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 7112
王力古代汉语.pdf
http://www.100md.com 2021年2月3日
第1页
第5页
第11页
第29页
第39页
第355页

    参见附件(40KB,0页)。

     文言文学习必备的神器

    精品站分享一套王力版的《古代汉语》,这本书能够很好的帮助人品读过去的文言文经典。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更好的研读过去流金岁月之经典文章,以去今略显浮躁之气。

    古代汉语图片预览

    包含的内容

    王力古代汉语.

    王力《古代汉语》教案.doc

    王力古代汉语笔记整理.doc

    古代汉语译文(王力版).doc

    王力版《古代汉语》重点整理.doc

    古代汉语重点预读

    古代汉语(王力版)笔记(包括解题和补充注释)

    绪论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1、本课程的性质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语言课。

    (1)基础课是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是指该专业中最基本的部分,亦即该专业的核心课程。

    (2)工具课是相对于理论课等而言。所谓工具课,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开设的课程。“工必善某事,必先利其器。”器是工具,利其器的目的是善其事。古代汉语作为一门工具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

    (3)语言课是相对于文学课而言。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专业,主要分为汉语言与汉文学两大模块。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阅读用古汉语写成的古文的能力和讲授中学文言作品(主要是语言方面)的能力。

    以上阅读和讲授两个能力,在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中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以培养和训练讲授文言作品能力为主,后者以培养阅读文学作品能力为主,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偏废。从2001年秋季起,中学语文教材又再次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材文言文的份量更重,特别是高中,篇目几占一半,因此,作为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学习自然也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此以外,作为语文工作者,他们还要大致了解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他们语文规范化的能力,如关于古代破读字的读音问题,异形词的规范问题等,都需要借助古代汉语知识求得解决。

    (二)古代汉语的含义和课程学习重点

    1、古代汉语的含义

    汉语的发展有不同的阶段。以往对汉语的发展一般采用两分法,即古代和现代。现代指五四运动后,古代与现代相对而言,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时间跨度较长。从先秦西汉一直到五四前 ......

    《古代漢語》

    緒 論

    中國的文化是悠久的,我們擁有極其豐富的文化遺產,必須批判地予以繼承。要繼承文

    化遺產,就要讀古書,讀古書就要具有閱讀古書的能力,所以我們必須學習古代漢語。時代

    越遠,語言與現代的距離也就越大;正是由於中國文化是悠久的,所以古代漢語的學習更顯

    得重要。我們必須掃除語言的障礙,才能充分地接觸我們的文化遺產;然後才談得上從中剔

    除其糟粕,吸收其精華。如果連書都讀不懂,哪能辨别精華和糟粕呢?

    “古代漢語”是中國語言文學系的基礎課之一,其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閱讀中國古書的

    能力。我們必須明確地認識到:“古代漢語”是一門工具課;通過這一課程的學習,使我們

    能更好地掌握古代漢語,以便閱讀古代文獻,批判地繼承我國古代的文化遺產。

    古代漢語是一個比較廣泛的概念,大致說來它有兩個系統:一個是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

    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也就是通常所謂的文言;

    一個是唐宋以來以北方話為基礎而形成的古白話。根據本課程的目的任務,我們學習和研究

    的对象主要是前者,即上古的文學語言以及歷代模仿它的典範作品。這里所謂文學語言,是

    語言巨匠們在全體人民所使用的語言基礎上高度加工的結果。重點是先秦的典範作品。這不

    僅因為先秦時代距離現在較遠,作品比較難懂;而且因為先秦的典範作品的語言是歷代文學

    語言的源頭,影響極為深遠。學習先秦典範作品的語言,可以收到溯源及流、舉一反三的效

    果。至於古白話,由於它同現代漢語非常接近,比較容易讀懂,所以我們不拿它作為學習和

    研究的对象。

    這門課程的对象確定了,還要考慮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前人學習古代漢語,重視

    感性認識,強調多讀熟讀,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工具書的幫助下,日積月累,也就逐漸地掌握到一定數量的文言語彙,領會到文言用詞造句的一些規律。但是沒有上升到

    理性認識,往往認識模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要提高一步,還要學習所謂“小學”

    (文字、音韻、訓詁)。“五四”以後,高等學校在古代語文教學方面,分設了文字、音韻、訓詁、語法等課。這些都是基礎知識課,並不以培養閱讀古書能力為目的。顯而易見,這兩

    種做法都有很大的片面性,不適合於今天的需要。

    有人曾經希望學習古代漢語時有一把鑰匙,學生掌握了這把鑰匙,就能開一切古籍之

    門,不是講一篇懂一篇,不講就不懂。這種願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沒有這樣一把鑰匙呢?

    如果把這把鑰匙看成為靈丹妙藥,希望不勞而獲,這樣的鑰匙自然是沒有的。如果說,認真

    考慮教學內容,講究教授和學習的方法,使學生能夠觸類旁通,執一馭萬,那是完全可能的。

    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於發展為理性認識,這是**唯物主義的認識

    論。學習古代漢語必須把對古代漢語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結合起來,才可望收到預期的效

    1果。

    感性認識是學習語言的必要條件,感性認識越豐富越深刻,語言的掌握也就越牢固越熟

    練。要獲得古代漢語的感性認識,就必須大量閱讀古代的典範作品。因此,本書文選部分佔

    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所選的文章一般是歷代的名篇,都是語言有典範性的優秀作品,而絕大

    多數又是思想性和語言的典範性相結合的。其中有講讀的,有閱讀的。我們要求結合注釋,徹底讀懂,並希望多讀熟讀,最好能夠背誦若干篇,這不但可以踏踏實實地掌握一些古代的

    語言材料,而且還可以培養我們對古代漢語的“語感”,這種基本的實踐工夫,大大有助於

    豐富我們的感性認識。如果能夠堅持不懈,必然會有得於心。反之,如果離開感性認識而侈

    談古代漢語的規律,那麼所得到的不過是一些抽象的空洞的概念,對於培養閱讀古書的能力

    是不會有多大幫助的。

    我們這樣說,絲毫沒有輕視理論知識的意思,恰恰相反,我們認為學習古代漢語的基本

    理論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認識有待於深化,認識的感性階段有待於發展到理性階段。

    單靠大量閱讀後的一些零星體會和心得,那是很不夠的,還必須繼承前人對古代漢語的研究

    成果。所以本書中有古漢語通論部分,闡述古代漢語詞彙、文字、語法、音韻以及修辭表達、文體特點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以加深學生對古代漢語的認識,使學生能把讀過的作品拿

    來跟它相印證。這樣既有材料,又有觀點,對古代漢語才算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但是,我

    們講通論的目的並不在於傳授有關古代漢語的系統理論,而是從説明提高古漢語的閱讀能力

    出發的;因此,各部分知識並不強求其完整性和系統性。

    學習古代漢語,對於語音、語法、詞彙這三方面的知識,都應該學習,但首先應該強調

    詞彙方面。因為音韻只在閱讀古代的詩詞歌賦時,問題才比較突出;至於語法,古今差别不

    大,問題容易解決;而詞彙是處在差不多不斷變化之中,有些詞,古代常用,現在變得罕用

    或根本不用了,有些詞古今意義或者完全不同,或者大同小異,讀古書時,一不留神,就會

    指鹿為馬,誤解了詞義。因此,我們學習古代漢語,重點必須放在詞彙上。至於詞彙,重點

    又需放在掌握常用詞上。古代漢語裏的詞並不都是同樣重要的,有些僻字僻義只出現在個别

    的篇章或著作裏,它們不是常用詞,我們只在讀到這些作品時才需要了解它們的意義,翻檢

    字典辭書,就可以解決問題,可以暫時不必費很大的力量去掌握。至於常用詞就不同了,只

    要我們閱讀古書,幾乎無時無地不和它們接觸;我們如果掌握了它們一般的常用的意義,我

    們就能掃除很多的文字障礙。過去有人專門鑽研僻字僻義,那不是學習本課程的迫切任務;

    正是這些常用詞似懂非懂,才使人們對古代作品的了解,不是囫圇吞棗,就是捕風捉影。掌

    握常用詞也可以說是掌握了一把鑰匙,它把文言詞彙中的主要問題解決了,就不會再是頭痛

    醫頭,腳痛醫腳,講一篇懂一篇,不講就不懂了。常用詞的掌握一方面是感性認識,另一方

    面也是理性認識。說它是感性認識,因為詞彙的系統性遠不像語法那樣強,要掌握每個詞的

    詞義和用法,非一個一個地掌握不可。我們如果有計畫地掌握一千多個常用詞,也就能基本

    上解決閱讀古書時在詞彙方面的困難。這些常用詞不可能在課堂上一一講授,要求學生在課

    2 3

    外自習時切實掌握,特别注意古今詞義上的細微差别,防止一知半解,一覽而過。我們說常

    用詞的掌握也是理性知識,因為把各書的常用詞的詞義集中在一起,需要一番概括的工夫。

    古人對古書詞義的注釋,往往只照顧到在特定的上下文裏講得通就算了,而有些字典按字收

    列許多古代注釋家的訓詁,就顯得五花八門,雜然紛陳。其實,許多表面上看來像是分歧的

    意義,都可以概括為一個基本意義,或者再加上一兩個或者再多一點的引申義,就可以說明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問題。這樣删繁就簡,芟翦枝節,突出主幹,也就是高度概括的過程。學

    生有了這種訓練,就有了一些真工夫,會大大提高閱讀古書的能力。

    文選、常用詞、古漢語通論,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為用的。如果只掌握常用詞而

    不講讀作品,那就只能獲得一些關於字義的零碎知識。如果只講讀作品而不掌握常用詞,那

    就講一篇,懂一篇,不講的仍舊不懂。如果只熟讀一些作品和掌握一些常用詞,而沒有關於

    古漢語的基本理論知識,那就不能融會貫通,概括全面。如果只有關於古漢語的基本理論知

    識,而不掌握實際材料(文選、常用詞),那就是空中樓閣,對於培養閱讀古書的能力,不

    會起多大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學好“古代漢語”這一課程,就非全面地掌握這三部分的內

    容不可。

    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我們不能離開文章的思想內容專從所謂語言的角度去培養閱讀

    古書的能力。如果我們不了解古人的思想,也就無法了解古人的語言;如果我們對某一作品

    的思想內容沒有正確的認識,也就不能認為我們已經真正讀懂了它。古人的思想是打著階級

    烙印的,是帶著時代色彩的,因此,我們對待古典作品就不能不估計到作家作品的階級局限

    和時代局限。而作為一門語言課一門工具課,在“古代漢語”課堂講授的過程中,不可能用

    許多時間來對作家作品進行思想分析,這就要求學生自己本著批判地繼承的精神去對待這些

    作品,自覺地培養分析鑒賞的能力。

    語言是有繼承性的,現代漢語是古代漢語的繼承和發展。現代漢語的語法詞彙和修辭手

    段都是從古代文學語言裏繼承和發展過來的,在語法方面,有許多古代虛詞和結構形式就常

    常運用在現代漢語尤其是現代書面語言裏,在詞彙方面也是這樣。因此,學習古代漢語雖然

    以培養閱讀古書能力為主要目的,但是,古代的文學語言掌握好了,對於提高我們現代漢語

    的語言修養也會有很大的幫助。毛澤東同志在《反對黨八股》裏說:

    我們還要學習古人語言中有生命的東西。由於我們沒有努力學習語言,古人語言中的許

    多還有生氣的東西我們就沒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當然我們堅決反對去用已經死了的語彙和

    典故,這是確定了的,但是好的仍然有用的東西還是應該繼承。 (注:毛澤東選集》第三卷 838頁。)

    要想學習古人語言中有生命的東西,就必須熟悉古人所用的文學語言。

    我們應該重視語言的繼承性,但是也應該看到現代漢語比古代漢語更加豐富,更加精密

    完善。學習古代漢語,無論是為了培養閱讀古籍的能力還是為了提高現代漢語的語言修養,我們都必須以“古為今用”為原則,反對厚古薄今,以古非今,這是堅定不移的。 第 一 單 元

    文 選

    左 傳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完整的歷史著作。關於《左傳》的作者和成書時代,歷來有過許多爭論,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左傳》是春秋時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後來經過

    許多人增益。一般人認為它原是一部獨立的歷史著作,但也有人認為是傳(zhuàn)《春秋》

    的( 《春秋》是魯國的一部大事年表性質的歷史書)。到了晉代,杜預才把它分年附在《春秋》

    的後邊。

    《左傳》所記載的歷史年代大致和《春秋》相當,同起於公元前 722年,但訖年比《春

    秋》晚 28 年,即止於公元前 453 年。它比較系統地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代各國的政治、經

    濟、軍事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面貌,是研究中

    國古代社會的很有價值的歷史文獻。

    《左傳》在文學上和語言上的成就很大。作者既善於突出事物的本質,用簡括的語句寫

    出複雜紛繁的事物(特別是善於寫戰爭),也善於用極少的筆墨刻劃出人物的細微動作和內

    心活動,使人物躍然紙上。《左傳》有許多外交辭令也很出色。

    《左傳》為後代歷史著作和敘事散文樹立了典範,後代的一些偉大作家如司馬遷等,都

    從中吸取了營養。

    自東漢以來,為《左傳》作注的很多,現在最通行的是《十三經注疏》中的《春秋左傳

    注疏》(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

    鄭伯克段于鄢(隱公元年)[1]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2]。生莊公及共叔段[3]。莊公寤生[4],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5]。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6]。及

    莊公即位[7],為之請制[8]。公曰:“制,巖邑也[9],虢叔死焉[10],佗邑唯命[11]。”

    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12]。

    [1]本文表現了鄭國統治階級內部的互相傾軋以及鄭莊公的陰險毒辣和虛偽。 《左傳》本無篇目,篇目是

    後加的。鄭,國名,姬姓,在今河南新鄭縣等地。鄭伯,指鄭莊公。春秋時有五等爵:公、侯、伯、子、男。鄭屬伯爵。克,戰勝。段,莊公之弟。鄢(yān),鄭地名,在今河南鄢陵縣境。隱公,魯隱公。 《春秋》

    4是以魯國的紀元編年的。隱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

    [2]初,當初。這是追述往事的習慣說法,在本文意指鄭伯克段于鄢以前的事。申,國名,姜姓,在今

    河南南陽縣。娶于申,從申國娶妻(即娶申國國君之女)。武姜,“武”表示丈夫為武公,“姜”表示娘家

    姓姜。

    [3]共(gōng),國名,在今河南輝縣。叔,排行在末的,年少的。在這裏“叔”表示段是莊公的弟弟。

    段後出奔共,所以稱為共叔段。

    [4]寤(wù),通啎,逆,倒著。寤生,胎兒腳先出來(依黃生說,見《義府》卷二),等於說難產。

    [5]遂,等於說“從此就”。

    [6]亟(qì),屢次。弗,不。

    [7]及,到了。即位,天子或諸侯就職叫即位。

    [8]替段請求制這個地方。為(wèi),介詞。制,又名虎牢,在今河南鞏縣東,原是東虢(guó )國的領地,東虢為鄭所滅,制遂為鄭地。

    [9]巖,險要。邑,人所聚居的地方,大小不定(依孫詒讓說,見《周禮正義》“里宰”疏) 。

    [10]虢叔,東虢國的君。死焉,死在那裏。

    [11]佗,同他。唯命,是“唯命是聽”的省略。

    [12]姜氏請求京,莊公使共叔段住在那裏,稱他為京城大叔。京,鄭邑名,在今河南滎陽縣東南。大(t

    ài),後來寫作“太”。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1]。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2],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3]。君將不堪[4]。”公曰:“姜氏欲

    之,焉辟害[5]?”對曰:“姜氏何厭之有[6]?不如早為之所[7],無使滋蔓[8],蔓難圖也[9];蔓草猶不可除[10],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

    [11],子姑待之[12]。”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13]。公子呂曰[14]:“國不堪貳[15],君將若之

    何[16]?欲與大叔,臣請事之[17];若弗與[18],則請除之。無生民心[19]。”公

    曰:“無庸,將自及[20]。”

    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21],至於廩延[22]。子封曰:“可矣。厚將得衆[23]。”

    公曰:“不義不昵,厚將崩[24]。”

    [1]祭(zhài)仲,鄭大夫。城,指城牆。雉,量詞,長三丈,高一丈。國,國家。

    [2]參,三。國,國都。參國之一,國都的三分之一。古制,侯伯之國,城牆為三百雉。三分之一就是

    百雉。

    [3]不度,不合法度。非制,不是先王的制度。

    [4]您將要受不了,即無法控制的意思。堪,經得起。

    [5]姜氏要這樣,哪裏能夠避開禍害?辟,後來寫作避。焉,疑問代詞,哪裏。

    [6]姜氏有什麼滿足?厭,滿足。之,代詞,復指提前的賓語“何厭”。

    5 [7]不如早點安排他個地方。意指早點給段換個便於控制的地方。為,動詞,在這裏指“安排”之類的

    意思。之,指共叔段,作“為”的間接賓語。所,處所,“為”的直接賓語。

    [8]不要使他發展。無,通毋,不要。滋,滋長。蔓,蔓延。

    [9]圖,圖謀。這裏指設法對付。

    [10]蔓草,蔓延的野草。猶,尚且,還(hái)。

    [11]不義,指不義的事情。斃,倒下去。

    [12]子,古代對人的尊稱。姑,姑且。之,代詞,指段自斃事。

    [13]既而,不久。鄙,邊邑。貳,兩屬,屬二主。貳於己,一方面屬於莊公,一方面屬於自己。

    [14]公子呂,字子封,鄭大夫。

    [15]國家受不了兩屬的情況。

    [16]若之何,奈何,怎麼辦?

    [17]如果打算[把鄭國]送給大叔,就請您允許我侍奉他。

    [18]若,假如。

    [19]不要使民生二心。

    [20]用不着, [他]將會自己趕上[災禍]。庸,用。及,趕上。

    [21]貳,指前兩屬的地方。原先該地是兩屬,現在段則正式收為自己所有。

    [22]至,到。廩延,鄭邑名,在今河南延津縣北。

    [23]厚,指土地擴大。衆,百姓,這裏指民心。

    [24]這句是說,段既然不義,就不能籠住民心,土地占多了就要垮臺。這是就“厚將得衆”而說的雙關

    話。暱,通?,黏。這裏指能團結人。崩,山塌,這裏指垮下來,崩潰。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1],將襲鄭。夫人將啟之[2]夫。公聞其期[3],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4]。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

    [5]。五月辛醜[6],大叔出奔共[7]。 遂寘姜氏於城潁[8],而誓之曰[9]:“不及黃

    泉,無相見也[10]”。--既而悔之[11]。

    [1]完,修葺(qì),指修城。聚,指聚集百姓。繕,修理,製造。甲,戎衣、鎧(kǎi)甲。兵,武器。具,準備。卒,步兵。乘(shèng),兵車。

    [2]人,指武姜。啟之,為段開城門,即作內應。啟,開門。

    [3]期,段襲鄭的日期。

    [4]帥,通率。春秋時都是車戰,兵車一乘有甲士(帶盔甲的兵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二百乘,共

    甲士600人,步卒14400人。以,連詞。

    [5]諸,“之於”的合音字。

    [6]古人以干支紀日,五月辛醜,即隱公元年五月二十三日。

    [7]奔,快跑。出奔,指逃到外國避難。此句後面略有刪節。

    [8]寘(zhì),放置,安頓,這裏有放逐的意思。城潁,鄭邑名,在今河南臨潁縣西北。

    6 [9]誓之,向她發誓。

    [10]黃泉,地下的泉水,黃色,這裏指墓穴。這句等於說這輩子咱們不見面了。

    [11]之,指寘姜氏於城潁並發誓事。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1]聞之,有獻於公[2]。公賜之食。食舍肉[3]。公問之。

    對曰:“小人有母[4],皆嘗小人之食矣[5],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6]。”公曰:

    “爾有母遺,繄我獨無[7]!”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8]?”公語之故,且告

    之悔[9]。對曰:“君何患焉[10]?若闕地及泉[11],隧而相見[12],其誰曰不然

    [13]?”公從之。公入而賦[14]:“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

    隧之外,其樂也洩洩[15]。”遂為母子如初[16]。

    [1]潁考叔,鄭大夫。潁谷,鄭邊邑,在今河南登封縣西南。封,疆界。封人,管理疆界的官。

    [2]有獻,有所獻。

    [3]舍,放著,後來寫作“捨”。

    [4]小人,潁考叔自己謙稱。

    [5]我的食物[她]都吃過了。嘗,這裏是“吃”的意思。

    [6]遺(wèi),給,這裏指留給。之,指其母。

    [7]爾,你。繄(yī),句首語氣詞。

    [8]敢,表謙敬的副詞。何謂,說的是什麼意思?這話怎麼講?

