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首页
  • 快讯
  • 资讯
    • 推荐
    • 财经
    • AI
    • 创新
    • 城市
    • 最新
    • 创投
    • 汽车
    • 科技
    • 专精特新
  • 直播
  • 视频
  • 专题
  • 活动
搜索
寻求报道
我要入驻
城市合作

数据告诉你:工作3年存款10万是什么水平?

DT商业观察·2022-07-28 12:21
2022攒钱小报告:工作1年和工作3年,存款会发生多大变化?

又到一年毕业季,应届生小贾即将开启在大城市打工的生活。相比读书时代,不再依靠父母的她感觉自己更“穷”了——简单算了下账,在公司附近租一个普通的单间,就要花掉薪资的三分之一,剩下的钱只够维持基本生活,聚餐点菜也要精打细算。

“没钱”“缺钱”,似乎是这届年轻人的普遍情绪。出于对如今年轻人钱包的关心,前段时间,我们联合微博钱包发起了“国产青年攒钱小调研”,看了看如今年轻人钱包的真实状态。

我们想了解,如今的职场新生代是如何看待钱的?他们如何打理自己的钱包?拥有更多存款的人都付出了哪些努力?希望这些年轻前辈的经验,可以给即将进入职场的萌新一点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共有 2093 人参与了本次调研,男女比例约为4:6,一线、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人群占比超过 8 成,95后和00后占比超过一半,工作1到3年的人群占比约 4 成。所以,可以认为这是一份针对大城市职场新生代的洞察。

#01 年轻人普遍对财务状况不够满意,他们在哪些时刻会有金钱匮乏感?

不管存款多少,年轻人普遍对自己的财务状况不太满意。以10分为满分,受访年轻人给自己的财务状况平均打了4.8分,不及格。

不过,各个阶段的年轻人不满意程度略有不同。可以看到,随着工作时间变长,年轻人对自己财务状况的满意度先增后减,工作2-3年的人相对最满意。

年轻人刚从学校迈入职场,往往要负担租房、置装等大笔开销,收入也刚站在职业生涯的起点,难免捉襟见肘,工作1年以内的年轻人中,就有12.9%给自己的财务状况打1分。

更具体来看,对财务状况不够满意的年轻人,都会在哪些时刻感到缺钱?

不管工作多久、收入和存款如何增长,大家最容易感到缺钱的事情都是住房。

除此之外,对于刚离开学校的职场新生代来说,钱的功能更多着眼于当下,缺钱时刻也更多与保障和改善当下生活相关。随着工作年限变长,很多成熟职场人的收入足以保障甚至升级生活,这时候钱是为了防范未来风险,就更容易在遭遇突发意外、养老和投资等方面感到缺钱。

在“分享一个你感到缺钱的瞬间”问题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职场新生代们的缺钱时刻:

生病,某天晚上肚子剧痛,一个人忍痛去楼下买胃药的时候;开始考虑打九价疫苗,但不想花父母的钱的时候;看到别人用洗碗机、扫拖地机器人等智能家电解放双手,自己舍不得花钱买只能动手的时候……

工作不顺,想要辞职休息一段时间,但没啥存款,心里没底气;

选择留在一线城市、第一次租房时:才知道除了要交三个月的房租,还要再拿出来一个月房租当做押金、拿出半个月/一个月房租给中介费……

各个职场历练阶段的人有不同的缺钱难题,在面对缺钱问题时,也会选择不同的解法。

刚毕业不久,职场新生代们倾向于靠自己或自己人消化困难,很多人选择少买少玩少吃,靠自己“忍耐”熬过贫瘠时刻,或者向父母、朋友求助,靠接济度过暂时的困难。

随着工作时间变长,人们对自己未来的偿付能力相对更有信心,有更高比例的人会选择借助银行信用卡、网络贷款平台等金融系统来解决缺钱问题。

#02 职场新生代,如何“理性省钱”?

