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希特勒之剑:二战纳粹德国的元帅们全集

1/230 二战德国军队中将领的指挥能力之强是受到公认的,正因这帮将领,希特勒才能轻易的占领了大半个欧洲。而最后失败,其罪过也并不全在将领身上。图为1943年3月,曼斯坦因(左一),希特勒(左三)蔡茨勒(左四),克莱斯特(左五)在商讨军事行动。

2/230 元帅杖颁发的高等级特性以及受勋的人数很少,所以一般以定制的方式单独制作,颁发于有卓越贡献的德国元帅。图为纳粹帝国元帅权杖,白色。

3/230 海军元帅权杖尺寸:49.5CM ,截面圆为3.4CM直径,主要材料以贵金属(金,银)和宝石镶嵌制造。海军元帅杖颜色为:海蓝色。

4/230 纳粹德国的空军元帅权杖。

5/230 空军元帅权杖:材料以贵金属(金,银)和宝石镶嵌制造。 镶嵌金鹰20-24只,十字20-24枚。尺寸:49.5CM ,截面圆为3.4CM直径。空军元帅杖颜色为:蔚蓝色。

6/230 陆军元帅权杖:材料以贵金属(金,银)和宝石镶嵌制造。 镶嵌金鹰20-24只,十字20-24枚。

7/230 希特勒把象征着军人最高荣誉的权杖都赐给谁了呢~?下面一一揭晓的~

8/230 阿尔贝特·凯塞林(Albert Kesselring,1885年11月30日-1960年6月16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空军元帅,外号“微笑阿尔贝特”。

9/230 他是纳粹德国众多将军里经历最丰富者;他统领空军侵略波兰、法国、及侵略苏联的巴巴罗萨作战;后担任纳粹德国的南欧占领区总司令。

10/230 负责地中海周边所有战事指挥,也包括北非战场;接着,在意大利他以消耗战强力防御盟军,使盟军吃尽苦头;最后还领导德军进行最后的中欧会战。

11/230 图为凯塞林元帅与隆美尔元帅在战地交谈。

12/230 战后他被以“战犯”罪名起诉;可是他竟然恳求纽伦堡审判法官判他极刑,但法官只是判他有期徒刑,而且还在1952年提早释放。

13/230 之后他以仍具纳粹意识之“钢盔,前线兵爷联盟”(Stahlhelm, Bund der Frontsoldaten)政党推派数位代表(包括他自己),竞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各州州长,可是通通无人当选。

14/230 他不认为他在大战时作战曾经犯下战犯罪行,也不否认战争结束这么多年他仍效忠其伟大领袖希特勒;在他编著发行的“回忆录”标题是:Soldat bis zum letzten Tag(战至最后一天的一位士兵)。

15/230 埃尔温·冯·维茨莱本,陆军元帅。毕业于普鲁士武备学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历任国防军步兵师师长、第三军区(柏林)司令。

16/230 1938年2月一度被希特勒解职。此后开始参与上层的反希特勒密谋活动。

17/230 1939年被委派指挥驻防西线的德军第1集团军司令,参加进攻法国,获元帅衔。

18/230 1939年10月任D集团军群司令

19/230 1941年任西线德军总司令。翌年调回大本营任总协理官。

20/230 1944年参与策划七.二零事件,内定政变成功后担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失败后被处死。

21/230 埃尔温·冯·维茨莱本(左)

22/230 埃尔温·冯·维茨莱本

23/230 埃尔温·隆美尔陆军元帅。1909年军校毕业后开始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表现出色升至少尉。战后在国防军历任步兵连长、军校战术教官、骑兵营长和军校校长。

24/230 1938年其《步兵进攻》一书受希特勒赏识,被任命为元首大本营卫队长(上校衔)。1940年调任第7装甲师师长,参加进攻法国。翌年2月受希特勒委派指挥非洲军团。

25/230 在北非作战中,善于以装甲坦克部队迅速机动,突破对方防线,深入穿插,多次击败英军,被称为"沙漠之狐"。

26/230 1942年1月晋升上将。同年6月,因攻占英军北非要塞图卜鲁格,晋升元帅。但不久因兵力和后勤补给不足,被迫停止进攻。同年底,在阿拉曼战役中败退。

27/230 1943年3月被召回国。同年7-11月任驻意大利北部的B集团军群司令。1944年1月出任驻法国北部和比利时的B集团军群司令,负责筹划和准备在法国海岸抵御盟军登陆。

