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shìqiúshì

实事求是

  • 组合 ABCD式
  • 结构 紧缩式
  • 感情 褒义
  • 年代 古代
  • 热度 常用

拼音 shí shì qiú shì 怎么读

注音 ㄕˊ ㄕˋ ㄑㄧㄡˊ ㄕˋ

繁体 實事求是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脚踏实地

反义词 有名无实   徒有虚名

实事求是的意思

折叠展开

实事:客观事物;求:研究。
是:事物内部的规律性。
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用法紧缩式;作定语、补语、状语;含褒义。

例子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我们对待问题应该实事求是,不要客气才好。”

辨形“ 是”,不能写作“ 士”。

辨析实事求是”和“ 脚踏实地”都有“做事认真;从实际出发”之意;但“实事求是”有“研究和探求事物发展规律”之意;而“ 脚踏实地”没有此意。“实事求是”多用于形容做事方法上;而“ 脚踏实地”多形容做事的精神和态度。

歇后语 三担牛粪六筲箕 —— 实事求是

谜语 1. 找根据 (谜底:实事求是)
2. 不图虚假,查明真相 (谜底:实事求是)

故事 汉景帝时期,河间王刘德特别喜欢研究儒家的经典著述,他读儒学时总是根据实例求证真相。他从民间得到好书后,亲自抄写一份给原主,同时还赠以金银。因此很多人慕名给他送书。长此以往,他的藏书比朝廷的存书还多。

实事求是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做事切实,加求真确。语出《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刘德》。

【典源】

《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刘德》

[1]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2],必为好写与之,留其[3],加[4]赐以招之。[5]四方道术之人[6],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7]等。是时,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其学举六艺,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修礼乐,被服儒术,造次必于儒者。山东诸儒(者)[多〕从而游。

注解

[1]河间献王德:刘德(?∼公元前130),西汉景帝第三子。景帝前二年立为河间王。修学好古,从民间求得好书,必留真本,把精缮的副本还给对方,还加赐财物给他,所以大家都把先人遗留下的书献给他,他的藏书量后来甚至与官方一样多。修礼乐,好儒术,山东诸儒多从之游。卒谥献。

[2]善书:好书。

[3]真:正本。

[4]金帛:金,指铜或黄金;帛,丝织物的总称;合起来作为财物的通称。

[5]繇是:自此以后。繇,音yóu,通“ 由”。

[6]不远千里:不以跋涉远路为苦。形容来人的热忱。见“ 不远千里”。

[7]汉朝:指当时的朝廷。

【典故】

实事求是”是东汉班固在《汉书》里用来形容河间献王刘德的话。刘德是西汉景帝的第三个儿子,被封为河间王,卒谥献,故后人称之为河间献王。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焚书后,古代书籍几乎毁灭殆尽,刘德经常派人向民间访求,因此搜集到不少先秦时代的珍贵古书,与朝廷藏书量不相上下。他尊崇儒术,勤于修习礼乐,治学严谨,所以班固称许他道:“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到了唐代,学者颜师古曾注解“实事求是”说:“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由此,我们知道,刘德在做学问时,必定依据掌握到的事实为根据,以获取正确的结论。后来“实事求是”演变为成语,就用来指做事切实,加求真确。。

【书证】

  • 01.《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源)
  • 02.《官场现形记》第二回:“一层一层剥削了去,到得本官就有限了;所以反不及他做这典史的,倒可以事事躬亲,实事求是。”
  • 03.清・梁章巨《浪迹丛谈・卷九・焦山鼎铭》:“此铭不类商器,当是宣王时臣,则已先(罗)茗香言之;特茗香实事求是,尤令人拍案称快耳。”
  • 04.清・谭嗣同《秋雨年华之馆丛脞书・卷一・金陵测量会章程》:“且此会既为学问起见,尤不应有迎送寒暄种种虚文应酬,方为实事求是。”
  • 05.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六・邵晋涵》:“撰述又有《孟子述义》、《谷梁正义》……,皆实事求是,为学者有益之书。”
  • 06.《清史稿・卷五○二・艺术列传一・周学海》:“(周学海)博览群籍,实事求是,不取依托附会。”

【用法】

语义做事切实,力求真确。

类别用在“仔细求证”的表述上。

例句

为学当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骛远,学问才能精进。

凡是公务,无论大小,我们都应实事求是,认真面对。

一味构筑空中楼阁毫无意义,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去规划未来。

当法官的他,连处理孩子的纠纷时,都会实事求是,一丝不苟。

身为主管,评定属下的绩效必须实事求是,不可以主观的成见为依据。

你当初若能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写新闻,怎会落得今日官司缠身的地步?

