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航母路线"弃苏转美" 新航母战力与"小鹰"号相当

中国航母路线"弃苏转美" 新航母战力与"小鹰"号相当
2021年01月24日 13:54 观察者网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本周,依靠各种卫星照片、旅客航拍和轮渡抓拍照片维持对正在建造中的中国海军第二艘国产航空母舰保持关注的外界发现,这艘正在建造的航母开始了“第二层”的建造。随着覆盖在机库甲板上的第一段大跨度钢结构的组装完成,中国第二艘国产航母“不同以往”的部分也即将出现了。

  机舱等模块的出现,有力打破了“003是战列舰”的传闻

  关于中国航空母舰发展的技术路线,在不同时期,随着中国造船工业的技术水平、对航空母舰的了解程度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的变化,一直也处在不断的调整变化中。上世纪70年代中国第一次上马航母项目时,中国瞄准的是类似法国“克莱蒙梭”级那样排水量3万吨级的中型航母;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探讨航母方案时,理想航母变成了4.5万吨的中型航母,但整体思路依然是“克莱蒙梭”式的。

  如果要抓住矛盾重点,这些方案都认为弹射起飞、阻拦着舰是中国航母舰载机最合理的技术路线,这是常规舰载机当时在航母上起降的唯一途径,而类似“鹞”式这样垂直起降的舰载机技术难度远远超出了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能力上限,技术上更不现实;而在航母吨位上选择中型,既是对我国当时船舶工业水平实事求是的判断,也是对我国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清醒认识。

  即便如此,想要从航母平台到舰载机,都完全不借助外来技术产品,实现中国自主研发,对于当时的中国军工体系而言也是巨大的挑战。也正因此,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一度考虑过从美国或者法国引进退役中型航母的做法,而在上世纪90年代许多畅想中国航母未来发展方向的官方和非官方文献里,不约而同地将建造2万吨级直升机航母作为中国自主航母发展的第一步“练手”。从其他一些国家的航母发展道路看,这样的选择算是比较稳健的。但是随着“瓦良格”号航母的来华,中国航母的发展路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如果当年的技术路线走下去,一种历史可能性……

  “瓦良格”号航空母舰的来华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象征着苏联航母技术发展路径在历经近30年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的情况下,因为苏东剧变后陷入全面停滞。相比从西方零散获得的航母和舰载机技术细节,苏联解体后,包括航母平台、舰载机、舰载航空兵训练等一系列与航母相关的体系化设备虽不至于打包待售,但对于中国军工而言,都具备了一探究竟的可能性。加上此前中国引进生产的苏-27战机与苏-33舰载机在技术上的一脉相承,在引进未完成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后,尽快利用苏联解体前的航母和舰载机技术发展本国的航母力量,已经成了各界公认的最快途径。

  至于将“瓦良格”号利用中国军工技术产品续建成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随后又在全面掌握俄式航母设计特点后建造了整体构型相似,但在各种具体设计上有不少改进的山东舰,则是我国在摸透俄式航母技术路线和保障中国海军作战能力双重需要下增强战斗力的阶段性选择。

  如今我们看到开工建造的大型平甲板,弹射起飞/阻拦着舰的航母,以及相配套的弹射型舰载机、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等产品,一方面是建立在我们已掌握的俄式航母的技术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则是中国新时代对于航母需求的全面升级。用更加直白的说法,中国的航母技术路线从“苏联路线”转到了“美国路线”。

  在拥有了可用的航母以后,中国就开始在新产品上弥补当代产品的不足,这是正常的军工产业逻辑

  在各国航母发展的技术线上,“技术变轨”本身并不罕见,同为亚洲国家的印度就曾在航母发展上多次横跳。第一代的印度航母是采购英国的弹射起飞/阻拦着舰的轻型航母,第二代则是1987年引进,使用“海鹞”垂直起降战机的轻型航母,第三代则是俄罗斯赠送并收取改装费的“超日王”号航母,使用了苏联特色的滑跃起飞/阻拦着舰体系。

  在50年里两次变换航母技术路线,印度之所以变换得如此频繁,主要原因还是本国的技术基础实在薄弱,从航母到舰载机都完全依靠外购,技术路线的选择高度依赖国际军火市场,印度本身没得选择。而眼下随着印度本国军事工业有所起色,印度的自制航母和舰载机也选择了滑跃起飞/阻拦着舰的“苏联体系”。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印度就对这条道路完全满意,在印度军方的未来展望中,不止一次提出未来将要建造的第二艘国产航母将采用弹射器,甚至还要采用核动力,成为毫无疑问的“美式路线”。