28/230 战争后期,对国社党持否定态度,不过未有实质上的反抗。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被英国飞机炸伤。后受七.二零事件牵连,被迫服毒自杀。

29/230 1940年5月,与部下共同研究地图的第7装甲师师长隆美尔少将。

30/230 1940年6月,在德军于巴黎所举行的胜利庆祝阅兵式出席的隆美尔少将。

31/230 1942年春季,于北非的隆美尔大将。

32/230 1943年1月。隆美尔、拜尔林中将和凯塞林元帅。

33/230 埃尔温·隆美尔

34/230 埃尔温·隆美尔

35/230 埃尔温·隆美尔

36/230 埃尔温·隆美尔

37/230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陆军元帅:1906年起服役于第3步兵警卫团。1914年军事学院毕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国防军中任职。

38/230 1934年任第三军区(柏林)参谋长。1935年任陆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长。翌年升为少将。1938年任第十八师师长,晋升中将。

39/230 1939年任侵略波兰的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同年10月调至西线,任A集团军群参谋长。提出以坦克部队穿过阿登高地突击法国北部的大胆作战计划,受到陆军总部保守派的排挤,被调任后备第三十八军军长。

40/230 其计划后为希特勒赏识,成为德军攻击法国的作战方案,并取得成功。1941年任第五十六坦克军军长,参加闪击苏联,隶属进攻列宁格勒方向的北方集团军群。

41/230 同年9月升任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在南方的克里米亚作战。1942年晋升元帅,调至北方负责指挥围攻列宁格勒。同年11月,当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被围后,受希特勒委派赶赴南方,组建顿河集团军群,企图解救被围德军,未逞。

42/230 1943年出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失败。以后节节败退至波兰边界。1944年3月被解职。图为1943年6月,曼施坦因在东线视察.

43/230 1942年7月,在废墟前

44/230 摄于1942年5月,乌克兰

45/230 摄于1942年1月1日,与同事研究作战文件

46/230 1943年3月10日,在戒备森严下,希特勒飞到南方集团军在乌克兰扎波罗热的总部。在相片中可看到,陆军元帅冯·曼施坦因在当地机场迎接希特勒,右边是汉斯·包尔和德国空军元帅沃尔弗拉姆·冯·里希特霍芬

47/23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犯曾被英国军事法庭判处18年徒刑。1953年获释,定居联邦德国。著有回亿录《失去的胜利》。

48/230 埃里希·雷德尔海军元帅(德语:Erich Johann Albert Raeder,1876年4月24日-1960年11月6日),是纳粹德国的一名海军元帅,为继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后德国第一位获此头衔者。

49/230 雷德尔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留任在威玛共和国海军中,在成为海军总司令后暗中重组了贫弱的德国海军,为其往后扩军时打下重要基础,并要求全军勿干涉政治。

50/230 希特勒上台后,雷德尔向其提出建设庞大舰队的《Z计划》,但由于错估与英国交战的时间而令该计划终止,只得以少量兵力应战。

51/230 在二战期间,雷德尔主要以巡洋舰和快速战舰对盟军交通线攻击,虽小有斩获却未取得决定性胜利。

52/230 之后还策划了入侵挪威的“威瑟堡行动”和派遣耗费无数资源建造的俾斯麦号战舰攻击大西洋航线的“莱茵演习行动”,由于后者被英军击沉,从此希特勒对水面舰队的信心尽失,将取得战果的期望转至卡尔·邓尼兹的潜艇部队,雷德尔也因此被冷落。

53/230 1943年时,由于水面舰队无法达成希特勒期望的战积而被勒令拆解,雷德尔以辞职表示抗议,其职位被邓尼兹所接替。

54/230 二战结束后,雷德尔被纽伦堡军事法庭判处终身监禁,但于1955年获释,1960年病逝于基尔。

55/230 埃里希·雷德尔

56/230 埃里希·雷德尔

57/230 带海军旧式礼帽的是雷德尔。

58/230 雷德尔在军中的资历仅此于伦德斯泰特.只差一年.(1876年出生)15岁从军.共服役半个世纪

59/230 埃里希·雷德尔

60/230 埃里希·雷德尔。图中有布隆贝格、希特勒、雷德尔。

61/230 1935年,图中有布隆贝格、勒布、隆德斯泰特、雷德尔、弗里契。

62/230 这张照片非常经典,见证了第三帝国的辉煌:接受法国投降。

63/230 埃里希·雷德尔

64/230 埃里希·雷德尔

65/230 埃里希·雷德尔

66/230 埃里希·雷德尔

67/230 1955年9月雷德尔获释,右者为其妻子。

68/230 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陆军元帅。职业军人,没有明显政治立场。1900年开始服役。1913年军事学院毕业。第-次世界大战时是骑兵。

