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悬解》以通行本《素问》81篇的主要内容分为养生、脏象、脉法、经络、孔穴、病论、治论、刺法、雷公问、运气十类、重予编次,并通过调整各篇文字将原散佚的《刺法论》和《本病论》二篇补齐,在原文各段之后均有扼要注释。其注释参考采摭王冰等历代《内经》注家之精论、间附作者本人对《素问》研究之心得。

中文名

素问悬解

语言

简体中文

定价

35元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页数

584页

开本

32开

出版时间

2008年8月

作者

黄元御

ISBN

9787507731101

ASIN

B001I1Y79U

商品重量

540g

商品尺寸

20x13.6x2.8cm

丛书名

黄帝内经名家评注选刊

装帧

平装

编辑推荐

《素问悬解》为黄帝内经名家评注选刊丛书之一。

作者简介

黄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出生于1705年,逝世于1758年,故居昌邑市黄家辛戈村。他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一代宗师”。

内容简介

素问悬解

十三卷(三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朝国朝黄元御撰。元御有《周易悬象》,已著录。是书谓《素问》八十一篇秦汉以後始著竹帛,传写屡更,不无错乱,因为参互校正。如本病论、刺志论、刺法论旧本皆谓已亡,元御则谓本病论在玉机真藏论中,刺志论则误入诊要经中论,刺法论则误入通评虚实论,未尝亡也。又谓经络论乃脾部论之後半篇,脾部论乃十二正经经络论之正文。如此则奇经与气府论之前论、正经後论、奇经三脉无异。故取以补阙,仍复八十一篇之旧。考言经文错简者起於刘向之校《尚书》(见《汉·旧艺文志》)犹有古文可据也。疑经文脱简者始於郑元之注《玉藻》(见证记注)然犹不敢移其次第。至北宋以後,始各以己意改古书,有所不通,辄言错简,六经遂几无完本。馀波所渐,刘梦鹏以此法说楚词。迨元御此注,并以此法说医经。而汉以来之旧帙,无能免於点窜者矣。揆诸古义,殆恐不然,其注则间有发明。如五运六气之南政、北政,旧注以甲己为南政,其馀八千为北政,元御则谓天地之气东西对待,南北平分,何南政之少而北政之多也。一日之中,天气昼南而夜北。一岁之中,天气夏南而冬北。则十二年中,三年在北,三年在东,三年在南,三年在西。在北则南面而布北方之政,是谓北政。天气自北而南升,在南则北面而布南方之政,是谓南政。天气自南而北升,则自卯而後,天气渐南,总以南政统之。自酉而後,天气渐北,总以北政统之。东西者左右之间气,故不见可以言政。此南北二极之义,其论为前人所未及。然运气之说,特约举天道之大凡,不能执为定谱以施治疗,则亦有如太极、无极之争耳。

-

---出《四库总目提要》

目录

素问悬解自序

新刻素问悬解序

卷一

养生

上古天真论一

四气调神论二

金柜正言论三

生气通天论四

阴阳应象论五

卷二

脏象

十二脏相使论六

五脏别论七

五脏生成论八

脏气法时论九

宣明五气十

脉法

经脉别论十

三部九侯论十二

平人气象论十三

脉要精微论十四

卷三

脉法

生机正脏论十五

通评虚实论十六

诊要经络论十七

玉板论要十八

阴阳别论十九

大奇论二十

卷四

经络

阴阳离合论二十

血气形志二十二

太阴阳明论二十三

脉解二十四

阳明脉解二十五

皮部论二十六

经络论二十七

孔穴

气穴论二十八

气府论二十九

水热穴论 三十

骨孔论三十一

卷五

病论

风论三十二

痹论三十三

痿论三十四

厥论三十五

咳论三十六

疟论三十七

热论三十八

评热病论三十九

卷六

病论

举痛论四十

气厥论四十

逆调论四十二

腹中论四十三

病态论四十四

奇病论四十五

标本病传论四十六

本病论四十七

治论

汤液醪醴论四十八

移精变气论四十九

异法方宜论五十

卷七

刺法

宝命全形论五十

针解五十二

八正神明论五十三

离合正邪论五十四

四时刺逆顺论五十五

刺法论五十六

刺志论五十七

刺禁论五十八

刺要论五十九

刺齐论六十

长刺节论六十一

卷八

刺法

调经论六十二

缪刺论六十三

刺疟六十四

刺热六十五

刺腰痛六十六

卷九

雷公问

阴阳类论六十七

著至教论六十八

示从容论六十九

疏五过论七十

徵四失论七十一

方盛衰论七十二

解精微论七十三

卷十

运气

六节脏象论七十四

天元纪大论七十五

五运行大论七十六

六微旨大论七十七

卷十一

运气

气交变大论七十八

五常政大论七十九

卷十二

运气

至正要大论八十

卷十三

运气

六元正纪大论八十一

附录

校勘举例

“搏、搏”辨析

“匮”字辨析

“卒、猝”辨析

“令尖如挺”考议

“络却”穴名辨真

“跗阳”穴名辨真

《玉机真脏论》正名

“逢寒则虫,逢热则纵”辨

《内经》避讳字初探

《易经》与三阴三阳

易学八图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