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研学知识: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具有喜温、喜湿、喜暗、喜安静、怕光、怕盐、怕辣及植食性、穴居性等特性。 蚯蚓一般4~6月龄性成熟,性成熟后即可进行交配,交配一般在夜间进行。交配时,两条 蚯蚓前后倒置,腹面相贴,相互把精子放入对方的受精囊内,同时卵子从蚯蚓的雌孔中排出,与受精囊内的异体精子结合。受精卵排到蚓茧内 孵化, 孵化时间长短与种类和温度有关,从10多天到1个多月不等。一年可产卵3~4次,适宜 繁育温度为15~27℃,每年的3~7月份和9~11月份是蚯蚓 繁育盛季。

蚯蚓的生活习性

喜温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温暖的环境里,其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因此,蚯蚓对环境的依赖显著,环境温度不仅直接影响蚯蚓的体温和 活动,还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 繁育等,而且温度又对其他生活条件影响较大,从而又间接影响蚯蚓的生长。蚯蚓的生存温度为0~40℃,其中在0~5℃休眠,生长适温范围在8~30℃之间,生长繁育最适宜的温度为15~27℃,32℃以上停止生长。因种类不同有一定的差异。

蚯蚓的生活习性

喜湿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 土壤里。因没有特化的呼吸器官,空气中的氧气要先溶解于体表的水中,再通过扩散作用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呼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相反的过程排入空气中,因此身体必须保持湿润才能正常呼吸。如果蚯蚓的身体干燥,很快就因为不能正常呼吸而窒息死亡。但湿度过大,对蚯蚓的呼吸不利,被水浸泡或淹没的 土壤中的蚯蚓常逃逸。蚯蚓生活环境的湿度范围为10%~70%,适宜湿度是60%~70%。种类不同,对湿度的要求有—定的差异。

蚯蚓的生活习性

穴居性

蚯蚓终生生活在地下,一般栖息在深度为10~20厘米的土中。喜欢潮湿、疏松而含腐殖质多的 土壤,特别是肥沃的庭院、 菜园及 农村 猪舍、牛舍附近的垃圾堆、石块下等处。土壤的通气性要好,一方面可以促进蚯蚓的新陈代谢,另一方面又不易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 蚯蚓对土壤的酸、碱度很敏感,在强酸、强碱的环境里不能生存,适宜的土壤pH值范围为6~8。

蚯蚓的生活习性

厌光性

蚯蚓是夜行动物,对光线非常敏感,喜阴暗,惧怕强光照射,正常情况下白天伏在穴中不动,夜间进行掘土、摄食、交配等 活动。人工 养殖时要在 饲养池上方搭棚遮光,防止日光直射。

蚯蚓的生活习性

植食性

在自然条件下,蚯蚓主要是以 植物食性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喜欢吞食腐烂的落叶、枯草、 食品碎屑、作物秸秆、禽畜粪、 瓜果皮和 食品厂的废渣以及生活垃圾。特别喜欢吃甜食,比如腐烂的食品,亦爱吃有酸味的 食物,但不爱吃苦味和有单宁气味的 食物。蚯蚓在土壤中呈纵向地层栖息,头朝下吃食,粪便则排积在地面。 食物对蚯蚓的影响,不仅表现在食物的数量上,而且表现在食物的质量上。以畜粪为食的蚯蚓,它们生长速度更快,所生产的蚓茧数比以 植物性 饲料为食的同种蚯蚓要多几倍到10几倍,说明用腐烂或者发酵过的、来自动物的有机物 饲料培育蚯蚓比 植物性有机物 饲料效果好。

蚯蚓的生活习性

生活环境与天敌

蚯蚓喜欢安静的环境,怕噪声、怕震动。蚯蚓的天敌包括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2大类。捕食性天敌中有各种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节肢动物、环节动物等;寄生性天敌中有各种绦虫、线虫以及寄生蝇类、螨类等。在蚯蚓 养殖中要为其创造安静的生活环境,防止天敌侵害。

——部分专业资料来自于69 农业 规划 设计 专家及 互联网

—— 农业 农庄 食品&生物 研学知识:蚯蚓的生活习性(生物知识)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生态农业现代农业, 青少年研学劳动教育 and tagged 69农业规划, 69农业规划设计, 专家, 互联网, 人工养殖, 养殖, 农业, 农业规划, 农业规划设计, 农村, 土壤, 孵化, 植物, 水果, 活动, 猪, 猪舍, 瓜果, 繁育, 菜园, 蔬菜, 蚯蚓, 蚯蚓养殖, 规划, 规划设计, 设计, 食品, 食物, 饲养, 饲料 by 农业规划设计-武汉兆联. Bookmark the perma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