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探索

航拍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摄人心魄大美成像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关注

航拍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

当人类可以像鸟儿一样飞向天空时,大地就朝着相反的方向急速后退。人类终于拥有了上帝一样的天眼,能够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大地。从飞机上看青藏高原是什么样?摄影师李建用他的镜头作出了回答。他耗时数年,多次从四川、新疆、青海和云南飞往西藏,在这四条进藏的航线上,拍摄了数以万计的图片。我们从中选取了四组图片,通过对每一条航线景观特点的描述,竭力为您勾勒青藏高原的模样。虽然青藏高原的整体风貌不可能在四组航拍图片中描述详尽,但却提供了另一种感知它的方式。

撰文/聂作平 摄影/李建

在神秘的苏美尔人留下的陶质书板上,记录着这样一个故事:恩科度被一只巨鹰的铜爪抓着,在空中飞行。四个小时后,一个声音忽然问他:“你看看大地像什么?大海又像什么?”恩科度回答:“大地像一座高山,大海像一个湖泊。”继续向上飞行后,那个声音再次问道:“你再看看大地像什么?大海像什么?”“大地像米粥,大海像个水槽。”

这段故事或许是人类发现最早的关于飞行旅行的记录。由于这样的描述与后来人类乘坐飞行器升到天空时所看到的情景惊人相似,于是有人推断它只能出自外星人。但能像鸟儿一样摆脱大地禁锢,自由飞翔在蓝天之上,这大概是人类自远古起就时时激荡在心的梦想。虽然在飞行器问世之前,这个梦想始终未实现,但人类却从未停止过想象,如果能够从空中俯瞰自己栖身的大地,将会看到什么不一样的景象。唐朝诗人李贺就曾写道:“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看到摄影师李建的航拍照片时,我被深深吸引,他拍摄的主体是被誉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那里既是世界上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也是众多高耸入天的山峰的大本营。平均海拔达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想要飞越它,并将山川风物图形索影,三角翼、热气球和直升机显然无法胜任。因此,李建赖以完成其第三极航拍的,是飞行于万米高空的民航机。对于经常乘坐飞机的人来说,这些风景可能曾与你相遇,但李建却耗时数年,多次从四川、新疆、青海和云南飞往西藏,在这四条进藏的航线上,坚持拍摄了数以万计的图片。

在李贺写下感慨诗篇的一千多年后,飞行器与照相机相遇,航拍的图片让我们得以从苏美尔人和李贺的想象中跳脱,看到大地不一样的存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九百多年前苏轼的诗里就说了这样一个道理:身在庐山中,因视野为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局部,无法识得全貌。换言之,只有换个角度,和庐山隔上一定的距离,才能了解它的真面目。而航拍,正是让我们看到庐山真面目的另一种手段。

与普通拍摄相比,航拍之所以更能吸引眼球,在于它为人类提供了在地面无法获得的一种超常体验。用平视或仰视的角度拍摄,通常只能抓住某个地理单元的局部。当人类背负青天,面朝大地时,构成大地的各种元素因距离的拉远而高度浓缩。这些原本熟悉的山川风物因角度和距离的不同变得异常陌生,而陌生感带来了强烈的新鲜感和冲击力。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三维全景,在镜头下以一种摄人心魄的大美定格成像。

在寻常人不易到达的高度,从另一个角度打量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展露出了另一种令人感动的大美,也透露出地质演变的表象及端倪。

从成都到拉萨的航线,是一次从海拔500米的成都平原向海拔5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拾级而上的飞行。从海拔500米攀升至海拔5000米,这期间的过渡很小——就在成都平原西部几十公里处,邛崃山就隆起达5000米以上。这似乎暗示了:在几条进藏的航线中,跨越地表最崎岖艰险的,非成都至拉萨莫属。在它们之间横列着的,是难以计数的崇山峻岭,以及在高山峡谷的缝隙间蜿蜒奔涌的江河。