    [9]語(yù),告訴。之,間接賓語。語之故,把緣故告訴他。告之悔,把心里後悔的事告訴了他。語法

    結構同於“語之故”。

    [10]您在這件事情上憂慮什麼呢?

    [11]闕,通“掘”,挖。

    [12]隧,用如動詞,挖隧道。

    [13]誰說不是這樣?其,語氣詞,加強反問。然,代詞,指黃泉相見。

    [14]入,在這裏與下面的“出”互文見義,即籠統表示莊公和姜氏進出隧道。賦,賦詩。這裏是莊公所

    賦的詩的一部分。

    [15]洩洩(yì yì),和融融的意思差不多,都是形容快樂的樣子。

    [16]從此作母親作兒子還和當初一樣。

    君子曰[1]:潁考叔,純孝也[2]。愛其母,施及莊公[3]。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4]。”其是之謂乎[5]?

    [1]君子,作者的假託, 《左傳》中慣用的發表評論的方式。

    [2]純,篤厚。

    [3]施(yì),延,擴展,等於說“擴大影響”。

    [4]見《詩經·大雅·既醉》 。孝子的孝沒有窮盡,永久把它給與你(指孝子)的同類。匱(kuì),盡。

    錫,賜,給與。

    7 [5]大概是說這種情況吧。其,表委婉的語氣詞。是,這個,作“謂”的賓語。之,代詞,復指“是”。

    齊桓公伐楚(僖公四年)[1]

    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2]。蔡潰[3],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4]:

    “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5],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6]。不虞君之涉吾地也[7],何故?”管仲對曰[8]:“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9]召:’五侯九伯,女實征

    之,以夾輔周室[10]。’賜我先君履[11]: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12]。爾貢包茅不入[13],王祭不共[14],無以縮酒[15],寡人是征[16];

    昭王南征而不復[17],寡人是問[18]。”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19],敢

    不共給[20]?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21]!”

    師進,次於陘[22]。

    [1]本文寫齊桓公為稱霸天下而伐楚,但楚也毫不示弱,齊終未達目的。齊桓公,春秋五霸之一。齊屬

    侯爵,故文中稱齊侯。僖公四年即公元前656年。

    [2]以,介詞。參加這戰役的有魯、宋、陳、衛、鄭等國。師,軍隊。蔡,國名,姬姓,在今河南省汝

    南、上蔡等地。

    [3]潰,潰敗。

    [4]楚君派[使者]跟諸侯之師說。楚子,楚成王。楚屬子爵,故稱楚子。這是春秋筆法,實際上楚已

    僭稱王了。與,介詞,跟,和。

    [5]處(chǔ),居住。寡人,謙詞,君王自稱,意思是“寡德之人”。齊臨渤海(古人稱為北海),楚境

    不到南海,這裏只是甚言其遠。

    [6]馬牛牝牡相誘也不相及(依孔穎達說) 。唯,句首語氣詞。風,放,指牝牡相誘。這是譬喻兩國相距

    甚遠,一向互不相干。

    [7]不虞,不料。涉,本來是淌水過河的意思,這裏當進入講。不說齊進攻而說涉,是委婉的辭令。

    [8]管仲,齊大夫,姓管,名夷吾,字仲。

    [9]召(shào)康公,周成王時太保(官名)召公奭(shì),因其封地在召(今陝西岐山縣),所以稱召公,“康”是他的諡號。先君,後代君臣對本國已故君王的稱呼。大公,即姜太公,名尚,齊之始祖。大(tài),後來寫作“太”。

    [10]五侯,即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九伯,九州之長。“五侯九伯”在這裏泛指所有的諸侯。女(rǔ),你,後來寫“汝”。實,句中語氣詞,表示命令或期望。征,討伐,這裏指有征伐之權。夾輔,輔佐。

    [11]履,踐踏,這裏指足跡所踐踏的地方,即齊國可以征伐的範圍。

    [12]海,指黃海渤海。河,黃河。穆陵,地名,即今山東臨朐(qú )縣南的穆陵關。無棣,齊國的北境,在今山東無棣縣附近。

    [13]茅,菁茅,楚地特產。包茅,裹成捆兒的菁茅。入,納,這裏指納貢。

    8 [14]周王的祭祀用品供給不上。共,供給,後來寫作“供”。

    [15]沒有用來縮酒的東西。縮酒,滲酒,祭祀時的儀式之一:把酒倒在束茅上滲下去,就像神飲了一樣

    (依鄭玄說,見《周禮·甸師》注)。

    [16]我來索取它。是,代詞,指包茅,“征”的賓語。征,索取。下文“寡人是問”結構同此。

    [17]周昭王晚年荒於國政,人民恨他,傳說當他巡行到漢水時,當地人民故意弄了一只用膠黏的船給他,行至江心,船解體,昭王溺死。征,行,這裏指巡狩。復,回。按:這都是齊進攻楚的藉口。

    [18]問,指責問。

    [19]寡君,臣子對別國人謙稱自己的國君為寡君。

    [20]敢,謙詞,等於說“豈敢”。

    [21])您還是到水邊去問吧!其,表委婉的語氣詞。諸,之於。水濱,水邊。

    [22]次,軍隊臨時駐紮。陘(xí ng),山名,在今河南偃城縣南。

    夏,楚子使屈完如師[1]。師退,次於召陵[2]。

    齊侯陳諸侯之師[3],與屈完乘而觀之[4]。齊侯曰:“豈不穀是為?先君之

    好是繼[5]!與不穀同好[6],如何?”對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7],辱收

    寡君[8],寡君之願也。”齊侯曰:“以此衆戰[9],誰能禦之[10]!以此攻城,何

    城不克!”對曰:“君若以德綏諸侯[11],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

    城[12],漢水以為池[13],雖衆,無所用之[14]!”

    屈完及諸侯盟[15]。

    [1]屈完,楚大夫。如,往,到……去。

    [2]召(shào)陵,地名,在今河南偃城縣東。

    [3]齊侯把諸侯之師陳列出來。按:這是向楚示威。

    [4]乘(ché ng),乘車。

    [5]難道為了我?[只是為了]繼承先君的友好關係[罷了]。按:這是虛偽的外交辭令。不谷,不善,諸侯的謙稱。兩個“是”字都是代詞,復指提前的賓語。

    [6]同好(hào),共同友好。

    [7]承蒙您向我國社稷之神求福,意思是您不毀滅我國。惠,敬詞,意思是您這樣做是表現了您的恩惠。

    徼(jiāo),求。敝邑,謙稱自己的國家。社,土神。稷,穀神。

    [8]辱,謙詞,意思是您這樣做使您蒙受了恥辱。收,收容。

    [9]衆,名詞,指衆將士。

    [10]禦,抵擋。

    [11]綏(suí ),安撫。

    [12]楚國拿方城當作城牆。方城,山名,在今河南葉縣南。“方城”是“以”的賓語,提在“以”前。

    [13]結構同上句。池,護城河。

    [14]沒有用它的地方。

    9 [15]盟,訂立盟約。

    宮之奇諫假道(僖公五年)[1]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2]。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3]。虢亡,虞必

    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翫[4]。一之謂甚,其可再乎[5]?諺所謂’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者[6],其虞虢之謂也。”

    [1]本文寫晉侯向虞國借道,宮之奇看出晉的陰謀,力諫虞公。他有力地駁斥了虞公迷信宗族關係和神

    權的思想,指出存亡在人不在神,應該實行德政,民不和則神不享。這反映了當時的民本思想。宮之奇,虞大夫。諫(jiàn),用言語糾正尊長的錯誤。假,借。假道,借路,這裏專指軍隊借路,通過別國領土。

    [2]晉侯,指晉獻公。復,又。僖公二年晉曾向虞借道伐虢,滅下陽。虞,國名,武王所封,為大(tài)

    王之子虞仲的後代,在今山西平陸縣東北六十里。虢(guó ),國名,又名北虢。文王封其弟仲於陝西寶雞附

    近,號西虢。北虢是虢仲的別支,在今平陸。

    [3]表,外面。這裏指屏障。

    [4]啟,啟發,這裏指啟發晉的貪心。寇,凡兵作於內為亂,於外為寇。翫(wán),習慣而不留心,等

    於說放鬆警惕。

    [5]一次已經算是過分了,還可以來個第二次嗎?謂,通為(依王念孫說,見《經傳釋詞》引) 。甚,厲

    害,過分。其,語氣詞,加強反問。

    [6]輔,面頰。車,牙床骨。

    公曰:“晉,吾宗也[1],豈害我哉?”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2]。

    大伯不從,是以不嗣[3]。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4];為文王卿士[5],勳在王室,藏於盟府[6]。將虢是滅,何愛於虞[7]?且虞能親於桓莊乎,其愛之也[8]?桓莊

    之族何罪,而以為戮[9]?不唯偪乎[10]?親以寵偪[11],猶尚害之,況以國乎

    [12]?”

    [1]宗,同姓,同一宗族。晉、虞、虢都是姬姓國,同一祖先。

    [2]大(tài)伯、虞仲,大王的長子、次子。昭,宗廟在左的位次。古者昭穆相承,左為昭,右為穆。大

    王於周為穆,穆生昭,故大王之子為昭。

    [3]不從,指不從父命。大伯知道大王要傳位給他的小弟弟王季,所以和虞仲一起出走。是以,因此。

    嗣,繼承[王位]。宮之奇認為大伯沒繼承王位是不從父命的結果。

    [4]虢仲、虢叔,虢的開國祖,王季的次子和三子,文王的弟弟。王季於周為昭,昭生穆,故虢仲、虢

    叔為王季之穆。

    [5]當過文王的卿士。卿士,執掌國政的大臣。

    [6]在王室有功勳,因功受封時的典策藏在盟府中。盟府,主管盟誓典策的政府部門。宮之奇以上這幾

    句話是針對虞公的“晉,吾宗也”說的,意思是:如果說到同宗的關係,那麼虢在姬姓中的地位比虞高,10虢晉之間比虞晉之間親,因為虢這一支是從王季那裏分出來的,王季做了周君,而虞的祖先虞仲並沒做周

    君,而且虢還是周的功臣。

    [7][晉]將要連虢都滅了,對虞還愛什麼呢?是,代詞,復指提前的賓語“虢”。

    [8]再說晉之愛虞,能比桓莊之族更親嗎?桓莊,桓叔與莊伯,這裏指桓莊之族。桓叔是獻公的曾祖,莊伯是獻公的祖父,桓莊之族是獻公的同祖兄弟。這句話是一種特殊的倒裝句法。其,指晉。之,指虞。

    全句等於說:“晉之愛虞也,能親於桓莊乎?”

    [9]桓莊之族有什麼罪而把他們殺了?莊公二十五年晉獻公盡誅同族群公子。以為戮,拿[他們]當作

    殺戮的對象,等於說“把他們殺了”。以,介詞,後面的賓語省略。戮,殺,這裏用如名詞。

    [10]唯,因為(參用王引之說,見《經傳釋詞》 )。偪,通逼,逼近,這裏有威脅的意思。

    [11]至親而以寵勢相逼。寵,在尊位。

    [12]“以國”後面承上省略了“偪”字。

    公曰:“吾享祀豐絜[1],神必據我[2]。”對曰:“臣聞之[3]:鬼神非人實

    親,惟德是依[4]。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5]。’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6]。’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7]。’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

    不享矣。神所馮依[8],將在德矣。若晉取虞[9],而明德以薦馨香[10],神其吐之

    乎[11]?”

    [1]享,把食物獻給鬼神。享祀,泛指一切祭祀。豐,豐富,指祭品盛多。絜,通潔。

    [2]據,依(依王引之說,是《經義述聞》 )。據我,即依附於我,等於說保佑我。

    [3]之,指下面要說的一番道理。

    [4]鬼神不親人,只依德。實、是,都是代詞,復指提前的賓語“人”、“德”。下文“唯德是輔”結

    構同此。惟,只。德,指有德行的人。

    [5]所引《周書》早已亡逸,這兩句今見於偽古文《尚書·蔡仲之命》 。大意是:上天對於人沒有親疏的

    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佑他。皇,大。輔,輔佐,這裏指保佑。

    [6]這兩句也是《周書》上的,今見於偽古文《尚書·君陳》 。大意是:黍稷並不是馨(xīn)香,光明的

    德行才是馨香。黍,黃黏米。稷,不黏的黍子。黍稷在這裏泛指五穀,為祭祀的物品。馨,遠處可以聞到

    的香氣。古人認為祭祀時鬼神前來享用祭品的香氣。惟,句中語氣詞。

    [7]這兩句也是《周書》上的,今見於偽古文《尚書·旅獒》 。今本《尚書》“民”作“人”,“繄”作

    “其”。大意是:人們拿來祭祀的東西並不改變(祭品是相同的) , [但是]只有有德的人的祭品才算[真

    正的]祭品。繄,句中語氣詞。

    [8]馮(pí ng),即後來的“憑”,這裏和“依”義近。

    [9]取,取得,指滅掉。

    [10]明德,使德明。以,表目的的連詞。薦,獻,這裏指向神獻。馨香,指黍稷。

    [11]其,語氣詞,加強反問。吐,指不食所祭之物。宮之奇的意思是:晉國如果明其德,使享祀豐絜,神也會保佑晉的,那麼享祀豐絜就並不能使虞倖免於難。

    11 弗聽,許晉使。宮之奇以其族行[1]。曰:“虞不臘矣[2]。在此行也,晉不

    更舉矣[3]。”

    冬,十二月丙子朔[4],晉滅虢,虢公醜奔京師[5]。師還,館于虞[6]。遂襲

    虞,滅之[7]。

    [1]以其族行,指率領全族離開虞。

    [2]虞國不能舉行臘祭了。臘,年終舉行的一種祭祀,這裏用如動詞。

    [3]更(gèng),副詞,再。舉,指舉兵。晉即以滅虢之兵滅虞,所以不需要再舉兵。此句下文略有刪節。

    [4]十二月初一。丙子,該月初一正逢干支的丙子。朔,每月的第一天。

    [5]醜,虢公名。京師,周的都城。

    [6]還,回來。館,公家為賓客所設的住處,這裏用如動詞,等於說住賓館。

    [7]下文略有刪節。

    燭之武退秦師(僖公三十年)[1]

    晉侯秦伯圍鄭[2],以其無禮於晉[3],且貳於楚也[4]。晉軍函陵,秦軍氾南[5]。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6]:“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

    “臣之壯也[7],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8]。”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9]。然鄭亡[10],子亦有不利焉!”許之[11]。

    [1]燭之武,鄭大夫。

    [2]晉侯,指晉文公。秦伯,指秦穆公。

    [3]以,因。其,人稱代詞,代鄭。晉文公為公子時逃亡在外,經過鄭國,鄭文公沒有以禮待他。

    [4]貳,參看《鄭伯克段于鄢》“貳於己”注。

    [5]軍,用如動詞,屯兵。函陵,地名,在今河南新鄭縣北。氾(fán),水名,指東氾,今已湮,故道在

    今河南中牟縣南。

    [6]佚之狐,鄭大夫。鄭伯,指鄭文公。

    [7]辭,推辭。壯,壯年。

    [8]不能做什麼啦。也已,略等於“矣”。

    [9]這是我的過錯。是,指示代詞,作句子主語,指上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10]然,連詞,表轉折,等於說“然而”。

    [11]許之, [燭之武]答應了鄭文公。

    夜縋而出[1]。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2]。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3]。越國以鄙遠[4],君知其難也[5];焉用亡鄭以陪鄰[6]?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7],行李之往來[8],共其乏困[9],君亦無所害。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10],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11],君之所知也。夫晉

    12何厭之有?既東封鄭[12],又欲肆其西封[13];若不闕秦,將焉取之[14]?闕秦以

    利晉,唯君圖之[15]。”

    秦伯說[16],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17],乃還。

    [1]縋(zhuì),用繩子吊著重東西,這裏指用繩子縛住燭之武從城牆上送下來。

    [2]既,已經。

    [3]冒昧地拿“亡鄭”這件事麻煩您。敢,表謙敬的副詞。煩,麻煩。執事,辦事人員。這是客氣話,實際指秦伯本人。

    [4]越,超越。以,表目的的連詞。鄙,邊邑,用如動詞。秦在西,鄭在東,晉在二者之間,所以說秦

    是越過一個國家,以遼遠的鄭國作為邊邑。

    [5]其,指“越國以鄙遠”事。

    [6]焉用,哪裏用得著。陪,增加[土地] 。鄰,指晉。

    [7]舍,捨棄,不取(不滅掉) ,後來寫作“舍”。東道主,東方道上的主人(鄭在秦東) 。“以”字後

    省略了賓語(“鄭”)。

    [8]行李,外交使節。

    [9]共,供,供應。乏困,本來行而無資叫乏,居而無食叫困,這裏指使者往來時館舍資糧的不足。

    [10]嘗,曾經。賜,恩惠。為賜,等於說施恩。晉君,在這裏是間接賓語。

    [11]焦瑕,二地名,都在今河南陝縣附近。濟,渡河,指晉惠公(文公之弟,比文公先為晉君)渡河歸

    國。版,打土牆用的夾版,這裏指版築的土牆,防禦工事。晉惠公依靠秦力得以回國為君,曾許以焦瑕作

    為報答,但回國後,就不承認了。朝、夕,極言兩件事距離很近。

    [12]以鄭為東面的疆界。封,疆界,用如動詞。

    [13]肆,伸展。

    [14][晉]如果不使秦受到虧損,將從哪裏得到它所要取得的土地呢?

    [15]唯,表希望的語氣詞。圖,考慮。之,指“闕秦以利晉”。

    [16]說,喜悅,高興,後來寫作“悅”。

    [17]杞子等三人都是秦大夫。戍(shù),駐紮,防守。

    子犯請擊之[1]。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失其所與,不知[4];以亂易整,不武[5]。吾其還也[6]。”亦去之[7]。

    [1]子犯,即狐偃,晉文公的舅父。

    [2]微,帶有假設語氣的否定副詞,略同於“非”,等於說“假如不是”。夫(fú ),指示代詞。夫人,那人,指秦穆公。重耳是靠他的力量回國的,所以這樣說。

    [3]因,藉,靠。敝,壞,這裏指損害。

    [4]與,聯合。所與,同盟者。知(zhì),後來寫作“智”。

    [5]這裏的“武”和上文的“仁”,都是上古時的抽象的道德觀念。

    [6]其,表示委婉的語氣詞。

    13 [7]去,離開。注意:“去”字跟現代的意義很不相同。之,指鄭。

    蹇叔哭師(僖公三十二年)[1]

    冬,晉文公卒。庚辰[2],將殯于曲沃[3]。出絳[4],柩有聲如牛[5]。卜偃使

    大夫拜[6],曰:“君命大事[7],將有西師過軼我[8]。擊之,必大捷焉。”

    [1]這裏選的,是著名的秦晉淆(xiáo)之戰的一部分。文中表現了蹇(jiǎn)叔預見到勞師以襲遠必然失

    敗,結果終不出其所料。蹇叔,秦國元老。

    [2]庚辰,魯僖公三十二年十二月十日。

    [3]殯(bìn),停柩待葬。古代風俗,人死先停柩,然後擇日安葬。曲沃,晉地名,是晉宗廟所在地,在今山西聞喜縣東。周代君王的棺柩要“朝于祖考之廟”,因此要在那裏暫時停放。

    [4]]絳(jiàng),晉國都,在今山西翼城縣東南。

    [5]柩(jiù),裝了死屍的棺材。

    [6]卜偃,晉掌蔔筮之官,名偃。拜,古代的一種禮節,跪下後雙手合抱在胸前,頭低到手上。

    [7]君,指晉文公。大事, 《左傳》成公十三年:“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裏是指戎(軍事)。

    [8]西師,西方的軍隊,指秦師。軼(yì),後車超過前車。過軼,這裏是越過的意思。晉在秦鄭之間,秦侵鄭,必定要路過晉。卜偃聞秦密謀,所以說這話來引起警惕。

    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1]:“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2],若潛師以來[3],國

    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4]。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5]。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6]?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7]。且

    行千里,其誰不知[8]?”公辭焉[9]。召孟明、西乞、白乙[10],使出師於東門之

    外。蹇叔哭之[11],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12]。”公使謂之曰[13]:

    “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14]!”