69/230 战后在国防军骑兵部队任职。希特勒上台后,提升至军长。1938年被免职,退入预备役。不久又应召入伍,1939年,指挥坦克军,入侵波兰、法国和南斯拉夫,以实施闪电式的突击著称。

70/230 1941年6月任闪击苏联的第一坦克集群(10月改番号为第一坦克集团军)司令,为德军南路主要突击力量。率先攻打基辅,进占乌克兰,攻取罗斯托夫。同年底在苏军反击下败退。

71/230 1942年调任进攻高加索方向的A集团军群司令。曾率部进抵高加索山麓。1943年获元帅衔。苏军反攻后再次败退。

72/230 1944年春,因弃守克里米亚,败于南布格河,并同希特勒发生分歧,被解职并退役。

73/23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为盟军所俘。1946年作为战犯,先后移交南斯拉夫和苏联。被判15年徒刑,后死于苏联狱中。

74/230 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

75/230 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

76/230 艾尔哈德·米尔希空军元帅。(德语:Erhard Alfred Richard Oskar Milch,1892年3月30日-1972年1月25日)是纳粹德国的一位空军元帅,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重新建立空军拥有极大的功劳,他的元帅军衔主要也是因此而得,还曾被刊登于1940年8月26日当期的《时代》杂志封面。

77/230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米尔希继续担任战时管理德国空军飞机生产的核心人物,但在研发主力战机的后续机种上有重大疏失,使得德国军机旧化、服役时间太长而被盟军超越。

78/230 另外还长期于空军中持以揽权作风,对参谋部与各大小机关事务加以干涉,造成内部权力斗争的局面。

79/230 米尔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纽伦堡后续审判起诉涉及将战俘、平民用于人体实验与强迫劳动,并判处终身监禁,但在1954年1月即获释,于1972年逝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米尔希具有犹太人血统,也是德军为数不多的犹太士兵里最高军阶者。

80/230 1934年的米尔希(右边数来第3人)

81/230 掌管德国军用飞机生产的三位重要人物,由左至右:斯佩尔、米尔希和梅塞施密特教授。

82/230 狱中的米尔希(左)和其弟维尔纳·米尔希,后者于纽伦堡审判中为其辩护。

83/230 爱德华·冯·柏姆-厄尔默利男爵(Eduard Freiherr (Baron) von Bhm-Ermolli) (1856年2月12日 - 1941年12月9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意大利出生的奥地利军官,他是唯一一位奥匈帝国和第三帝国的双料元帅。1941年12月9日在特罗保的家中去世。

84/230 恩斯特·布施陆军元帅。1904年毕业于普鲁士武备学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1919年起在国防军中任职,历任师长、军长。

85/230 1939年任第十六集团军司令。布施认为军人就是应该服从。参加侵略波兰、法国和苏联的战争。以作战手段顽强著称。1943年晋升元帅,出任东线中央集团军群司令。

86/230 1944年7月,因所部在白俄罗斯地区遭围歼而解职。1945年3月,复任西线德军集群司令,防守北海沿岸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

87/230 德国投降后被英军俘虏,在战俘营中死于心脏病。

88/230 费迪南德·舍纳尔陆军元帅。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参军。战后在国防军任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历任师长、军长,参加入侵波兰、希腊和苏联的战役。

89/230 由于狂热拥护纳粹制度,战争后期成为希特勒的亲信。1944年2月任陆军总部纳粹党督导部长。同年4月升任苏德战场的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7月调任北方集团军群司令。

90/230 1945年1月任防守奥得河的中央集团军群司令,4月晋升元帅,在希特勒的政治遗嘱中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