飞机从成都平原起飞,首先跨越的是南北向的横断山脉,而后迎面而来的是两条巨大的东西向的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奔涌而来,从两条山脉中间流过,在遇到南迦巴瓦峰的阻隔后,转身向南流去。

作为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起伏很小,高原面最为完整;但在高原的东南部,“高、大、平”的高原地貌逐渐变化,高原面渐次破碎。其结果是,在紧邻四川盆地的边缘地段出现了包括岷山、邛崃山、大雪山等一系列山脉。这些山顶终年覆雪的高大山脉,都属于同一个更为庞大的系统,那就是横断山脉。

成都飞往拉萨,最先经行的壮丽景观便是莽莽苍苍、浑如屏障的横断山脉。

横断山脉东起邛崃山,西抵伯舒拉岭,北界昌都,南抵中缅边境,是中国最长、最宽的山脉。中国的山脉大多呈东西走向,横断山脉却是典型的南北走向山脉。清朝末年,江西人黄懋材受四川总督锡良的委派,从四川经云南到印度考察“黑水”源流。当他艰难地行进于屏障般的山川中时,苦不堪言的他给这些横断东西间交通的山脉取了个形象的名字:横断山。

邛崃山是横断山脉的一座知名雪山,它的主峰海拔6250米,同它周围三座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姊妹峰一起,被统称为四姑娘山。远远望去,四座山峰从北到南一字排开,亲热地挤在一起,就像四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在低声诉说心事。邛崃山是长江支流岷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岭,也是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邛崃山犹如华丽的屏风般屹立在成都平原的西侧,越过了它,也就意味着告别了“沃野千里,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的成都平原,登上了人迹稀少的雪域高原。

与邛崃山遥遥相对的是大雪山,它因海拔7556米的主峰贡嘎山而为人熟知。习惯上,人们把景色秀美的四姑娘山封为“蜀山之后”,而把如康巴汉子般孤傲挺立的贡嘎山封为“蜀山之王”。论绝对高度,贡嘎山无法和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相比。但若论相对高度,贡嘎山与山脚下的谷地高差近6000米,远远大于相对高度约为4000米的珠峰。白云缠腰、气势磅礴,百里之外尚需仰视,贡嘎山充分体现了青藏高原抬升的力量。

从成都平原向西飞行,次第看到的是横断山脉动辄绵延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大山。因为生活在四川,这里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地方。虽然我曾亲历过这其中的一些雪山,但李建的航拍片,仍给我带来一种陌生感和震撼——这真的是我熟悉的风景吗?借助穿行于云端的飞机,我们得以俯瞰造山运动经年累月的遗存——横断山脉连绵的群峰,犹如大地的皱纹,充满着沧桑的肌理,展示着地质年代里大地的推挤、断裂和隆升。这样壮阔的景象,是身陷于山脉中所无法想象的。

当飞机自东向西越过横断山脉时,在与念青唐古拉山脉交会的地方,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而来。雅鲁藏布江发源于西藏仲巴县境内的杰马央宗冰川,全长2057公里。它带着青藏高原的冰雪融水,一路汇集了大大小小的支流,自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在流经西藏东南部的米林、林芝和墨脱三县交界处时,被南迦巴瓦所阻挡不得不由向东流转为向南流,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这两座山峰分属不同的板块,由于它俩的左右夹持,雅鲁藏布江沿着缝合带的地壳断裂急泻而去。由于断裂压挤的紧密,河谷变得十分狭窄,江水奔腾咆哮并深深下切,形成世界上最长、最深、海拔最高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的“大拐弯”让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有了一个可以北上的通道。温暖的气流顺江而上,在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一带与北方寒流会合驻留,造就了林芝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气候并存的多种气候带,催生了大片绿意。这里山峰林立,巨大的山谷冰川从山顶铺泻至谷底一直伸进郁郁葱葱的林海里,一改西藏苍凉粗犷的形象。

