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手机版
清明节习俗

传统节日清明节的发展演变

作者:清明节 清明节习俗 来源:网络

清明节融合 寒食节习俗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习俗。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即《 周礼》所谓“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寒食节是流传于我国北方中原一带古代较早的节日,寒食节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由于北方寒冷,春三月气温上升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据《后 汉书》载,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个月。寒食节期间不得生火,只能生食,对人的健康不利。

从先秦的文献记载可知,当时我国北方一些地方已有比较严格的禁火制度,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改火的习俗。《周礼》中即明确记载当时有“司炬”之官,每当仲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类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往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在禁火与改火期间,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由于古代的禁火制度过于残酷和严厉,并不顾各地具体情况,甚至影响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于是,汉代发生了周举在太原一带废除禁火陋俗的事件。汉代的寒食节,很多地方要禁火一个月,到了唐代,寒食节变成三天,分别叫 大寒食、官寒食、 小寒食。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宋元时期,清明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清明节融合上巳节习俗

清明节还融合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习俗内容。古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阴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 论语》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即是上巳风俗。也有说法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上巳节主要风俗是郊外游春、春浴、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等。

古代,每逢三月时令,人们都去水边祭祀。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 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 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诚如唐代大诗人 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到了宋代,上巳节在北方突然销声匿迹,因上巳、清明、寒食三节日期相近。“三月三”节日依旧在南方的壮族、侗族、布依族、瑶族、黎族、畲族、土族等少数民族中流传。从云南大理每年三月三日举行的泼水节活动中,依稀还可看到古时上巳节祓禊之俗的影子。

清明节后续发展

融汇了寒食与上巳两个节日习俗的清明节,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的禁火、冷食风俗与上巳郊游等习俗活动相融合定型并普及到全国的民间大节,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清明节假期变迁

清明节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但在全国范围盛行并设扫墓假期是在唐宋之后。据资料记载,唐代,由于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唐玄宗颁布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开始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开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会要》卷八十二),按大历十二年(777)诏令,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贞元六年(790),假日加到七天。这样官员们可以从容地进行扫墓祭奠之事。由此可见,当时寒食节已经成为唐朝一个很隆重的节日。唐朝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说:“秋贵重阳冬贵蜡,不如寒食在春前。”即寒食节的重要程度超过了 重阳节和年终蜡祭。

宋代的寒食、清明也放假七天。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记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 元日、寒食、 冬至各七日。”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间以一百四日禁火,谓之私寒食,又谓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据宋《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又改为三天。

关键词:清明节

  • 上一篇: 传统节日清明节历史渊源
  • 下一篇: 清明节习俗:踏青
相关阅读
你可能喜欢
  • [清明节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谚语精选
  •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相关传说 割股奉君
  • [清明节习俗] 美国华人清明节习俗
  • [清明节习俗] 新加坡华人清明节习俗
  • [清明节习俗] 马来西亚华人清明节习俗
  • [清明节习俗] 印尼华人清明节习俗
  • [清明节习俗] 河南清明节习俗:祭祖
  • [清明节习俗] 北京清明节习俗:扫墓
  • [清明节习俗] 河北清明节习俗:花节
  • [清明节习俗] 山西清明节习俗:多插柳条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国学经典 诗人 初唐四杰 四书五经 名贤集 唐宋八大家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写景诗 咏物诗 边塞诗 中秋节 抒情诗 爱国诗 离别诗 送别诗 思乡诗 思念诗 励志诗 悼亡诗 哲理诗 爱情诗 婉约词 惜时诗 写人诗 赞美母亲 赞美老师 古诗 古诗十九首 经典咏流传第五季 小李杜 中国诗词大会第九季 中华经典诵读大会 四大名著 易经 论语 周易起名 五行缺什么 中国好诗歌 中国考古大会 英语作文 典籍里的中国 朗读者第三季 中华经典诵读大会 诗画中国 十二生肖 星座运程 黄道吉日 文同 张伯端 吕思诚 黄颇 冯梦龙 黄绍箕 钻穴逾垣 望风而降 先河后海 螳臂自雄 洛阳纸贵 唐诗三百首 古诗词鉴赏大全 古诗三百首大全 宋词三百首 先秦诗人 立春 古诗词考题 古诗十九首 长歌行 南安军 泊船瓜洲 小儿不畏虎 杞人忧天 观潮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传统节日清明节的发展演变

古诗 国学经典 诗词名句 成语 诗人 周易起名 关于本站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

聚圣源起名字五行缺什么就一定要补什么吗免费算命起名新华路客运站莫麟传奇王起名子男孩霸气最完美的人生终点大爱无敌演员表取保候审申请书完美小姐进化论psexpress银监会全称日本的名字怎么起的虐杀原形修改器gamesofdesire.com移动积分年底清零吗通信店起名字会议内容网上信访潘氏女生高分起名大全一字起名男孩取名实业发展起名手机彩票我家狗狗的起名孙姓男宝起名餐饮店铺咋起名醉西游起名谭小燕肖取名起名大全起名李昕开头为婴儿起名哪家好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山西高速一大巴发生事故 已致13死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李梦为奥运任务婉拒WNBA邀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王楚钦登顶三项第一今日春分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杨倩无缘巴黎奥运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韩国首次吊销离岗医生执照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聚圣源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