    [1]杞子,見上篇“杞子”注。使,使人。

    [2]管,類似於現代的鎖鑰。

    [3]假若秘密派軍隊前來。潛,隱藏在水面下,這裏指隱蔽地行動。潛師,指秘密行軍。

    [4]秦穆公向蹇叔諮問這件事。訪,諮詢,徵求意見。諸,之於。

    [5]使軍隊很疲勞去襲擊遠方,不是我所聽見過的事。非所聞,是委婉的說法,實際上是說我不贊成。

    遠,指鄭,下文“遠主”是指鄭君。

    [6]無乃,表委婉語氣的副詞,大概,恐怕。

    [7]勤,勞苦。無所,指無所得。悖(bèi)心,悖逆之心。

    [8]其,語氣詞,加強反問。

    [9]辭,不接受。

    [10]孟明,姓百里,名視,是秦另一元老百里奚之子。西乞,名術。白乙,名丙。三人都是秦國大將。

    14 [11]之,指師。

    [12]之,介詞。其,等於“師之”(“之”也是介詞) 。

    [13]秦穆公使人對他說。謂,對……說。

    [14]你知道什麼?你如果在中壽的年齡死去,你墓上的樹也該長到兩手合抱那麼粗了。這是罵蹇叔早就

    該死了。中壽,約指活到六七十歲。蹇叔大約已七八十歲,過了中壽的年齡。木,樹。拱,兩手合抱。

    蹇叔之子與師[1]。哭而送之曰:“晉人禦師必於殽[2]。殽有二陵焉[3]:其

    南陵,夏后皋之墓也[4];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5]。必死是間[6],餘收爾

    骨焉[7]。”

    秦師遂東[8]。

    [1]與(yù),參加。

    [2]殽,通崤,山名,在今河南洛寧縣西北,地勢極險。

    [3]殽有兩陵在那裏。陵,大山。淆有二山,稱為東陵西陵,相距三十五里。下文南陵即西陵,北陵即

    東陵。

    [4]夏后皋,夏天子皋,夏桀的祖父。后,君。

    [5]文王,周文王。所辟風雨,避風雨的地方。

    [6]是,代詞,這,指二陵。間,當中。

    [7]焉,在那裏。

    [8]遂,副詞,接著就。東,用如動詞,向東[進發] 。

    晉靈公不君(宣公二年)[1]

    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牆[2]。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3]。宰夫胹熊蹯

    不孰[4],殺之,寘諸畚[5],使婦人載以過朝[6]。趙盾、士季見其手[7],問其故

    而患之[8]。將諫,士季曰:“諫而不入[9],則莫之繼也[10]。會請先[11],不入,則子繼之[12]。”三進及溜,而後視之[13]。曰:“吾知所過矣[14],將改之。”

    稽首而對曰[15]:“人誰無過?過而能改[16],善莫大焉[17]。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18]。’夫如是[19],則能補過者鮮矣。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20],豈惟群臣賴之[21]。又曰:‘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22]。’能補過也。君能

    補過,袞不廢矣[23]。”

    [1]本文著重表彰了敢於直諫、忠於國事的趙盾。晉靈公,名夷皋,晉襄公之子,文公之孫,是歷史上

    有名的暴君。君,用如動詞。不君,不行君道。宣公二年即公元前607年。

    [2]厚,重。斂,賦稅。厚斂,加重賦稅。雕,畫,一本作雕。

    [3]彈人,用彈弓射人。辟(bì),躲避,後來寫作“避”。丸,彈子。

    [4]宰夫,廚子。胹(é r),燉。熊蹯(fán),熊掌。孰,熟,後來寫作“熟”。

    15 [5]畚(běn),草繩編成的筐子一類的器物。

    [6]載,用車裝。過朝,經過朝廷。靈公是以殺人為兒戲,並想借此讓衆人怕自己(依孔穎達說) 。

    [7]趙盾,晉正卿(相當於首相) ,諡號宣子。士季,名會,晉大夫。其手,宰夫的手。

    [8]問宰夫被殺的原因,並為這件事憂慮。

    [9]不入,不納,這裏指不接受諫言。

    [10]莫,否定性的無定代詞,等於說“沒有誰”。之,代詞,指趙盾,等於說“您”(注意:先秦“之”

    字可以活用),在這裏做“繼”的賓語。

    [11]先,動詞,這裏是說先諫。

    [12]之,等於說“我”。

    [13]三進,往前走了三次。及,到。溜,通“霤”,房頂瓦壟滴水處,指屋簷下。士會往前走一段路,就伏到地下行禮,靈公知道他要進諫,所以假裝沒看見,士會只好又往前走,再行禮,這樣往前走了三次

    已到簷下,靈公無可回避了,才理他。

    [14]我知道我所犯的錯誤了。靈公想把士會的話擋回去,所以搶先說話。

    [15]稽首,古人最恭敬的禮節,動作近似於磕頭,但要先拜,然後雙手合抱按地,頭伏在手前邊的地上

    並停留一會,整個動作都較緩慢。

    [16]前一“過”字是名詞,指過錯;後一“過”字是動詞,指犯了錯誤。

    [17]沒有任何善事能比這個更大的了。

    [18]引自《詩經·大雅·蕩》 。大意是:沒有誰向善沒一個開始,但很少能堅持到底。靡,沒有誰,作

    用同“莫”。初,開始。鮮(xiǎn),少。克,能。

    [19]夫,句首語氣詞,表示下面要發表議論。

    [20]社稷就鞏固了。之,介詞。

    [21]賴,依靠。之,指“君能有終”。

    [22]引自《詩經·大雅·烝民》 。大意是:周宣王有沒盡職的地方,只有仲山甫來彌補。袞,天子之服,這裏指天子。職,職責。闕,通缺,過失。仲山甫,周宣王的大臣。

    [23]這話有雙關的意思。您能補救您的過失,您的袞袍就可以不被廢掉了。意思是您的君位就丟不了了。

    猶不改[1]。宣子驟諫[2]。公患之,使鋤麑賊之[3]。晨往,寢門辟矣[4]。盛

    服將朝[5],尚早,坐而假寐[6]。麑退,歎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

    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7]。有一於此[8],不如死也。”觸槐而死[9]。

    [1]猶,還(hái),仍。

    [2]驟,多次。

    [3]患,厭惡。鋤麑(chú ní ),晉力士。賊,殺。上“之”字指驟諫,下“之”字指趙盾。

    [4]寢門,臥室的門。辟,開。

    [5]盛服,正其衣冠,也就是“穿戴整齊”的意思。

    [6]假寐(mèi),不脫衣冠睡覺。

    16 [7]信,守信用。

    [8]在不忠不信中有一樣。

    [9]觸,撞。

    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1],伏甲將攻之[2]。其右提彌明知之[3],趨登曰[4]:

    “臣侍君宴,過三爵[5],非禮也。”遂扶以下[6]。公嗾夫獒焉[7]。明搏而殺之[8]。

    盾曰:“棄人用犬,雖猛何為[9]!”鬥且出[10]。提彌明死之[11]。

    [1]晉侯賜給趙盾酒喝。飲(yìn),使……喝,也就是給……喝。

    [2]伏,埋伏。甲,鎧甲,這裏指穿鎧甲的武士。

    [3]右,車右,又稱驂乘。古制,一車乘三人,尊者在左,禦者在中,驂乘居右;但君王或戰爭時的主

    帥居中,禦者在左。車右都是有勇力之士,任務是執干戈以禦敵,並負責戰爭中的力役之事。提彌明,人

    名。

    [4]快步走上堂去。

    [5]爵,古代飲酒器。

    [6]緊接著就扶著[趙盾]走下堂去。

    [7]嗾(sǒu),喚狗的聲音,用如動詞,嗾使。夫(fú ),指示代詞,那個。獒(áo),猛犬。 《爾雅》 :“犬

    四尺為獒。”

    [8]搏,徒手打,搏鬥。

    [9]何為,做什麼?也就是“頂得了什麼?”

    [10]一邊打,一邊出去。且,連詞,一邊……一邊。

    [11]死之,為他(趙盾)死了,即殉難的意思。

    初,宣子田於首山[1],舍于翳桑[2]。見靈輒餓[3],問其病,曰:“不食三

    日矣。”食之[4],舍其半[5]。問之,曰:“宦三年矣[6],未知母之存否。今近

    焉,請以遺之[7]。”使盡之[8],而為之簞食與肉[9],寘諸橐以與之[10]。既而與

    為公介[11],倒戟以禦公徒[12],而免之[13]。問何故,對曰:“翳桑之餓人也。”

    問其名居[14],不告而退。——遂自亡也[15]。

    [1]田,打獵,後來寫作“畋”。首山,又名首陽山,在今山西永濟縣南。

    [2]舍,住一宿。翳桑,地名(依王引之說,見《經義述聞》 )。

    [3]靈輒,人名。餓,指因挨餓而病倒。

    [4]食(sì)之,給他東西吃。“食”的用法同上文“飲”。

    [5]靈輒留下食物的一半沒吃。

    [6]宦(huàn),當貴族的僕隸。

    [7]現在離她近了,請允許把[這一半]給她吃。遺(wèi),給。

    [8]盡,用如動詞,這裏是吃盡的意思。

    [9]並且給他預備一筐飯和肉。為,作,這裏有“預備”的意思。簞(dān),盛飯用的竹筐。食(sì),飯。

    17 [10]橐(tuó ),口袋。以,連詞。

    [11]既而,不久。與(yù),參加。介,甲,指甲士。

    [12]把兵器倒過頭來擋住靈公手下的人。

    [13]免之,使趙盾免於難。

    [14]名,名字。居,住處。

    [15]亡,逃走,指趙盾逃亡(依王引之說,見《經義述聞》 )。

    乙丑[1],趙穿攻靈公於桃園[2]。宣子未出山而復[3]。大史書曰[4]:“趙盾

    弑其君[5]。”以示於朝[6]。宣子曰:“不然[7]。”對曰:“子為正卿,亡不越

    竟[8],反不討賊[9],非子而誰?”宣子曰:“烏呼[10]!‘我之懷矣,自詒伊戚

    [11]’,其我之謂矣!”

    [1]宣公二年九月二十六日。

    [2]攻,當為“殺”字之誤(依王引之說,見《經義述聞》 )。桃園,靈公的園囿。

    [3]山,晉國國界處的山。復,回來。

    [4]大(tài)史,後來寫成太史,官名,專管記載國家大事,這裏是指晉太史董狐。書,寫,指記事。

    [5]弑(shì),古代下殺上叫弑。太史這樣記載是為了維護宗法社會的正統思想和等級觀念。無論國君如

    何無道,也只可諫,不可殺,殺君就是大逆不道。史官以此為記事的準則,當然不會寫出真正的歷史。

    [6]把上面的話拿到朝廷上公佈。

    [7]不是這樣。然,代詞。

    [8]竟,國境,邊境,後來寫作“境”。

    [9]反,回來。後作返。討,聲討。賊,大逆不道的人,這裏指趙穿。

    [10]烏呼,即嗚呼,感歎詞。

    [11]杜預說這兩句是逸詩。可能是引自《詩經·邶風·雄雉》 ,今本《詩經》“伊戚”作“伊阻”。趙

    盾引這兩句的意思是:由於我懷念祖國,反而自己找來了憂患。之,介詞。懷,眷戀。詒,通貽,給。伊,指示代詞,那個。戚,憂。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1],書法不隱[2]。趙盾,古之良大夫也,為

    法受惡[3]。惜也,越竟乃免[4]。”

    [1]良史,好史官。

    [2]書法,記事的原則。隱,隱諱。

    [3]為(wèi),為了。法,指書法。惡,指惡名。

    [4]照孔子看來,董狐的書法是對的,趙盾也沒罪,只是因為史官的記事原則而受屈。“越竟”就是孔

    子提出的解決這個矛盾的方法:“越竟則君臣之義絕,可以不討賊”(見杜注)。這反映了孔子的正統觀念。

    齊晉鞌之戰(成公二年)[1]

    18 癸酉[2],師陳於鞌[3]。邴夏禦齊侯[4],逢醜父為右[5]。晉解張禦卻克,鄭

    丘緩為右[6]。齊侯曰:“余姑翦滅此而朝食[7]!”不介馬而馳之[8]。卻克傷於

    矢[9],流血及屨,未絕鼓音[10]。曰:“餘病矣[11]!”張侯曰:“自始合[12],而矢貫餘手及肘[13];余折以禦,左輪朱殷[14]。豈敢言病?吾子忍之[15]。”緩

    曰:“自始合,苟有險[16],餘必下推車。子豈識之[17]?--然子病矣[18]。”張

    侯曰:“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退從之[19]。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20]。

    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21]?擐甲執兵,固即死也[22];病未及死,吾子勉

    之[23]!”左並轡[24],右援桴而鼓[25],馬逸不能止[26],師從之[27]。齊師敗績

    [28]。逐之,三周華不注[29]。

    [1]鞌(ān)之戰是《左傳》中著名的戰役之一,這裏只錄全文的一部分。文中表現了由於齊師驕傲、晉

    軍同仇敵愾,決定了齊的潰敗。鞌,齊地名,在今濟南附近。成公二年即公元前589年。

    [2]成公二年的六月十七日。

    [3]師,指齊晉的軍隊。陳,擺開陣勢。

    [4]邴夏給齊侯趕車。邴夏,齊大夫。齊侯,指齊頃公,桓公之孫,名無野。

    [5]逢醜父,齊大夫。右,見《晉靈公不君》“右”字注。

    [6]解(xiè)張(下文又稱張侯) ,鄭丘緩,都是晉臣。“鄭丘”是復姓。卻(xì)克,又稱卻獻子,晉大

    夫,是這次戰役中晉軍的主帥。

    [7]姑,姑且。翦滅,剪除消滅。此,指晉軍。朝食,吃早飯。

    [8]介,甲,這裏用如動詞。不介馬,不給馬披上甲。古代車戰,馬要披甲。馳之,使勁趕馬,指驅馬

    進擊。

    [9]傷於矢,被箭所傷。

    [10]血一直流到鞋上,仍然擊鼓不息。古代車戰,主帥居車當中,自掌旗鼓,指揮三軍。鼓聲是1前進

    的號令。

    [11]病,等於現在說重病、病厲害了。這裏指受傷很重。

    [12]從一開始交戰。

    [13]箭射進我的手,一直穿到肘。

    [14]我把箭折斷了來繼續駕車,左邊的車輸都成了深紅色(被血染的) 。朱,紅色。殷(yān),紅中帶黑。

    [15]吾子,尊稱,比“子”更親熱些。

    [16]苟,如果。險,這裏指難走的路。

    [17]你難道知道這些嗎?豈,副詞,難道。

    [18]然,然而,但是。子,指卻克。

    [19]大意是,全軍都注意著我們車上的旗鼓,前進和後退都聽從旗鼓的指揮。

    [20]殿,鎮守。集事,成事。

    [21]若之何,奈何。其,語氣詞。以,因。敗,壞。君,指國君。

    19 [22]穿上鎧甲,拿起武器(指參加戰鬥) ,本來就抱定了必死的決心。擐(huàn),穿。固,副詞,本來。

    即,動詞,走向。

    [23]勉,努力。

    [24]禦者本雙手執轡,這時解張把轡並在左手。並,動詞。轡(pèi),韁繩。

    [25]援,拽過來。桴(fú ),也寫作桴,鼓槌。鼓,動詞,打鼓。

    [26]逸,狂奔。

    [27]軍隊隨著主帥的車趕上去。

    [28]敗績,大敗。

    [29]晉師追趕齊師,圍著華不注山繞了三圈。逐,追趕。周,動詞,繞。華不注,山名,在今濟南東北。

    韓厥夢子輿謂己曰[1]:“旦辟左右[2]。”故中禦而從齊侯[3]。邴夏曰:“射

    其禦者,君子也。”公曰:“謂之君子而射之,非禮也[4]。”射其左,越于車下

    [5];射其右,斃于車中[6]。綦毋張喪車[7],從韓厥曰:“請寓乘[8]。”從左右,皆肘之[9],使立於後。韓厥俛定其右[10]。

    [1]韓厥,晉大夫,在這次戰役中任司馬(掌管祭祀、賞罰等軍政) 。子與,韓厥的父親。

    [2]旦,早晨。辟,避開,後來寫作“避”。左右,指兵車左右兩側。這兩句是插敘頭天夜里的事。

    [3]中禦,指韓厥代替禦者,立在車的中央禦車。韓厥非主將,本應居左。從,追趕。

    [4]統治者們進行戰爭,本來就要殺戮大批的人,而齊侯在戰爭中反而講“禮”,是很虛偽的,同時也

    與古人所謂戎事以殺敵為禮不合。

    [5]越,墜。

    [6]斃,僕倒。案:左傳中像這樣記載蔔筮和夢極為靈驗的事很多,其實是作者硬行牽合的。

    [7]綦(qí )毋張,晉大夫,姓綦毋,名張。

    [8]請允許我搭你的車。寓,寄,指附搭。

    [9]站在左邊和右邊, [韓厥]都用肘制止。因為綦毋張是寄乘,所以說是“從”。肘,用如動詞。之,指綦毋張。

    [10] 俛,同俯,低下身子。定,放穩當。其右,指原來在右邊被射倒的人。

    逢醜父與公易位[1]。將及華泉[2],驂絓於木而止[3]。醜父寢於轏中[4],蛇

    出於其下,以肱擊之[5],傷而匿之[6],故不能推車而及[7]。韓厥執縶馬前[8],再拜稽首[9],奉觴加璧以進[10],曰:“寡君使群臣為魯衛請[11],曰無令輿師

    陷入君地[12]。下臣不幸,屬當戎行[13],無所逃隱[14],且懼奔辟而忝兩君[15]。

    臣辱戎士[16],敢告不敏,攝官承乏[17]。”醜父使公下,如華泉取飲[18]。鄭周

    父禦佐車,宛茷為右[19],載齊侯以免[20]。韓厥獻醜父,卻獻子將戮之。呼曰[21]:

    “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22],有一於此,將為戮乎[23]?”卻子曰:“人不難

    以死免其君[24],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者[25]。”乃免之[26]。

    [1]易位,換位置。醜父知道齊侯可能被擒,所以和齊侯易位。

    20 [2]華泉,泉名,在華不注山下,流入濟水(見《水經注》 )。

    [3]驂(cān),古代用三馬駕車,轅馬兩旁的馬叫驂。絓,通掛,後來寫作掛,絆住。

    [4]轏(zhàn),棚車,即用木條橫排編成車箱的輕便車子。

    [5]肱(gōng),手臂(由肘至肩) 。

    [6]傷,醜父手臂受傷。匿,藏,指隱瞞。之,指所受的傷。從“醜父寢於轏中”至此,是作者插敘頭

    天夜里的事。

    [7]及,被[韓厥]趕上了。

    [8]韓厥執縶站在齊侯馬前。縶,絆馬索。

    [9]再拜稽首,比稽首更重的一種禮,先拜,然後稽首(參看《晉靈公不君》“稽首”注) 。

    [10]奉,捧。觴,一種盛酒器,功用如後代的酒杯。璧,玉環的一種。進,奉獻。這三句是寫韓厥對齊

    侯修“殞命”之禮(即俘獲敵國國君時的禮儀)。

    [11]鞌之戰的前奏是齊伐魯、衛侵齊。魯衛敗,到晉國請救兵,所以韓厥說是替魯衛請求。這以下韓厥

    所說的話,都是委婉的外交辭令。

    [12]不要讓許多軍隊深入您的國土,即不要讓晉軍進一步攻進齊境。無,通毋,不要。與,衆多,許多。

    [13]下臣,韓厥自稱。這是人臣對別國國君的自謙之辭。屬,恰巧。當,遇。戎行(háng),兵車的行

    列,指齊軍。

    [14]沒有逃走躲藏的地方。隱,躲藏。

    [15]而且怕[因為]逃跑躲避而給兩國國君帶來恥辱。忝(tiǎn),辱。

    [16][因為我在軍隊里,]使戎士受辱,這是說充數當個戎士。

    [17]我冒昧地向您告稟,我是不會辦事的;人材缺乏,自己只好承擔充數。言外之意即我要履行職責,俘擄你。敏,聰明。攝官,任職。承,承擔。

    [18]如,往,動詞。飲,用如名詞,指水。

    [19]佐車,副車。鄭周父、宛茷(fèi),都是齊臣。

    [20]醜父已冒充為齊侯,這時讓齊侯借著取水的工夫逃走。免,免於被俘。

    [21]醜父呼。

    [22]直到目前為止,沒有能代替自己國君承擔患難的人。自今,從現在追溯到以前。

    [23][現在]這裏有了一個,將要被殺掉嗎?為,等於說“被”。

    [24]不把“以死免其君”看作難事。免,指使[其君]脫身。

    [25]勸,鼓勵。

    [26]免,釋放。

    楚歸晉知罃(成公三年)[1]

