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 2023年01月03日

    竹子启示录

    苏轼《潇湘竹石图》

    王渊《竹石集禽图》

    文同塑像

    文同墓碑铭

    文同《墨竹图》

    □兮湄

    深墨为面,淡墨为背

    竹是象形字,在甲骨文里字形像两根细枝上垂下的六片叶子。祖先们故意忽略竹干部分,强化这冬草之叶的造像。但有学者认为,竹字的构字理据,应该是指“初生之竹”,即刚刚冒出来的竹笋。正符合宋代徐庭筠《咏竹》所谓“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的旨归。毕竟竹的全部精神蕴藏在竹叶间:君子彼此之间戛然独立,又隐隐相互依托,风举为海,呼和成涛。

    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墨竹,是“湖州竹派”美学架构,已逾千年历史。湖州竹派始自文同、苏轼,还有李衎、高克恭、赵孟頫、管道昇、吴镇、顾安、李士行、柯九思、倪瓒、文徵明等,发展至明代,还有王绂、夏昶等墨竹熠熠,峭拔生辉。湖州竹派的四大画家里,创始人文同和苏轼都来自蜀地,由文同、苏轼开创的“以书为根,以画为干、以文为骨”的墨竹气质,作为一种经典绘画样式确立下来,成为后世的典范。文同的代表作《墨竹图》目前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著名画家黄胄称赞其“千古绝唱,笔笔精神,无一笔不佳,使人惊叹不已,千年竟无人过之。”文同、苏轼独领风骚并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不朽经典。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宋史》里有文同的记载:文同为汉文翁之后,蜀人犹以“石室”名其家。文同相貌堂堂,方口秀眉,以学名世,操韵高洁。当时文彦博守成都,对于文同很感奇特,致书文同:“与可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

    文同33岁中进士,步入仕途,仕宦三十年,且大多数的时间在家乡任职。文同非常有个性,因为善画竹名声在外,开始他并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请者,足相蹑于门。文同不耐烦了,夺过对方送来的缣投之于地,骂曰:“吾将以为袜。”

    1067年,英宗崩,神宗即位,熙宁变法的序幕由此展开。此年文同母亲去世,他回乡丁忧。期满还朝,知太常礼院兼编修《大宗正司条贯》。因为议论几位宗室后嗣承封爵位之事,文同受到降职处分。在此背景之下,文同请求回蜀地故乡任职。

    陵州的纡竹

    苏轼称文同“有四绝:诗一,楚辞二,草书三,画四。”在“四绝”中,以诗为首。其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有二:一是以描写景物见长;一是以图画入诗见称。他的写景诗占他所存诗歌的四分之一以上。这些诗寄情野谷山林,清新素雅,风格朴素,直指人心。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说:“他(指文同)在诗中描绘天然风景,常跟绘画联结起来,为中国的写景文学添了一种手法。”

    苏、文二人不仅是表兄弟,并且同为“竹痴”。恰如东坡所言,文同主张画竹必先“胸有成竹”。所写竹叶,自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他供职于陕西洋州有篔簹谷,多竹林,时往观察,因而画竹益精。一日,文同去观竹,晚饭仅有竹笋下饭。正吃时收到东坡信札。东坡除了照例嘘寒问暖外,还附了一诗:“汉刀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川千亩在胸中。”两人的密切关系,一如竹子与竹叶,文同建了房子,东坡就写《墨君堂记》;文同去陵州当官,东坡写《送文与可出守陵州》相送,一再劝慰他“夺官遣去不自沉”;文同的良马被庸医治死,东坡也写诗悼念。有东坡这样的亲家,“清贫太守”倍感慰藉。他常坦言:“世无知己者,唯子瞻(东坡字)识吾妙处。”