  当然,印度国防工业基础也限制了印度航母产业的升级

  从目前已经披露的情况看,正在建造的新一艘国产航母的水线长度至少在300米左右,舰宽也达到了40米级别,相比辽宁舰和山东舰都有显著的增加,尽管这对于航母吨位的增长还很难轻易量化,但加上对机库和飞行甲板面积的进一步拓展,再算上新一代舰载机在占地面积上较歼-15明显减小,即使考虑要搭载新型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的需求,国产新航母的载机数量也肯定会比现有的两艘航母有明显的增加。如果安排得当,加上甲板上系留的舰载机,该舰的载机量甚至有望超越经过最后一次现代化改造的美国“中途岛”号航母,达到美国常规动力超级航母“福莱斯特”级或者“小鹰”级的水平。

  施老继续鼓吹FC-31上舰!

  相比于其他对解放军意义重大的大型关键军事装备的研制工作,诸如战略轰炸机、核动力潜艇、新一代歼击机或者下一代战略导弹,航空母舰的建造工作相对更难保密,也因此成为外界认知和了解中国海上力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中国航空母舰体量与载机量的增加,某种程度上也直接表明了中国航母的战斗力提升速度。随着与美国海军处于同一量级的大型航母的出现,未来中国海军航母编队必然将具备不亚于美国海军的作战能力,这种力量的“平衡”,对于自冷战以来就在海上占据绝对优势的美国海军而言也可谓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吨位巨大的主战舰艇领域,未来世界的科技树将会如何变动发展,无疑是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航空母舰 中国海军
我要反馈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热门推荐

推荐新闻

  • 【 新闻 】 拜登第一次电话外交 对方暗暗在叫苦!
  • 军事 涅瓦设计局新航母能否让俄海军重回巅...
  • 财经 新增5个 我国万亿元GDP城市大扩容
  • 体育 西甲-阿扎尔传射 皇马4-1终结客场连平
  • 娱乐 黄奕说淡出的7年学会忍辱 希望有一个...
  • 科技 街头人手一件加拿大鹅?店员:90%是假...
  • 教育 高校“甩锅式”防疫让部分学生两难

阅读排行榜

  • 01 港媒称中国上周再次发射东风41洲际导弹
  • 02 歼20为何不开足马力量产?得知是这个原因更让人兴奋
  • 03 中国预警机出口引入全新模式 美俄印愤怒却无可奈何
  • 04 我军最强机型同时部署东海方向 歼20歼16数量超60架
  • 05 轰20首飞消息满天飞之际 轰6K却做了件大事让美头疼
  • 06 运20年产12架?一照片显示厂方获大突破局面将改变
  • 07 欧洲隐身战机方案曝光:技术比歼20还领先半代(图)
  • 08 盘点中国掌握的黑科技 下一代核潜艇呼之欲出
  • 09 中国外贸火箭弹只能打200公里?一国刚试射290公里
  • 10 中国缴获响尾蛇导弹无法仿制 最终决定如今看很明智

图片新闻

Baby与章子怡同框 国庆假期外卖量上海最高杭州第二 简餐米粉最受欢迎
Baby与章子怡同框 人类“看到”引力波事件
Baby与章子怡同框 国庆假期外卖量上海最高杭州第二 简餐米粉最受欢迎
Baby与章子怡同框 人类“看到”引力波事件

视频新闻

Baby与章子怡同框 国庆假期外卖量上海最高杭州第二 简餐米粉最受欢迎
Baby与章子怡同框 人类“看到”引力波事件
Baby与章子怡同框 国庆假期外卖量上海最高杭州第二 简餐米粉最受欢迎
Baby与章子怡同框 人类“看到”引力波事件

图片新闻

Baby与章子怡同框 国庆假期外卖量上海最高杭州第二 简餐米粉最受欢迎
Baby与章子怡同框 人类“看到”引力波事件
Baby与章子怡同框 国庆假期外卖量上海最高杭州第二 简餐米粉最受欢迎
Baby与章子怡同框 人类“看到”引力波事件

视频新闻

Baby与章子怡同框 国庆假期外卖量上海最高杭州第二 简餐米粉最受欢迎
Baby与章子怡同框 人类“看到”引力波事件
Baby与章子怡同框 国庆假期外卖量上海最高杭州第二 简餐米粉最受欢迎
Baby与章子怡同框 人类“看到”引力波事件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