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首页 > 最新播报
  • 沟渠竟可防盗贼?
  • 天井不仅有物理意义,更有文化意义
原创
博望台 | 意大利人孟斐璇的“中国时空”
  • 新星出版社引进出版医学科普作品《成瘾》
  • 博纳影业官宣2023片单:20部电影 5部剧集
视频
于丹:文明是一种遇鉴 “文而化之”是一种境界
  • ​吴碧霞“万水朝东”红色传承合唱音乐会将唱响
  • 世界读书日:读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热搜
  • 博纳影业官宣2023片单:20部电影 5部剧集
  • 时隔24年,中国再度申报世界“双遗产”
  • 天安门城楼将恢复开放!须提前一日预约
  • AI绘画后AI关键词也变成一门生意
  • 疏源浚流,与古为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述评
  • 绽放“西藏魅力” 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圆满闭幕
  • 文博会助力打造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 文博会展示交易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
  • 分会场展现文化产业累累硕果
  • 中国色有多美?看看这些文物就知道啦!
阅读
  • 新星出版社引进出版医学科普作品《成瘾》
  • 《永乐大典》嘉靖副本原件将亮相广西南宁
文物
春日寻访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一座古寺的谹谹之声
  • 四项考古成果还原商代北方社会图景
  • 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第一阶段调查最新海底画面

继续推动中国画向现代形态、现代面貌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12 14:25:54 | 来源:人民画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姜一平

继续推动中国画向现代形态、现代面貌发展——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名誉主席冯远谈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艺术创新性发展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近日,《人民画报》专访了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围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画的守正创新、文明交流互鉴等话题进行畅谈。

《人民画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艺术创作的根基,中国画的发展也蕴含着文化的积累和精神的传递,在您看来,中国画的魅力何在?

冯远:我们今天讲中国画,常常是讲到清末民初之前这段历史的中国画。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画、中国绘画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反映新的时代,反映工农兵。内容发生变化,记忆、形式、方法、技法都会发生变化。

中华文化对外交流非常之频繁。十九世纪末,中国一批留洋的艺术家,把西方绘画的经典方法介绍进来,开始了中国绘画向现代形态转换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西方现代绘画进入中国。在文化交流互鉴中,中国绘画的形态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现在,大量的工笔绘画非常精妙,色泽艳丽,柔和了西洋油画的一些色彩关键。材料发生改变,融入像岩彩画、壁画等各种绘画手段,大大丰富了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如何把中国画精华既保留住,又能在表现上具有当代性,这是艺术家要研究讨论的课题。

在我看来,今天的中国绘画,无论从造型、色彩、制作、技法都优于古人,当然我不是说绝对,今天还是要认真研究学习古代杰出大家的作品。所以我们所说的承继传统,我认为是大的传统,它不是定在某一个朝代的传统。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成果变成了新传统,它会继续推动中国绘画向现代形态、现代面貌发展,所以我认为中国绘画有非常乐观的前景。

冯远在进行创作。

《人民画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创作和创新的重要源泉。一方面,我们要在文艺创作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我们总是把当代的作品和先贤的作品去做对比,如何理解这种比较?

冯远:这是必然的,因为我们要对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继承。当初院校里的基础训练有严格临摹古代绘画的传统,对传统绘画的一些基本技法和方法论了然于心。今天的年轻人和孩子打开手机,古今中外什么样的艺术都能看到,当然就有比较。什么样的炫目,什么样的夺人眼球,什么样的精妙,什么样的东西更能打动人心,他们自然会喜欢这些。但中国画能不能跟上这个时代,这就变成一个大的课题。中国绘画诗性的传统保持、传承好的话,中国绘画会以它取胜。但如果完全像西方,艺术坠入一种纯粹的形式、观念的操弄,抽离了人本身的精神诉求和表现普通人生活的理想情怀的话,那也会坠入一种虚无的形式主义。

所以我说中国画有其在现代发展的优势,当然也面临问题,如何现代化,如何跟上世界的潮流,甚至在国际的文化语境中立住现代中国的形象,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和年轻朋友要做的事情。

西方研究了自己的文化传统,眼光也投向东方,他们从东方掠夺去了多少东西,这对他们的艺术发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今天的中国,经济体量达到了一定规模,文化自信随着经济地位、军事地位增长,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的看法。已经不像改革开放之前,就觉得中国不行了,文化落后了。

我想只有在这样一个状态下,东西方文化是一种平等的交流,这种互动就有意义,能谈到学术、谈到创新。我甚至期望中国的艺术在未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能够发展得比现在更好。

冯远 《公民》 250cm×300cm 纸本水墨 2020年

冯远《水墨古诗画意》(三) 68cm×45cm纸本水墨2021年

《人民画报》:中国画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元精神,注重意境,讲究气韵,应该如何理解和感受中国画的意境与气韵?