91/230 战后作为战犯受苏联军事法庭审判。1955年转往联邦德国,1957年被慕尼黑法院判处4年徒刑。

92/230 费多尔·冯·博克陆军元帅,毕业于普鲁士皇家高级军官学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升至少校。1929年任第1骑兵师师长(少将),1931年调任第2师师长(中将)兼第2军区司令,1935年任第3集团军司令(上将)后转任第1集团军司令。

93/230 1938年春任第8集团军司令,率军进占奥地利。同年秋升任第2集团军群司令,率军侵占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1939年任入侵波兰的北方集团军群司令。

94/230 1939年10月调任西线B集团军群司令,在战线北翼攻入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同年7月晋升元帅。1941年任进攻苏联的中央集团军群司令,担负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莫斯科战略方向的主攻。

95/230 反对希特勒在占领区进行集体屠杀,但同样不赞成反抗运动。同年12月,在莫斯科会战中失败而被迫辞职。1942年1月重新出任苏德战线南方集团军群司令。

96/230 1940年4月,博克正在准备发动西线攻势

97/230 1941年7月8日 博克与其部下

98/230 1942年6月,任新改编的B集团军群司令。同年7月,因反对分兵同时进攻斯大林格勒与高加索两个方向,再次被希特勒解职。死于盟军空袭。

99/230 弗里德里希·保卢斯陆军元帅。1909年加入海军,翌年转入陆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国防军担任参谋。1935年任坦克部队参谋长。

100/230 1939年任第四集团军参谋长,参加侵略波兰的战争。由于希特勒对装甲兵的重视,保卢斯逐渐拥护希特勒的政策。

101/230 翌年调任第十集团军(后改番号为第六集团军)参谋长,参加进攻法国。同年9月升任陆军副总参谋长,参加制定闪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102/230 1942年调任第六集团军司令,担任进攻斯大林格勒的主力。

103/230 同年11月,被苏军包围于斯大林格勒。希特勒下令死守,并在1943年1月31日晋升他为元帅,但随即被俘。

104/230 在苏联俘虏营参加反纳粹运动。1944年加入德国军官反法西斯联盟,后又加入自由德国民族委员会。

105/23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主要战犯时,曾出庭作证。1953年获释,定居民主德国。

106/230 格奥尔格·冯·屈希勒陆军元帅。1907-1909年服役于翰诺威的骑兵学校。第一次世界大战从炮兵连长升到预备第8师作战科长获一级铁十字勋章,战后曾到波罗的海国家服役。

107/230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任第7军区(慕尼黑)参谋长。1933年指挥第3集团军(上将衔),入侵波兰。因反对对平民的屠杀而被解职,后因勃劳希契的要求复职。

108/230 1940年调任第18集团军司令,入侵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同年6月进占巴黎。1941年6月,率所部进攻苏联。翌年1月升任北方集团军群司令,获元帅衔。

109/230 负责围攻列宁格勒,屡次受挫。1944年1月,在苏军第一次打击下败退,被希特勒解职。

110/230 格奥尔格·冯·屈希勒

111/230 格奥尔格·冯·屈希勒给部下授勋

112/23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犯,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20年徒刑。1953年获赦,定居联邦德国。

113/230 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陆军元帅。 1892年开始服役。190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军参谋长。战后在国防军中历任集团军级参谋长、师长和第三军区(柏林)司令。

114/230 1932年晋升上将(一说1938年)。希特勒上台后,积极参加扩军工作。1938年2月主动解职和退役(这个时期解职的很多)。1939年8月重新服役,任入侵波兰的南方集团军群司令。

115/230 翌年调任进攻法国的A集团军群司令,担负主攻任务,迅速获胜,晋升元帅。伦德施泰特对于国内反抗希特勒的运动是赞成和钦佩的。但是,他认为"七.二零"暗杀希特勒事件是一种叛逆行。

116/230 曾任"德国荣誉军人法庭"主席,主持隆美尔的葬礼。1941年任入侵苏联的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率所部侵占乌克兰,在基辅会战中获胜,进至罗斯托夫。同年12月在苏军反攻下败退,被希特勒解职,编入预备军.1942年3月复出任西线德军总司令。

117/230 1944年7月,因未能阻止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再次被希特勒解职。同年9月复任西线德军总司令,指挥阿登战役。