从四川盆地经由川西高原进入青藏高原,川藏航线所飞越的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和第一级阶梯。地质年代里,这里发生了无数次剧烈的地壳运动,大地遭受了我们难以想象的断裂、下陷和抬升,以及冰川刨蚀、堆积等作用。而现在,借助穿行于云端的飞机,这一系列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壮观景象,在两个小时里如一幅卷轴徐徐展开。面对机翼下连绵起伏的山脉、镜子般散落山间的湖泊、恣意流淌的河流,不由令人惊叹:原来,换个角度,我们生存的大地竟然有另一种迥异寻常的大美。

喀什 至 日喀则:飞越阿里高原

从新疆到西藏的航线分为两段,先由喀什过西昆仑山至阿里,再经阿里飞抵日喀则。这条航线飞越了青藏高原最高寒的阿里地区,与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并行,是一条跨越地表上海拔最高、最难以到达之地的航线。

从新疆到西藏的航线,是一次从塔里木盆地跨越西昆仑山,进入阿里高原的飞行。这条航线虽没有川藏线的崇山峻岭,但从这里进入的是青藏高原最高寒的地区。从喀什飞往日喀则,在它们之间相隔的,是高高隆起的阿里高原。这里北有昆仑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自西向东绵延,南部有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由西北向东南延伸。众多的山脉把这块土地高高地托上了蓝天白云之间,世界上没有一个地理单元可望其项背。这是一次跨越地表上海拔最高、最难以到达之地的飞行。

阿里高原位于西藏的西北部,平均海拔约4500米。与青藏高原外围地区相比,它高出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约3000米,高出四川盆地约3500米,高出云贵高原约2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这里是西藏最偏远的地区,在这条航线开通之前,从海拔1300米的喀什攀升至海拔约4500米的阿里高原,汽车需要四五天的漫长爬行,翻越十多座海拔超过5000米的山口。走过新藏线的人,都会对这短时间内巨大海拔差异所带来的高原反应心有余悸。由于山高路险、气候恶劣,阿里高原人迹罕见,但它的博大苍凉和荒芜神秘仍吸引着世人前往。

群峰环绕、高原面断裂明显,早在古西藏时,阿里就被形容为河湖环绕的地方。这里发源了众多源远流长的国际性河流,佛经中记载其为四大江水之源:东为雅鲁藏布江——流出国境后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南为马甲藏布(孔雀河)——流出国境后称为格尔纳利河;西为朗钦藏布(象泉河)——流出国境后称为萨特莱杰河;北为森格藏布(狮泉河)——流出国境后称为印度河。由于这些河流孕育了一个个巨大的文明国度,并诞生了无数佛教大师,多个宗教共尊这里为世界的中心。

飞机向东飞行,机翼下出现的第一个著名的湖泊是班公错。在藏语里,班公错被称为错木昂拉仁波湖,意为长脖子天鹅。这个称呼非常传神,班公错的形状的确像天鹅的脖子一样又细又长,最狭窄的地方只有5米。

在阿里高原众多的山川和湖泊中,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冈仁波齐和圣湖玛旁雍错最具有宗教意义。和许多山峰总是一字排开的大山不同,冈仁波齐孤傲地耸立,峰顶如一座巨大的金字塔,突出在群山之上。它是一座神山,是一座在不同国度、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心目中所共有的神山。藏传佛教和西藏苯教以冈底斯山脉为宇宙中心,尊其为圣地;印度教认为它是破坏之神湿婆的居所;耆那教(印度传统宗教)则封它为阿什塔婆达,意为最高之山。

与冈仁波齐仅有20公里之隔的便是圣湖玛旁雍错,它面积400多平方公里,最深处达78米,湖面海拔458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玛旁雍错在藏语里意为“不可战胜的湖泊”,佛教徒坚信,玛旁雍错是胜乐大尊赐给信徒们的甘露池。如果用湖水净身,可清除心灵的各种烦恼及罪孽;饮用湖水,可以祛病强身;绕湖转经,可获得无上的功德。上千年来,执著的信徒总是以到玛旁雍错朝圣为人生最大的幸福。

