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5月的风轻轻吹过“五月的风”,起帆了。

5月12日,一项国家级帆船赛事——2023全国帆船冠军赛在青岛奥帆中心升帆。这是国内帆船项目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单项竞技体育赛事之一,吸引了160余名国内顶级运动员在三个快速艇比赛项目展开角逐。

风帆鼓荡,弄潮儿们踏浪前行,这座滨海帆都又一年“帆的季节”如约而至。

2023全国帆船冠军赛 王雷 摄

中国大陆蜿蜒1.8万多公里的绵长海岸线上,星罗棋布着54座滨海城市,不止一座城市曾经或正在与帆船结缘,但亮出“帆船之都”名片的城市独有青岛。

这里是中国现代帆船运动发源地,史料记录1904年就曾举办过帆船比赛;这里是2008年奥运会帆船赛成功举办的地方——自此,“帆船之都”成为它的城市名片。

后奥运时期,持续打造帆船之都:极限帆船系列赛六度与青岛结缘,世界杯帆船赛连续四年登陆青岛,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携手青岛,极限帆船系列赛多次与青岛结缘,世界杯帆船赛连续登陆……“帆船之都”城市品牌渐获得认可并广为人知。

帆船,像是个极浪漫的梦,寄托着人们对诗与远方的憧憬。

2023全国帆船冠军赛 王雷 摄

搏击风浪、乘风破浪、海阔天空……换一身飒爽的水手服立于船舷之上,海风拂面,低头看粼粼碧波、鸟飞鱼跃,抬头望连绵青山、海天一色,在大海中劈波斩浪的快感,可以满足人类对自由的所有幻想。

人类向往大海,恰是因为我们从风浪中走来。

回望人类历史,诸多伟大的进步与打破藩篱,都与航海有关。帆船运动起源于曾经的海上强国荷兰。古代荷兰多运河,小帆船被普遍使用。历史上荷兰曾大兴造船业,不断改造创新包括帆船在内的船只,大力发展海运。荷兰在17世纪几乎垄断了海上货运,被誉为“海上马车夫”。

15世纪至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正是借助帆船的力量,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们才得以“发现”新大陆,让原本各自孤立的大陆板块“互相知晓”“互联互通”。

在那之后,“五月花号”、库克船长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们的世界最终成为了现在的样子。

对中国人来说,郑和显然是更耳熟能详的名字。身份卑微却理想远大,忍辱负重仍痴心不改,七下西洋终引得万邦来朝。

郑和身后500多年,帆船从最重要的航海工具,变成了人们夏日的“玩伴”和冒险家的“挚友”。但人类航海的梦想非但没有褪色,反而因时间的磨砺,愈发光彩照人。

在世界和中国帆船版图上,对帆船热爱、钟情或下气力的城市,都在不断自增浪漫光环,提及它们的城市名字亦总是令人心驰神往。

美洲杯帆船赛奥克兰站 新华社照片

从全球范围来看,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是全世界拥有帆船和游艇数量最多的城市,亦被称为“帆船之都”。帆船成为其最鲜明的城市特色,吸引着向往帆船运动的全球爱好者和游客。

另外,法国的尼斯、戛纳之所以成为该国除巴黎之外全球知名的旅游胜地,至少有一个原因是它们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帆船运动目的地之一——尼斯帆船周、戛纳帆船周都是世界上最具盛名的帆船赛事之一,每年吸引全球顶尖选手和大量观众。

国内城市,如海南三亚湾、厦门五缘湾、深圳大鹏、中国香港等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绵延曲折的海岸线等优越条件,吸引帆船运动爱好者奔赴。

1904年,皇家帆船俱乐部在青岛举办帆船比赛——这条国内最早记录帆船运动的史料,让青岛坐稳了我国现代帆船运动发祥地的位置,也为“帆船之都”在百年后名动天下埋下伏笔。一百多年来,无数包括帆船在内的船只从这里进进出出,扬帆起航,追逐梦想。

青岛,是许多航海家们“梦开始的地方”。

而结缘奥运会帆船赛事,让青岛翻天覆地。2003年到青岛来考察访问的萨马兰奇先生说:如果所有市民都认为举办奥帆赛是一件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的事情的话,青岛就会扬名世界。“同巴塞罗那一样,你们在奥运会之前和之后都可以自豪地谈论起青岛了。”

2008年8月奥帆赛、残奥帆赛在青岛成功举办。借助奥运会的顶级流量,青岛得以将美丽海滨、人文风景、文明礼仪展示在世人面前。城市品质得到一个大的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攀升,国际化的城市特质进一步彰显。

游客坐帆船游青岛 王雷 摄

后奥运时代,青岛深入开发利用奥运遗产。深化“帆船之都”城市品牌综合拉动效应,让帆船运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相继引进克利伯、沃尔沃、极限赛、世界杯等国际顶级赛事,创办“远东杯”国际帆船拉力赛、“市长杯”国际帆船赛、城市俱乐部杯国际帆船赛(CCOR)、青岛国际OP帆船营暨帆船赛、国际名校帆船赛(中国青岛)等一大批自主品牌赛事。

这个城市涌现出郭川船长和宋坤、刘学、徐京坤等一批中国航海领军人物,并创造了多项帆船世界纪录。

青岛与十余个国家合作开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青岛”号帆船航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北冰洋创纪录航行和“远东杯”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航行,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影响力和一批经济、人文、体育、港口、旅游合作成果。

世界帆联授予青岛“世界帆船运动发展突出贡献奖”,世界帆联、亚帆联授予青岛“十年御风城市奖”,中帆协授予青岛“中国帆船运动发展突出贡献奖”。

明年将在巴黎举行的奥运会,将是第33届夏季奥运会。这么多届奥运会一路走来,只有第3届在美国圣路易斯举行的奥运会没设帆船比赛。

青岛奥帆中心

让帆船与人们的生活产生更多交集,不断培育和形成独具气质的帆船文化,让“帆船之都”的金字招牌持续焕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在帆船上久久为功,城市的滨海特色、海洋旅游必将持续受益。

提高“参与度”,扩大“帆船人口”。对一项运动而言,足够厚实的群众基础和足够广泛的参与范围,决定着能否持续发展壮大。国外著名帆船城市如新西兰的奥克兰、德国的基尔,帆船都已是大众运动的代名词,在普及与提高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国内帆船特色城市若想走上更高平台,就需要进一步扩大城市帆船人口培育。更广泛开展“帆船进校园”和“欢迎来航海”全民帆船普及活动是有效举措。

多维度提升“关注度”。在当下媒体环境日趋多元化的时代,打造专属的“大IP”显然是事半功倍之举。比如借助自媒体大V的流量,为城市帆船相关活动“直播带货”,比如培养与年轻人“三观”相合的运动明星,让他们起到引领作用等等。

承办重大赛事加强“曝光度”。大型体育赛事历来是城市向国际展示与推介自我的窗口,其广泛参与性和强大聚媒性,会在短时间内形成聚焦效应,是体育项目本身和城市品牌最好的宣传媒介。

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帆船,曾是人类与大自然抗争的产物和见证。而今,帆船是滨海城市不可或缺的特色——“孤帆远影碧空尽”“直挂云帆济沧海”“风正一帆悬”……这是扬帆的季节,起航吧。(青岛宣传公众号)

编辑:刘博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大时代
声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