118/230 1945年3月,第三次被希特勒解职。战后被囚于英国。1949年获释,定居联邦德国,后死于心脏病。

119/230 约瑟夫·塞普·迪特里希(图)1944年诺曼底战役中,迪特里希(左)与陆军元帅龙德施泰特在一起。

120/230 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

121/230 赫尔曼·威廉·戈林帝国元帅 纳粹德国空军元帅,纳粹德国帝国元帅,德国纳粹党的二号人物,希特勒指定的接班人,国会纵火案和组建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的元凶。

122/230 他既是德国法西斯政治、经济与军事的首脑,也是制定奴役劳工计划、镇压残杀犹太人和其他种族的主谋,是二战中的法西斯主犯。

123/230 赫尔曼·威廉·戈林

124/230 赫尔曼·威廉·戈林

125/230 赫尔曼·威廉·戈林

126/230 赫尔曼·威廉·戈林

127/230 赫尔曼·威廉·戈林

128/230 赫尔曼·威廉·戈林

129/230 戈林等纳粹战犯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受审

130/230 在纽伦堡审判中,戈林被控以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并被判处绞刑,但他在执行绞刑前数小时在狱中自杀。(图为戈林死后)

131/230 胡戈·施佩勒空军元帅。 出生在德国路德维希堡,父亲以酿酒为业。

132/230 在1903年他加入德国军队符登保皇家步兵团第8军团,晋升中校后被派往战争大学受训,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他转入德军航空队第50大队,后成为第7军团航空指挥官,获得霍亨索伦配宝剑皇家勋章,并服役至战争结束。

133/230 在二战爆发后的1940年5月到6月的法国战役中,施佩勒领导第三航空队。1940年7月,他晋升为空军元帅。德国战败后,斯佩勒被盟军逮捕,在纽伦堡大审随后的高等指挥官审判中被判无罪。于1953年在德国慕尼黑逝世。

134/230 君特·冯·克鲁格陆军元帅。 曾受训于普鲁士军官学校,1901年开始任野战炮兵第46团营副官(少尉)。1912年毕业于军事学,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135/230 战后在国防军第3军区步兵指挥部任职。希特勒上台后,历任通讯兵总监(少将)、第6军区司令和第6步兵军军长(中将)。

136/230 1936年晋升炮兵将军,1938年任第6集团军司令。1939年出任第4集团军司令,参加入侵波兰,后升为上将。翌年进攻法国,晋升元帅。1941年参加闪击苏联,曾一度进抵莫斯科城郊。

137/230 同年12月,在苏军反击下败退,但仍为希特勒信任,委派其任中央集团军群司令。

138/230 1943年10月受伤后,调回大本营预备军。在此期间,上层的反希特勒密谋分子曾与其联络,但未获其支持。

139/230 1944年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于7月出任西线德军总司令,旋即因七.二零事件受嫌而被解职,返国途中自杀。

140/230 克鲁格在指挥战斗。

141/230 克鲁格1944年在法国。

142/230 君特·冯·克鲁格

143/230 君特·冯·克鲁格

144/230 君特·冯·克鲁格

145/230 君特·冯·克鲁格

146/230 君特·冯·克鲁格

147/230 卡尔·冯·邓尼茨海军元帅。先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了潜艇舰队总司令、海军总司令、纳粹德国联邦大总统和武装力量总司令之职。

148/230 邓尼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担任潜艇舰长,而后在两场大战的战间期中建设与训练海军潜艇部队,更以自己的经验加以改良,搭配战略规划、通讯与协调攻击衍生出潜艇战术——“狼群战术”,在横亘大战全期的大西洋海战中指挥潜艇舰队,为德国海军立下赫赫战功。

149/230 一战时在潜艇服役。

150/230 与海军水面舰队表现不佳的情况相对的是潜艇的活跃,因此在注重前者的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请辞后,希特勒任命邓尼兹继任其职。

151/230 由于长久共事所取得的信任以及战争末期纳粹领导阶层的背叛,希特勒在遗嘱中任命邓尼兹为其继承人,身兼总统与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

152/230 邓尼兹担任其职位约20多天,指挥德军向同盟国投降。战后于纽伦堡审判判决十年有期徒刑,于1956年释放。

153/230 卡尔·冯·邓尼茨

154/230 卡尔·冯·邓尼茨

155/230 伯特·冯·格莱姆空军元帅。是纳粹德国空军元帅,也是纳粹德国最后一位空军总司令。

156/230 格莱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德军中当一名炮兵直到1915年转入德国航空队。

