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邯郸迎来了一个燕国的少年,他听说邯郸人走路很好看,特意前来观摩学习的。

他找了一条最繁华的街道,坐在路边细心观察来往的行人,发现无论男女老少的走路姿势都很优美,而且各有各的特点。

于是,不由自主就跟着学起来,但一天下来,一个姿势也没学会。

晚上回到客栈一总结,他觉得是自己原来的走路方法先入为主了,于是决定先忘掉自己的走路方法,然后再学习邯郸人的走路。

就这样,在邯郸一待就是三个月,原来的走路方法是彻底忘记了,但邯郸人的走路姿势还是没学会,弄得自己不会走路了。

但盘缠已经花完,又没有办法继续学下去,只得一路爬回了燕国。

这是如今小学生都很熟悉的“邯郸学步”的成语故事,出自2000多年前的智者庄子,其中的道理大家都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如今虽然没有了“邯郸学步”,却又新产生了“许昌学商”,无数零售界人士,纷纷涌到许昌胖东来去学习怎么做生意。

不过,至今为止,还没听说有学会的,或者学了 胖东来后企业发展更好了的。

具体学得怎么样,也有人做了一些总结:

“很多零售企业去胖东来学习完后,采购了一大堆硬件,到货后却发现用不上,堆在库房落灰。”

“很多零售企业照着胖东来的商品陈列采购商品,结果造成了大量滞销。”

总之,和“邯郸学步”差不多,不同的是,自己还没忘记怎么走路,原来啥样还啥样,至于许昌的学习,就当是旅了个游、购了点物、上了点当。

难道胖东来真的没法学吗?

显然不是,实际上,是去错了地方,学胖东来,就不该去许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庄子道家学派的,道家认为,道为术之本,术为道之末,这应该才是成语邯郸学步的深层意义。

也就是说,只有参悟了事物的本质之后,才能驾驭好外在的技巧,否则,只能是“有术无道,止于术”。

具体落在胖东来上面,先要搞清楚胖东来经营得好的本质原因是什么,这是道,至于硬件设施、商品陈列等,都只是术。

如果道没有悟透,只是生搬硬套的学点表面小技巧,当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实际上,胖东来成功的本质,老板于东来已经说了成千上万遍了,那就是“对帮自己赚钱的人好一点”。

哪些人?有消费者,有员工,有商家。

怎么算好,就两个字:“舍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对消费者的好,网上的例子已经很多了,一言不合就全额退款,时常让消费者们被自己的良心谴责。

关于对员工的好,大家也都知道了,什么95%利润分给员工,下班不许打工作电话,一度让人怀疑,他到底是不是商人。

而关于对商家的好,我们就举一个例子吧,商家主要是指胖东来超市的供应商和购物中心的入驻商家。

近日 于东来应邀到湖南步步高交流,在现场,他说了一段这样的话:

“我招一个品牌,如果他亏,肯定是我掏钱,我不会让我合作的这个对象在我这里赔钱,我是不允许的。”

简简单单一句话,道出了胖东来的本质:要对帮自己赚钱的人好,要舍得,有舍才有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有网友评论说:

“胖东来才几家店,当然能做到了,湖南 步步高多少门店啊,怎么可能呢?”

网友说得没错,但这个事情,我们应该换个角度看,于东来这么牛掰都不敢出许昌,说明了一个道理,自己有多大能力就应该端多大的碗。

所以,舍弃自己的野心,也就学到胖东来的一半了,在自己能掌控的范围内做生意,怎么可能做不好呢。

再拿如今哀鸿遍野的房地产企业来说,老板们或许有1000个理由来解释,但其实根本原因还是那两个字“野心”,太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了。

都说商场如战场,战场上,一个团长可以指挥一个团,但一个连长就只有带一个连的能力,如果商场上的老板们,都能清楚定位自己能带多少兵,也就知道该做多大的生意了。

所以, 零售界要学胖东来,去许昌没用,把于东来请过来也是徒劳,关键是把“舍得”两个字悟透了,自然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