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搜索

艺镜|一出新编现代京剧,为何能让大学生喜欢

2023-03-22 12:33:35 青瞳视角

北京京剧院新编现代京剧《石评梅》登上北京大学百年讲堂的舞台,收获的不仅是大学生们的掌声,更可贵的是,收获了一种来自青年人所给予的信心:不是大学生在拒绝京剧,而是他们很少接触到能够打动他们的京剧。一旦当京剧开始主动地走近这些青年人,去反映他们的生态,去展现他们的思想,去理解他们的审美,去表达他们的情感,京剧就会有“青年缘儿”。

《石评梅》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青年人的故事,虽然它的题材是革命题材,表现的是石评梅和高君宇等一辈青年人反侵略、反封建、反压迫的革命精神,但是该剧把这种宏大的叙事与两个人的爱情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如果说,两个人对旧势力的斗争是理想是事业,那么在实现理想和拼搏事业的过程中,没有丢掉个人的情感与生活,反而在这个过程中,净化和升华了青年男女的爱情。实际上,他们所追求的爱情和他们所追求的事业本来就是并行不悖的,是相互促进的。

尽管舞台上下是两个时代,跨越百年,但是两个时代青年人对于事业、理想与爱情的认知,通过这出京剧可以达到一种“跨时空”的交流。青年人对于这出戏会有一种基于自己事业观、爱情观和理想观层面的思考,这种思考本身也是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一种隔空交流。

一部艺术作品所给予观众的,绝对不是单向的输出——事实上这种输出也不会达到良好的审美接受效果,而恰恰就是这种由己度人的、具有选择性的思考:哪些是符合我们当下生活的,可以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所提供帮助或者借鉴的;哪些是不符合我们当下生活的,但却为当下的人所理解的……艺术作品对于观众唯有如此,才能够达到由审美到教育的客观效果。

从艺术呈现上来看,《石评梅》同样具有吸引青年人的基础。

这些年京剧艺术的发展中一直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好,那就是既尊重传统艺术的艺术规律和艺术形式,又能够反映现代生活,体现时代精神。简单地说,“传统”能够具有“现代性”吗?不管是老一辈京剧艺术家严肃但又悲情的努力探索,还是现代艺术家或者潮流客的解构和重构,终究得到的结果就是一些人对京剧和京剧剧目在认识上存在“重传统轻现代”的误区。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恐怕就是只看到了艺术外在的表现形式,例如程式动作、流派唱腔、一桌二椅,等等,但是忽视了这些形式所传达的艺术精神和艺术哲学,例如京剧艺术所体现的时空观、虚实观、写意性等等。而这些听上去似乎很形而上的东西,恰恰可以和现代艺术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抽离出形式,仅就艺术精神的本质而言,是可以为青年人所接受的。

《石评梅》作为新编现代京剧,其呈现上恰恰没有违背这些传统的艺术精神。例如舞台布局上,一个红色的梅花大幕布,很容易让人想到旧京剧舞台上的守旧,但是在装饰性之外,它又与叙事相结合,具有指示性和象征性。同时,在时空上,导演充分利用了它半透明的材质,既分出了前后台,又分出了叙事时空。

又例如该剧中经常用的平板架子,其实就沿袭了“一桌二椅”的精神。一张桌子可以是山,可以是楼阁,可以是悬崖……而剧中的这个架子,可以是演讲台,可以是大街马路……它到底是什么,是通过剧情的演进和演员的表演来告诉观众的。又例如石评梅在思念和祭奠高君宇时,高君宇出现在舞台上,这种“虚实”观与《乌盆记》里的“虚实”观,又有什么相违背的呢?

事实上,如果我们用现代艺术和现代审美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安排和设计,就会发现它们与现代审美理念也不违和。尽管不能说这出戏完全解决了“传统”在审美上的现代性问题,但是它确实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且这种尝试在演出现场得到了青年人的认可。

也许有人认为这些大学生大都是“棒槌”,不懂京剧的程式、唱腔甚至流派特点,但是这些大学生是具有文化素养的,他们或许在接触京剧上是刚入玄境,但是他们接触或者喜爱的其他艺术门类不在少数,他们是具有较高审美能力的人,他们可以把审美从感性抒发上升到理性思考。这样即便他们对京剧传统的认识不多,但对传统京剧,会通过这样一出现代戏有一种更为“亲近”的理解。

当然,《石评梅》在北大受到欢迎,除了剧目本身因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环境因素。观众是需要培养的,青年人能够愿意去剧场看京剧,这与北京京剧院和北京大学在校园推广和普及京剧艺术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令人感到有意思的是,就在《石评梅》上演的当天,百年讲堂外还张贴着北京京剧院传统戏的演出海报。据了解,为弘扬民族优秀舞台艺术,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与北京京剧院携手,有计划地在校园推广京剧艺术。其中,北京京剧“唱响之旅”“传承之旅”大型巡演活动在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从讲堂启航,汇聚当红头牌名角,上演经典大戏,全方位呈现国粹艺术所独具的魅力神韵。

不管是传统剧目还是新编剧目,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都有一席之地,这也使得这些大学生以及校园里的青年人能够更广泛地接触京剧,对其有全面的认识和甄别,从而对“传统”与“创新”也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视野,终究需要新生力量来拓宽,无论是艺术、艺术家,还是观众。

相关消息

京剧《石评梅》进北大,引发学生观看热潮

3月2日,北京京剧院新编现代京剧《石评梅》走进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向广大师生进行汇报演出。此次既是该剧作为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展演剧目、戏曲进校园“国粹第一课”系列活动在北大汇报演出,也是“走进北大、巡礼致敬”的特殊安排,北京大学也是剧中重要角色高君宇的母校和思想启蒙地。