从万米高空眺望,冈仁波齐失去了它的神秘性,金字塔形的峰顶清晰可见,白雪覆盖着的岩石肌理,仿佛伸手便可触碰到。它不再是那个从山脚望去雄伟壮丽的神山,脱去宗教的神秘面纱,冈仁波齐透露着的是地质演变的端倪。

如今的阿里似乎不宜人居,但历史上,它曾是象雄王国的龙兴之地。在古格王朝统治时期,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民多达数十万之众,而今天的阿里地区却只有8万人口。一个曾经在青藏高原如此兴盛的小王朝,缘何突然销声匿迹,而且几乎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可供采信的史料,这是阿里这片不动声色的冷寂之地留给世人的难解之谜。当飞机急速地穿行云天,机翼之下的阿里高原以荒凉和辽阔彰显了它作为万山之祖与百川之源的博大雄浑。在这片苍凉的土地上,地质年代的沧海桑田和人世间的岁月流转,都赋予了它们一种意在言外的庄严和厚重。

西宁 至 拉萨:盐湖,荒凉大地的守望者

从西宁飞往拉萨,飞机经过干旱的柴达木盆地,在盆地南缘进入青藏高原的高寒区。在云海之上俯瞰大地,飞机所经之处大抵为荒凉的不毛之地,而盐湖是不断闯入视野的壮观景象。它们犹如上帝打翻的调色盘,丰富和明艳的色彩令这片荒凉的大地生动起来。

飞机从西宁起飞,向西进入柴达木盆地,在大柴旦附近折向西南,飞越昆仑山和唐古拉山,最终抵达拉萨。唐古拉山是青海和西藏的界山,与北边的昆仑山一起围起的区域称作青南高原,也称北羌塘高原。这里是青藏高原的高寒区,海拔高,地表植被稀疏。从空中俯瞰大地,青藏航线所经之处的地面,大抵为荒凉的不毛之地。而这其中,最为生动的景象莫过于柴达木盆地中大大小小的盐湖,它们色彩斑斓地镶嵌在大地上,如同这片荒原上不倦的守望者。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与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并称为中国四大盆地。它四周环山,北邻祁连山脉,南抵昆仑山脉,西依阿尔金山脉,是四大盆地中平均海拔最高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东西长约800公里,南北最宽处约350公里,在这片面积约为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着大小盐湖近百个。

盐湖通常是指湖水含盐度大于3.5%,即大于海水平均盐度的湖泊。大约在5亿年前,柴达木盆地和周缘山区原本是古海,由于古板块的俯冲和碰撞作用,柴达木周缘的海槽开始封闭,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相继从海底隆起,并在漫长的地质时间中,不断抬升。与此同时,海水也从柴达木退出,逐渐由海过渡到陆,成为内陆盆地。在最近的一次地质运动中,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伴随着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柴达木盆地周缘山脉的高度也持续增加。这些山脉犹如巨大的屏障,挡住了来自印度洋、太平洋和地中海的季风,使得柴达木盆地的气候变得异常干燥。漫长的海陆变迁,持续的水分蒸发,柴达木盆地的“聚宝盆”—盐湖和盐沼,随之产生。

飞机离开西宁后的数百公里间,大地呈现出一种冷峻的黑褐色或灰褐色,地表植被稀疏。偶尔有一两座城镇,建筑的颜色也如同大地一样单调、沉闷。但就在茶卡镇附近,突然出现了一片淡绿色的湖泊,犹如一块翡翠镶嵌在灰褐色的土地上。这就是茶卡盐湖。由于高盐量的存在,茶卡盐湖周围几乎寸草不生,湖里也鲜有生命存在。当大风从高原深处吹来,盐湖一派苍茫。

