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张静初竟然在《漫长的季节》里客串了中年沈默,出场仅5分钟,但有点睛之笔那味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上线她就开始连环夺命刀,先杀了欺负过自己的大爷,后换了大妈的静脉输液,用十八年完成了复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及 张静初,或许你既熟悉又陌生。

曾经的她风光无限,参演过40多部影视剧、拿过影后,被誉为“小章子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业蒸蒸日上时,媒体还评价她:利剑出鞘,势不可挡

然而,娱乐圈是个令人难以捉摸的名利场,眼看她起朱楼,眼看她楼塌了,转眼间张静初就无人问津、销声匿迹了。

2023年,低调了多年的张静初竟然很是活跃,多次登上热搜榜第一:

一、她宣布自己起诉“造黄谣”维权的官司获胜,但对方拒绝执行,也未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她拿到AFI——美国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录取通知书,将以43岁“高龄”出国读研2年,很励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她要直播带货。因为她要深造2年,但不想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下降,也不想解散团队的小伙伴,因此需要挣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网友对张静初的看法褒贬不一,有人同情她被造黄谣多年,有人被她考研的毅力折服,有人唏嘘她不红了,也有人嘲讽她哭穷捞金。

其实,若张静初当年能有圈中大佬撑腰,哪怕成为不了 章子怡,也不至于沦落到如今地步!

山区女孩大放异彩

当你张嘴说一个女人是小姐的时候,不管她是不是,她都已经是了。”大鹏在《保你平安》里这句台词,放在张静初身上格外契合。

张静初原名张静,1980年出生在福建三明的山区里,打小她就爱跟着哥哥跑去山上捡石头、摘果子,纯纯是个野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书时,张静初的成绩也一般,父母没有望女成凤,只希望她中专毕业后当个美术老师,安安稳稳过一生。

但上天给了她一副好样貌,命运的齿轮在不经意间启动,有一次她被星探挖掘,拍了一个小广告,她的表演梦由此开始萌芽。

不甘平凡的少女和父母争取,得到了前往北京追梦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在阴差阳错之下,张静初考上了中戏导演系,好在这并没有影响她的星途。

还在上学期间,张静初就得到不少广告导演的青睐,1999年她又参演了《你的生命如此多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电视剧是根据海岩的小说改编的,千禧年前后,海岩的剧如《便衣警察》《永不瞑目》、《玉观音》等有多火应该不用赘述吧。

《你的生命如此多情》同样是当年的热播剧,尽管张静初只是小配角,但清纯甜美的模样令观众印象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越来越多的戏约找上门,张静初正式开始闯荡 娱乐圈。

此后2年,她先后拍摄了《三少爷的剑》《英雄》《情义两重天》等多部电视剧,虽然她不是女主,但她的演技和美貌让更多人看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初,顾长卫筹拍电影《孔雀》,这是他作为导演拍摄的第一部电影,自然非常重视。

为了挑选合适的女演员饰演高卫红,他进行公开选拔,上千人报名,最后张静初脱颖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张静初也没让 顾长卫失望,《孔雀》上映后,一举拿下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张静初也凭借《孔雀》拿下第十四届上海影评人奖最佳女演员,第六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演员等,可谓一战成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几年,张静初可谓好资源不断,《花腰新娘》《天水围的夜与雾》《芳香之旅》《尖峰时刻3》《唐山大地震》等邀约接踵而至。

其实,她合作的都是章家瑞、徐克、冯小刚、尔冬升等大导演,对手也都是张家辉、刘德华、范伟、成龙等实力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种因素加持下,她拍一部电影就火一部,还成为开罗国际电影节影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人人都翘首以盼,期待她成为下一个“国际张”时,张静初突然选择远离娱乐圈。

人红是非多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静初可谓成也《孔雀》,败也《孔雀》。

倒不是“高卫红”固定了她的戏路,而是自顾长卫选择她主演《孔雀》后,也成了她被造黄谣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毫无证据的前提下,有人竟揣测她和顾长卫有不正当的关系:“她一个新人,凭什么能直接出演顾长卫的电影?中间一定有什么潜规则。”

坚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张静初没有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周围的人告诉我,新人刚出道就是这样的,很容易招黑,说你什么的都有……我觉得自己是有专业能力在的,演过的作品70%以上都有表演奖提名,实力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大家总会看得到的,不是吗?”