    晉人歸楚公子谷臣與連尹襄老之屍于楚[2],以求知罃[3]。於是荀首佐中軍

    21矣,故楚人許之[4]。

    [1]本文表彰了知罃(zhì yīng)忠君愛國、對楚不卑不亢的精神。歸,送還。知罃,晉臣,他父親是荀

    首。荀首封於知(又寫作智),於是以邑為氏。

    [2]谷臣,楚莊王的兒子。連尹,楚官名。襄老,楚臣。宣公十二年(公元前 597 年)晉楚邲(地名,在今河南鄭州市東)之戰時,晉知罃被俘,晉卻擒獲了穀臣,射死了襄老,把屍首運回晉國。現在晉要用

    穀臣和襄老的屍體換回知罃。

    [3]求,索取。

    [4]於是,在這時候。於,介詞。是,代詞。中軍,古代出師分為上中下(或左中右)三軍。主帥親率

    中軍。佐中軍,即當了副元帥。案,晉楚邲之戰時,晉雖失敗,但未喪元氣,楚一時還無力制服晉。這時

    能幹的荀首已被提拔為副帥,楚怕晉尋事,所以答應送回知罃。

    王送知罃曰[1]:“子其怨我乎?”對曰:“二國治戎[2],臣不才,不勝其任

    [3],以為俘馘[4]。執事不以釁鼓[5],使歸即戮[6],君之惠也。臣實不才,又誰

    敢怨[7]?”王曰:“然則德我乎[8]?”對曰:“二國圖其社稷,而求紓其民[9],各懲其忿以相宥也[10],兩釋累囚以成其好[11]。二國有好,臣不與及[12],其誰

    敢德[13]?”王曰:“子歸,何以報我[14]?”對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

    受德[15],無怨無德,不知所報[16]。”王曰:“雖然,必告不穀[17]。”對曰:

    “以君之靈[18],累臣得歸骨於晉[19],寡君之以為戮[20],死且不朽[21]。若從

    君之惠而免之,以賜君之外臣首[22],首其請於寡君而以戮於宗[23],亦死且不

    朽。若不獲命[24],而使嗣宗職[25],次及於事[26],而帥偏師以修封疆[27],雖

    遇執事,其弗敢違[28];其竭力致死[29],無有二心,以盡臣禮[30],所以報也[31]。”

    王曰:“晉未可與爭。”重為之禮而歸之[32]。

    [1]王,指楚共王。

    [2]戎,軍旅。治戎,整頓軍備。這裏以“治戎”代替“進行戰爭”,是一種外交辭令。

    [3]不才,等於說不中用。勝(shēng),擔當得起。任,職務。

    [4]俘,戰爭時生俘的人。馘(guó ),割取敵方戰死者左耳。“俘馘”在這裏即指俘虜。

    [5]執事,辦事人員。這是客氣話,實際指楚共王本人。釁(xìn),上古的一種祭禮,殺牲以血塗鐘鼓,這裏指以戰俘代牲釁鼓。不以釁鼓,等於說不把我殺掉。

    [6]即,動詞,就,接近。戮,殺,用如名詞。即戮,等於說接受殺戮。

    [7]又敢怨誰呢?這裏“誰”是“怨”的賓語,下文“誰敢德”結構與此相同。

    [8]然則, [既然]如此,那麼……。然,代詞。則,連詞。德,用如動詞,感恩。

    [9]兩國都為自己的國家考慮,設法解除人民的痛苦。紓,緩和,解除。

    [10]各懲一時之忿,而互相原諒。懲(ché ng),懲戒。忿,怒氣,怨恨。宥(yòu),寬赦,這裏當原諒

    講。

    [11]釋,釋放。累,捆綁。囚,囚犯。累囚,被捆綁起來的俘虜。成,全。好(hào),友好。

    22 [12]與(yù),參與。及,趕上。與及,等於說發生關係。

    [13]其,語氣詞,加強反問。知罃的意思是:你並不是為了我而釋放我,我憑什麼對你感恩?

    [14]何以,用什麼。

    [15]我擔當不了受怨,您也擔當不了受德。這是說我沒什麼可恨你的,你也不值得我感激。任,擔當。

    [16]不知所報,不知道報答什麼。

    [17]雖然這樣, [也]一定得告訴我。雖,連詞,等於現代的“雖然”。然,代詞,這樣。不谷,見《齊

    桓公伐楚》“不穀”注。

    [18]以,靠。靈,福。

    [19]累臣能回到晉國。累臣,知罃自稱。歸骨,把骨頭帶回去,這是客氣話。

    [20]等於說假若我的國君把我殺掉。寡君,見《齊桓公伐楚》注。戮,用如名詞,指殺的對象。

    [21]等於說死了將很光榮。

    [22]把我賜給您的外臣荀首。外臣,臣子對別國君主稱呼本國的臣。

    [23]其,將。請,請求。宗,祖廟。古代家族權力很大,可以根據家法殺人。

    [24]如果得不到命令,即晉君不准我父親這樣做。

    [25]嗣,繼承。宗職,宗子(宗族首領,世襲)的職務。

    [26]按次序擔任到軍事的職務。事,指軍事。

    [27]帥,通率。偏師,副帥副將所屬的軍隊,這裏是客氣的說法。修,治理。封疆,邊界。“封”和“疆”

    在這裏是同義詞。修封疆,指保衛邊疆。

    [28]其,將。下句“其”字同。違,躲避。弗敢違,這是委婉的說法,暗指我將跟您打起來。

    [29]竭,盡。致死,等於說效死,即貢獻出生命。

    [30]用[這個]來盡到臣對君應有的禮。按:禮的意義甚廣。“臣禮”指人臣所應盡的義務。竭力致死,無有二心,就是臣禮的表現。“臣禮”是對晉君說,不是對楚王說。知罃的意思是說:忠晉即所以報楚。

    [31][這就是]用來報答你的。

    [32]很隆重地給他舉行禮儀,並把他送回去了。為,在這裏有“行”的意思。

    祁奚薦賢(襄公三年)[1]

    祁奚請老[2]。晉侯問嗣焉[3],稱解狐[4]——其讎也[5]。將立之而卒[6]。又

    問焉。對曰:“午也可[7]。”於是羊舌職死矣[8]。晉侯曰:“孰可以代之[9]?”

    對曰:“赤也可[10]。”於是使祁午為中軍尉[11],羊舌赤佐之。

    [1]祁奚,晉人,從成公十八年(即三年前)起,任中軍尉(尉,軍尉,平時掌軍政,戰時兼任主將的

    禦者。中軍尉,中軍的軍尉)。薦,推舉。賢,指賢者,品德高尚而且有才能的人。襄公三年,即公元前

    570年。

    [2]請老,告老,請求退休。

    23 [3]晉侯向祁奚問接替中軍尉職務的人。晉侯,指晉悼公。嗣,用如名詞,指接替中軍尉職務的人。焉,指示代詞兼語氣詞。問嗣焉,等於說“問嗣於祁奚”。

    [4]稱,舉。解(xiè)狐,晉臣。

    [5]讎,仇敵。

    [6]正要立解狐,解狐死了。卒,死。

    [7]午,祁午,祁奚之子。也,句中語氣詞。

    [8]於是,當這時候。羊舌職,晉臣,姓羊舌,名職,任中軍尉佐之職(即副中軍尉) 。

    [9]孰,誰。

    [10]赤,羊舌赤,字伯華,羊舌職之子。

    [11]於是,略等於現代的“於是”。

    君子謂祁奚於是能舉善矣[1]。稱其讎,不為諂[2];立其子,不為比[3];舉

    其偏,不為黨[4]。商書曰:“無偏無党,王道蕩蕩[5]”,其祁奚之謂矣。解狐

    得舉,祁午得位,伯華得官[6]:建一官而三物成,能舉善也[7]。夫唯善,故能

    舉其類[8]。詩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9]。”祁奚有焉。

    [1]君子,見《鄭伯克段于鄢》“君子”注。於是,在這件事情上。舉,推薦。善,指賢者。

    [2]諂(chǎn),諂媚。不為諂,不算是諂。

    [3]比(bì),為私利而無原則地結合,這裏是指偏愛自己親人。

    [4]偏,直屬的下級。黨,動詞,和“比”意思相近,這裏指袒護自己的儕類。

    [5]見《尚書·洪范》 。相傳《洪范》為商代箕子所作,所以稱為《商書》。無偏,沒有偏向自己親人的

    事。這裏的“偏”和上文“舉其偏”的“偏”意義不同。無黨,沒有袒護自己儕類的事。王道,封建統治

    階級設想的一種理想的政治。蕩蕩,平坦開闊的樣子,這裏指平正無私。

    [6]舉,因解狐未得官而死,所以只說得舉。得位、得官,同義。

    [7]立了一個中軍尉而三件[好]事作成了,是由於能舉善啊。

    [8]正因為[自己]善,所以能舉薦跟自己一樣的人。夫(fú ),句首語氣詞。

    [9]見《詩經·小雅·裳裳者華》 。《詩經》“惟”作“維”。在這裏的意思是:只有有德的人,才能舉

    薦像自己一樣的人。

    子產不毀鄉校(襄公三十一年)[1]

    鄭人游於鄉校,以論執政[2]。然明謂子產曰[3]:“毀鄉校,何如[4]?”子產曰:

    “何為[5]?夫人朝夕退而遊焉[6],以議執政之善否[7]。其所善者,吾則行之;

    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我聞忠善以損怨[8],不聞作威以

    防怨[9]。豈不遽止[10]?然猶防川[11]:大決所犯[12],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

    不如小決使道[13],不如吾聞而藥之也[14]。”然明曰:“蔑也今而後知吾子之

    24 25

    信可事也[15],小人實不才[16]。若果行此,其鄭國實賴之[17],豈唯二三臣[18]?”

    仲尼聞是語也[19],曰:“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1]子產,鄭大夫,名公孫僑(子產是字) ,春秋時有名的政治家。執政二十餘年,使處在晉楚雙重壓迫

    之下的弱小鄭國獲得安定,並受到各國尊重。鄉校,鄉間的公共場所。既是學校,又是鄉人聚會議事的地

    方。

    [2]執政,指掌握政權的人。

    [3]然明,鄭大夫,姓鬷(zōng),名蔑,字然明。

    [4]何如,如何,等於說怎麼樣。

    [5]何為,幹什麼?

    [6]夫,句首語氣詞,引起議論。退,指工作完畢回來。

    [7]議,談論。善否,好和不好。

    [8]忠善,用如動詞,為忠善。損怨,減少怨恨。

    [9]防,堵住。

    [10]難道不能很快地制止?遽(jù),急,迅速。

    [11]難道不能很快地制止?遽(jù),急,迅速。

    [12]大決所造成的災害。決,堤防潰決。

    [13]不如開個小口子讓[川]暢通。道,同導。

    [14]不如我聽取[他們的議論]並且把它當作苦口良藥。藥,用如動詞,以……為藥。之,指鄭人的議

    論。

    [15]今而後,從今以後。信,誠然,的確。可事,可以成事。

    [16]小人,然明自謙之稱。

    [17]其,語氣詞。

    [18]豈只是我們這些做官的[賴之] 。二三,泛指復數。

    [19]仲尼,孔子的字。是,這。下文“以是觀之”的“是”同。

    常用詞(一) 60字

    言語謂訪請召報告諫討 反復舍次如 馳驟侵襲奔亡逐及執免 享薦 圓虞 克堪有無

    昭穆 勤乏 亂整 兩貳

    兵車甲介卒乘 君帥姑女 族黨讎 河防城池田館

    1.【言】

    (一)動詞。說話,說。論語鄉黨:“食不語,寢不~。”左傳成公二年:“豈敢~病?”

    引申為談問題,對某事表示意見。左傳僖公四年:“楚子使與師~曰。”戰國策趙策三:“勝

    也何敢~事?”(勝:趙勝。平原君自稱。)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括自少時學兵法、~兵事。”

    (二)名詞。話,言論。論語公冶長:“聽其~而觀其行。”引申為一句話為一言。論

    語為政:“詩三百,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三百:詩經三百篇。)又一個字為

    一言。論語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

    “乎!’”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又如

    “五~詩”,“七~詩”。

    2.【語】

    (一)動詞。談話。論語鄉黨:“食不~,寢不言。”李白夜宿山寺詩:“不敢高聲~,恐驚天上人。”

    (二)讀 yù。告訴。左傳隱西元年:“公~之故,且告之悔。”論語陽貨:“居!吾

    ~女。”(居:坐下。女:你。)

    (三)名詞。言論,話。論語季氏:“吾聞其~矣,未見其人也。”

    (四)諺語,俗話。谷梁傳僖公二年:“~曰:’唇亡則齒寒’。”後漢書黃瓊傳:“常

    聞~曰:’嶢嶢者易缺,皦皦者易汙。’”

    [辨]言,語。在古代漢語裡,“言”是自動地跟人說話,“語”則是指回答別人的問

    話,或是和人談論一件事情,兩者區別很清楚。如左傳僖公三十年:“佚之狐言於鄭伯曰”,這是佚之狐主動向鄭伯進言,宣公二年的“歎而言曰”,是自動地慨歎,成公二年的“豈敢

    言病”,“言病”也是說自動說出自己受傷。這些地方的“言”都不能換成“語”。“言”

    “語”用作及物動詞時,分別更是明顯。“言”一般只能帶指事物的賓語(言病,言事),如果指人,也只能他指,不能指談話的對方。“語”既能帶指事物的賓語,例如莊子在宥:

    “又奚足以語至道”,帶指人的賓語時,可以指稱談話的對方,例如論語陽貨:“吾語女”,還可以帶雙賓語,例如左傳隱西元年:“公語之故”,莊子在宥:“吾語女至道。”總之,“語”字的“告訴”這一意義,是“言”字所不具備的。“諺語”一義,更是“言”所沒有

    的。

    3.【謂】

    (一)對〔某人〕說。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公使~之曰。”論語公冶長:“子~子貢

    26曰。”

    (二)叫,叫做,認為。詩經王風葛藟:“~他人父。”論語陽貨:“懷其寶而迷其邦,可~仁乎?”引申為指稱,意指。左傳隱西元年:“其是之~乎!”又宣公二年:“其我之

    ~矣!”

    (三)評論〔人物〕。論語公冶長:“子~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論語裡仁:“子

    ~韶盡美矣,未盡善也。”(韶:舜時的音樂名。)

    (四)通“為”。左傳僖公五年:“一之~甚,其可再乎?”〔以~〕以為。王安石答

    司馬諫議書:“某則以~受命於人主,議法度而修之於朝廷,以授之於有司,不為侵官。”

    [辨]謂,曰。“謂”是“說”的意思,後面有引語,但不與引語緊接;“曰”字後面

    緊跟著就是引語。小說裡常有某人“說道”,“謂”等於“說”,“道”等於“曰”。“謂”

    “曰”與“言”“語”分別更大,因為“謂”“曰”後面必須有引語(這裡指的是“謂”的

    第一義),“言”“語”後面不一定有引語。

    4.【訪】

    (一)諮詢。尚書洪范:“王~於箕子。”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諸蹇叔。”注

    意:上古漢語的“訪”,是諮詢的意思,不可誤會為探望。“王訪於箕子”,是說周武王向

    箕子諮詢關於“天道”的意見。“穆公訪諸蹇叔”,是說秦穆公向蹇叔諮訪關於襲擊鄭國的

    意見。都不是簡單的拜訪。“訪”的直接賓語是事,不是人。所以第一例中有“於”字,表

    示箕子是間接賓語;第二例中有“諸”字,它是“之於”的合音,“之”指襲鄭這件事。

    (二)拜訪(後起義)。孟浩然《訪袁拾遺不遇》詩:“洛陽~才子,江嶺作流人。”

    (江嶺:江西庾嶺。)引申為探尋[古跡,名勝]。王勃滕王閣序:“~風景於崇阿。”蘇

    軾石鐘山記:“至唐李渤始~其遺蹤。”

    (三)查訪,偵查(晚起義)。方苞獄中雜記:“又九門提督所~緝糾結,皆歸刑部。”

    5.【請】

    請,請求。左傳隱西元年:“亟~於武公”。注意:“請”字後面帶動詞時,有兩種不

    同的意義。第一種是請你做某事。左傳隱西元年:“則~除之。”第二種是請你允許我做某

    事,“請”後動詞表示我的行為。左傳隱西元年:“臣~事之。”在上古漢語裡,第二種情

    況比較常見。左傳宣公二年:“會~先。”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戰,~以戰喻。”引申為

    請求給予,後面跟著的是名詞。左傳隱西元年:“為之~制。”論語雍也:“冉子為其母~

    粟。”

    6.【召】

    呼喚,特指上對下的呼喚。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

    之外。”引申為招致,導致。荀子勸學篇:“故言有~禍也,行有招辱也。”

    [辨]召,招。用口叫人來為“召”,用手招人來為“招”。荀子勸學:“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27 7.【報】

    (一)斷獄,判決罪人。韓非子五蠹:“~而罪之。”漢書張湯傳:“傳爰書,訊鞫論

    ~。”(爰書:錄有犯人口供的判決文書。鞫:詳盡審問。)

    (二)受了別人的東西以後,還送給他東西以為回答。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之以瓊琚。”引申為回答別人的恩惠或仇恨,即報恩或報仇。左傳成公三年:“無怨無德,不知所~。”又引申為天對人的善惡的報復。荀子宥坐:“為善者天~之以福,為不善者天

    ~之以禍。”

    (三)奉命辦事完畢,回來報告。戰國策齊策四:“廟成,還~孟嘗君曰。”

    (四)給回信,答覆。司馬遷報任安書:“闕然久不~,幸勿為過。”

    8.【告】

    (一)告訴。左傳隱西元年:“且~之悔。”特指以大事報告祖宗或上帝。歐陽修五代

    史伶官傳序:“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廟。”

    (二)規勸,舊讀入聲,讀如梏 gù。此義一般只用於“忠告”。論語顏淵:“忠~而

    善道之。”

    [辨](1)報,告。“報”字一般用於覆命,“告”字用於告訴,所以它們的差別頗大。

    (2)告,語。在“告訴”的意義上,“告”與“語”是同義詞,但對上就只能用“告”,不

    能用“語”。(3)告,誥。“告”與“誥”同音同義,後來分化了:告上為“告”,告下為

    “誥”。

    9.【諫】

    用言語糾正君父或尊長的過失叫做諫。左傳宣公二年:“宣子驟~。”論語裡仁:“事

    父母幾~。”(幾:不顯露,暗地裡。)

    10.【討】

    (一)研究。論語憲問:“世叔~論之。”(討:研究。論:評論。)引申為治理。左

    傳宣公十二年:“其君無日不~國人而訓之。”

    (二)聲討。左傳宣公二年:“亡不越竟,反不~賊。”引申為征伐,征討。左傳隱公

    九年:“鄭伯為王左卿士,以王命~之。伐宋。”又十年:“以王命~不庭,不貪其土。”

    (不庭:不來朝見。)

    11.【反】

    (一)翻轉,顛倒。詩經周南關雎:“輾轉~側。”孟子公孫醜上:“以齊王,由~手

    也。”引申為相反,對立。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是。”又為反

    而,反倒。詩經邶風穀風:“~以我為讎。”

    (二)造反,叛亂。史記項羽本紀:“日夜望將軍至,豈敢~乎?”