新编现代京剧《石评梅》是北京京剧院年度重点创作剧目之一,也是北京市委宣传部重点创作项目,中国剧协“喜迎二十大——优秀主题戏剧作品创作扶持计划”项目首部作品,获得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该剧围绕“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石评梅的革命与爱情事迹进行艺术创作,描写了在新文化运动背景下,以石评梅、高君宇为代表的一批新青年,在面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礼教、军阀统治的压迫下,为追求崇高革命理想和纯洁爱情勇于牺牲自我的无畏精神。同时展现出在五四浪潮的洪流中,新青年们对现实社会的思索批判以及不畏牺牲、对理想社会的坚定追求。

该剧在艺术特色上,追求在磅礴与厚重的历史时代背景下对人物内心的开掘,突出“程派”艺术的表演特点,营造出一种兼具凄美哀婉与悲情壮烈的戏剧舞台情境,人物性格刻画与写意手法高度融合的表演艺术风格。

演出当晚,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内,观众的掌声、叫好声经久不息,将现场气氛数度推向高潮。有观众留言点赞:“新编京剧《石评梅》突出了一个新!”“最受触动的台词!‘郁郁佳城,中有碧血,评梅之于我,恰似一滴清水入秋湖。’”演出结束后,北京京剧院领导、该剧主演、主创等与观演师生代表举行座谈,为该剧未来加工提高积极建言献策。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满羿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崔巍

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空间

为您推荐

机遇湾区,机遇港澳|探访香港西九文化区

新华社2024-06-16 12:57:35

更多台湾青年在大陆找到美好姻缘——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侧记

新华网2024-06-16 12:56:49

中国能源转型引关注 耶鲁专家:美国炮制“产能过剩论”不公平 | 世界观

中国能源转型引关注 耶鲁专家:美国炮制“产能过剩论”不公平 | 世界观

中国新闻网2024-06-16 12:56:10

汇聚“海峡正能量”:两岸最大规模民间交流活动登场

新华社2024-06-16 12:56:02

开通半年、14.9万人次……“港珠澳大桥游”日渐火热促进大湾区深度融合

央视网2024-06-16 12:55:20

中国能源转型引关注 耶鲁专家:美国炮制“产能过剩论”不公平|世界观

中国新闻网2024-06-16 12:52:45

应对全球事务不力 美媒唱衰G7峰会:更像“最后的晚餐”

央视网2024-06-16 12:52:04

特稿|供销两旺碾碎“产能过剩”谎言——中国新能源车热销巴西的一线观察

新华网2024-06-16 12:50:56

“链”接世界“博”出精彩 中国展会让全球共享经济发展新机遇

央视网2024-06-16 12:49:29

多举措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小饭碗”推动“大民生”

央视网2024-06-16 12:47:56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于黎:因热爱而选择 因责任而坚守

人民网2024-06-16 12:47:21

铁路新调图亮点多多勾勒新图景 将如何改变你我生活?

央视网2024-06-16 12:46:32

创造多个首次!12年前的今天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央视网2024-06-16 12:45:38

这些聊天记录里 有没有你的“同款老爸”?

央视新闻2024-06-16 12:44:07

好评中国丨好young的青年 闪光的青春

红网时刻2024-06-16 12:43:23

好评中国丨共话“好评”之道 一言一句皆“言”值

红网时刻2024-06-16 12:41:44

应对高温天气 保障电力供应(经济新方位)

人民网2024-06-16 12:40:44

新华全媒+|战高温 护粮仓——北方多地抗旱保农扫描

新华社2024-06-16 12:40:04

“蜀道”变“枢纽”——内陆腹地成都加速构筑开放高地

新华社2024-06-16 12:37:10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探访选矿“黑灯工厂”

新华社2024-06-16 12:36:33

金观平:构建适应生产力跃迁的生产关系

中国经济网2024-06-16 12:35:15

见字如面:这是父亲写下的“散文诗”

人民日报2024-06-16 12:34:27

我国外贸竞争有哪些新优势?一组数据带你看

央视新闻2024-06-16 12:31:50

意大利博主瑞丽“走运”记:穿越古今 架起交流桥梁

中国新闻网2024-06-16 12:31:11

好评中国丨和读者在一起,“艺”起评

红网时刻2024-06-16 11:30:25

好评中国|用镜头和笔触为时代做注解 唱响正能量之歌

红网时刻2024-06-16 11:29:44

好评中国丨青年的评论说什么

红网时刻2024-06-16 11:29:05

(聚焦海峡论坛)台湾教师的闽南文化情结:不管什么腔调,都是同一种母语

中国新闻网2024-06-16 09:26:03

新华时评|彰显两岸主流民意 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新华社2024-06-16 09:25:27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人民日报2024-06-16 09:24:50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专题策划

  • 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
  • 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聚焦石家庄,主持人王鲁湘探访了这些地方
  • 2023,实干拼经济|凤凰两会全程报道
  • 2023全国两会热点聚焦

聚圣源请坚守住拥抱的底线金融外包服务公司起名关于早起的名人名言鲁迅故乡数码宝贝大冒险攻略文具公司起名专业起名子深圳起名公司阴宅风水案例起名字笔画数有什么讲究package.exe女王之刃第三季www.icbc.com.cn旁征博引光电公司起名大全金属制造公司起名扶贫公司名字起名大全钢牙小鸡兵团3月24日猪小孩张姓起名大全纤夫的爱无删减版动漫资源宝宝起名男想给公司起个名字逃避不一定躲得过家长意见最精简20字中国新声代第五季起名大师起名大全头疗店起什么名字好听送给通信公司起名大全集江砚深林清浅小说名字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