哪知谣言越传越离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顾长卫拍摄《立春》,原本张静初有一段戏份,没想到电影上映后,她的戏份竟被删除了。

顾长卫解释过:“张静初演得很好,但因为她那部分的调子和整个片子不太吻合,太像大片了。所以在去罗马参展前,我才把结尾改了,把她那部分拿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无人相信,反而有关顾长卫和张静初关系暧昧、惹火了蒋雯丽、 蒋雯丽片场掌掴张静初的传闻不断出现。

张静初未出席《立春》发布会,当晚跑去健身,也被说成是排解郁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年,顾长卫深陷“车震门”绯闻,那位与他在车上密会的女郎究竟是谁无人知晓,结果水又泼到了张静初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张静初真的挺冤的,顾长卫选中她出演《孔雀》不过是觉得她合适,后来《立春》删除她的戏份,也是为了故事的完整性,以便能去国外拿奖。

至于“车震门”,根据现场的娱记的分析,那个女孩可能是顾长卫新片的杨姓编剧。

不然,张静初怎么可能愿意在《立春》里为蒋雯丽作配?蒋雯丽也不会允许一山有二虎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是有人嫉妒张静初的漂亮和好运,哪怕张静初后来跑去香港发展,她依然没能逃离桃色绯闻漩涡。

她和章家瑞导演合作拍摄《花腰新娘》时,有段在山路上骑摩托车的戏,因剧组失误导致车翻了挂在悬崖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张静初的“死里逃生”,章家瑞在宣传时开玩笑地说:“我差点要养张静初一辈子。”

没想到又把张静初推上风口浪尖,很多媒体不顾真相地“添油加醋”,最后竟成了“张静初被包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出演《唐山大地震》时,张静初又被传和 冯小刚暧昧。

要知道,当时徐帆也是主演之一,再怎么样她也不会在人家太太眼皮底下搞事情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静初被舆论的唾沫钉在了耻辱柱上,百口莫辩的无力感,让她如深陷沼泽般,越挣扎越无法呼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彼时张静初能有大佬撑腰,或许一番操作之下,谣言早就澄清,可惜她无人可依靠,自己又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处理谣言。

于是最为炙手可热时,她毅然决然决定停摆,跑去国外充充电,远离娱乐圈这个是非地。

直面谣言

在得知张静初要暂时退圈,尔冬升曾语重心长地提醒过她:

“你一定要有市场占有率。你的作品产出量少,就会离市场越来越远,大家老看不见你,就会想不起你,你露出的频率也会越来越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被谣言所伤的张静初彼时已在抑郁症边缘徘徊,她只想扔掉名气这个烫手山芋。

“要是我不那么出名、不那么碍事儿,是不是就没有人搞我了?那我不要这些名气了,会不会好一点?”

她对抗焦虑的办法就是出国,躺平过日子,对烦心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休息了差不多一年,张静初回到国内,准备重新出发,可错过了时机,她再也没能继续高歌猛进,接拍的尽是些烂片。

回国之后的第一部影片——《富春山居图》,以阵容豪华为噱头,最后却创下豆瓣评分最低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碟中谍5》里只是一闪而过的酱油角色;

2014年,和黄海波合作的电视剧《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因黄海波PC搁浅;

2016年主演的《三体》可能遭遇史上最大跳票,同年参演网剧《画江湖之不良人》却以雷人造型出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综艺《演技派》也因热度低,没什么影响力。

在多数人看来,张静初的资源急速下落,都是之前闹绯闻导致的,她把一手好牌打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静初很无奈,其实这都是大环境变化导致的,“我又不是傻子,我在拍的时候就能看到结果,但是你还得去拍,还得去宣传站台,这是你的义务,你接受了这个工作你就不能退出,面对那么多人,那么多钱。”

她只能自我安慰,一个演员一辈子能遇到一两个能让人记住的角色已经足够幸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她演网剧并非“不爱惜羽毛”,只是出于仗义,零片酬客串朋友的剧。

更可怕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张静初发现伴随了她十几年的谣言从未停止过,还越来越离谱,如张静初偷偷跑国外产子,以及她被导演太太团联手封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甚至发展到攻击她的出身:“一个彻头彻尾的草根才会不择手段,突破底线的去获取各种资源,也或许是山区的教育落后,让她没能形成正确的三观。”

张静初看着被谣言毁得面目全非的自己,再也无法假装风轻云淡,也做不到一笑置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她选择直面谣言,诉诸法律,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她终于赢了官司。

也许依然有人选择相信谣言,但张静初与自己和解了,内心觉得自在欢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问及当年没能趁势而上走上“一线”是否遗憾时,张静初的冷静超乎想象,“生活本就有很多不确定性,会失去的东西,它原本就不属于你。”

张静初也没有年龄焦虑,她通过健身让自己的身材保持年轻,又通过不断学习来丰盈自己的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她所说,走到人生的下半场,岁月到底是杀猪刀,还是雕刻刀完全取决于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