在柴达木盆地星罗棋布的盐湖中,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和柯柯盐湖最为出名。茶卡盐湖在三个盐湖中面积最小,但它却是柴达木盆地开采最早、开采时间最长的盐湖。史料记载,早在西汉年间,游牧于青海的少数民族就开始从茶卡盐湖里获取食盐。与其他地区制作井盐、岩盐或是海盐相比,茶卡的池盐(湖盐)开采便捷,只需揭开只有十多厘米厚的盐盖,下面便是大量的天然结晶盐。

与大多呈现蓝色或绿色的淡水湖相比,盐湖的色彩要绚丽得多—青色、粉红色、褐色、绿色、橙色等。多样的色彩,主要是盐湖水中高浓度的盐分和生活其中的嗜盐微生物的杰作。高浓度的各种离子游离于水中,调整了湖水的折光率;而在各种极端恶劣环境下存活的嗜盐微生物在湖水中旺盛生长,阳光、微生物以及丰富矿物质的不同组合变化,让水体呈现出动人的色彩。

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中南部,是达布逊湖、南霍鲁逊湖、北霍鲁逊湖、南涩聂湖等一组相邻盐湖的统称。它们汇聚在一起后,总面积达5856平方公里,格尔木河、柴达木河等多条内流河都注入这些盐湖。由于察尔汗盐湖的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卤水在结晶的过程中形成了如盐花、盐脑等盐喀斯特地貌,同时在湖面板结成了一层厚达2米到20米不等的盐盖。这些盐盖非常坚硬,承载能力很大,上世纪50年代修建青藏公路时,技术人员尝试在盐盖上铺就道路,开创了柴达木盆地的一大奇观—盐桥。

从高处俯看,察尔汗盐湖表面的盐层经过阳光照耀,折射出一道道炫目的光,没有盐层覆盖的地方,露出一种宛如大海的深蓝。盐湖大多很宽阔,只有在空中,你才能了解盐湖的色彩有多么丰富。飞行在青藏航线上,星星点点的盐湖无疑是对荒凉大地的一种补偿:当你已经被无边的荒漠疲惫了双眼时,深褐色的大地上突然出现的一汪色彩多变的盐湖,多半会让你怦然心动。

昆明 至 林芝:夹缝之中,三江并流

从昆明到林芝的滇藏航线是在横断山脉中穿行,飞机向西北方向飞行,在西藏的芒康附近与川藏航线重叠,随后再次飞越印度板块的南迦巴瓦“犄角”到达林芝。云海之上,机翼之下,出现在视野里的壮观景象便是“三江并流”。

位于云贵高原西北部的昆明,四季如春,被誉为“春城”。在以昆明为中心的高原面上,分布着许多因地壳断裂形成的大小湖泊。湖盆由于湖水外泄和四周山地沙泥淤积,大多数已发育有湖岸平原。这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是高原的主要农业区。昆明向西北便是横断山脉,这里山脉和河谷平行排列,大江大河已把青藏高原的高原面切割得面目全非,但因山脉的顶部仍有高原面的残迹,并互相保持连续的趋势,人们仍将这一带划归高原的东部。从高空远眺,并行的山脉被梳理成一条条“山顶线”,清晰壮观。

从昆明到林芝的航线,先是向西北方飞越了横断山脉南部的山脉后,在澜沧江上游的芒康一带,和川藏航线重合,飞抵林芝。在西藏境内,川藏航线所经行的景观,又会次第出现在你眼前。这条航线经过的是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的边缘地带,这里最显著的地形特征就是闻名遐迩的三江并流。

三江并流是指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滇西北横断山脉的纵谷中并行奔流170余公里,跨过云南西北部的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总共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分别挤压在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高山大岭之间的夹缝中,形成了江水并流却并不交汇的自然景观。在这三条并行流淌的南北向大江中,澜沧江与金沙江相隔最短的直线距离为66公里,澜沧江与怒江最短的直线距离则不到19公里。几条大江相距如此之近,却终未汇为一流。江水沿着断裂带深深下切,大山变得越来越高,峡谷越来越窄。当三条裹挟着青藏高原雪水的大江与横断山脉相遇时,世界上罕见的地质奇观—三江并流诞生了。这里丰富多样的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向世人展示着曾经发生的极其复杂的地壳演变历史。

