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的专业主义与长期主义,从“人”抓起

优酷的专业主义与长期主义,从“人”抓起
2023年04月02日 12:30 刺猬公社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文|怡晴

编|石灿

春和景明的三月底,成都举办了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从业者熙熙攘攘,会场一片火热景象,足以看出影视行业重新热闹了起来。

当坚持内容的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尊重并重视优秀创作者已成为各方共识,作为一家“数字技术与优质内容双轮驱动”的视听平台,优酷一直致力于多元化人才培育。

此番优酷联合成都文旅启动的“中国故事村”项目,在影旅开发与人才扶持方面集合双方优势,凝聚平台力量,为培训项目及编剧后续发展提供资源、渠道、机会。

( 从 左到右:四川省广播电视局电视剧处副处长李娟, 成都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覃聚微,成都市委宣 传部副部长闵楠,优酷副总裁谢颖,优酷剧有心意工作室总经理王蓓蓓,成都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李雨桐)

好内容的供给,既要靠富有经验的编剧投身一线创作,也要靠主动吸纳新鲜血液,保证内容这盘活水拥有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作为中国故事村的首个项目,优酷“拔萃·编剧计划”恰恰能为新人编剧带来专业培训、项目实操等难得的机会,解决他们身份转型难、缺乏系统培训机制、就业难、职业前景不清晰等曾经深受困扰的问题。

据优酷副总裁谢颖介绍,“拔萃·编剧计划”分为短训班、大师班两个阶段,为新人提供“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切实帮助。

首期短训班将于4月8日开课,学员将接受编剧技能的初级训练,包括剧作基础理论、写作技巧,剧本精读、拉片等。

师资方面,优酷汇聚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各位教授、老师,如张巍(《梦华录》编剧)、何亮等;也有业界著名的编剧,如苏晓苑(《星辰大海》编剧)、张勇(《伪装者》编剧)等;还有优酷评估中心、运营中心、剧集制片中台的专家,会向各位新人分享平台的数据和经验,让来自各个领域的新人们,能够快速对编剧行业形成系统认知,并快速了解到市场动态和观众喜好。

短训班学员毕业后,表现出色的学员会被邀请进入“大师陪伴班”,在资深编剧的带领下参与优酷剧集项目的创作,进行21天封闭式培训。如果学员在导师指导下,未来经过一两个成熟项目的锻炼,能够独立完成内容达标的剧集大纲创作,就有机会成为优酷的签约编剧。

(优酷副总裁谢颖)

不囿于科班背景,不局限于影视从业经历,“拔萃·编剧计划”面向全社会招募,首期培训班就收到了500多份简历,其中不乏教师、记者、律师等行业的从事者。首期培训班入选学员也在3月31号来到“中国故事村”活动现场,认真聆听张巍、苏晓苑、张勇等业界知名编剧、专业院校教师倾情分享创作干货与从业经验。

论坛环节,数位资深编剧们纷纷表示,培养一名新编剧并非易事,新人从“入门”到“养成”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成本。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师、硕士生导师何亮直言,“一个成熟的编剧能够脱颖而出,基本上都得靠几百万字的训练。”

据何亮观察,学生从本科毕业算起,要有5到10年的时间不断在写,期间可能要会遭遇到被迫当枪手、项目变故、有无数次干不成活的未知风险。如果能在5到10年间拥有第一个署名的作品,已经算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 从左到右:编剧苏晓苑、虢爽 )

专业对口的科班生尚且如此,没有资源、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新人编剧则要经历更漫长的创作阵痛期。

据《2019-2020中国青年编剧生态调查报告》统计,54%的受访编剧没有接受过高等院校编剧类专业的教育,大多是相关学科毕业后就进入到这一行做编剧;超过一半的新人编剧还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的状态,接不到项目、创作瓶颈、收入低等现状始终困扰着他们。

编剧带新人并非是一个罕见的话题,苏晓苑就一直在培养新人,但像优酷这样集中精力、大规模投入新人培养的计划,她还是首次看到,“这是为我们中国编剧人才的培养、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了一件大好事。”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编剧行业对从业者的专业素养、烟火气要求很高。编剧张巍观察到,从一开始就学习编剧技巧的本科学生,因为缺乏生活经验,在毕业后很难写出较为专业的行业故事,相反,编剧身份背景的多元性对内容创作会大有助益。

而“拔萃·编剧计划”中选拔出来的新人编剧,拥有来自各行各业的背景,天然的行业经历及生活阅历,在经过专业技能的训练后,创作职场、家庭等现实题材方面更得心应手,也能不断消除当下国产职场剧中的悬浮感。

“这一类新人编剧缺乏的不是表达,也不是生活,而是写作方面的成熟技巧。经过我们的帮助后,我相信他们能够写出更精彩的剧本来。”何亮深有同感。

苏晓苑也坦言,在成长为一个成熟编剧的过程中,有一个好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很遗憾我自己没有受过非常专业的训练,所以当我听说,优酷要做新人编剧培养时还是很激动的。如果在我是新人编剧时期能获得这样的帮助,我的成长至少比现在更快,还能少走很多弯路。”

(从左到右:主持人齐晓丹,编剧陈岚、杨涛、张巍、张勇)

优酷副总裁谢颖表示:“优酷做编剧计划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酝酿已久的长期战略。未来,优酷将继续履行平台责任,把培育人才作为长期投入的事业,为好内容添砖加瓦。”于优酷而言,尊重编剧不仅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被写进了公司制度,让影视行业朝着更为规范的方向发展。

凝聚平台力量,依托地域优势和丰富的本土编剧资源,优酷在帮助新人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健全了平台与编剧的沟通机制,缩短创作链条中的不必要环节,降低信息损耗,让内容回归到故事本身,让编剧原创力量得到更大的发挥空间。

好内容的关键是“人”, 沉淀内容,回归价值,真正做到“以人才为本”,正在成为优酷内容策略的新举措。

“拔萃·编剧计划”只是优酷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环,早在三年前,优酷就已经提出“不要偶像要演员”的策略,比起对流量的热衷,优酷更注重演员的适配性,以及对新人演员的培养。此后大热剧《司藤》《少年歌行》《他是谁》等,都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正确性与先进性。

在2023年2月“新号角电视剧导演之夜”上,优酷发布“新号角青年导演扶持计划”,郑晓龙、傅东育、张挺等知名导演悉数来现场助阵,希望为新人导演的孵化培育提供切实帮助。

从演员、导演再到编剧,平台搭建培育体系,团结资深从业者,扶持新生力量,激励优质的合作伙伴,提振行业信心,从生产源头上提升了内容创作的效率,从而创作出有独特差异、有价值表达、有共情共鸣的优质内容,持续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精细化的运营之下,刚结束的Q1季度,优酷剧集迎来口碑爆发,9部豆瓣高分剧集中独占4席,张译主演的《他是谁》成为硬核刑侦爆款。

专业的演员被看见,优质的创作者被鼓励,新的人才正在培养中,优酷奉行“以人才为本”的责任感,实践着内容领域的“长期主义+专业主义”。

这个过程或许漫长,需要耐心、决心与强大的行动力,但也恰恰是平台打破内容瓶颈,通往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 《喜人奇妙夜》开放日活动 黄渤秦昊贾冰于和伟马东连线好友打call

  • 正式回复《年报问询函》,遥望科技商誉减值风险解除

  • 小红书电商公布618阶段数据,直播间订单量为去年同期5.4倍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