157/230 年轻时的罗伯特·冯·格莱姆

158/230 当战争爆发,格莱姆被给予一航空舰队的指挥官,参与了波兰战役、挪威战役、不列颠战役与巴巴罗萨作战。 格莱姆最大的战术成就是在库尔斯克会战,这使他获希特勒颁发橡叶带剑骑士铁十字勋章。

159/230 5月8日纳粹德国投降,格莱姆在奥地利被美军逮补。格莱姆担心自己被美军向苏联交换战俘,5月24日在奥地利萨尔斯堡吞下氰化钾自杀,在自杀前说:“我身为空军总司令,却已无空军。”

160/230 马克西米连·冯·魏克斯陆军元帅。1900年入伍。1910年入巴伐利亚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61/230 1933年晋升少将。1935年组建和指挥第一装甲师。1938年1月任第13防卫区(后改为第13军)司令,率部入侵奥地利和苏台德区。

162/230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参加侵波战争和西线战争,1940年7月获骑士十字勋章。1941年春指挥所部进占南斯拉夫。1942年7月接任B集团军群司令,翌年初晋升元帅。魏克斯因信奉天主教而一直受国社党的怀疑与排挤。1944年4月任驻匈德军司令。

163/230 战后被美军俘获。1948年因病获释。

164/230 马克西米利安·冯·魏克斯陆军元帅(右)和汉斯·冯·格赖芬贝格。

165/230 魏克斯与伦德施泰特(左)

166/230 瓦尔特·冯·布劳希奇陆军元帅。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炮兵上尉,1912年调总参谋部任参谋。1933-1937年历任第一师师长、普鲁士军区司令、第一军军长、第四集团军司令。

167/230 在施莱歇暗杀事件中被指控收希特勒的捐款。1938年升为上将,任陆军总司令,指挥德军进占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1939-1940年相继指挥进攻波兰、荷兰、比利时和法国诸战役,连连获胜。

168/230 1940年7月晋升元帅。

169/230 1941年指挥入侵南斯拉夫、希腊和苏联。

170/230 由于对苏闪击战失败,于同年12月被希特勒强迫辞职。

171/230 转入预备役后隐名度日。1945年被英军俘虏。后因心脏病死于汉堡战俘营。

172/230 瓦尔特·冯·布劳希奇

173/230 瓦尔特·冯·布劳希奇

174/230 瓦尔特·冯·赖歇瑙陆军元帅。1903年开始服役。191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表现突出。战后在国防军供职。

175/230 1930年任第一军区(东普鲁士)参谋长。支持纳粹党,命令部队"彻底肃清布尔什维克思想、消灭苏维埃国家"。

176/230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任国防军部部长办公室主任。1936年获中将衔,任第七军区(巴伐利亚)司令。1938年参加吞并奥地利。1939年指挥第十集团军入侵波兰,晋升上将。

177/230 翌年调任第六集团军司令,进攻比利时和法国,晋升元帅。1941年率所部闪击苏联,12月升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

178/230 翌年1月心脏病猝发致死。

179/230 瓦尔特·莫德尔陆军元帅。1909年开始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西线作战。战后继续在国防军任职。

180/230 1938年晋升少将。1939-1940年历任第4军参谋长和第16集团军参谋长,先后参加入侵波兰和法国。

181/230 1941年指挥第3坦克师闪击苏联,10月升任第41装甲军军长。翌年升任第九集团军司令。忠于希特勒,敢于直言,以作战勇猛著称。

182/230 1944年获元帅衔,先后出任东线的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和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以焦土作战抵抗苏军的战略进攻。1944年8月调往西线,任B集团军群司令,组织对盟军的防御。1945年4月,在鲁尔战役溃败后自杀。

183/230 威廉·冯·里布陆军元帅。 职业军人。1895年入伍服役于野战炮兵第4团;1898-1901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镇压义和团运动。

184/230 1903年毕业于巴伐利亚军事学院。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6年获荻马克斯-约瑟夫骑士勋章(少校衔),被称为"威廉骑士勒布"。战后在国防军历任炮兵团长、军区参谋长。

185/230 1930年任第七军区(慕尼黑)司令兼第7师师长,晋升中将。希持勒上台后,升任第二集团军司令。1934年升炮兵将军,成为德国战史上著名的防守战略家,反对发动战争,对虐待犹太人的政策极为反感。

