝聚人才、机制激励人才、法制保障人才的氛围,助力人才更好、更快、更稳的成长,成功和成才。

高新波从指导思想、工作条件和工作成效等方面对学校人才工作进行了整体汇报。他指出,学校人才工作紧紧围绕陕西省“追赶超越”和“人才强省”目标,将人才资源视为第一资源,持续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发展规律,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着力营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人才队伍。为“立足西部、育人育才、强军拓民、服务引领、团结实干”办学定位的实践提供人才和智慧保障。他介绍说,学校以“以生为本、德育为先,以学为要、厚基强实”向教育本质回归、“以师为本、学术为先,育人为要、德艺双馨” 向办学本质回归、“崇尚学术、回归工程,问题导向、需求牵引” 向科研本质回归为指导,制定“队伍十三五规划”。通过整合校内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构建起与国家和省部人才计划工程等相衔接的梯次式“华山学者”人才支持体系,为优秀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同时坚持问题导向,主动补齐短板,完善培训、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等政策,完善人才管理体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工作开展提供基本遵循和依据。

根据检查工作要求,人才办负责人从目标与任务、思路与举措、进展与思考等三个方面对学校年度人才工作进行了汇报。学校2016年度围绕深入实施“华山学者”计划,不断提高高层次人才入选数量,加大海外人才引育力度,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着力造就繁荣的人才生态集群,深化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完善以学院为主体的人才引聘机制,做好陕西省委人才办联系点对接,做好“华山青年学者”国际论坛等重点工作。学校实现了人才政策体系化建设,各类人才项目实现全覆盖,高层次人才总量不断取得新突破,尤其是校内人才培育成长迅速,全职引进人才的层次不断提高,服务人才的制度化建设、保障协调机制不断完善。通过举办学校首届“华山青年学者”国际论坛,实现引进海外人才“走出去、请进来”的完整工作链。此外博士后工作成效显著,在站人数实现翻番,首批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3人,位列全国高校第14。

汇报结束后,考核组还就人才工作与参会人员从对学校人才工作的整体评价,学校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的成效,学校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在推进人才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问题的根源及对策,对省委、省政府和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富有建设意义的座谈,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青年人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建议。

考核组组长何国强副校长在会后指出,高校作为全省人才的“蓄水池”和“聚集地”,是服务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施“科教兴陕”和“人才强省”战略的生力军和动力源,理应成为实现“追赶超越”目标的领头羊。开展高校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就是要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进一步调动在陕高校做好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追赶超越”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他指出,考核工作也是陕西省高教工委了解高校人才工作总体情况、队伍规模、队伍质量、整体队伍状态和环境对人才作用的平台和载体。同时也是在陕高校之间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矢力做好人才工作,提高人才育引质量的交流平台。他希望通过此项工作,广泛听取在陕高校以及高层次人才对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陕提高人才育引质量,改善人才服务水平的意见和建议。为深入开展全省高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进一步推动学校人才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据悉,此次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根据《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工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及《关于开展全省高校2016年度人才目标责任考核工作的通知》在全省高校同时进行,省委高教工委根据被考核单位的考核情况确定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考核结果将作为衡量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领导干部调整、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上一条: 西电教职工积极响应展品征集 助力博物馆建设
下一条: 学工系统学习贯彻2017年学生工作会议精神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西电要闻
  • 教学
  • 科研
  • 学术
  • 讲座
  • 交流
  • 党群
  • 院系
  • 校园
  • 服务
  • 医卫
  • 人物
  • 学者
  • 学生
  • 校史
  • 校友
  • 就业
陕西省高校人才考核专家组来校检查指导工作
发布时间:2017-03-24 15:44:47来源:人事处/人才办点击: 我要评论: 0
 T |  T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姜莉莉)3月23日上午,在陕西省委高教工委的统一部署下,2016年度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专家一组莅临西电,就人才工作进行专项检查。考核专题汇报会和考核座谈会在北校区办公楼第三会议室召开。校长郑晓静院士、校长助理高新波出席会议。党政办、组织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教务处、人事处/人才办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专项检查会议,人才代表等30余人参加检查与座谈会议。

专家组组长、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何国强教授代表考核组,就考核的背景、要求、程序等进行说明。指出为了深入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进一步推进科教兴陕、人才强省战略实施,进一步调动全省高校做好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陕西省自2016年起将实行年度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考核包括人才工作指导思想、条件保障和人才工作成效三部分,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查阅材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针对学校人才工作是否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否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是否贯彻“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等要求,并对学校在人才工作机构设置、政策制度创新、工作投入、舆论宣传、人才服务、工作成效等进行考核。

郑晓静代表学校对考核组表示欢迎。她指出,省高教工委开展的考核工作在检查督促学校人才工作持续深入优化的同时,也为在陕高校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借鉴的机会。她表示,学校历来重视人才工作,视人才为第一资源已在思想上、行动上成为全校上下的共识。2016年在学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人才总量不断增加,人才整体质量明显提高,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效能逐渐提高,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较学校“建设电子信息领域一流大学”的期盼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仍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郑晓静强调,西部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的人才建设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尤为重要。但“由于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差距比较大,西部高校在引进人才方面数量和质量上受到了诸多困扰,在国家各类人才计划、人才项目的平等竞争中处于劣势,人才队伍稳定和引育已成为西部高校创建一流的最关键掣肘。”各省在“双一流”建设投入方面的巨大差距,进一步加速了中西部高校人才稳定和引育工作的难度,同时也对国家高等教育整体布局提出了新挑战。

