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龙抬头”的“龙”是什么?今晚,抬头看!

2023-02-21 15:09:12 
分享到:

“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

春回大地,万物萌发

今天,农历二月初二

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

天文科普专家介绍

今年的“龙抬头”发生在

晚上十点前后

“龙抬头”指的是什么?

怎样能看到“龙抬头”?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有哪些习俗?

一起来看 ↓

“龙抬头”的“龙”是什么?

我国古人为观测天象,把天球赤道和黄道一带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组,称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中,每七宿为一组:东方为苍龙,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

东方苍龙包含了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生动地勾勒出一条龙的形象:角宿作龙头,亢宿为脖颈,氐宿为胸膛,房宿为龙腹,心宿是龙身,尾宿和箕宿共同代表龙尾。

“苍龙七宿”冬季时隐没在地平线下,等到农历二月初以后,黄昏时,角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但苍龙的身体仍隐没在地平线之下,所以是“龙抬头”。

在古代,尽管礼制森严,但平民百姓并没有放弃对龙的喜好和崇拜,节日里要有龙,如正月十五要耍龙灯、舞龙;二月二“龙抬头”等等。

“龙抬头”几点抬?

在大约2000年前,中国古人看到的“二月二,龙抬头”是在日落后不久。由于存在岁差,如今人们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晚上八九点才能看到“龙抬头”。

今年看到“龙抬头”的时间相对更晚,大约在晚上十时。其中原因,除了岁差经年累月的影响,相同的恒星天象在一天中出现的时间与公历日期的早晚也有关系。同一颗恒星,每天都比前一天提前大约4分钟升起。今年农历二月初二对应公历日期2月21日,当天“龙抬头”时间比2021年3月14日的“二月二,龙抬头”晚一个多小时。

在农历二月初二之后的近两个月内,公众在晚上不同时间段可以看到“龙头”角宿从地平线升起的景象。整条“苍龙”从地平线升起需要约6个小时。公历7月中旬至10月中旬,公众入夜后就能看到整个苍龙的“龙形”出现在夜空中。

今年有两次“龙抬头”

今年农历二月有些特别,因为今年还有一个闰二月,两个农历“二月”共计59天。这也意味着今年有两次“龙抬头”,分别是2月21日和3月23日。

闰二月,较罕见。统计显示,上个世纪仅有4个年份闰二月:1909年、1917年、1928年和1947年,本世纪也只有4个年份闰二月:2004年、2023年、2042年和2099年。

有哪些饮食习俗?

正因为人们喜欢龙,所以“二月二”时的很多饮食都以龙“冠名”,极富生活气息。

清朝《帝京岁时纪胜》里说:“都人用黍面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也就是说那时北京人要吃一种类似煎饼的食物,这大概就是民间说的“吃龙皮”。

另外,老北京人还要吃春饼,春饼卷起各种菜,一层一层的,称为“吃龙麟”。有趣的是,吃面条又被称为“吃龙须”,吃饺子被称为“吃龙耳”,吃馄饨叫“吃龙眼”等等。

为何人们会把这一天吃的东西跟“龙”联系起来?实际寓意“唤龙”,嘴里不断念叨“龙”字,龙听到后就会醒来,开始一年的工作,比如降雨。

浙江部分地区有吃芥菜煮成的粥,据说可以明目,不生疮疖(chuāng jiē)。

美食中蕴含的期盼和祝福,

都将化作奔向美好明天的能量。

这一天,民间习俗众多

↓↓↓

踏青节

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

沐浴温暖和煦的春风

共赏姹紫嫣红的美景

二月二也是“春耕节”

一年的农忙从此开始

所有正在耕耘的人

迈开坚定的脚步

在春天播种希望

待秋日收获幸福

剃龙头

人们选择在这天理发

寓意着从“头”开始、鸿运当头

期待以一个崭新的面貌

迎接春天的好光景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小孩要剃头

为着吉时保佑,健康成长

大人要剃头

为了辞旧迎新,独占鳌头

“重头开始”,是仪式感

亦是一种谁也无法阻挠的决心

春天好像就会给我们这样的信心

“我想,一定得做点什么,

我绝不要浪费这个春天。”

祝愿大家在春天收获好消息

收获重新出发的动力

惊雷抖擞,万事焕新

一年好景,终有盼头

祝我们都能带着对未来的期许重新开始

不负春光、不负自己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分享到:

推荐阅读

便民服务

社会保障 交通出行
公积金 公安服务
职业资格 医疗健康
市场监管 法律服务

定制服务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长江云TV(湖北IP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