    (三)回來。左傳宣公二年:“~不討賊。”孟子梁惠王下:“比其~也,則凍餒其妻

    子。”這個意義後來寫作“返”。引申為退還,歸還。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公子受餐~璧。”

    28(餐:同“餐”。)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令,~其旄倪。”(旄:通“耄”,老人。倪:

    小孩。)又為反省。孟子公孫醜上:“自~而不縮。”(縮:直。不縮:沒有理。)

    12.【複】

    (一)動詞。回來,回去。左傳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又宣公二年:“宣子

    未出山而~。”注意:“複”是“往”的反面,所以說“往~”。“複”又與“反”是同義

    詞(都是“回來”),所以說“反~”。“複”與“來”意義也相近,所以又說“來~”。

    引申為回復,報復。孟子梁惠王上:“有~於王者曰。”又滕文公下:“為匹夫匹婦~讎也。”

    又為還原。偽古文尚書咸有一德:“伊尹既~政厥辟。”(辟:君。厥辟:他的君。指太甲。)

    後代有“~辟”,“~位”。

    (二)副詞。再,又。左傳僖公五年:“晉侯~假道於虞以伐虢。”史記項羽本紀:“項

    王乃馳,~斬漢一都尉。”又淮陰侯列傳:“水上軍開入之,~疾戰。”注意:在這種意義

    上,古代說“複”,不說“再”。

    [辨]反,複。在“回來”這個意義上,這兩個字是同義詞,沒有什麼差別。但“反”

    用得更廣泛些。

    13.【舍】

    (一)賓館,招待所。莊子說劍:“夫子休就~。”(請您休息,住在賓館裡。)引申

    為房舍。

    (二)住一夜。特指行軍或狩獵的臨時住宿。左傳莊公三年:“凡師一宿為~。”又宣

    公二年:“宣子田於首山,~于翳桑。”

    (三)軍行三十裡為一舍。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其辟(避)君三~。”又二十五年:

    “退一~而原降。”(原:周邑。)

    (四)放棄,不要,不取。這種意義後來寫作“舍”(shě) 。左傳隱西元年:“食~

    肉”。又宣公二年:“食之,~其半”。又僖公三十年:“若~鄭以為東道主。”引申為釋

    放。孟子梁惠王上:“~之,吾不忍其觳觫。”又萬章上:“始~之,圉圉焉。”今仍簡化

    為“舍”。

    14.【次】

    (一)依順序排列。左傳成公三年:“~及於事。”史記陳涉世家:“陳勝、吳廣皆~

    當行。”注意:古代“次”不用作量詞。引申為次第在後的,等級較差的。司馬遷報任安書:

    “太上不辱先,其~不辱身。”又:“~之又不能拾遺補闕。”

    (二)臨時駐紮。左傳僖公四年:“師進,~於陘。”又:“師退~於召陵。”引申為

    外出旅行停留。穆天子傳卷五:“仲秋甲戌,天子東游,~于雀梁。”

    15.【如】

    (一)往,到……去。左傳僖公四年:“楚子使屈完~師。”又成分十三年:“文公~

    齊,惠公~秦。”

    29 (二)像。詩經衛風淇奧:“~切~磋,~琢~磨。”史記項羽本紀:“猛~虎,很~

    羊。”引申為依照。柳宗元三戒:“犬皆~人意。”[不如]不及,比不上。左傳僖公三十

    年:“臣之壯也,猶不~人。”戰國策齊策一:“自以為不~。”

    (三)形容詞詞尾。論語述而:“子之燕居,申申~也(很嚴肅的樣子),夭夭~也(很

    舒服的樣子)。”

    (四)如果。論語先進:“~或知爾,則何以哉?”孟子梁惠王上:“王~知此,則無

    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五)連詞。或。論語先進:“方六七十,~五六十。”又:“宗廟之事,~會同。”

    16.【馳】

    (一)馬快跑。左傳宣公十二年:“遂疾進師,車~卒奔。”(馬駕車快跑,士卒飛奔。)

    莊子秋水:“騏驥驊騮,一日而~千里。”特指驅馬追擊敵軍。左傳莊公十年:“公將~之。”

    又成公二年:“不介馬而~之。”又為打馬使快跑。孟子滕文公上:“好~馬試劍。”漢書

    周亞夫傳:“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入。”引申為疾行。成語有“風~電掣。”

    (二)傳播,流布。韓詩外傳:“名聲~於後世。”孟浩然春燕詩:“英名日四~。”

    (三)嚮往,奔向。隋書史祥傳:“身在邊隅,情~魏闕。”(魏闕:也叫象魏。皇帝

    所居的宮闕。)

    [辨]馳,驅。二者是同義詞,都有馬快跑和趕馬快跑的意思。如詩經鄘風載馳“載馳

    載驅”都是馬快跑,大雅板“無敢馳驅”則都是使快跑(意為放縱)。但後來“馳”字主要

    沿著“快跑”這個意思發展下去,所以引申出“疾行”(如“風馳電掣”)、“流布”(如

    “名馳宇宙”)等意義。“驅”則著重向“使快跑”的意思方面發展,所以逐漸引申出“策

    驅”、“驅使”“驅逐”和“驅除”等用法來。二者有了明顯的區別。

    17.【驟】

    (一)馬跑。詩經小雅四牡:“載~駸駸。”(駸駸 qīnqīn,馬快跑的樣子。)引

    申為快速。老子二十三章:“~雨不終日。”

    (二)屢次。左傳宣公二年:“宣子~諫。”

    18.【侵】

    進攻,特指沒有鐘鼓的進攻。左傳僖公四年:“齊侯以諸侯之師~蔡。”引申為冒犯。

    國語楚語下:“無相~瀆。”又為侵奪,欺淩。孟子梁惠王下:“狄人~之。”史記遊俠列

    傳序:“豪暴~淩孤弱。”

    19.【襲】

    (一)衣一套叫一襲。漢書昭帝紀:“賜衣被一~。”

    (二)重疊。楚辭懷沙:“重仁~義兮。”引申為重複,因襲,沿用。史記秦始皇本紀:

    “五帝不相複,三代不相~。”後漢書宦者傳論:“漢興,仍~秦制。”又為繼承[封爵,職位]。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漢高祖之起,曹參以功封平陽侯,世~爵土。”

    30 (三)乘人不備而進攻。左傳隱西元年:“繕甲兵,具卒乘,將~鄭。”又僖公三十二

    年:“勞師以~遠。”[辨]侵,襲,伐。左傳莊公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伐”是正式的戰爭,所以有鐘鼓,而且進攻的國家總要找一些“聲討”的理由,如“包茅不入”、“無禮”、“貳於楚”等(參看第六單元“伐”字條)。“侵”就不需要

    任何理由,只是“不宣而戰”。“侵”與“伐”是不同的,所以左傳僖公四年說:“侵蔡,遂伐楚。”“襲”比“侵”更富於秘密性質,只是偷偷地進攻,所以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說:

    “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

    20.【奔】

    (一)跑。莊子田子方:“夫子~逸絕塵。”特指戰敗逃跑。論語雍也:“~而殿。”

    (殿:在後面。)

    (二)逃亡[到外國] 。左傳莊公八年:“[鮑叔牙]奉公子小白出~莒。”(莒 jǔ:

    國名。)又僖公四年:“重耳~蒲,夷吾~屈。”(重耳,夷吾:都是晉獻公的兒子。蒲,屈:都是地名。)引申為逃走[到某地]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得間~真州。”(得間 ji

    àn:找機會。)

    (三)男女相悅,不依舊禮教的規定而自相結合。詩經王風大車:“豈不爾思,畏子不

    ~。”周禮地官媒氏:“~者不禁。”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文君夜亡~相如。”

    21.【亡】

    (一)逃跑。左傳宣公二年:“問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也。”孟子梁惠王下:“昔

    者所進,今日不知其~也。”特指出奔,逃到外國去。左傳宣公二年:“~不越竟。”引申

    為失掉(讓它跑掉)。戰國策楚策四:“~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二)滅亡。跟“存”相對。左傳僖公三十年:“然鄭~,子亦有不利焉。”戰國策魏

    策四:“且秦滅韓~魏。”

    (三)死。跟“存”相對。論語雍也:“~之!命矣夫!”

    (四)讀 wú 。通“無”。論語雍也,“今也則~。”又顏淵:“人皆有兄弟,我獨~。”

    22.【逐】

    (一)追趕,追捕,追回來。尚書費誓:“臣妾逋逃,無敢越~。”(越逐:指越過軍

    壘去追捕。)易經睽(kuí )卦:“喪馬勿~。”漢書蒯通傳:“秦失其鹿,天下共~之。”

    用於抽象意義,表示追求。韓非子難一:“以有盡~無已。”

    (二)追擊。左傳莊公十年:“遂~齊師。”又成公二年:“齊師敗績,~之。”

    注意: (一) (二)兩個義項都不能解作“驅逐”。因為(一)像逐馬、逐鹿,都是追回

    來的意思,並非把它趕走;(二)像逐齊師,更不是把敵軍趕走,追擊是為了殺傷和擒獲。

    (三)[把別人]趕出去。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以戈~子犯。”(子犯:人名,即狐

    偃。)引申為驅逐,放逐。史記李斯列傳:“非秦者去,為客者~。”又管晏列傳:“三仕

    三見~。”(見:被。)楚辭哀郢。“信非吾罪而棄~兮。”[~臣][~客]被貶謫的官。

    31宋之問途中寒食詩:“南溟作~臣。”杜甫夢李白詩:“~客無消息。”

    [辨]追,逐。二字一般用起來沒有分別。試比較左傳桓公六年:“請追楚師”與莊公

    十年:“遂逐齊師”。但是,“放逐”的意義不能說成“追”。而“挽回”的意義又只能說

    成“追”(論語微子:“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不能說成“逐”。

    23.【及】

    (一)追趕上。左傳成公二年:“故不能推車而~。”引申為達到。左傳隱西元年:“若

    闕地~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又成公二年:“將~華泉。”引申為到那個時候。左

    傳成公二年:“病未~死。”為趁這個時候。戰國策趙策四:“願~未填溝壑而托之。”又

    引申為品行趕得上。論語公治長:“非爾所~也。”又引申為涉及,發生關係。論語衛靈公:

    “言不~義。”

    (二)與。用為連詞。左傳隱西元年:“生莊公~共叔段。”又用為介詞。左傳僖公四

    年:“屈完~諸侯盟。”

    24.【執】

    (一)捉拿,拘捕,擒獲。左傳僖公五年:“遂襲虞,滅之,~虞公。”

    (二)拿著。論語述而:“雖~鞭之士,吾亦為之。”引申為掌握。論語季氏:“陪臣

    ~國命,三世希不失矣。”[~事](1)任事。論語子路:“居處恭,~事敬。”(2)主事[

    的官] 。尚書盤庚下:“邦伯師長百~事之人,尚皆隱哉。”(邦伯,師長:指諸侯公卿。

    隱:痛苦。)(3)服務的人。用於對人的尊稱。不直稱他本人,而以他左右服務者來替代。

    左傳僖公三十年:“敢以煩~事。”楊修答臨淄侯箋:“又嘗親見~事握牘持筆,有所造作。”

    (牘:木簡。)

    (三)志向相同的朋友。禮記曲禮上:“~友稱其仁也。”又:“見父之~,不謂之進

    不敢進。”[父~]父親的至交。杜甫贈衛八處士詩:“怡然敬父~,問我來何方。”

    25.【免】

    (一)脫身,使脫身。禮記曲禮上:“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左傳成公二年:“人

    不難以死~其君。”引申為釋放。左傳成公二年:“乃~之。”又為脫掉。左傳僖公三十三

    年:“~胄入狄師。”

    (二)罷免(後起義)。漢書文帝紀:“遂~丞相勃,遣就國。”

    26.【享】

    把食物獻給鬼神。周易隨卦:“王用~於西山。”尚書盤庚上:“茲予大~于先王。”

    左傳僖公五年:“吾~祀豐絜,神必據我。”引申為鬼神享受祭品。孝經孝治:“祭則鬼~

    之。”再引申為人享受福祿。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而~其生祿。”

    27.【薦】 (薦)

    (一)獸所吃的草。莊子齊物論:“麋鹿食~。”漢書終軍傳:“隨畜~居。”(薦居:

    依水草而居,無常處。)

    32 (二)草席。楚辭九歎逢紛:“薜荔飾而陸離~兮,魚鱗衣而白蜺裳。”(陸離:美玉。)

    曹植九詠:“茵~兮蘭席。”又動詞。墊在下麵。賈誼吊屈原賦:“章甫~履。”

    (三)向鬼神進獻物品,特指無牲的祭祀。左傳隱公三年:“可~於鬼神。”又僖公五

    年:“而明德以~馨香,神其吐之乎?”又為一般的祭獻,奉獻,進獻。論語鄉黨:“君賜

    腥,必熟而~之。”(腥:生肉。)又引申為向君主進獻或推舉賢才。孟子萬章上:“堯~

    舜於天。”漢書雋不疑傳:“[暴]勝之遂表~不疑。”(暴勝之:人名。)

    [辨]薦,祭。二字在祭的意義上為同義詞。細分則無牲而祭曰薦,薦而加牲曰祭(谷

    梁傳桓公八年注)。左傳僖公五年:“而明德以薦馨香,”馨香指的是黍稷之類(禮記郊特

    牲注:“馨香謂黍稷”)。後世薦祭不再區別。

    28.【圖】

    (一)考慮,反復考慮。左傳僖公三十年:“闕秦以利晉,唯君~之。”又成公三年:

    “二國~其社稷。”“不圖”,想不到。論語述而:“不~為樂之至於斯也。”引申為設法

    對付。左傳隱西元年:“無使滋蔓,蔓難~也。”漢書高帝紀:“羽可~。”(羽:項羽。)

    (二)圖書。論語子罕:“鳳鳥不至,河不出~。”(這裡的“圖”指的是八卦圖。傳

    說伏義氏據以書成八卦。)引申為地圖,圖表。史記蕭相國世家:“何獨先入收秦丞相禦史

    律令~書藏之。”又:“以何具得秦~書也。”(何:指蕭何。)按,“圖書”原是兩個詞,圖是地圖,史記刺客列傳:“圖窮而匕首見。”書是戶口冊及其他書籍。

    29.【虞】

    (一)意料。左傳僖公四年:“不~君之涉吾地也。”〔不虞〕意料不到的事。(多指

    壞的。)詩經大雅抑:“用戒不~。”(戒:警戒,戒備。)

    (二)欺騙。左傳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

    30.【克】

    (一)戰勝,攻破。左傳隱西元年:“鄭伯~段于鄢。”又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

    城不~?”引申為克服。論語顏淵:“~己複禮為仁。”(依朱熹說:克,勝;己,身之私

    欲。克己,等於說克服自己的私欲。)

    (二)能。詩經大雅蕩:“靡不有初,鮮~有終。”左傳宣公二年引此文。

    31.【堪】

    經得起。受得住。左傳隱西元年:“君將不~。”又:“國不~貳。”論語雍也:“人

    不~其憂。”引申為可。杜甫房兵曹胡馬詩:“所向無空闊,真~托死生。”又解悶詩:“複

    憶襄陽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傳。”注意:上古漢語的“堪”字是一般動詞,常帶賓語;後

    代用作助動詞,放在動詞的前面。

    32.【有】

    (一)有。左傳隱西元年:“小人~母”。特指領有,佔有。孟子公孫醜上:“武丁朝

    諸侯,~天下。”又特指具有某種美德。左傳襄公三年:“詩雲:’惟其有之,是以似之’。

    33祁奚~焉。”(祁奚有此美德。)

    (二)通“又”。一般用於稱數法。“有”字放在兩位數的中間。論語為政:“吾十~

    五而志於學。”孟子萬章上:“舜相堯二十~八載。”甚至可以用兩個“有”字。尚書堯典:

    “期三百~六旬~六日。”(一周年是三百六十六日。)“餘”字前面,也常常加“有”字。

    戰國策齊策一:“鄒忌修八尺~餘。”孟子盡心下:“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餘歲。”這是

    上古稱數法的特點。

    (三)名詞詞頭。尚書皋陶謨:“何遷乎~苗。”又:“亮采~邦。”又用於有些形容

    詞前。詩經邶風擊鼓:“不我以歸,憂心~忡。”[有司]掌管某方面事物的官吏。史記廉

    頗蘭相如列傳:“召~司案圖。”

    33.【無】

    (一)動詞。沒有。詩經豳風七月:“~衣~褐,何以卒歲。”左傳成公三年:“~怨

    ~德,不知所報。”字又寫作“無”。“無”字也表示“無論”、“不論”。李斯諫逐客書:

    “是以地~四方,民~異國。”這種用法常放在一對反義詞的前面。漢書高後紀:“~少長,皆斬之。”又田儋傳:“政事~巨細,皆決於橫。”(橫:田橫。)也可以用兩個“無”字。

    韓愈師說:“是故~貴~賤,~長~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乃]副詞。表示委

    婉語氣。等於說“只怕”,“恐怕”。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師勞力竭,遠主備之,~乃不

    可乎?”論語季氏:“求!~乃爾是過與?”(求:冉求。)

    (二)副詞。放在動詞前面,表示禁止。尚書盤庚上:“汝~侮老成人。”左傳隱西元

    年:“~使滋蔓。”這個意義也寫作“毋”。史記項羽本紀:“毋妄言,族矣!”引申為否

    定副詞,義近於“不”,用來否定不該做的事。論語學而:“君子食~求飽,居~求安。”

    又公治長:“願~伐善,~施勞。”戰國策楚策一:“子~敢食我也。”也寫作“毋”。史

    記張儀列傳:“子毋讀書遊說,安得此辱乎?”

    [辨]無,不。“無”是動詞(指其第一義),它所否定的是名詞;“不”是副詞,它

    所否定的是形容詞和動詞。因此,“無”字後面的形容詞和動詞往往帶名詞性,如“無上”,“無窮”,“無畏”;“不”字後面的名詞則帶動詞性,如“不君”,“不臣”,“不國”。

    上古時代,“無”字有時有“不”的意思,“不”字卻沒有“無”的意思。後來“無”和

    “不”的分別就更清楚了。

    34.【昭】

    (一)明亮。詩經大雅抑:“昊天孔~。”(昊天:上天:孔:甚。)又動詞。顯示,使彰明。左傳桓公二年:“是以清廟茅屋……~其儉也。”

    (二)宗廟的次序,始祖廟居中,左為昭,右為穆。天子七廟,始祖廟之外,有三昭三

    穆。諸侯五廟,有二昭二穆。大夫三廟,一昭一穆。父為昭,則子為穆;父為穆,則子為昭。

    左傳僖公五年:“大伯、虞仲,大王之~也。”(大伯、虞仲是大王的兒子,所以說“大王

    之~也。”)

    34 35.【穆】

    (一)和。詩經大雅烝民:“~如清風。”成語有“和~”、“雍~”、“安~”。在

    這個意義上,“穆”與“睦”差不多。

    (二)敬。尚書金縢:“我其為王~蔔。”雙音詞有“肅~”。[~~]肅敬的樣子。

    禮記曲禮下:“天子~~。”

    (三)宗廟的次序,跟“昭”相對。左傳僖公五年:“虢仲、虢叔,王季之~也。”(王

    季是大王的兒子,是昭,而昭的兒子是穆。)

    36.【勤】

    (一)疲勞,辛苦。跟“逸”相對。論語微子:“四體不~,五穀不分。”孟子滕文公

    上:“將終歲~動。”莊子天下:“其生也~。”

    (二)努力工作,不偷懶,跟“怠”,“惰”相對。尚書梓材:“先王既~用明德。”

    偽古文尚書蔡仲之命:“克~無怠。”

    [辨]勤,勞。“勤”與“勞”是同義詞,所以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前面說“勞師以襲遠”,後面說“勤而無所”,“勞”與“勤”是前後呼應的。“勤民”是“使民辛苦”,例如左傳

    僖公三十三年:“秦違蹇叔,而以貪勤民”,這個意義,後來可以說成“勞民”。“勤民”

    另一意義是“為民辛苦”,例如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非神敗令尹,令尹其不勤民,實自敗

    也”,這個意義不能說成“勞民”。

    37.【乏】

    缺少,特指食用的缺少。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供其~困。”戰國策齊策四:

    “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又動詞。缺乏。左傳桓公六年:“今民各有心,而鬼神

    ~主。”注意:“疲乏”是後起的意義。

    38.【亂】

    (一)沒有秩序,跟“整”相對。左傳僖公三十年:“以~易整,不武。”特指政治上

    沒有秩序,跟治相對。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引申為擾亂,破壞。

    論語微子:“欲絜其身而~大倫。”

    (二)樂曲的末章。論語泰伯:“關雎之~。”辭賦的結束語也叫~。楚辭哀郢:“~

    曰……”。

    39.【整】

    整齊,有秩序。跟“亂”相對。左傳僖公三十年:“以亂易~,不武。”又動詞。整頓。

    左傳宣公十二年:“子姑~軍而經武乎!”