    有意思的是,治平三年(1066年)冬季,文同前往成都府担当“交子”勘验的事务。这是一般人所不知晓的。

    熙宁三年(1070年)三月,文同服满还京,任职太常礼院兼编修《大宗正司条贯》。六月,作《永泰县新修孔子庙记》,宣扬“治学为治国之本”的观点。七月,与陈荐等议宗室袭封事,执据典礼,这一建议违背了皇上旨意,皇帝怒而被夺官,由五品降为六品。他再请乡郡,以太常博士知陵州(今眉山市仁寿县)。次年(1071年)三月文同出任陵州知州,初来乍到,他对于当地的贫瘠是颇为震惊的。当时的陵州下辖仁寿、贵平、井研、藉县4个县,户数不到3万,尽管田地贫瘠,商业也较为凋敝,但百姓勤劳善良,耕作不辍。眼见“城兀高峰,爽气浮翠微”,丘陵地带的漫山竹林给了他很大慰藉。得到文同的书信与画作后,尤其是见到文同笔下的“纡竹图”,东坡感念之余,从中也看到了自己一生屈而不挠的棱棱风节。在文同逝世后14年的元祐八年(1093年),经历了朝云之死的沉重打击,某天东坡回忆起往事,提笔写了《跋与可纡竹》:

    “纡竹生于陵阳守居之北崖,盖岐竹也。其一未脱箨,为蝎所伤,其一困于嵌岩。是以为此状也。吾亡友文与可为陵阳守,见而异之,以墨图其形。余得其摹本以遗玉册官祁永,使刻之石,以为好事者动心骇目诡特之观,且以想见亡友之风节,其屈而不挠者,盖如此云。”

    纡(yū)竹,即是盘曲不直之竹。产于龙泉山脉陵阳地界的这些曲竹,让太守文与可产生了人生美学上的联想。至于东坡认为是嫩竹为蛇所伤造成的扭曲,那是他的悬想,“困于嵌岩”而奋然向上,才是纡竹的根性所在。文同晚年仕途失意,加之疾病缠身,纡竹便成为其苦闷心境的真实写照,其所绘墨竹“为垂岩所轧”而“屈己以自保,生意愈艰”,且有挣扎向上之势。总之,歧竹与怪竹的造型间,“屈而不挠”才是关键词,这不但与杜甫的风骨一脉相承,也是文与可、苏东坡心目里中国文化精神的具体显现。

    有感于此,苏东坡还特地请朝廷中专门刊刻碑石的刻工“玉册官”祁永,将文同《纡竹图》刻石立碑,并亲笔撰书《跋与可纡竹》加以赞誉,号召人们铭记那种“屈而不挠”的风节。与其说是赞美文同,不如说也蕴含东坡的自我神伤。

    文同的观察法

    文同对竹子的精微观察法,非常值得注意。文同的儿女亲家苏辙在元丰元年(1078年)前后所做的《墨竹赋》,详尽记述了文同是如何观察竹子的:

    “……与可听然而笑曰:‘夫予之所好者道也,放乎竹矣。始予隐乎崇山之阳,庐乎修竹之林。视听漠然,无概乎予心。朝与竹乎为游,暮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若夫风止雨霁,山空日出。猗猗其长,森乎满谷。叶如翠羽,筠如苍玉。澹乎自持,凄兮欲滴。蝉鸣鸟噪,人响寂历。忽依风而长啸,眇掩冉以终日。笋含箨而将坠,根得土而横逸。绝涧谷而蔓延,散子孙乎千亿。至若丛薄之余,斤斧所施。山石荦埆,荆棘生之。蹇将抽而莫达,纷既折而犹持。气虽伤而益壮,身已病而增奇。凄风号怒乎隙穴,飞雪凝冱乎陂池。悲众木之无赖,虽百围而莫支。犹复苍然于既寒之后,凛乎无可怜之姿。追松柏以自偶,窃仁人之所为。此则竹之所以为竹也。”