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它从西藏洛隆县的嘉玉桥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谷时才正式叫做怒江,嘉玉桥以上为怒江上游,称为那曲。在这一段,江水深入青藏高原内部,由西北向东南平缓地流淌在西藏东部的平浅谷地。从西藏的嘉玉桥至云南省的泸水县为怒江的中游。进入云南境内以后,怒江奔流在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之间,西岸高黎贡山的峡谷高差达5000米,东岸碧罗雪山的峡谷高差达4000多米,山谷幽深,危崖耸立,江水在谷底咆哮怒吼,故称“怒江”。云南省泸水县以下为怒江的下游,这段岭谷的高差已降至500米左右,河谷较为开阔,怒江平缓地在山间蜿蜒流淌。

当澜沧江从雪域高原一路南下,到达云南和西藏交界地带时,它已流过了800多公里的路途。接下来,整个澜沧江最壮观险峻的河段便在云南德钦境内徐徐展开。这里是澜沧江深谷断裂地带,深切的河床形成了两岸对峙的高山。在这些深V形的大峡谷底部,江水呼啸奔涌。澜沧江的水面海拔2006米,而相邻的梅里雪山主峰海拔6740米,两者之间的落差竟达4734米。从江面到顶峰的坡面距离为14公里,平均每公里上升337米,使峡谷坡面呈近乎垂直状态。从高空俯瞰,江流如同大地一条深长的伤口,两侧的崖壁几乎呈垂直状。即便坐在飞机上,也能感觉到这一地区地势的险要。

在滇藏交界处的怒江和澜沧江夹峙的中间地带,群山逶迤,如同一首气韵悠长的颂歌。万山之中,一片连绵的山峰积雪覆盖、傲然挺立,这就是著名的梅里雪山。它北接西藏的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连,有13座山峰海拔超过6000米,又被称为太子十三峰。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虽然与青藏高原腹地动辄七八千米的极高山相比并不算高,但它却被当地藏民誉为“雪山之神”,作为藏区八大神山之一而享誉世界。从1902年英国人首次发起攀登梅里雪山,到2000年永远禁攀,近百年间,世界上多支登山队铩羽而归,并有很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人类成功登顶诸多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后,海拔6000多米的梅里雪山至今仍然是一座处女峰。

如同横断山的其他地区一样,三江并流地区因山间高差大,气候也呈垂直分布。在极短的距离内,海拔便从怒江干热河谷的不足800米,急速抬升到了云南第一高峰卡瓦格博峰的将近7000米。因而,干热河谷、亚热带森林、稀树草甸、高山湖泊、高原湿地和雪山冰峰这些迥异的地理元素,就那么神奇地汇聚在一起。

舷窗外,横断山脉的山峰连绵,如同波浪般无休止地涌向天边。群峰间,三条齐头并进的大江尽收眼底。它们纤细如带,静静地绕行在逶迤群峰构成的夹缝中。

加载中...

聚圣源后厨传奇加盟黄钰筑起名大全林姓男孩属蛇公司起名宜用字大全桃花源记的恐怖真相是什么freefucking足疗软件潸然泪下的意思无独有偶的意思企业发展阶段从岛主到国王元华电影否极泰来是什么意思画室起名字大全免费山东鹅苗1980年代的爱情风雨如磐属猴如何样起名小爸妈演员表新闻联播大结局白木优子爱情鸟论坛免费观看大全在线挺田字男孩起名姓张的起名男孩免费卖酒的商贸公司起名大全属猴的人起名大全电子科技类的公司起名姓贾的起个名字公主与奴隶给女儿起名免费的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