186/230 1938年2月曾被希特勒解职,退役。同年7月重新服役,出任第十二集团军司令,参加进占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后调任西线C集团军群司令。1940年参加攻占法国,晋升元帅。翌年调往东线,任闪击苏联的北方集团军群司令,率部沿波罗的海岸向列宁格勒方向进攻。

187/230 1942年1月,因久攻列宁格勒不下而被解职,转入预备军。1944年退役。翌年被美军逮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犯,在纽伦堡美国军事法庭上被判处3年徒刑,后获释。 (图为冯·里布元帅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委员会听证会休会期间所拍摄的照片。)

188/230 威廉·凯特尔陆军元帅。1901年入伍服役于野战炮兵第46团。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炮兵连长和师参谋官。

189/230 战后在国防军内继续任职。希特勒上台后,积极同纳粹党合作。1933年任国防会议工作委员会主席,获少将军衔。1936年任军事部长。勃洛姆堡的参谋长。

190/230 1936-1937年接连晋升为中将和上将。1938年2月希特勒解除一批持不同意见的高级将领职务后,被委任为新成立的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长官(实际上是希特勒的总参谋长)。

191/230 1940年获元帅衔。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始终是希特勒最亲近的军事顾问和忠顺的助手,深信军人以服从为天职。直接参与策划、制定和实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事行动,以及从进攻波兰起到德国战败止的各种战争计划和侵略暴行。

192/230 颁布一系列残害和屠杀战俘、对占领区实施恐怖统治和掠夺的命令。

193/230 威廉·凯特尔

194/230 由于对希特勒忠顺和牵承,在同僚中有"点头驴"的绰号。1945年5月8日代表纳粹德国武装部队,在柏林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5/230 凯特尔于1945年5月8/9于柏林签署德军投降条约。

196/230 威廉·凯特尔

197/230 战后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受审,以共同策划或密谋、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而判处绞刑。1946年10月16日执行。(图为威廉·凯特尔被绞死后)

198/230 威廉·利斯特陆军元帅。1898年开始服役。

199/230 1912年毕业于巴伐利亚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服役于巴伐利亚第2军。战后历任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校长、师长和军长。

200/230 1935年任第4军区司令升步兵将军。对国家社会主义持中立态度。1938年任侵占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德军集群司令。

201/230 1939年指挥新建的第14集团军,参加入侵波兰。次年任第12集团军司令,参加进攻法国,晋升元帅。1941年率军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腊,继而任巴尔干占领军司令。

202/230 1942年6月调往苏德战场,任进攻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司令。同年9月,因与希特勒意见分歧被解职。

203/23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1952年被美国当局因病释放,定居联邦德国。

204/230 威廉·利斯特

205/230 威廉·利斯特

206/230 威廉·利斯特

207/230 威廉·利斯特

208/230 维尔纳·爱德华·弗里茨·冯·勃洛姆堡陆军元帅。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历任预备19师、预备18军、第7军团司令部参谋官。一战后在国防军历任军训处处长、陆军管理局(实即陆军总参谋部)军队办公室主任、第一军区(东普鲁士)司令。

209/230 曾代表德国出席日内瓦裁军谈判。1933年1月被总统兴登堡委任为希特勒内阁的国防军部(1935年改称军事部)部长。1934年8月兴登堡死后,下令国防军向希特勒宣誓效忠。

210/230 1935年秋,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主持纳粹德国早期的扩军工作。1936年获元帅衔。1937年11月,在最高军政秘密会议上,对希特勒提出的具体扩张步骤有所保留。1938年在勃洛姆堡-弗立契事件中被免职。

211/23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纳粹德国军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受审期间猝死狱中。

212/230 沃尔弗拉姆·冯·里希特霍芬男爵(Wolfram Freiherr von Richthofen,1895年10月10日-1945年7月1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将军和空军元帅。

213/230 生于德国西里西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骑兵部队。1925年加入秘密成立的德国空军,名义上他仍然是骑兵军官,实际身份是空军和总参谋部军官。1933年希特勒上台,里希特霍芬上尉正式脱离骑兵,进入空军参谋部任职,主管飞机设计和试飞处。