虽然“缺钱”和“不满意”是一种普遍情绪状态,初入社会的“职场新生代”们也的确面临着非常具体的生活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窘迫到“日子完全没法过了”。

从DT财经的调研来看,年轻人中的主流花钱人格是“顺其自然”,超过一半受访者将自己归入这一选项。这类年轻人对于花钱或存钱整体上保持理性,但不会刻意斤斤计较一定要赚多少、花多少、存多少,不浪费但也不会亏待自己的生活。

与此同时,职场新生代们在省钱上也展现了一定的理性判断:吃喝玩乐可以暂时苟且,但居住需要有一定保障;朋友可以暂时不见,但为对象花钱不能将就;精神可以少一点娱乐化享受,但不能放弃学习和自我提升。

为了省钱,他们可以在生活体验上选择忍耐,倾向于在升级消费和休闲娱乐方面将就一下。与成熟的职场人相比,他们中也有更高比例的人愿意稍微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会通过在日常生活(比如吃、穿)上减少开支来省钱。

工作1年的小贾向DT财经描述了自己的日常省钱时刻:周末中午,精挑细选之后,看上一份 35.2 元的外卖,对比各个平台,找到最大优惠力度——抵扣 12 元,将这顿饭的开销降为23.2元。最后,还要把这笔支出记在小本本上。

#03 初入职场的年轻人,真的能存钱吗?

顺其自然、理性自制的年轻人,能存下钱吗?

答案是,大部分人能存下来钱,但存款数字有限。受访者中,只有14.6%的人完全没有存款,存款在1到5万元区间的人群占比最多,差不多是1/4。这当中,也包含暂未工作的年轻人。

把目光聚集到职场新生代,社交网络上有许多“别人家的孩子”:还没毕业就 offer 拿到手软、毕业进大厂、动辄年薪三四十万、存款六位数,但这可能是互联网构建的滤镜“景观”。从本次调研来看,工作1到3年的职场新人中,存款在1到5万元之间的比例最高,差不多达到1/3。

更具体来看,工作1年的你如果拥有1万存款,能超过1/3的同期生;工作2年存款 5万,能超过57%的人;工作 3 年存款 10 万,就能超过 6 成的同期职场人。

另外,我们也发现,并非工龄越长,就自然拥有更多存款。

DT财经的调研显示,工作5年以后,人们的存款开始走向两极分化:工作5年以上的人中,有13.2%的人没有存款,这个比例比职场新生代的还要高。但已经有20.1%的人存款达到50万元以上。

#04 年纪轻轻就能存钱的年轻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看完大家的存款,我们也好奇,为什么同样是初入职场,有的人一直口袋空空,有的人却已经小有积蓄?

前面的数据表明,并不是工作时间越长,存款数字就能同比增长。我们通过交叉比对,找到了两个可能与存款数字增长更相关的人群要素。

一个是收入水平。虽然同等收入水平下,大家的存钱情况还是有一些参差,但确实收入更高后,整体存款水平会上升。年收入达到40万之后,过半人的存款数字会超过50万。

另一个要素是存钱比例。整体来看,存钱越多的人,每月存款占收入的比例越高。当然,也有人存一阵钱再花一大笔,就导致虽然每个月都定期存钱但最后还是没什么存款。

总结下来,就是要赚得多、花得少。具体来说如何实现呢?纵观社交网络,我们能看到很多“丧心病狂”的开源节流手段:拼命搞副业兼职、过度省吃俭用、对自己抠门到家……

但从DT财经的调研来看,存钱成功的年轻人们,似乎也没有拼到只剩自己。对比拥有不同存款的人为存钱做出的努力,我们总结出几个比较关键的存钱原则。

1.初入职场先搞好本职工作,不盲从搞副业

这两年搞副业很火,社交网络上许多“斜杠青年”都宣称自己通过副业增加收入、实现各种自由。但在现实生活中,拥有更多存款的人们,更多是通过不断提升本职工作收入来为存钱努力;副业或许也有用,但从结果来看,在提拉存款这件事上,搞好本职工作提升收入的成功率更高。

2.日常正常消费,但尽量减少大额支出

不管拥有多少存款,“日常正常消费,但尽量减少大额支出”都是大家为存钱而努力的TOP 选项。对于刚刚进入社会,开始拥有收入的年轻人,养成这一习惯,就是迈出了有效存款的第一步。

3.认真记账,关心支出

在各个存款额的人群中,认真记账都是TOP 5的常青树。00后受访者小程(化名)就有记账的习惯,在她看来,记账并不是一项“直接省钱”的办法,而是通过“让自己知道钱花哪了”来达到规划和控制消费的目的。

4.钱少时强制存款,有一定存款基础了再学习投资理财

近些年,股票、基金、黄金轮番火热,“钱生钱”看上去是不错的理财方式,但对于收入和存款都不够富足的职场新生代来说,先强制自己,每个月固定存一点钱,可能比花费时间精力学习理财知识、承担投资风险的“性价比”更高一些。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本次调研的全部内容。