    文同听过苏辙言论后微笑着说:“我所追求的就是道,把这种追求寄托在竹子中了。我开始在高山南面隐居,在竹林附近修建房屋,视听淡漠,对外界了无牵挂。早晨和傍晚都和竹子同在。在竹林间吃饭,在竹阴下睡觉。看到了竹子形态体貌的诸多变化。每当风住、雨停之时,山林间空旷幽静太阳出来,竹林就显得特别秀丽茂盛,布满了整个山谷。竹叶像是翠鸟的羽毛,竹上的青皮像是青玉,非常薄,竹上的寒露好像都要滴下来了。只有蝉和鸟在林间鸣叫,人的声音寂寞而寥落。我顺着风发出长啸,终日眺望苍茫的远方。新的竹笋带着笋壳一起落下,根在土里潜长,穿过涧谷蔓延,生长出上万后裔。到了被斧头砍过,比较稀薄的地方,怪石嶙峋,荆棘丛生,竹在那种地方艰难地抽出芽却无法伸展,虽欲倒却顶强支撑着,虽环境艰难元气受损却更加坚强,身体弯折形状却更加奇特。狂风怒号的天气,天寒地冻,感叹于别的树木即使粗大却没有自持力,竹却依旧在严寒之后苍翠,没有那种可怜的姿态,使自己与松柏同列,这是效仿仁者的做法,这就是竹子为什么称之为竹了。我开始见到竹子很是喜悦,如今这种喜悦的感觉已经融入自己身体。兴致所到挥毫泼墨,那真切的竹子就在跟前。自然的竹子是天造地设,可是这与墨竹又有什么分别呢?”

    这是一段看竹、有竹、化竹、无竹的心理过程,即便到了郑板桥,也难脱其范式。所谓“一竹一东坡”固然不假,墨竹峭拔于华夏,更有竹影摇曳之处,便现文同身形之感。苏辙总结说,客人听了这番议论后认为:“我从前听说,庖丁是位杀牛的厨师,但是学养生的人从他那里学到了养生的至理;轮扁,是制造车轮的木匠,读书人却从中悟到了读书之道。世上一切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不一样而已,更何况您把这道理寄托在竹子中,我说您是得道的人,难道不是吗?”

    《图画见闻志》:“与可工于墨竹之画,非天资颖异而胸中有渭川千亩、气压十万丈夫,何以至于哉。”可谓准确评价!

    话归正传。在文同出任陵州以后,他在此完成了100多首诗、5篇赋、20多篇文章。比如七律《吴公惠酒因谢》,就做于陵州时期。收到成都知府吴中复赠送的“郫筒酒”,他不能不写诗作答。先写当地严冬时节的梅花“露小红”“破曹深收香不密”,再由梅花意象,转移到邀请同道一起品尝客人赠酒的喜悦,表达了对成都知府吴中复的感激之情。此诗虽为应酬之作,也较好地抒写友情。他并未一味沉溺写作,尽管对命运的安排颇为失望,他还是在地方上积极有为,“愿以所学施于有政”,提出了“抚柔良,抑强悍,宣教化,齐咸俗”的施政纲领。文弱书生振臂一搏,大力整顿社会秩序,关心陵州的卓筒井状况以及盐业生产,针对当时盐井数量猛增,燃料供应跟不上、井户役人多而杂,对社会治安与稳定具有潜在威胁等问题,积极上疏,提出了解决问题之法。文同还上了《奏为乞改陵州州名状》,朝廷最后采纳了文同的建议,改陵州为陵井监。

    在仁寿县黑龙湖85座岛屿中,其中最大一座岛龙岩寺的石窟壁上,有一幅神奇的“怪石墨竹图”。据说此图是文同画的,灰白色的石面光滑无迹,平时看不到图画,只要泼上水,就会出现一幅墨竹图造像。水一干,图画又消失了。《仁寿县志》载:“文同北宋熙宁四年知陵州后,在龙岩写怪石墨竹,两壁摩岩隐隐有光,怪石墨竹既无墨迹,又无雕镂痕;用水涤石,画面犹新。”这幅隐形的怪石墨竹图被誉为“蜀中一大奇观”。

    --> 2023-01-03 兮湄 1 1 成都日报 c108953.html 1 竹子启示录 /enpproperty-->

    聚圣源荣姓男孩起名有诗意网络广告的优势养殖农庄起名大全中国十大直言君子升高姓氏起名蜜芽miya737毓起名电子有限公司起名大全屏幕亮度怎么调少年四大名捕谁和谁在一起鹦鹉女神第三季注册公司起名问题上菜呷饭湖北省国土资源小男孩起名诗意装饰企业起名大全两字绳艺缘盛势网络剧catalinacruz重庆论坛大全沈曼歌叶南玹免费阅读最新章节暗夜魔法使个人被起诉查询系统表哥你好野卦象 起名商标起名大师是谁古诗词起公司名字斯坦索姆钥匙璀璨人生小说免费阅读食品公司起名免费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