    40.【兩】

    (一)數詞。成對的兩個,雙方。莊子秋水:“~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涘:岸。)

    又讓王:“~臂重於天下也,身亦重於~臂。”左傳成公二年:“且懼奔辟,而忝~君。”

    荀子勸學:“事~君者不容。”雙音詞有“~手”、“~翼”、“~廡”、“~京”、“~

    35端”、“~造”、“~袖”等。引申為二。杜甫南鄰詩:“野航恰受~三人。”

    (二)數詞用作狀語。雙方施行同一行為,或遭受同一行為。左傳成公三年:“~釋纍

    囚以成其好。”荀子勸學:“目不能~視而明,耳不能~聽而聰。”現代成語有“~全其

    美”,“~敗俱傷”等。

    (三)量詞。成雙才起作用的東西,或以雙為單位的名詞,往往以“兩”為量詞。車有

    兩輪,所以車以“兩”為單位(後代寫成“輛”)。詩經召南鵲巢:“之子於歸,百~禦之。”

    鞋子成雙才起作用,所以屨以“兩”為單位(後代說成“雙”)。詩經齊風南山:“葛屨五

    ~。”後來“兩”用作重量單位,二十四銖(zhū)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據漢書律曆志

    說,十二銖為一龠(yuè),兩龠為一兩,所以叫“兩”。

    41.【貳】

    (一)副的。與“正”相對。周禮天官大宰:“乃施法於官府,而建其正,立其~。”

    (指副職。)又秋官大司寇:“皆受其~而藏之。”(指副本。)孟子萬章下:“帝館甥於

    ~室。”(指副宮。帝:帝堯。館:使居住。甥:女婿,指帝舜。)引申為輔助,輔佐。偽

    古文尚書周官:“~公弘化,寅亮天地,弼予一 人。”

    (二)重複一次。論語雍也:“不遷怒,不~過。”

    (三)屬於二主,事二主。左傳隱西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於己。”引申為不

    專一。跟“壹”相對。偽古文尚書大禹謨:“任賢勿~,去邪勿疑。”又為離異,生二心。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子盍蚤自~焉。”(蚤:通“早”。)

    (四)不一樣,不相同。孟子滕文公上:“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

    [辨]二,貳,兩,再。“二”是一般數目字,“貳”與“二”雖同音,但它只用於特

    殊埸合,如“兩屬”,“兩事”,“二心”等。“貳”用作“二”,是後代的假借用法。“二”

    和“兩”在上古有很大的分別。“兩”是指自然成雙的事物,如“兩手”,“兩端”,“兩

    翼”;“二”則表示一般數目,不能取代“兩”的上述作用。就後來稱數方面而言,“兩”

    的用法,選擇條件較嚴,如“十二”不能說“十兩”,“第二”也不能說成“第兩”;“二”

    在這方面則較自由。另外,“兩”能作副詞,“二”則無此作用。“兩”和“再”有表面的

    相似處,但實際內容完全不同。如“兩說”和“再說”,“兩度”和“再度”。就是同用來

    作狀語,二者所表示的內容也不相同。如“兩得”是說得到兩樣東西,“再得”則表示一種

    東西得到了兩次。

    42.【兵】

    (一)兵器,武器。左傳隱西元年:“繕甲~。”又成公二年:“擐甲執~。”孟子梁

    惠王上:“棄甲曳~而走。”

    (二)持兵器的人,士兵,軍隊。左傳襄西元年:“敗其徒~於洧上。”(徒兵:步兵。

    洧 wěi:水名,在今河南。)引申為戰陣之事,軍事,戰爭。左傳隱公三年:“公子州籲,嬖人之子也,有寵而好~。”禮記禮運:“而~由此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世傳其~

    36法。”

    43.【車】

    (一)車子。上古的車,除用於運輸和旅行以外,還有一種重要的用途,就是用於戰爭

    (兵車)。左傳隱西元年:“命子封師~二百乘以伐京。”論語憲問:“桓公九合諸侯,不

    以兵~。”

    (二)牙床。左傳僖公五年:“諺所謂輔~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按,這個意義只用於“輔~相依”這個成語裡。

    “車”字讀 jū,chē二音。

    44.【甲】

    (一)古代軍人穿的皮做的護身衣服。左傳成公二年:“擐~執兵。”引申為披甲執兵

    的人,即甲士。左傳宣公二年:“伏~將攻之。”引申為動物身上有保護功用的硬殼。如“龜

    ~。”

    (二)天干的第一位。古代以干支紀日。尚書牧誓:“時~子昧爽,王朝至於商郊。”

    (昧爽:將明未明之時。)楚辭哀郢:“~之晁吾以行。”後來也用來紀年。引申為居第一

    位,用如動詞(較後起的意義)。漢書貨殖傳:“秦楊以田農而~一州。”史記魏其武安侯

    列傳:“治宅~諸第。”“甲第”二字連用指大宅(因為有甲乙次第) 。史記孝武本紀:“賜

    列侯~第。”

    45.【介】

    (一)疆界。詩經周頌思文:“無此疆爾~。”這個意義後來寫作“界”。引申為居中,在中間。左傳襄公九年:“~居二大國之間。”戰國策趙策三:“勝請為紹~而見之於將軍。”

    現代漢語有雙音詞“媒~”,“~紹”。又特指居賓主之間作傳言人(有時是代言)。禮記

    檀弓下:“子服惠伯為~。”

    (二)特立,直立(都是指品行)。孟子盡心上:“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又用來

    形容物體直立的樣子。水經注盧江水:“又有孤石,~立大湖中。”[耿~]光明正大,具

    有卓越的操守。形容詞。楚辭離騷:“彼堯舜之耿~兮,既遵道而得路。”韓非子五蠹:“不

    養耿~之士。”

    (三)量詞。個。只限於“一~”。尚書秦誓:“如有一~臣。”後來用作謙稱。三國

    志魏志管寧傳:“自陳一~野生,無軍國之用。”王勃滕王閣序:“勃三尺微命,一~書生。”

    (四)甲。特指披甲執兵的人,即甲士。左傳宣公二年:“既而與為公~。”用如動詞

    時,表示披甲。左傳成公二年:“不~馬而馳之。”[~蟲]有甲殼的蟲。淮南子說山:“~

    蟲之動以固。”

    (五)通“芥”。比喻微末的事物。孟子萬章上:“一~不以與人,一~不以取諸人。”

    戰國策齊策四:“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46.【卒】

    37 (一)步兵。左傳隱西元年:“具~乘。”又成公十六年:“臣之~實奔。”

    (二)終,終於。戰國策趙策三:“~為天下笑。”

    (三)死,上古特指諸侯大夫的死。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冬,晉文公~。”

    (四)通“猝” (cù) ,匆忙急遽的樣子。孟子梁惠王上:“~然問曰:’天下惡乎定?’”

    [辨]軍,士,卒,兵。“軍”是集體名詞,跟“士”“卒”“兵”都不同。上古“兵”

    和“卒”有很大的區別:“卒”是戰士,而“兵”一般是指器械。左傳文公七年:“訓卒利

    兵。”“卒”是人,所以要訓練;“兵”是戈矛之類,所以要“利”(磨它,使它鋒利)。

    “士”和“卒”的分別是:作戰時,士在戰車上面,卒則徒步。

    47.【乘】

    (一)平聲,讀 ché ng。動詞。駕車,乘車。左傳僖公四年:“與屈完~而觀之。”

    論語衛靈公:“~殷之輅。”(輅 lù:車之一種。)引申為乘船。詩經邶風二子乘舟:“二

    子~舟,泛泛其景。”又引申為憑藉,趁著。孟子公孫 上:“雖有智慧,不如~勢。”史

    記淮陰侯列傳:“此~勝而去國遠鬥,其鋒不可當。”

    (二)去聲,讀 shèng。名詞。兵車,包括一車四馬。左傳隱西元年:“繕甲兵,具卒

    ~。”(這裡的“乘”指車和士。)又量詞。春秋時代,兵車一乘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

    人。左傳隱西元年:“命子封帥車二百~以伐京。”古人所謂“千~之國”、“萬~之國”,是指國家具有這樣的武裝力量。又出使的車,田獵的車也都以“乘”為量詞。莊子列禦寇:

    “其往也,得車數~。”

    注意:春秋時代,車馬相連,有車必有馬,有馬必有車。論語公治長:“陳文子有馬十

    乘,”這是說他有十乘車的馬,即四十匹馬。論語雍也:“~肥馬”,這是說駕車用的是肥

    馬。不可理解為“騎馬”。

    48.【君】

    (一)封建時代天子和諸侯的通稱。跟“臣”相對。左傳文公十三年:“天生民而樹之

    君。”又成公二年:“人不難以死免其君。”孟子離婁上:“欲為~,盡~道;欲為臣,盡

    臣道。”注意:秦漢以來,實行中央集權。“君”只能指稱天子。[君子](1)春秋時代貴

    族男子的通稱,往往包含尊敬義。左傳成公二年:“謂之~子而射之,非禮也。”(2)指

    統治者。孟子滕文公上:“無~子莫治野人。”(3)舊時指有才德的人。論語學而:“人

    不知而不慍,不亦~子乎?”(4)妻稱夫。詩經王風君子于役:“~子於役,不知其期。”

    (二)戰國時代貴族、功臣的封號。如齊國田文號“孟嘗~”,趙國的趙勝號“平原~”,樂毅為“望諸~”。引申為一般尊稱。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於是孫子(臏)謂田忌曰:’

    ~弟重射,臣能令~勝。”(弟:但,只管。)又魏其武安侯列傳:“上乃曰:’~除吏已

    盡未?’”又:“上怒曰:’~何不遂取武庫!’”(上:指漢武帝。)

    (三)指父母。易經家人:“家人有嚴~焉,父母之謂也。”引申為子孫對祖先的稱呼。

    尚書偽孔傳序:“先~孔子,生於週末。”後世特指父親。王勃滕王閣序:“家~作宰,路

    38出名區。”

    49.【師】

    (一)軍隊二千五百人為一師。一般泛指軍隊。左傳僖公四年:“齊侯以諸侯之~侵蔡。”

    又僖公三十二年:“使出~於東門之外。”

    (二)傳授知識技術的人,老師。跟“弟子”相對。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

    “師”又用如動詞。司馬遷報任安書:“若望僕不相~。”(望:怨。僕:自謙之稱。)韓

    愈師說:“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

    (三)樂官。上古樂師一般用盲人充任。論語衛靈公:“故相~之道也。”(相 xiàng:

    引導、佐助[盲人]。)先秦有“~曠”、“~摯”、“~冕”。(曠、摯、冕:都是人名。)

    50.【姑】

    (一)父之姊妹。詩經邶風泉水:“問我諸~。”

    (二)夫之母。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伯石始生,子容之母走謁諸~。”(伯石剛生下

    來的時候,子容的母親跑去告訴她的婆婆。諸:“之於”的合音。)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詩: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按:公婆並稱時,則稱“舅~”。也稱“~嫜”。)

    (三)夫之姊妹。古詩焦仲卿妻:“新婦初來時,小~始扶床。”

    (四)姑且,暫且。左傳隱西元年:“子~待之。”戰國策齊策四:“君~高枕為樂矣。”

    51.【女】

    (一)婦女。特指未嫁的女子。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君子好逑。”又邶風靜女:

    “靜~其姝,俟我於城隅。”也泛指女性。楚辭離騷:“眾~嫉餘之蛾眉兮。”易經序卦:

    “有男~,然後有夫婦。”用作定語時,表示女的,女性的。詩經小雅斯干:“乃生~子。”

    (女子:女性的孩子。)

    (二)女兒。荀子成相:“妻以二~,任以事。”杜甫贈衛八處士詩:“昔別君未婚,兒~忽成行。”

    (三)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但“牛~”連稱時,“女”則是指織女星。

    (四)讀 rǔ。你,你們。詩經魏風碩鼠:“逝將去~。”左傳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實征之。”這個意義又寫作“汝”。

    [辨]婦,女。已嫁的為“婦”,未嫁的叫“女”。有時候已嫁未嫁的女性都可統稱為

    “女”,如詩經衛風氓的“女也不爽”的“女”就是已婚的,但未婚的女性決不能稱“婦”。

    52.【族】

    (一)親屬。一般指同姓的親屬。左傳僖公五年:“宮之奇以其~行。”用作動詞,表

    示滅族。這是專制時代的殘酷刑法之一。史記項羽本紀:“毋妄言,~矣!”引申為種類。

    淮南子俶真:“萬物百~。”雙音詞有“水~”,“語~”。

    (二)聚結。莊子養生主:“每至於~,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又在宥:“雲氣不

    待~而雨。”又為叢聚。爾雅釋木:“木~生為灌。”引申為眾,一般。莊子養生主:“~

    39庖月更刀,折也。”

    53.【黨】

    (一)上古時代,五百家為黨。論語雍也:“以與爾鄰里鄉~乎。”又子路:“宗族稱

    孝焉,鄉~稱弟(悌)焉。”

    (二)親族,姻戚。禮記坊記:“睦於父母之~。”舊有“父~”、“母~”、“妻~”

    等名。

    (三)集團,集團的成員。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皆欒氏之~也。”[~與]同黨的人。

    漢書霍光傳:“後桀~與有譖光者。”引申為袒護,偏袒,憑私人交情。尚書洪范:“無偏

    無~。”左傳襄公三年:“舉其偏,不為~。”按:在古代漢語中,“黨”指集團時,一般

    只用於貶義,所以引申為偏袒。

    [辨]黨,黨。古代二字不同。雖同都是姓,但“黨”讀 zhǎng,“黨”讀 dàng(今

    讀上聲)。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名(西 的別種)“黨項”的“黨”,更不作“黨”。

    54.【讎】 (仇)

    仇人。左傳襄公三年:“稱解狐,其~也。”又:“稱其~,不為諂。”關於“仇”與

    “讎”的分別,參看“仇”字條。

    55.【河】

    專有名詞。黃河。左傳僖公四年:“東至於海,西至於~。”孟子梁惠王上:“~內凶,則移其民於~東。”呂氏春秋察傳:“晉師三豕涉~。”引申為一般河流。杜甫春望詩:“國

    破山~在。”注意:在上古時代,“河”專指黃河。即使在後代,除非用於雙音的河名(如

    “交河”),或“河山”、“山河”連用,否則一般仍指黃河。如杜甫前出塞詩:“隔~見

    胡騎,倏忽數百群。”

    56.【防】

    (一)名詞。河堤,河壩。呂氏春秋慎小:“巨~容螻而漂邑殺人。”(大堤有洞穴容

    螻蛄,就會潰決,漂沒城邑,淹死人民。)

    (二)動詞。築堤防水。左傳襄公三十一年:“然猶~川,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引

    申為提防,防備。古詩君子行:“君子~未然,不處嫌疑間。”

    57.【城】

    城牆,高大的圍牆(指圍繞都邑的)。左傳隱西元年:“都~過百雉,國之害也。”又

    僖公四年:“以此攻~,何~不克?”用如動詞時表示築城,造城。詩經邶風擊鼓:“土國

    ~漕。”(土:動詞。作土功。國:國都。漕:地名。)又小雅出車:“~彼朔方。”(朔

    方:古地名。)注意:在古代漢語裡,“城”字只指防禦用的建築物,不指政治區域。

    [辨]城,郭。“城”與“郭”並稱的時候,“城”指內城,“郭”指外城。孟子公孫

    醜上:“三裡之城,七裡之郭。”“城郭”二字連用時,也就指一般的城。

    58.【池】

    40 (一)護城河。左傳僖公四年:“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禮記禮運:“城郭

    溝~以為固。”孟子公孫醜上:“城非不高也,~非不深也。”注意:“池”在上古漢語裡,一般多作“護城河”講。

    (二)積水的凹地。莊子逍遙遊:“南冥者,天~也。”孟子梁惠王上:“數罟不入洿

    ~。”後世指園林中或風景區的方形水塘。

    59.【田】

    (一)農田。孟子梁惠王上:“百畝之~,勿奪其時。”引申為耕種(此義又寫作“佃”)。

    楊惲報孫會宗書:“~彼南山。”

    (二)打獵。左傳宣公二年:“宣子~於首山。”孟子梁惠王下:“今王~獵於此。”

    後來寫作“畋”。

    60.【館】

    招待所,客舍。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乃築諸侯之~。”又動詞。住,安置。左傳僖公

    五年:“師還,~于虞。”孟子萬章下:“帝~甥於貳室。”(帝:帝堯。甥:壻,指舜。

    貳室:副宮。)引申為華麗的房屋(後起義)。王勃滕王閣序:“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

    舊~。”

    [辨]館,舍。“館”和“舍”是同義詞,都是館驛或客舍。所以“館舍”二字可以連

    用。戰國策趙策二:“今奉陽君捐館舍。”(捐:拋棄。捐館舍,婉言指死。)當然,“舍”

    字的其他意義則是“館”字所不具備的。

    41古漢語通論(一)

    怎樣查字典辭書

    學習古代漢語,常常會遇到一些比較生僻的字和詞,既不知道它們的讀音,又不了解它

    們的意義;也常常會遇到一些字和詞,它們同現代常見的意義差别很遠;還常常會遇到一些

    成語典故,不大好懂。這些都要依靠字典和辭書來解決。因此,在學習古代漢語的過程中,必須學會使用常用的字典和辭書。要查閲字典辭書,需要懂得它們的編排體例。漢語字典辭

    書編排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1)按音序排列。現在通行的是按照漢語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只要學會漢語拼音方案,就能很快查出所要查找的字詞。但是,在拼音方案公佈之前的幾十年內,有按注音字母順序

    排列的;在古代則大多是按平水韻 106韻排列。①平水韻是唐宋以後人們寫詩所用的詩韻,上平聲 15韻,下

    平聲 15 韻,上聲 29 韻,去聲 40 韻,入聲 17 韻,共 106 韻。參看本書第四册《古漢語通論·詩律(上)》和(附錄二)《詩韻常用

    字表》。

    (2)按部首和筆畫排列。把同一部首的字歸在一起,部首的先後以筆畫多少為序;同一

    部首內,筆會少的列前,筆畫多的列後。例如:口部是三畫,排在心部之前,同在口部,“召”

    字兩畫(部首的筆畫不計'),排在三畫“名”字之前,筆畫相同時,再按起筆的筆形排列。一

    般是把起筆分成點 (丶)、橫(一)、直(丨)、撇(丿)四種或點、橫、直、撇、折(乛)五種,依次

    排列。例如:同是口部六畫“咬”字在 “哂”字之前,“哂”字在“咽”字之前,“咽”字

    在“哈”字之前。

    (3)按編碼排列。把漢字按照一定的原則分别編出號碼,通行的是四角號碼檢字法。漢

    字是方形的,都有四個角,角的形式共有十種,用 0至 9十個號碼來代表。四個角的順序是

    先左上角,次右上角;再次是左下角,最後是右下角。每字得四碼。例如:

    左上角 右上角

    詩

    左下角 右下角

    左上角“頭”的代碼是0,右上角“叉”的代碼是4,左下角“方”的代碼是6, 右下角“叉”

    的代碼是 4。“詩”的四角號碼是 0464。②四角號碼查字法可參考《辭源》修訂本第四册《索引説明》。

    三種排檢法各有利弊。按漢語拼音順序排列,查字迅速方便,但是不明字音或讀音不準

    時,就很難找到要查的字。部首排列和編碼排列不存在拼音排列的缺點,可是有的字歸屬哪

    一部、多少畫,卻不易確定;有些字角的歸類要靠死記,如不常用,容易忘記。總的來銳,要查漢語的字典辭書,部首檢字法是一定要掌握的。

    下面介語一些常用的字典和辭書及其使用方法作為參考。

    (一)《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

    42 《康熙字典》是張玉書、陳廷敬等三十人奉敕編纂的,書成於康熙五十五年(公元 1716

    年)。它是在明代梅膺祚的《字彙》和張自烈的《正字通》的基礎上編成的。字頭按部首排

    列,分成 214部;部首又按十二地支,分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每集又各分

    上、中、下三卷。筆畫少的部首排在前面,同部首的字再按筆畫數目排列。過去有一首歌訣

    説明各集部首筆畫的數目,便於人們記憶:“一二子中三丑寅,四卯辰巳五午未,六在未申

    七在酉,八九戌部餘亥存。”今本裝釘成一册。全書共收字 47035個,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

    的一部字典。注音、釋義都騰過以前的字書。出版以後,風行一時,被奉爲圭臬,流傅兩百

    多年,影響很大,至今還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這部字典的釋字體例是先音後義。每字下面先列歷代主要韻書的反切①什麽是“反切”,詳見

    下文。 ,然後解釋字義,每義之下一般都引古書為證。

    如果這個字有别音别義,便再解釋别音别義。試舉

    “社”字為例(見圖):

    由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康熙字典》對字的注音

    和釋義主要是引用前人的意見,很少有編者自己的

    見解。它解釋字音和字義,除引用古代韻書或字書

    的解釋之外,一般還引用古注。這對我們查閲字的

    古音古義,無疑是有幫助的。

    《康熙字典》由於是“御定”的,在清代長期

    無人敢加批評,其實它的缺點錯誤還是很多的。直

    至道光七年(公元 1827 年),王引之奉旨作《字典考

    證》,①《字典考證》附在今本《康熙字典》之後。才糾正了它的

    引書錯誤 2588條。辛亥革命以後,批評的意見才多

    起來;1981年王力作《康熙字典音讀訂誤》 ,又糾正

    了它在音讀方面的錯誤,共八類五千九百多條。②《康

    熙字典音讀訂誤》1988年由中華書局出版,1989年收入《王力文集》13

    卷。使用《康熙字典》時,應該同時參考這兩部書。

    《康熙字典》注音用反切,釋義用文言,造成理解

    的困難,現在有了新型的字典辭書,它的實用價值

    已經大大降低。

    《中華大字典》是由陸費逵、歐陽溥存主編的,1915 年由中華書局出版。它是繼《康熙字典》後出

    現的第二部大型字典,也用部首排列,收字四萬八

    千多個,比《康熙字典》多收了一些近代的方言字

    和翻譯用的新字。主編陸費逵在序言中批評了《康

    43熙字典》的四大缺點,全書在體例方面作了一些改進,注音主要採用《集韻》的反切,還加

    注直音,釋義也比較簡明,並探用了一些清人的訓詁研究成果。《中華大字典》確有勝過《康

    熙字典》之處,但是它實際上是在《康熙字典》的基礎上造行整理、增删、修訂的,取捨不

    一定都很允當。因此它雖然比《康熙字典》後出,卻不能取而代之;兩部書互有短長,需要

    參照使用,取長補短。

    (二)《辭源》 《辭海》

    《辭源》是商務印書館編印的,出版於 1915 年。參加編寫的有陸爾奎、方毅等五十多

    人。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一部以語詞爲主,兼顧百科常識的大辭書。這部書也是用的部首排

    列法,沿用《康熙字典》的 214個部首,單字字頭下大量收列古今的複音詞或詞組,先釋單

    字,再釋複音詞語。單字先注音,後釋義。例如:

    左面圖版中“市野切,馬韻”就是“社”字

    的注音,“馬韻”是說“社”字在上聲馬韻(這是平

    水韻的韻目)。 《辭源》的注音是採取傅統的反切方

    法。它全部採用清代李光地的《音韻闡微》的反切,這是一種改良的反切,在現代注音方式產生以前,這樣做是很有意義的。它不僅拼音比較筒便,較易

    讀出現代音,而且適合北方官話的語音標準,具有

    規范化的意義。《辭源》釋義基本上是先說明詞義或

    用法,然後再引書證或綜述引文大意。有的還引古

    注對書證進行解釋。例如“社”字下立了五個義

    項,下面分層解説。“(一)土地神主也”是第一個釋

    義,“(詩)以社以方”是引的《詩經》中的話作

    例證,“〔疏〕”以後的話是唐代孔穎達對《詩經》

    這句話的解釋。

    《辭源》基本上奠定了漢語現代辭典編纂的體例格局,其意義是很大的。《辭源》出版

    後,同比它出版稍晚的《辭海》一起,風行全國,滿足了知識界的廣泛需要。但是,由於出

    版較早,雖經續編修訂,缺誤仍在所難免,加上時代發展,許多內容已經不適應需要。商務

    印書館 1958年開始組織修訂,並與《辭海》作了分工。《辭源》不再作為語詞和百科兼收的

    綜合性詞典,而是一部“以語文爲主,百科為副”的幫助閲讀古籍的語文工具書,專收古漢

    語詞彙。修訂工作由廣西、廣東]、湖南河南四省(區)的修訂組承擔,編纂工作由吳澤炎、黃秋耘、劉葉秋負責,參加修訂工作的人員達一百多人。全書改動相當大,首先是删去現代

    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應用技術方面的詞語,然後再改變全部注音,增補古籍中常見而舊《辭

    源》未收的詞條,修正錯誤,核實書證,加注引書的作者和篇目,更換部分書證。例如:新

    《辭源》“社”字(見下圖)

    44 《辭源》(修訂本)的注音採取漢語拼音字母和注

    音字母注今音,這當然比反切注音進步、方便;它

    仍保留了反切注音,但是性質已經跟原來不同。因

    爲它注反切是意在溯源,用來標誌這個字的中古

    音,因此它不再用《音韻闡微》的反切,而是一般

    用《廣韻》的反切,《廣韻》未收的字或未收的音,再用《集韻》或其他韻書或字書的反切。反切後面

    加注聲、韻、調地位。上面“常者切”是“社”字

    在《廣韻》中的反切,後面是標明它的音韻地位是

    在上聲馬韻,聲母是禪母。舊《辭源》第一個義項

    只引了《詩經》一個書證,修訂本雖然保留了這個

    書證,但是不僅引得長一些,意思完整,同時還增

    注了部類名“小雅”和篇名“甫田”。增加《左傅》

    一個書證,這無疑對理解和核對都更加方便。第三

    個義項舊《辭源》是引用《漢書》作書證,顯然時

    代太晚,修訂本改引《左傅》,這就更符合溯源的要

    求。 《辭源》修訂後,全書共收單字 12890個,複合

    詞語 84134 條,總字數一千一百多萬字,是目前一

    部幫助閲讀古籍的較大、較好的辭書。它分成四册出版,1979年出版第一册,1983年出齊,1988 年又出版了合訂本。爲了閲讀古籍的需要, 《辭源》(修訂本)仍然使用繁體字,按部首

    編排。只是部首有所合拼和調整,由原來的 214部改為 208部。最後附有《四角號碼索引》

    和《漢語拼音索引》,可以幫助查檢。

    《辭海》是中華書局編印的,出版於 1936 年,由舒新城、沈頤、張相等人主編,參加

    編寫的有一百多人。它編印比《辭源》晚,在體例和釋義上自然都有改進,最顯著的是引書

    注明篇名,便于核對原書。其次釋義比《辭源》更具概括性,行文也通俗一些。例如:《辭

    海》“社”字(見左圖)

    在條目的收列方面《辭海》更注意吸收現代科學的

    詞語(如:社評、社會革命、社會民主主義等),卻删除了

    一些《辭源》收錄的較為偏僻的古代詞語(如:“社鬼”

    “社祭”“社飯”等)。百科性的內容比《辭源》的比率

    大。因此 1958年《辭海》修訂時,爲了同《辭源》分工,決定改成一部綜合性辭書。修訂工作先後由舒新城、陳

    望道等主持。參加修訂工作的主要編寫人共有五百多

    人。1965 年由中華書局出版了《辭海》(未定稿),1978

    45年 12月重新安排最後定稿, 1979年分三册由上海辭書社出版,1980年又出版了縮印本(一

    册)。全書共收單字 14872個,複合詞語 91706條,總字數一千三百多萬字。 《辭海》(修訂本)

    雖然收古代詞語比《辭源》(修訂本)少得多,但是有些百科性的古代詞語在《辭源》(修訂本)

    中找不着,卻能在新版《辭海》中查到。例如:“祖咏”、“神珙”、“神會”、“福王”

    是古代的人名,“宋州”、“祖州”、“神府”是古代的地名,“神武軍”是禁軍名,“禪

    機”是佛教名詞“私名”是《墨經》的邏輯術語。新《辭海》是按部首排列的,由於使用簡

    體字作字頭,將原來的 214部調整為 250部。字的歸部原則是“依據字形定部”,即不管部

    偏旁與字義的關係,只根據位置來確定歸部。如上下兩個偏旁都可作部首的字,取上不取下;

    左、右兩個偏旁都可作部首的字,取左不取右。書前附有《部首查字法查字説明》,可供參

    考。另外書前還附有《筆畫查字表》,書後附有《漢語拼音索引》,可以檢索。

    (三)《漢語大字典》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大詞典》是二十世妃末由國家組織編寫的兩部大型的語文工具

    書。它們都是“古今兼收,源流並重”的。《漢語大字典》偏重收集古今的漢字,《漢語大詞

    典》偏重收集漢語的古今複音詞語。

    《漢語大字典》是由湖北、四川兩省出版部門組織兩省有關專業工作者協作編寫的。由

    徐中舒、李格非、趙振鐸等主編,參加編寫的有三百多人。全書共八卷,一千五百多萬字。

    1986 年由四川辭書出版社和湖北辭書出版社出版第一卷,1990 年出齊。它共收列單字五萬

    六千個左右,比《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還多收近萬字。編者的意圖是注重歷史地反映

    漢字形音義的發展。在字形方面,單字條目下收列了能夠反映形體演變關係的、有代表性的

    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隸書的形體;在字音方面,除盡可能注出現代讀音外,還收列了中古

    的反切,標註了上古的韻部。當我們遇到了在《辭源》《辭海》中找不到的字時,《漢語大字

    典》是最好的顧問。如果我們想了解字形、字音的歷史演變時,《漢語大字典》也是一部比

    較便當的工具書。可惜在釋義方面,這部字典過於求細,忽視語義的概括性,加以書成衆手,難免出現義項分合不當,釋義不確的情況,有待修訂。《漢語大字典》是按部首排列的,它

    的部首是以傳統的《康熙字典》214部為基礎,删倂成 200部。單字歸部也基本上與《康熙

    字典》相同。每卷前面都列有該卷的檢字表,第八卷列有全書的《筆畫檢字表》 ,可供檢索。

    《漢語大詞典》是由上海市、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浙江省、福建省五省一市組織

    有關專業工作者共同編寫的。由羅竹風主編,參加編寫的有四百多人。1986 年由上海辭書

    出版社出版了第一卷,其餘各卷從 1988年起改由新成立的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至 1993

    年出齊,共十二卷。這是一部大型的、歷史性的漢語語文辭典,全書五千餘萬字,共收詞目

    三十七萬條左右。這部詞典收集的複音詞語空前豐富,傅世古籍中的複音詞語基本上都能在

    這部大詞典中找到。它同《辭源》《辭海》一樣,所收詞目有單字條目和多字條目之分。單

    46字也是按部首排列的,部首同《漢語大字典》相同,也是 200部。多字條目按“以字帶詞”

    的原則,列在單字條目之後,多字條目的次序再按字數和筆畫的多少排列。詞典另有檢索和

    附錄一卷,列有《音序檢字表》和《筆畫檢字表》,可供檢索。

    (四)《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雖然是兩部現代漢語工具書,但是對閲讀古書也是有參

    考價值的。 《新華字典》是新華辭書社編纂的,主持其事的是魏建功。1953年出版注音字母

    音序排列本,1954年出版部首排列本,1959年又出版漢語拼音字母音序排列本,1979年修

    訂重排,以後又不斷修改補充,成為目前流行最廣的字典。這本字典是供中等文化程度的人

    使用的,收字範圍大致以現代漢語所用的字為限,釋義也只限于現代漢語的用法。但是,它

    也適當收錄了古代文獻中的詞彙,以及歷史上的外來語。本書注音釋義都用現代口語以及被

    現代口語吸收了的文言詞語,因此對我們學習古代漢語也有一些幫助。使用這部字典時,除

    按照音序進行查閲外,還可以按照前面所附部首檢字表查字。

    《現代漢語語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的,呂叔湘和丁聲樹先後

    任主編。它是以記錄普通話語彙為主的中型現代語文詞典,收詞目五萬六千多條。1956 年

    開始編寫,1960年出試印本,徵求意見,1965年出版試用本。這是一部釋義精確,體現目前漢

    語研究水準的好辭書。但是在試用本出版後十多年,1979年才由商務印書館正式出版。1996

    年出版了修訂本,增加了一些新的詞語,删改了少量舊詞舊義,詞目增加到六萬多條。這部

    詞典不僅因爲它收了一些舊詞語、舊意義和書面上還常見的文言詞語,我們閲讀古書時可以

    查考,還因為它释義比较精確,有助於我們通過现代的精確释義去理解它的古義。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是 1974-1975 年由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專業的师生和北京齒輪

    厰等單位的工人编寫的,1979 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這本字典收古漢語常用字三千七百多

    個,後附難字表,收難字二千六百多個。它是在王力主编的《古代漢語》 (即本書)常用詞的

    基礎上编寫的。在释義解詞中,重视詞義的概括性和各義之間的内部聯係,注释簡明通俗,適用於初學古漢語的讀者。

    可惜由于當時的编寫條件,引用書證範圍很窄,又未能考虑時代先後,是一缺陷。1993 年

    出版了修訂本,除增補了一些條目外,對原書的引例作了较大的修改。它是按《漢語拼音方

    案》的音序排列的,前面附有《部首檢字》,可供檢索。

    (五)《說文解字》 《經籍纂詁》

    《說文解字》的作者是束漢許慎。束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 100年)寫成初稿,安帝建光

    元年(公元 121 年)定稿。道是中國文字學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國第一部系統完備的字典。它

    47收字 9353個,另有重文 1163個。每個字都是先列小篆形體,然後進行說解,先释字義,後

    說形體結構。例如:《說文解字》第一頁、第二頁(見下圖)

    這是 1963 年中華書局的影印本。書框上的楷書是爲了方便今天的讀者而新增的,雙行

    小字是宋代徐鉉校定《說文解字》時增加的注釋和反切注音。(注意:徐鉉採用孫偭《唐韻》

    的反切,不能代表許慎時代的讀音。)許慎所說解的字義是他認定的本義。他根據小篆的形

    體來分析字形結構,說解字義,大部分是可信的。由於時代的限制和古文字材料的不足,也

    會有些錯誤,上面所引用的第一頁,就是問題比較多的。我們要分析字形結構或探討詞的本

    義時,一般都應參考《說文解字》。許慎在分析小篆的形體結構時,從中概括出五百四十個

    偏旁作為部首,然後把所收集的九千多個字列入這五百四十個部首中去,這是他的一大創

    48造,對後世的檢字法有很深遠的影響。但是《說文》部首的排列沒有統一的標準,一般是盡

    量把篆文形體相近或相關的部首排在一起,例如:“三、王、玉、珏”相徙,“人、七(化)、匕、從、比、北”相從;同部首的字是盡量把意義相近的字擺在一起,例如:口部,“噣、咏、吻、嚨、喉”相從,“喘、呼、吸、噓、吹”相從。這種排列方法是無法貫徹到底的,而且許慎也沒有嚴格遵守它,因此從《說文解字》中檢字是很困難的。清代一些研究《說文》

    的人根據《康熙字典》的 214 部另編“通檢”,其中比較通行的是黎永春的《說文通檢》,可供檢索。中華書局新印本書末附有楷體筆畫檢字表,可以檢索部首,也可以檢索正文諸字。

    唐宋以後,研究《說文》的非常多,清代極盛,最受推重的有四大家:即著《說文解字

    注》的段玉裁,著《說文解字義證》的桂馥,著《說文句讀》的王筠,著《說文通訓定聲》

    的朱駿聲。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是學習、研究《說文》的最佳注本,朱駿聲的《說文通

    訓定聲》對字義的來源和發展有較細緻的分析,都是對我們學習、研究古代漢語很有幫助的

    工具書。

    《經籍?詁》是清代阮元主編的,出版于清嘉慶三年(公元 1798年)。這是一部專門收集

    唐代以前各種古書注解的字典。它在編排上用的是韻母排列法,按平水韻 106韻編次被釋的

    字;以一韻為一卷,全書 106卷,每字之下,羅列唐以前各種古書注解對這個字的解釋。這

    對我們閲讀唐以前的古書很有幫助。平水韻的韻部系統同現代漢語的韻母系統差别很大,查

    檢很不方便。近年影印本《經籍?詁》多在前面附有筆畫索引。

    (六)《經傅釋詞》 《詞詮》

    這是兩部專門討論古漢語虛詞用法的著作,也可以說是虛詞詞典。

    《經傅釋詞》是清代學者王引之所著,出版於清嘉慶二十四年 (公元 1819 年)。全書共

    解釋虛銅 160 個,編排次序是按照古聲母的順序排列的①。①卷一至卷四是喉音聲母的字,卷五是牙音

    聲母的字,卷六是舌音聲母的字,卷七是半舌半齒聲母的字,卷八、卷九是齒音聲母的字,卷十是脣音聲母的字。這本書在

    虛詞的特殊用法上,引證豐富的材料,分析排比,作出了許多精彩的結論,糾正了前人的失

    誤。但是在虛詞的通常用法上,卻談得很少。

    《詞詮》是近人楊樹達所著,1928 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1954 年以後改由中華書局重

    印。這本書收字五百以上,所講的內容,既包括虛'詞的通常用法,也包括虛詞的特殊用法,引例豐富,比較通俗易懂,對初學古漢語的人比較適用。編排體例是按當時通行的注音字母

    的次序,不採《經傅釋詞》的辦法。注音字母的次序現在人們也已生疏,可以利用它的部首

    目錄。

    除了這兩部虛詞著作外,清人劉淇的《助字辨略》和何樂士等編著的《古代漢語虛詞通

    釋》(北京出版社出版)也可供參考。

    (七) 《詩詞曲語辭匯釋》

    49 《詩詞曲語辭雁釋》是近人張相所著,1953 年由中華書局出版。這是研究詩詞曲中特

    殊詞語的一部專著。書中一般是解釋單詞或詞組的意義,有時還由意義的解釋推及於詞源(或

    語源)的探討和語法的分析。被解釋的單詞或詞組,都是唐宋元明間流行於詩詞曲中的特殊

    詞語。這部書能幫助讀詩詞曲的人了解這些特殊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使用這部書時,可利用

    書末附載的筆畫索引進行查閲。

    字典和辭書都要給字和詞注音, 《中文拼音方案》公佈後,自然都應該用拼音字母注音。

    在此以前,有種種不同的注音方法,五四以後,常用的是注音字母,更早的字典一般都用直

    音法或反切法。直音法是用同音字來注音,如“根,音跟”。反切法是用兩個字合注一個字

    的音,稱為“某某切”(唐以前稱為“某某反”),上字取聲母,下字取韻母及聲調(反切

    下字和被切字的聲調是一致的),合成被注字的音。例如“毛”字可以用“莫袍切”來注音,因為“莫”(mò)的聲母是 m-,“袍”(páo)的韻母是-áo,把 m-和-áo 合起來,正好