214/230 1937年1月,里希特霍芬中校接替霍勒中校出任“兀鹰军团”参谋长,司令是施佩勒少将。1938年11月1日任兀鹰军团司令官,晋升为少将军衔。在西班牙内战一举击溃共和政府空军主力。

215/230 1940年担任第8航空军军长,1942年3月1日,晋升为上将,为当时德军唯一的四星级军长。1943年2月16日,因战功希特勒授予里希特霍芬空军元帅军衔。

216/230 1943年6月12日,里希特霍芬被调到意大利,出任第2航空队司令。1944年因脑癌退入后备役,回家休养,1945年7月12日,在奥地利去世。

217/230 海因茨·古德里安。古德里安虽然不是元帅,但是他也是德国将军中耀眼的一员。

218/230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德语: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年6月17日-1954年5月1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著名的德国陆军将领,最高军阶为大将。

219/230 古德里安是二战爆发前提倡坦克与机械化部队使用于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推动者,在他组织与推动理论下,德国建立了一支当时作战最有效率的装甲部队,并在二战初期以新型战争型态—“闪击战”屡屡击败敌军。

220/230 古德里安在二战中担任了装甲部队的指挥官,在波兰战役期间指挥了第19装甲军进行快速的突穿攻势,并与苏联军队会师。在1940年的西线战役中,古德里安担任A集团军群第19装甲军军长,为西线主攻的装甲兵力矛头之一。

221/230 攻势发起后,古德里安指挥部队通过了被盟军认为坦克难以横越的阿登森林,直驶英吉利海峡,将困于比利时的盟军包围消灭,这次军事行动的成功令德国乃至全世界体会到装甲部队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

222/230 1941年6月,德国发动巴巴罗萨作战入侵苏联,古德里安出任中央集团军群的第2装甲兵团司令,指挥德军装甲师完成多次包围歼灭战,直趋苏联首都莫斯科。但在阿道夫·希特勒命令下,古德里安放弃其原先的目标,转而率军南下进行史上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基辅战役。

223/230 这场战役虽然以德军的胜利结束,但因为延误的时间而使德军必须在极不利的冬季状态下进攻莫斯科,古德里安也因此被免职。

224/230 1943年,德国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惨败后,古德里安复出成为了装甲兵总监,进行重建装甲部队的工作,进而发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装甲战斗—库斯克会战,但德军同样再度被击败。1944年7月,古德里安出任陆军参谋长,这是他所晋升到的最高职位,但于战争结束前不久被免职。

225/230 1944年7月,古德里安出任陆军参谋长,这是他所晋升到的最高职位,但于战争结束前不久被免职。在、战争后期,古德里安与希特勒之间矛盾愈形激烈,并多次发生争吵,但古德里安出于对德国效忠的军人誓言,始终未加入政变推翻希特勒的密谋当中。

226/230 1944年7月20日事件发生,古德里安参与到负责审理工作的荣誉军人法庭,并被任命为陆军参谋长。而在1945年3月,于德国战败前夕再次被希特勒以六星期病假做为健康疗养的名义斥退免职。

227/230 1945年5月10日向美军投降,随后被关押3年,因为在战争期间并未虐待战俘和屠杀平民而没有被列为战犯,于1948年被释放。之后一直在家中修养并攥写回忆录《一个士兵的回忆》。

228/230 1954年5月14日古德里安因病去世,埋葬于最早担任军职的戈斯拉尔。他所用的密码机陈列于英国CHICKSANDS的情报处博物馆。

229/230 海因茨·古德里安和瓦尔特·温克。

230/230 怀念德国将军们精湛的指挥技术,但同时也不能忘记战争带给人民的悲痛~,探讨历史,悲剧勿重演!

相关推荐

聚圣源网游之巅峰召唤公司起名怎么样不重复男宝宝起名大全2021解析法属相婚配表女超人马渭清刘什么章起名花香满园餐饮店铺名起名大全茶庄名字怎样起乐此不疲什么意思慈祥的反义词透视小邪医商号起名最大胆的大胆西西人艺人术拜登亲华吗翻砂tgbus.com电动起子名牌宠物粮品牌起名字起名字怎么查电脑怎么没声音崔的起名字大全男孩河北新增40例确诊病例均在石家庄无限之虫族降临小时代宫洺保险培训公司起名免费麻辣烫起名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起名刀削面加盟店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