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成功实现空中加油30周年

航空工业 2021-12-24

1623 0 0

       1991年12月23日,我国在轰6飞机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空中加油机,与歼8II飞机成功对接,并进行空中加油。


       这是我国首次成功实现空中加油。这次“长空之吻”,对于我国空中力量的发展壮大具有战略意义,让飞向远方的翅膀更加有力。

此后,在航空工业与人民军队的

不懈努力下

空中加油技术不断发展


轰油6与歼10编队

近年来

空中加油机

从伴随作战机群

成体系飞越宫古海峡、巴士海峡

到与多型战机

进行大机群空中加油训练

经历重重考验

为人民军队提质增程


轰油6

去年

装备人民海军的国产歼15飞机

完成首次夜间空中伙伴加油训练

航母舰载机部队

全天候远程作战能力又有新突破


歼15舰载机夜间空中伙伴加油训练


两架“飞鲨”不断调整飞行姿态,准备对接

空中加油主要分软管式和硬管式两大类:

       软管式加油,学名“插头—锥管式空中加油”


       锥管用来与后方受油机机头附近的受油装置进行对接,就像在空中穿针引线。对接完成后,加油机的燃油就通过软管流向受油机。这个过程难度非常大。加油机需要严格控制输出燃油的压力,避免受油机的油箱、管路系统出现“高血压”症状。加油完毕后,受油机减速与椎管脱开。加油机继续为其他战机加油,或者将软管收回,结束任务。

       硬管式加油,学名“伸缩套管式空中加油”


       加油装置一般安装在大中型运输机的货舱内部。通过专职加油员操纵安装在加油机尾部的刚性可伸缩套管与受油机背部的受油插座实现空中加油。伸缩套管长十多米,相当于加油站里的大型加油枪。“加油枪”由内外两层组成,内管端部装有加油接嘴,外管端部装有小翼。加油员通过操纵空中“加油枪”长度和小翼角度实现加油。完毕后,加油员操纵缩回内管拔出加油接嘴,受油机脱离。

       软管式加油和硬管式加油各有千秋。软管式流量小,但可以同时为两架飞机加油。由受油机飞行员操纵飞机完成对接,对其驾驶技能和心理素质要求高。硬管式加油流量大,加油速度快,需要由加油机上受过专门训练的加油操作员完成,有助于帮助战斗机驾驶员节省精力缓解疲劳。



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