学者项飚曾提出一种当代人的常见现象:“悬浮”——人人都忙着工作,忙着赚钱,忙着奔向一个未来。但未来具体是什么样子,好像没人能够说清。与此同时,人们的“当下”被悬空了,当下除了作为指向未来的工具,没有其他意义:努力工作是为了以后不再工作,努力赚钱是为了以后不再赚钱。

但从本次调研来看,职场新生代们正在努力破除这种“悬浮”状态,对于金钱,他们也秉持一种更“踏实”的观念。他们会为了攒钱、为了未来更有保障的生活选择适当忍耐,因为金钱的确可以带给自己更多的安全感和生活的底气;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让“钱”成为对当下生活更有现实意义、更有效的工具。

一方面,是这群人的确经济普遍不富裕,大多数人都面临着“当下就缺钱、下一顿就要用钱”的现实;另一方面,比起老一辈人,刚步入职场的95后、00后是效率至上和看重自我的一代,他们会在省钱和保证生活质量之间做平衡:在缺钱时,职场新生代们大多会在日常的吃喝玩乐上“忍一忍,省一省”,但他们绝不会读书、学习上轻易省钱,如果在自我提升上缺钱,他们大多会向父母求助。

这届靠顺其自然来存钱和花钱的年轻人,比前辈们更能认识到,无论是赚钱、省钱还是存钱,金钱是工具,人的生活才是最终目的。

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DT财经”(ID:DTcaijing),作者:张晨阳,编辑:唐也钦,数据:董道力,设计:郑舒雅,36氪经授权发布。

+1
12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登录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QuestMobile2024男性消费洞察报告:月活规模超6.2亿,中高消费意愿占比超7成,推动智能汽车、AIGC大热……
落入新消费主义陷阱:我被阉割版家电收割
“旅修疗愈”这门生意是割韭菜吗?
日本车企造假事件发酵,拖累日系车在华表现
茅台都跌惨了
便利店的冰杯,杀疯了
香港保险AB面:除了预期高收益率,还应注意哪些
又倒一个,海外餐饮品牌在内地越来越不好混…
1万8的志愿填报:钱可以花,话不能全信

最新文章推荐

三方面发力破解算力难题 《玫瑰的故事》出圈,刘亦菲为何不是杀马特? QuestMobile2024男性消费洞察报告:月活规模超6.2亿,中高消费意愿占比超7成,推动智能汽车、AIGC大热…… 福建豪门联姻,有钱人的「阶层壁垒」 老板焦虑?未必是真的 落入新消费主义陷阱:我被阉割版家电收割 智氪 | 这会是下一个养猪巨头吗? 古代名人“穿越”做博主,如何玩转互联网? 超越董宇辉、小杨哥,抖音带货一哥再次易主 鹤岗,来了外国购房者
DT商业观察
特邀作者

第一财经数据新媒体

最近内容

2024最拥挤赛道:离职博主
不能用微信的手机,卖断货了
《庆余年2》,广告王

提及的项目

查看项目库

钱包++

下一篇

苹果的这次失败,让笔记本电脑倒退 15 年

蝶式键盘为苹果留下了一张 5000 万美元的「罚单」。

2022-07-28

热门标签

潜台词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拓维信息 鱼跃医疗 制氧机 白晶 吴霞 性交易 雷曼事件 凡人修仙传 卡徒 新和成 维生素涨价 猪饲料 nba杜兰特 库里球鞋 著作人身权 体检机 吴翊凤 孤独症 高速公路 经济学家 奈特 成都大悦城 电路设计 预测编码 金灿荣 下工夫 路透社 航空货运
意见反馈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

聚圣源黄庙村之魔棺新娘工控店铺起名字起名字大全男孩郑司起名字耐克足球鞋历届奥运会中国金牌数西安哪里起名的公司沐云初方天成苏凝雪小说叫什么名字万能驱动摄像头剑侠世界名字制造公司起名10100556是什么电话?周易起名网免费测名卜易居3g手机卡扬名立万结局黄国辉武汉起名大师属兔的和什么属相最配宝宝2016起名263云通信起名大全男孩属鼠有给孩子起名不看八字的吗药厂招包装工8小时坐岗死神剧场版起名的讲究和原则猪起名姓张小孩起名字大全免费女孩起名姓程的季后赛对阵蔬菜公司起名大全集下载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