郑晓静指出,人才的成长成才需一定的物质保障,但更重要的是营建安心学习、静心思考、潜心研究的环境和氛围,在科学研究和成长成才的路上,最忌浮躁、功利、浅尝辄止。她认为对人才的重视体现在诸多方面,对人才成长的期盼、对人才的放手信任、营建宽松宁静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环境都是对人才的重视。她希望西部高校尤其是在陕高校积极发声呼吁,切实营造起用事业造就人才、环境凝聚人才、机制激励人才、法制保障人才的氛围,助力人才更好、更快、更稳的成长,成功和成才。

高新波从指导思想、工作条件和工作成效等方面对学校人才工作进行了整体汇报。他指出,学校人才工作紧紧围绕陕西省“追赶超越”和“人才强省”目标,将人才资源视为第一资源,持续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发展规律,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着力营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人才队伍。为“立足西部、育人育才、强军拓民、服务引领、团结实干”办学定位的实践提供人才和智慧保障。他介绍说,学校以“以生为本、德育为先,以学为要、厚基强实”向教育本质回归、“以师为本、学术为先,育人为要、德艺双馨” 向办学本质回归、“崇尚学术、回归工程,问题导向、需求牵引” 向科研本质回归为指导,制定“队伍十三五规划”。通过整合校内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构建起与国家和省部人才计划工程等相衔接的梯次式“华山学者”人才支持体系,为优秀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同时坚持问题导向,主动补齐短板,完善培训、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等政策,完善人才管理体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工作开展提供基本遵循和依据。

根据检查工作要求,人才办负责人从目标与任务、思路与举措、进展与思考等三个方面对学校年度人才工作进行了汇报。学校2016年度围绕深入实施“华山学者”计划,不断提高高层次人才入选数量,加大海外人才引育力度,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着力造就繁荣的人才生态集群,深化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完善以学院为主体的人才引聘机制,做好陕西省委人才办联系点对接,做好“华山青年学者”国际论坛等重点工作。学校实现了人才政策体系化建设,各类人才项目实现全覆盖,高层次人才总量不断取得新突破,尤其是校内人才培育成长迅速,全职引进人才的层次不断提高,服务人才的制度化建设、保障协调机制不断完善。通过举办学校首届“华山青年学者”国际论坛,实现引进海外人才“走出去、请进来”的完整工作链。此外博士后工作成效显著,在站人数实现翻番,首批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3人,位列全国高校第14。

汇报结束后,考核组还就人才工作与参会人员从对学校人才工作的整体评价,学校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的成效,学校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在推进人才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问题的根源及对策,对省委、省政府和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富有建设意义的座谈,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青年人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建议。

考核组组长何国强副校长在会后指出,高校作为全省人才的“蓄水池”和“聚集地”,是服务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施“科教兴陕”和“人才强省”战略的生力军和动力源,理应成为实现“追赶超越”目标的领头羊。开展高校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就是要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进一步调动在陕高校做好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追赶超越”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他指出,考核工作也是陕西省高教工委了解高校人才工作总体情况、队伍规模、队伍质量、整体队伍状态和环境对人才作用的平台和载体。同时也是在陕高校之间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矢力做好人才工作,提高人才育引质量的交流平台。他希望通过此项工作,广泛听取在陕高校以及高层次人才对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陕提高人才育引质量,改善人才服务水平的意见和建议。为深入开展全省高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进一步推动学校人才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据悉,此次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根据《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工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及《关于开展全省高校2016年度人才目标责任考核工作的通知》在全省高校同时进行,省委高教工委根据被考核单位的考核情况确定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考核结果将作为衡量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领导干部调整、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责任编辑:付一枫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新闻评论
服务
    缴费 邮箱 工资 校园网流量 校内电话
热站
    官方微博 睿思 雁塔晨钟 图书馆 就业
资源
    读报 高清VOD 校历 学术 西电VIS
西电往事
  •    张海林:好学不倦 精益求精
  •    李建东:刻苦钻研 砥砺前行
  •    刘增基:坚守初心 矢志不渝
  •    【西电往事】当流星划过东方——红色传奇之西电“流星余迹”通信
  •    【西电往事】杨绍全:编写国内高校首套电子对抗专业教材 主持研
  •    【西电往事】毛乃宏:投身中国天线学科和天线测量事业,为国防科
  •    【西电往事】孙肖子:在革命大熔炉中锻炼成长
  •    西电往事丨葛仕民:与气象邂逅,与西电同行
  •    西电往事丨彭学愚:在信息处理技术上下苦功
本月热点
西电影像
西电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
西电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
    •    西电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意见交流会
    •    西电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入校评估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