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中文 中文

中医诊断在急性治疗的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确切的疗效

2022-12-06 作者:道生 来源: 道生医疗

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如急性腹泻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治疗中,中医具有确切的疗效。那些西医危重病专家,看到这些中医介入的效果也点头称赞。另一个例子是,危重患者往往涉及多器官功能不全,如严重感染、休克、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不仅是抗感染那么简单,考虑整体情况,病理和生理改变,从而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


中医诊断


这符合中医的整体思维模式,提高危重患者的体质和抗病能力是中医的强项。中医的思路符合急危重症治疗的特点。治疗不是要赶走邪气,而是要协调好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的关系,达到“阴阳自和,必自愈,不战,不汗出而”。

 

如今,中医急诊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抗生素急救技术和仪器的出现,西医急救可以快速立竿见影,这确实是事实,也是大家觉得中医急救落后的原因。

 

事实上,虽然传染病的死亡率显著下降,但临床上有大量的耐药菌株,特别是一些重症感染用抗生素后出现二次感染、耐药等不良反应,西医暂时没有解决办法,这正是中医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我们发现,通过中医的 中医综合诊断系统介入,二重感染和不良反应可以很大改善,甚至对耐药菌群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这方面,正确使用中医,采用补中益类中药,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如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治疗中, 中医诊断具有确切的疗效。可以看出,中医在急性治疗的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确切的疗效。

 

中医急诊弱化的多种原因

 

如今,中医急诊科弱化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在历史上分科不细,许多中医有机会接触危重病人,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过去,中医治疗危重病很常见,许多名医都有起死回生的病例。但现在分支太细,影响了中医急诊的发展。

 

中医本身应该增强自信。如果用中医思维诊治疗患者时有畏惧之心,不敢大胆使用中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中医诊断和治疗能力的提升缓慢。要改善这种情况,不仅需要年轻中医不断自身学习,还需要中医教育的改革。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认识到中医在急危重病中的优势。


  • 上一篇人工智能技术在现代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性
  • 下一篇加强和完善中医诊断设备是提高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的可行途径
返回列表 〉

关键词云

四诊仪 中医四诊仪 中医四诊设备 体质辨识仪 舌象仪 中医舌象仪 中医舌象采集仪 脉诊仪 脉象仪 中医脉诊仪 中医智能 中医诊疗设备 中医体质辨识仪 中医脉象采集仪

客服在线咨询

400-088-1900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联系客服

热门文章

  1. 中医诊断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四篇文章

    中医诊断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四篇文章

    2023年北京市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的工作,全面部署了2023年北京市中医药重点工作。要求以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目标,以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为出发点,以回归、扭转、解决问题、拓展四篇文章为路径。

  2. 中医诊断引领国际针灸学科的学术发展

    中医诊断引领国际针灸学科的学术发展

    针灸目前面临着国外产业化和去中国化的严峻挑战,近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提出,从针灸学科的国际发展和话语权来说,需要积极实施“以我为主”的大科学计划,引领国际针灸学科的学术发展。

  3. 中医诊断设备带您了解如何打造中医药人才高地?

    中医诊断设备带您了解如何打造中医药人才高地?

    中医药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五千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医学科学。它是世界医药之林的瑰宝,为世界贡献了中医药治疗方案和中医药智慧。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是中医药教育、人才和科技汇集的重要节点。如何利用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打造中医药人才高地?

  4. 中医诊断设备带您了解走出疫情大流行的标志是什么?

    中医诊断设备带您了解走出疫情大流行的标志是什么?

    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同心抗疫,中国取得了疫情防治的重大决定性胜利。



  5. 中医诊断中医理疗行业的行业分析现状

    中医诊断中医理疗行业的行业分析现状

    中医理疗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物理因素对人体产生有利反应,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因素通过局部直接作用和对神经和体液的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调节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等。以下是中医理疗行业的分析。

  6. 中医诊断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应该具备三种能力

    中医诊断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应该具备三种能力

    面对当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医文化的发展应该具备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因此,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应该具备三种能力:解释、对话和服务。中医文化需要三种能力来连接多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