这次选举的结果让人发现,实事求是的政治人物,远比弄虚作假的受选民欢迎。

实事求是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ase on facts
  2. 実際に基(もと)づいて正確(せいかく)に活動(かつどう)する
  3. être réaliste(rechercher la vérité dans les faits)
  4. die Wahrheit in den Tatsachen suchen(wirklichkeitsgetreu)
  5. по-деловому(реалистически)

实事求是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是”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是古非今
  • 今非昔比
  • 比比皆是
  • 是是非非
  • 非驴非马
  • 马首是瞻
  • 瞻前顾后
  • 后来居上
  • 上行下效
  • 效犬马力
  • 力挽狂澜
  • 澜倒波随
  • 随心所欲
  • 欲擒故纵
  • 纵横捭阖
  • 阖门却扫
  • 扫榻以待
  • 待价而沽
  • 沽名钓誉
  • 誉过其实
  • 实至名归
  • 归心似箭
  • 箭在弦上
  • 完整接龙

“实”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春华秋实
  • 枯木逢春
  • 菊老荷枯
  • 春兰秋菊
  • 妙手回春
  • 莫名其妙
  • 无适无莫
  • 聊胜于无
  • 穷极无聊
  • 层出不穷
  • 密密层层
  • 人烟稠密
  • 咄咄逼人
  • 书空咄咄
  • 大书特书
  • 贪小失大
  • 羊狠狼贪
  • 顺手牵羊
  • 风调雨顺
  • 满面春风
  • 功德圆满
  • 好大喜功
  • 投其所好
  • 完整接龙

实事求是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hí), 宀部,共8画

①. 充满。 如: 实心。充实。虚实。

②.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 如: 实话。实惠。实际(真实情况)。实践(实行;履行)。实体。实情。实施。实数。实事求是。名实相符。

③. 植物结的果。 如: 果实。开花结实。

④. 富足。 如: 殷实。富实。

读音(shì), 亅部,共8画

①.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 如: 事情。事件。事业。

②. 变故。 如: 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③. 职业。 如: 谋事(指找职业)。

④. 关系和责任。 如: 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⑤. 办法。 如: 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⑥. 做,治。 如: 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⑦. 服侍。 如: 事父母。

读音(qiú), 水部,共7画

①. 设法得到。 如: 求生。求成。求知。求索。求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求实(讲求实际)。求同存异。求全责备。求贤若渴。实事求是。

②. 恳请,乞助。 如: 求人。求告。求乞。求医。求教。求助。

③. 需要。 如: 需求。供过于求。

读音(shì), 日部,共9画

①. 表示解释或分类。 如: 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②. 表示存在。 如: 满身是汗。

③.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 如: 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④. 表示适合。 如: 来的是时候。

⑤. 表示任何。 如: 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⑥. 用于问句。 如: 他是走了吗?

⑦.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 如: 天气是冷。

⑧. 对,合理,与“非”相对。 如: 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⑨. 认为对。 如: 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⑩.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 如: 是,我就去。

⑪. 这,此。 如: 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⑫.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 如: 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⑬. 姓。

实事求是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
实的成语 事的成语 求的成语 是的成语

实事求是相似的成语

折叠展开
是事可可 既成事实 唯利是求 求名责实 舍实求虚 惟利是求 万事不求人 事实胜于雄辩 耳听是虚,眼见是实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是是非非 虚虚实实 矮矮实实 切切实实 结结实实 确确实实 老老实实 实实在在 扎扎实实 实打实 踏踏实实 真真实实 严严实实