冯远:画是可感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同一件作品面前的感受不同。党和政府号召为人民群众创作,以人民为中心。那什么样的作品最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当然是具象写实的现实主义,关乎普通人生活的题材是最易被接受的。能从画中读懂画的是什么,画的谁,甚至于读懂主题性绘画中的意义,感受到某种精神鼓舞,这正是我们需要的。

冯远 《陈子昂诗意》 68cm×45cm纸本水墨 2021年

而从艺术多样化发展的角度来说,现实主义、写实主义是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样式,在中国是主要的样式,但不是唯一的模式。我们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艳。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绽放都可以成为我们提升审美眼光、改善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

文化艺术还有教化功能、娱乐功能。如果这两者在不同的国度出现此轻彼重、此重彼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国情不同。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广大人民群众由读懂主题性绘画,逐步接受多样化艺术表达,到最后能够理解多样艺术,这样一个审美提升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推动。

冯远 《星火》 210cm×190cm纸本水墨设色 1991年

冯远 《心声》 260cmx200cm纸本水墨设色 2019年

《人民画报》:新时代,传承中国绘画艺术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又是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中国绘画是如何守正创新的?

冯远:这方面我觉得甚至可以用“再造”这个词,因为研究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不能到明末清末民初就算闭合。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绘画如何传承中国传统绘画的经验,又发展出我们当下和未来的中国新的笔墨语言,需要我们思考和探索。而且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再造的过程从来没有停止过,比如说我们看到的蒋兆和于1941-1943年创作的《流民图》,非常精准的造型加上明暗,传统古代绘画的笔墨发生了变化。然后再到刘文西、方增先等人创作人物画,保留了中国传统绘画线造型的功能,但是人物造型的特点发生了变化。包括我们现在大量的主题创作,如果仅仅靠几根线来表达多人物组合的宏大叙事的画面,平面的线就缺乏厚度、力量感,很难打动人心。而有限度地吸收一点光影效果,吸收一些结构表现和明暗关系,可以让形象丰满、厚实起来。这样,在多人物的表现中,才能显现出主次虚实的变化,这就已经让传统的绘画方法发生了改变。

冯远 《中华人文之一》 396cm×172cm纸本水墨设色 2021年

而今天国家大型主题性创作中,相当多的中国画都已经在传统绘画的技艺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非常可喜的。不是说每件作品都很经典,做得都很到位,但是这一步只要迈开了,后面有才华的年轻人继续完善,每个时代的作品都能留下这个时代的印记得失,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今天的中国画向多样化发展,大写意、小写意、工笔、绘画、岩彩、青绿设色的好作品频现,广大观众各取所需。每个人的审美口味不同,有人喜欢水墨渲淡,喜欢大写意,寥寥几笔,认为那很高古,有文人气质;也有人喜欢艳丽的、表达得非常美妙的色彩,放在家中看着赏心悦目。不能再指望传统定于一尊,囿于一格,役于一式。这种多样化发展是个好现象。在百花齐放、多样并存发展的过程中,历史自然而然会来挑选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所以不同时代,大众的审美口味会发生变化,这个诉求没有错。但是如果能在喜欢新艺术的同时,对中国传统的艺术有深入的了解,就能更加客观地看待中国绘画取得的成就。

冯远 《今生来世》 220cm×500cm纸本水墨设色 2011年

冯远在创作《都市奏鸣曲》。

《人民画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当代中国艺术创作不断与世界艺术交流碰撞,您觉得文明互鉴为什么重要?它的推进作用是什么样的?

冯远:历史上几次中国的跳跃式的发展,都得益于对外开放。与世界开展合作交流,虚心学习,然后不断更新创造,才能取得这样一种开放取得的成果。在今天,对外开放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不可能改变。如何在学人长技的同时,激发中国人的创造力,这是对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最重要的核心。

早些年,中国对外交流中的美术展览基本是以中国传统绘画为主。这对西方一些研究专家学者来说,他们看到了中国古画中的精湛部分,像宋元时代的一些高大雄奇的山水画,如千里江山图等;大多数没有接触过或很少看过中国画的人,会觉得中国画“墨天、墨地”,色调灰暗。这情有可原,因为中国传统绘画从早期的色彩丰富,到后来提倡的“绘事后素”,唐代绘画以后,文人画兴起,提出洗去铅华,归于平淡等等,这些理念影响了当时绘画,尤其是文人画的作者,他们相当多都是当朝官员,士大夫,作品占据主流地位,甚至认为色彩丰富的工笔画俗气、不入流。这样一种文艺观点上、审美上的偏激就会扬此抑彼,但实际上中国画一路发展过来始终没有断线,即使在文人画最为登峰造极的时候,中国的工笔绘画也还是在的。

