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两条腿走路是未来妇科疾病治疗的主要发展方向。西医妇科,主要以两素一刀(即抗生素、激素和手术)为主。而中医妇科以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医药宝库为依托,正好填补了西医妇科用药的不足,这可能是掀起世界学习中医热潮的原因之一。


  中医妇科是治疗妇科疾病最具特色的一个科室,尤其在慢性妇科疾病的治疗方面显现出突出的优势。排卵障碍性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炎等疾病的中药疗效非常显着。


  中医的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构成中医的两大特色。辨证论治乃中医施治于疾病的必要条件。阴虚则补阴,阳虚则补阳,否则将会大大降低治疗效果。中医学认为五脏六腑和皮、肉、脉、筋、骨等形体组织,以及口、鼻、舌、眼、耳、前后二阴等官窍组织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完成人体统一协调的机能活动人与自然界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也就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应分析外在环境与内在整体的有机联系,进行有效的治疗。


  盆腔炎性疾病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西医教科书第八版教材里,已不再采用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这种分类方法,而是以盆腔炎性{NextPage}疾病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来划分。盆腔炎性疾病,旧称急性盆腔炎,属上生殖道的炎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和盆腔结缔组织炎等。盆腔炎性疾病起病急,伴有高热、腹痛、发热、白带增多等症状,一般选择应用抗生素来治疗,中药属辅助治疗。


  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旧称慢性盆腔炎,则以中药治疗为主,这是中医妇科的一大特色。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乃盆腔炎性疾病治疗不彻底,或免疫功能下降、体质较弱、疾病的迁延引起,主要临床表现有:慢性盆腔痛;不孕以及宫外孕;月经失调;带下量多,白带量多;盆腔炎反复发作,盆腔炎再次发作率可以达到25%左右;此外,还会有全身症状,如乏力、精神不振、全身不适、失眠、低热等。妇科检查可查粘连、疼痛,一侧有包块等。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分型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称之为妇人腹痛,表现为虚实夹杂,中医妇科在临床上主要将其分为五个症型:湿热瘀结症、气滞血瘀症、寒湿瘀滞症、肾虚血瘀症及气虚血瘀症。前三个属于实症,后两个属于虚症,临床上前三者实症较多见。前三种实症疼痛较明显,后面两种虚症较隐痛。其中,湿热瘀结症属于疼痛比较明显的症型,其病大多数在于肝脾,而尤偏重于肝。肝主藏血,肝病热则血亦沸腾,故月经先期而行,经量多,或经量虽不多而经期延长,淋漓如漏,经色红,热甚则深红紫黑,热结即成块。在临床上根据辨证论治理论,湿热瘀结症主要依清热除湿、化瘀止痛进行治疗,中成药可以选择金刚藤胶囊、花红片和妇康口服液等。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外治


  中医外治主要分为直肠给药(灌肠)、中药外敷、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蒸治疗、灸法等。


  中药保留灌肠的药物经肠黏膜吸收,以起到治疗的作用。中药外敷包括中药封包外敷、药渣外敷、研粉贴敷、中药穴位贴敷四类。中药封包外敷可以采用10至15天一个疗程进行3个疗程的败酱草、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没药、透骨草、苍术、白芷、三棱、莪术、细辛等,随症加减,60℃-70℃封药包热敷。中药穴位贴敷采用三七、血竭、蒲黄、白芷、沉香、羌活等随症加减,研成末或者制成丸,辨证地选择于三阴交、气海、神阙、血海、归来、子宫、太冲、关元等穴贴敷。中药离子导入,在直流电电厂(或低频脉冲电场)的作用下,将中药液中的分子电离,并使其经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来进行治疗。配合盆腔炎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光子治疗仪等物理治法将达到较好效果。



专家采访视频:http://www.cogonline.com/Video/zjft/1130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