    成為“毛”的音 máo。反切的辦法很陳舊,但是較老的字典或辭書(如《康熙字典》 、舊《辭

    源》、《辭海》)都用它。由於古今字音的不同,我們用現代的讀音來“切”,有時並不能得

    出正確的讀音。要全面掌握反切法,需要有音韻學的知識。

    在使用一部字典或辭書的時候,必須先做到三件事:第一,先看序和出版年月,這樣可

    以對它的編纂經過、使用範圍和材料收集的起訖點有一個大致的認識。第二,細讀凡例,凡

    例一般就是使用法,不了解凡例,就很難順利地使用。第三,注意書後有沒有補遺、勘誤、附錄之類的東西。這三件事看似小事,其實很重要。有些人查字典,只圖省事,事先不做好

    這些準備工作,結果常常走彎路,反而費了時間。

    50古漢語通論(二)

    古今詞義的異同

    語言是發展的,學習語言要有歷史發展的觀點。現代漢語是從古代漢語的基礎上發展起

    來的,我們又必須承認語言的繼承性,看到古今漢語相同的方面;但是更應該重視語言的發

    展,看到古今漢語相異的方面。繼承和發展,是矛盾的統一,忽視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對的。

    語言的各方面,詞彙變化最快。舊詞不斷消亡,新詞不斷產生,詞義不斷演變。在學習古代

    漢語時,我們必須特别注意古今詞義的異同。

    有沒有這樣的一些詞:它們的意義直到今天仍舊是幾千年前的意義,幾乎沒有發生變化

    的呢?有的。例如“雞”、“牛”、“大”、“小”、“哭”、“笑”等,它們所指稱的仍

    舊是幾千年前的同一概念。這些是屬於基本詞彙的詞,是詞彙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語

    言的繼承性、穩固性的重要表現之一。但是,像這種意義幾乎沒有變化的詞,在漢語詞彙中

    只占少數。

    有沒有這樣的一些詞:它們的現代意義和古代意義是毫無關係的呢?也是有的。例如

    “該”字在上古和中古都只當“完備”講(注:古代漢語裏,字和詞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一致

    的;因此,研究古代漢語,傳統上都以字為單位。本書為了行文的方便,沿用了傳統的辦法,在論及某個具體的單音詞時,往往不稱“某詞”而稱“某字”,如不說“‘該’這個詞”,而說“‘該’字”,以下皆同此(只是行文上這樣,但我們實際上還是以詞為單位) 。),宋

    玉《招魂》:“招具該備,永嘯呼些。”王逸注:“該,亦備也。”到了中古以後才有“應

    當”的意義,在這後起的意義和“完備”的意義之間,我們看不出繼承的關係來(注:《說

    文》:“該,軍中約也。”段玉裁注:“凡俗云’應該’者,皆本此。”但是“軍中約”的

    意思沒有史料可以證明。) 。又如“搶”(qiǎng)字,現代是搶劫的意思; 《莊子·逍遙遊》

    中“搶(qiāng)榆枋”的“搶”,是“突過”的意思,《戰國策·魏策四》中“以頭搶(qiāng)

    地爾”的“搶”,是“撞”的意思,都和“搶劫”的意義無關。再如尋找的“找”(zhǎo)。

    《集韻》有個“找”字,那是“划船”的“畫”(huá)的異體字,和“尋找”的意義無關,讀音也完全不同。像這樣使用同一形體而古今意義無關的詞,在漢語詞彙中更是少數。這少

    數字,有的只是同一個字,古今用法不同,表示不同的詞;有的則是因為我們的研究不夠,它們的來歷還沒有被發現罷了。

    就一般情況來說,古義和今義是既有聯繫,又有區别的。由於語言的繼承性,今義從古

    義的基礎上發展出來,今古之間必然要發生關係。有些關係是比較明顯的,有些關係是比較

    隱晦的。有些關係非常密切,竟致使一般人分辨不出古今詞義的細微區别;有些關係比較疏

    遠,卻又令人誤以為沒有關係。我們對於古今詞義的關係,不管是密切的還是疏遠的,都應

    該加以注意。

    51 在異同的問題上,難處不在同,而在異;不在“迥别”,而在“微殊”。

    假使古代漢語的詞都像“雞”、“牛”、“哭”、“笑”等一樣,古今詞義相同,我們

    讀古書的困難就會小得多。假使古代的詞是死去了的,現代罕用的,當然對閱讀古書會帶來

    一定困難;但我們一查字典,也就解決了問題。例如“儺”(nuó )字, 《辭海》說是“驅逐

    疫鬼”,我們一看也就懂了。又如上文所舉的“該”(又寫作“賅”)字,我們知道它在古

    代只有“完備”的意義,和現代“應當”的意義截然不同,那也好辦,我們很容易就把古今

    詞義分辨得清清楚楚。只有在古今詞義“微殊”的情況下,最容易產生誤解,例如“勸”字,我們讀到《左傳》成公二年的時候,很可能把“以勸事君者”了解為“以此規勸事君的人

    們”。事實上,上古的“勸”只有“勉勵”和“鼓勵”的意思,這里的“勸”,只能作“勉

    勵”講。至於“善言規勸”和“勸解”的意義,那是很晚才有的。我們如果把古今詞義之間

    這種細微的差别忽略過去了,那就沒有真正地讀懂古書。

    又以“給”字為例。當我們讀《戰國策·齊策》,讀到“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一句的

    時候,很容易把“給”字解作“給與”(給予)。的確,這樣講似乎也講通了。為什麼說“也

    講得通”呢?一則因為現代“給”字所具有的“給與”的意義本來就是從古代“供給”的

    意義發展來的,所以二者自然能有共通之點;二則因為這樣講也能適應上下文。但是,這一

    句話的“給”字絕對不能解作“給與”,因為在那個時代“給”字還沒有這種意義。

    又以“再”字為例。“再”字在上古只有“兩次”(或“第二次”)的意思。《左傳》

    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僖公五年:“一之謂甚,其可再乎?”

    這些“再”字都只能解作“兩次”(或“第二次”)。要注意“再”和“復”的分别:“再”

    字表示動作的數量,它代替了“二”(古人不說“二而衰,三而竭”,也不說“一之為甚,其可二乎?”),“復”字只表示行為的重複,不表示數量。例如《戰國策·趙策》:“有複

    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這里是“重複”的意思,所以用“複”,不能用

    “再”。現代漢語的“再”相當於古代的“複”,假如拿“再”的現代意義去理解古書中的

    “再”(特别是上古),就會產生誤解。

    總之,詞義是隨着時代的推移而產生發展變化的,時代不同,詞義就可能有變化。我們

    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不能不加考察地以今義去理解古書中的詞彙。學習古代漢語,必須在字、詞、句方面狠下功夫,有一個“求甚解”的態度,認真學會辨析古今詞義的異同,進而還應

    該對先秦、兩漢和唐宋以後的詞義差别給予高度的注意。

    在解釋古代詞義方面,《說文》所講的詞義基本上是可靠的。例如許慎在“再”字下麵

    說:“一舉而二也”,意思是說“同一的動作進行兩次”。這是非常恰當的解釋。《辭海》

    根據别的書把“再”字解作“重也、仍也”,已經不夠確切,假定有人在解釋先秦的作品時,把“再”解作“複也、又也”,那就完全錯了。

    我們要正確地了解古代的詞義,就必須依靠比較好的字典和辭書。《辭源》、《辭海》在

    字義的解釋上比較慎重。試看《辭海》對“勸”字的解釋:

    52 【勸】去怨切,音券,願韻。(一)勉也。禮表記:“使民有所勸勉愧恥以行其言”,此為勸勉他人;又論語為政:“舉善而教不能則勸”,此為受教而知所勸勉。 (二)俗謂以

    言說使人聽從曰勸。(一)是“勸”的古義,(二)是“勸”的後起意義,《辭海》把它們分

    得清清楚楚,這對我們了解古代詞義無疑是有幫助的。但是《辭海》卻往往把古今詞義混在

    一起,容易令人發生誤解。試看《辭海》對“給”字所下的解釋:

    【給】基揖切,音急,緝韻。(一)足也。孟子梁惠王:“秋省斂而助不給”。(二)供

    也。左傳僖四年:“敢不共給”,給亦供也。漢書張湯傳:“用善書,給事尚書”,謂供給

    書寫之事。(三)賜與曰給。晉書輿服志:“四望三望夾望車,形制如皂輪,王公大臣有勳

    德者特給之。”按凡與人以物亦曰給。(四)言辭捷給也。參閱口給條。口給的“給”是特

    殊的意義,這里不討論。 (一) (二)兩個意義是上古的意義,本來都不錯。(三)“賜與”

    和“與人以物曰給”,則是後起的意義,混在一起就分不清時代了。我們看《辭源》、《辭海》

    的時候,自己要下一些判斷。從所舉的例子來看,還是可以解決一些問題的。這里(一) (二)

    所舉的是《孟子》《左傳》的例子,可見它們是上古的意義;(三)“賜與”的意義舉的是《晉

    書》的例子,《晉書》是唐代的著作。至於“與人以物曰給”,未舉出古代的例子。可見是

    後起義,至少在上古不是常用義。但是《辭源》、《辭海》在古今詞義異同方面還做得很粗疏,不能單純依靠它所舉的例子來斷定詞義的時代先後。

    有些文字學家的專著,對古今詞義的異同問題,解決得比較好,沒有將古今的詞義混為

    一談。他們或者只指出詞的古義,例如許慎《說文》對“給”的解釋是:“給,相足也。”

    段玉裁在注解“給”字時說:“相足者,彼不足,此足之也,故從合。”“對不足者供給”,這是“給”的本義,他們的注解都只解釋了“給”的本義。另外,他們還往往指出古今詞義

    的不同,如徐灝在他的《說文解字注箋》裏,對“兩”字的解釋是這樣的:

    引申之,凡雙行者皆曰兩。故車兩輪,帛兩端,屨兩枚,皆以兩偁(稱) 。說卦傳:“參

    天兩地而倚數”,兩猶耦也,重也。許訓為再,再亦重也。今直用為一二之數,非古義矣。

    徐灝的意思是說,今天“兩”字當“二”字講,不是古代的意義了。他的意見是對的。

    但是,古人由於時代的局限,他們的解釋不能像現代人在詞典裏給詞下定義那樣富於科

    學性。他們雖然心知其意,由於當時字書的體例不夠完善,只知道用同義詞解釋,找不到一

    個適當的同義詞的時候,就只能得其近似了。許慎在“兩”字下面不寫“二也”,而寫“再

    也”,已經是值得讚揚的,因為他清楚地知道“兩”字不等於“二”。他寫一個“再也”,表示“重”的意思,因為他找不到更合適的同義詞了。

    漢語詞義的研究,過去長期停留在古書訓釋的階段,雖有不少成果,但目前還沒有一部

    字典或任何别的著作解決了詞義的時代差别問題。因此,我們今天在閱讀古書時,除了查閱

    字典和文字學專著之外,有時還需要自己利用科學方法,進行比較歸納,解決古書中遇到的

    詞義問題。詞義在古書中的應用,是帶有普遍性的;因為詞義是具有社會性的,社會對它有

    共同的理解。例如《左傳》“再”字共見四十七次,都是“兩次”(或“第二次”)的意義,53沒有一次是“複”的意義的。再拿《公羊傳》、《谷梁傳》、《墨子》、《論語》、《莊子》、《孟子》、《荀子》等書比較,也都沒有例外。這樣,我們就用確鑿的事實證明了《說文》“一舉而二

    也”的解釋是不錯的。有些事實甚至是前人所沒有發現的,只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必然續有

    發現。

    54古漢語通論(三)

    單音詞,複音詞,同義詞

    我們研究古代漢語的時候,需要了解單音詞和複音詞的關係,複音詞和同義詞的關係,因為這有助於我們更徹底地了解古代漢語。

    我們隨便把一篇古文翻譯成為現代漢語,就會發現譯文比原文長了許多。這主要是因為

    古代漢語的詞彙以單音詞為主,而現代漢語的詞彙以複音詞(主要是雙音詞)為主。例如“蹇

    叔之子與師”(《左傳》僖公三十二年)這一個句子中,“子”字在現代一般總說成“兒子”,“與師”更非譯成兩個複音詞“參加軍隊”不可。

    古代單音詞和現代複音詞的對比,主要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換了完全不同的詞,例如“與”變成“參加”,“師”變成“軍隊”;第二種情況是加上詞尾詞頭,如“虎”變

    成“老虎”,“杯”變成“杯子”,“石”變成“石頭”;第三種情況是利用兩個同義詞作

    為詞素,構成一個複音詞,例如“兒”和“子”是同義詞,合起來成為複音詞“兒子”。

    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種情況。有許多古代的單音詞,作為詞來看,可以認為已經死去了;

    但是作為詞素來看,它們還留存在現代漢語裏。舉例來說,古代漢語有單音詞“慮”字。《論

    語·衛靈公》:“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詩經·小雅·無雨》:“弗慮弗圖”。但是,在

    現代漢語裏,“慮”字只作為詞素留存在“顧慮”、“考慮”等雙音詞裏,或者只出現在“深

    謀遠慮”,“深思熟慮”等成語裏,而不能作為單詞自由運用了。

    漢語大部分的雙音詞都是經過同義詞臨時組合的階段的。這就是說,在最初的時候,只

    是兩個同義詞的並列,還沒有凝結成為一個整體,一個單詞。這可以從兩方面證明:第一,最初某些同義詞的組合沒有固定的形式,幾個同義詞可以自由組合,甚至可以顛倒。例如

    “險”“阻”“隘”(注:“隘”單用時,是狹的意思,同“險”“阻”的區别較大。)是

    同義詞,在上古常常單用,又可以互相組合。《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既有“隘而不列”,“阻而鼓之”,又有“不以阻隘也”,“阻隘可也”。後兩句“阻”和“隘”雖然連在一起,但顯然還是兩個詞。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有:“馬陵道陝(狹),而旁多阻隘”,“阻”和“隘”組合得緊一些。又《史記·淮陰侯列傳》:“恐吾至阻險而還”,是“阻”

    和“險”相結合。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左傳》成公十三年有“險阻”(逾越險阻),《離

    騷》中有“險隘”(路幽昧以險隘)。這說明三個同義詞組合時,各自的獨立性還很強,沒

    有組成新的單一的詞,還是自由組合的情況。第二,古人對於這一類同義詞,常常加以區别。

    例如“婚姻”很早就成為複音詞,《左傳》成公十三年:“寡君不敢顧婚姻”,但是《說文》

    還說“婦家為婚,婿家為姻”。“饑饉”在後代也是複音詞,但是朱熹注《論語》還說“穀

    不熟曰饑,菜不熟曰饉。”今天,我們讀古書的時候,應當把這些詞當作複音詞來理解,這

    樣才能得到一個完整的概念。但是,詞素的本來意義不能不管,因為分析複音詞中的詞素,55不但能夠幫助我們說明這些複音詞是怎樣形成的,而且可以從後代詞義和本來意義不同的比

    較中看出複音詞的完整性,從而把複音詞和同義詞區别開來。

    這一類複音詞的每一個詞素,往往保存著一定的獨立性。這就是說,在這個地方它是複

    音詞的詞素,在其他地方它又可以獨立成為一個單音詞。例如《戰國策·齊策》:“齊王聞

    之,君臣恐懼。”“恐懼”可以認為複音詞,但是《論語·顏淵》:“君子不憂不懼,”《孟

    子·梁惠王下》:“吾甚恐。”“恐”和“懼”都能獨立運用。又如《左傳》宣公二年:“不

    忘恭敬,民之主也”,這里“恭敬”是複音詞:但是《論語·子路》:“居處恭,執事敬”,可見“恭”與“敬”又可以分開來用。又如《論語·學而》:“與朋友交,而不信乎?”“朋

    友”可以認為複音詞,但是《論語·學而》又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禮記·

    儒行》:“其交友有如此者。”這種可分可合的情況,跟單純的複音詞是大不相同的。

    古代漢語中有一種複音詞值得注意。這種複音詞是用兩個單音的近義詞或反義詞作為詞

    素組成的;其中一個詞素的本來意義成為這個複音詞的意義,另一個詞素只是作為陪襯。例

    如:

    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墨子·非攻上)

    (種樹的地方叫園,種菜的叫圃。這里只“園”起作用,“圃”字無義。)

    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戰國策·魏策)

    (“休”,吉兆;“祲”,妖氣。這里只“祲”起作用,“休”字無義。)

    多人,不能無生得失。(史記·刺客列傳)

    (人多了,不能無失。“得”字無義。)

    罵其妻曰,生子不生男,有緩急,非有益也。

    (史記·文帝紀)(有急,“緩”字無義。)

    有人把這種複音詞叫做“偏義複詞”。

    有些從片語變來的固定組合,如果拆開來講與整體的意義完全不同,那也應該認為是複

    合詞。這一類詞有“天下”、“足下”、“君子”、“小人”、“先生”、“將軍”等。

    真正單純的複音詞在古代漢語裏比較少見,但也占一定的數量。

    單純的複音詞,絕大部分是連綿字。例如“倜儻”、“忸怩”、“造次”、“鎡基”、“抑鬱”、“徘徊”、“觳觫”、“逡巡”、“逍遙”、“須臾”等。連綿字中的兩個字僅

    僅代表單純複音詞的兩個音節,古代注釋家有時把這種連綿字拆成兩個詞,當作片語加以解

    釋,那是絕大的錯誤。例如“披靡”是草木隨風偃僕的樣子,也用來比喻軍隊的潰敗。《史

    記·項羽本紀》:“漢軍皆披靡”,張守節正義云:“靡,言精體低垂。”又如“辟易”是

    倒退的樣子。《史記·項羽本紀》:“人馬俱驚,辟易數裏”,張守節正義云:“言人馬俱驚,開張易舊處,乃至數裏。”單講“靡”字,則“披”字沒有著落;“辟”字當“辟”字講 (開

    張),“易”字當“更易”講,這是望文生義。這些都是不對的。

    總而言之,當我們閱讀古書的時候,遇著同義詞連用時,不要輕易地看成複音詞;遇著

    56連綿字時,千萬不要拆開來講。

    上面我們敘述了關於單音詞和複音詞的關係中的一些問題,下面再簡單談談有關辨析同

    義詞方面的幾個問題。

    古代漢語裏,同義詞很多。《說文解字》一書,主要是以同義詞來解釋字義。但是,絕

    大多數同義詞的意義都不是完全相等的;同義詞彼此之間,有同也有異,或者含義有差别,或者使用範圍有寬有窄,或者使用條件有所不同。

    同義詞的辨析,對我們正確理解古書有很大的幫助。本書在常用詞部分,一般是用同義

    詞間的相互對比相互辨别來解釋同義詞的詞義的。例如“畏”和“懼”是同義詞,《老子》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論語·顏淵》:“君子不憂不懼”。《左傳》僖公... ......
附件资料
  • 王力古代汉语笔记整理完整版.doc(39KB)
  • 王力版《古代汉语》重点整理.doc(396KB)
  • 王力《古代汉语》教案.doc(588KB)
  • 王力古代汉语.pdf(7216KB)
  • 古代汉语译文(王力版).doc(120KB)

     http://www.100md.com/html/file/202102/037112.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以上附件 。

聚圣源郑智意外受伤特朗普打算恢复对伊朗制裁宝宝起名免费软件无限流小说排行榜公司起名结合生辰八字工程机器起名大全起名五行网免费起名2021腹黑将军喜当爹百货日杂起名饺子店起店名免费起名评分细则网站父母取名起名美名腾取名起名大全测名字打分给姓罗的孩子起名预售商品是什么意思?蜡笔小新动态头像祝愿企业前程好诗句千古是什么意思起名字诗意男宝bl动漫在线观看交响诗篇剧场版姓氏周起什么名字好听姓陆起什么名字蓝谷橱柜怎么样春野小村医用尚字给公司起名吸血鬼女王百度影音农机店名起名宝宝起名什么地方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