怎么让外国人看懂中国画,这也有个过程。所以从事文化交流的人们责任重大。比如可以做公益讲座,把中国画讲清楚。

中华民族是好学的民族,中国艺术家是善于学习人的优长的群体,我亲历了国家对外开放的巨大的变化和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文学艺术是这样,当年我们看的小说、电影就那么几部,但今天小说、电影、电视剧大量产出。这种旺盛的创作的原动力,一方面满足了国内受众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的电影、电视也逐步走向世界,对其他民族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日益扩大。绘画也是一样的,我们不是去主动迎合,而是将我们的创新成果与之交流,让西方的同行感知到我们有传统,也有学习,内化并创新,让对方认识到互鉴的意义。文明交流互鉴的最终结果是在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同时,让中华文明重新站立在人类文明的高点。

冯远 《逍遥游》 80cm×78cm纸本水墨 1985年

编辑 |王伊奕

校对 |袁梦

值班审校 |黄丽巍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滑树林:全力支持“北京绢人”的复兴与发展2023-06-12
继续推动中国画向现代形态、现代面貌发展2023-06-12
追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遗迹2023-06-12
习典明理|为学须先立志2023-06-12
新星出版社引进出版医学科普作品《成瘾》2023-06-12
博纳影业官宣2023片单:20部电影 5部剧集2023-06-12
《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首曝预告及海报2023-06-12
时隔24年,中国再度申报世界“双遗产”2023-06-12
天安门城楼将恢复开放!须提前一日预约2023-06-12
巴西汉学家:同为"汉学",中西方视角缘何不同?2023-06-12
AI绘画后AI关键词也变成一门生意2023-06-12
《隐秘的角落》等网剧走上舞台 改编IP音乐剧再火一把2023-06-12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阐释2023-06-12
疏源浚流,与古为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述评2023-06-12
汇文脉入江海 行产业新征程——第十九届文博会圆满落幕2023-06-12
第十九届文博会闭幕 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2023-06-12
绽放“西藏魅力” 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圆满闭幕2023-06-12
文博会助力打造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2023-06-12
“追星”“开脑洞”……文博会促文化和产业联动2023-06-12
文博会展示交易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2023-06-12
第十九届文博会闭幕 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2023-06-12
中央民族歌舞团《人民的非遗》主题音乐会在京上演2023-06-11
恩施“土家稀奇哥” 他们用“稀奇的声音”撩动北京!2023-06-11
“新疆是个好地方”叫响深圳文博会2023-06-10
第十九届文博会观察:“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受关注2023-06-10
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亮点多多 科技赋能文旅融合再提速2023-06-10
“文根”何以“深种”?看文博会如何寻找岭南新坐标2023-06-10
深圳文博会:“一带一路”国际展区重返 逾300家海外展商入驻2023-06-10
第十九届文博会开幕 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2023-06-10
文博会文化产业招商大会签约金额超34亿元2023-06-10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2023-06-10
天地常经,古今通谊 中古碑志书写中的“大一统”观念2023-06-10
分会场展现文化产业累累硕果2023-06-10
我国文化遗产正焕发勃勃生机 56项世界遗产不断展示“中国精彩”2023-06-10
中国色有多美?看看这些文物就知道啦!2023-06-10
这里的民歌唱了1600多年,为何能从未中断还越唱越火?2023-06-10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2023-06-10
李群: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2023-06-10
多彩活动点亮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3-06-10
首批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公布2023-06-10
第五届“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推介名单揭晓 15名个人入选2023-06-10
372件皮影作品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 展现非遗魅力2023-06-10
于明加郑云龙主演 北京人艺再现《榆树下的欲望》2023-06-10
都城肇始 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考古成果展开幕2023-06-10
2023年北京白塔文化周启幕2023-06-10
国家图书馆举办“年华易老 技·忆永存”非遗特展系列活动2023-06-10
“茶和天下 典籍里的茶”在国图开展 《茶经》祖本亮相2023-06-09
巧妙融合!是字,是画,更是文化创新!2023-06-09
“金爵”三十而立,这座世界电影“百花园”生机盎然2023-06-09
深入推进澳门历史文化研究 致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23-06-09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 文化和旅游部
  • 国家文物局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故宫博物院
  • 敦煌研究院
  • 云冈研究院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新华网文化
  • 人民网文化
  • 中新网文化
  • 光明网文化
  • 搜狐文化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聚圣源五行缺土 起名字姚姓男人起名大全炙手可热的漩涡向日葵五百个郭靖美术机构起名羞羞的游戏林姓起什么名字好大无限神戒新生儿起名大全男孩吗贾姓男孩起名郑姓女孩起名井冈山在江西哪个市五行属金起名大全男孩名字免费起名字测试五行白卿言protools书剑恩仇录赵文卓版牛幼儿起名字大全水浒传排名蛋糕房科洛斯私服起名字修改昵称大全形容烟花的词语烨字起名大全满清十大酷刑在线观看古代四大美女纽约原油召唤梦魇薄荷之夏电视剧在线观看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